#術後心得來拉 #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
必須跟大家說,術後其實有點後悔..
後悔沒有早點來做啦!!真的要好好來跟大家推薦一下
上次PO文後知道大家會比較擔心的就是手術後會不會有後遺症?
手術完多久會好?手術當下感覺很可怕!會不會痛!?
如果你也有想雷射的打算但心中還是有些疑慮,那請你慢慢往下看!
老實跟大家說其實當天術前我也超緊張的
因為我本身沒開過什麼刀又加上近視雷射就活生生在你眼前
你想眼不見為淨都很難..是人應該都會緊張吧(當天術前我超安靜哈哈哈)
但結束後真的證明了都是自己心裡在窮緊張啦
手術前會有醫護人員幫你再做一次的檢查以及簡單的衛教
確認無誤後就能順利的進行雷射
進手術室前會先上一次的麻藥(眼藥水)
之後準備雷射的當下會再幫你上一次麻藥,所以真的沒有任何的感覺
我原本還想說可能多少都會有一點感覺吧,但真的沒有!
而且超級快就結束了!真的很佩服 #張朝凱院長 非常的專業又活潑
手術途中他還會跟我小聊一下緩解我的緊張,身旁的醫護人員也會替妳加油打氣
而且真正雷射的時間也只有23秒,我已經幫大家算過了
一顆眼睛大約3分鐘,兩隻眼睛不用十分鐘搞定!院長還說這個算慢的咧!!
結束後我個人眼前會有厚厚的水霧感,但其實還是看的見的,基本上走路是沒有問題
醫護人員會給你護目鏡跟墨鏡以及眼藥水幫助恢復!最重要的是趕快回家睡一覺就對了
當天上午手術完回家休息到傍晚起床,水霧感就消失了七成!
而且隔天就可以正常工作了!除了會有點畏光之外沒任何影響(畏光也有慢慢好轉)
之後一週就大概是相同的狀態(我覺得很像去浮淺戴蛙鏡的感覺)
水霧感會因為每個人本身條件不同,水霧感及視力恢復會有所不同
到目前為止慢慢恢復中!回診兩次視力已經從1.0到1.2
早上起床不必再找眼鏡!超爽
在這之中有去球場打了一次球!不用買隱形眼鏡用自己的眼睛!超爽
拍影片不用再因為反光一直喬角度!超爽
戴口罩不會再一直起霧!超爽
謝謝 諾貝爾眼科 近視老花雷射中心 讓我擺脫眼鏡!帶給我更便利的生活
#諾貝爾眼科
#張朝凱院長
#全方位術式近視雷射矯正
#1做2好3OK
#星和醫美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心得] 瓊斯盃女籃- 看板basketballT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有聲書評]《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凱宇和嘉玲的對談 的評價
- 關於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分享] 為你閱讀_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2 - book - MYPTT 的評價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連結:愛的明目張膽】
昨天的文章,最多人問的是:老師都送什麼禮物?好想看老師包包裡有什麼!兩個姊妹如果都敏感該先滿足誰?萬一送姊姊或妹妹禮物之後,他們跑去跟對方炫耀怎麼辦?萬一送完禮物他們有人喊不公平,要怎麼處理?不用公平的方式面對手足爭執,顛覆傳統思維,為什麼不能用公平的方式給予?
我真喜愛你們的提問,讓我知道你們卡在什麼地方了,也讓我更清楚知道我該從什麼地方詮釋「獨特的愛」。
一般而言,我在家庭裡的面貌,孩子感覺到我這個母親,是非常偏袒的存在,不是對他人偏袒,而是對自己的偏袒(這也是為什麼三個孩子總說自己才是最被媽媽愛的那個人)。
但對我而言,我確實偏袒,但偏袒的方式是:誰在我身邊,我就能透過短暫的交流、肢體動作、語言表達,來準確的連結孩子,表達我對他(眼前的孩子)專屬的愛。
例如:三三和我一起上床睡覺,我會陪著她聊天,睡覺之前,彼此道晚安時時,我會告訴三三「謝謝你和我聊這麼久的天,謝謝你來當我的大孩子,要當家中的老大,很不容易,需要忍受弟弟妹妹的調皮搗蛋,也會有許多委屈,但是我還是要告訴你,能擁有你,讓我很幸福,媽媽很愛你。」
無論我和哪個孩子在一起,我都是真誠的對待,因為他們每一個,都是我所愛的人,不分輕重的愛,各自都有獨特的資源,都有我非常深愛的點。
我不是狐狸,所以面對孩子,我不會在不愛的情況底下勉強自己說「愛」,更不會為了「和諧」而說出違心的論調,也不會討好孩子。我的意思是,在孩子面前,我活在分分秒秒的當下,每當我一與孩子相處,眼前的孩子就成了我的唯一,在我與眼前的孩子之外的所有景物,都不再是關注的焦點,哪怕只有一分鐘或幾秒鐘,我就是專注的面對孩子。
譬如,川川因為姊姊說了什麼不好聽的話,讓川川氣得大叫,聲音分貝都趨近歇斯底里,是以一種撕裂的方式表達她內心的不滿。我在她身邊看著她,我會伸出手,摸摸她的頭,輕輕告訴她:「川川,你委屈了。」當下我是真的覺得川川委屈了,因此我出聲安撫她,但這個安撫,不是為了批判三三而來,而是真誠的只是想給川川力量,接住川川的情緒,讓她明白我知道她的難過,僅此而已。
連結孩子,禮物只是表面的形式,日常的互動,親子關係間的言語,肢體語言的傳遞,才是深刻的連結,有了這些連結,表面的禮物才能深化,進入到孩子柔軟的內心,滿足他們對愛的渴望。
因此,有人很想知道我到底送了孩子什麼禮物,我得說,禮物的種類不是重點,重點是親子的互動和肢體的連結和語言的表達,都要細緻的對待孩子,才能深化禮物的意義,否則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討好。
也因為我對孩子的愛,有著深深的扎根,這樣扎根,有助於緩解「孩子發現我送禮物給某一人」的後續效應。
比如,我送川川禮物時,川川曾問我「若被姊姊發現了怎麼辦?要不要說是媽媽借我的?」,我回川川「當然不可以,因為這是我真的要送你的,所以當姊姊發現,你只要大膽的說是媽媽給的就行。」
我的語言裡,同樣傳遞了幾個訊息:
1.愛,沒有見不得人:媽媽的愛是可以向任何人公開的,不需要躲躲藏藏的。
2.愛,是勇敢的給予:借就需要還,送才是真正屬於川川,川川內在會因為真正的給予,而得到媽媽紮實的愛。
3.愛,是經得起考驗:給川川的愛,透過媽媽展現出「扛得起姊姊知道真相後的抗議」,在在傳遞出這份愛,是經得起考驗的。
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可以公開,為什麼還要偷偷送?」
原因很簡單,那是為了創造「親子秘密的同盟感」。
當然,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畢竟公平的給予,同樣也會帶來怎樣都不公平的感受,孩子會得來容易的禮物,反而對得來不易的禮物懷著珍貴的內在和外在雙層感受。
至於要送什麼禮物,誠如我前面所言,禮物貴重、大小、內容都不重要,孩子要的真的只是送禮物的「神秘感」與「父母心意」。
但既然大家都很想知道我送的禮物,遠的不說,就拿最近我送出去的禮物來說,內容有:貝殼小瓶(三三)、小吊飾(三三)、圈叉石頭遊戲袋(川川)、扭蛋玩具(川川)、迴力車陀螺(川川一一)。
從上述的玩具價值,川川的玩具最貴,但從精緻度而言,三三得到的最精緻,從沈迷度而言,一一最沈迷於他的陀螺玩具。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特殊喜好點的玩具。
而一個內外身心都得到愛的孩子,會展現出什麼樣的發展?
在前幾週(疫情爆發之前),我剛好帶著三三出門工作,為了慰勞三三在工作上的認真表現,我特地拿出我準備的兩個禮物,一個是筆記本,一個是精緻銅製書籤給三三看。
我:你今天工作很認真,我想送你一個禮物。這兩個禮物,你可以先挑,剩下的一個,你回去送給妹妹,慰勞她今天沒辦法跟我們出門的心情。
我跟三三出門一起工作的過程,深刻的連結著三三,因此三三是身心得到很大的滿足感的,在一個身心得到滿足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姿態與方式,就顯得大度與愛。
三三:媽媽,我今天已經跟你出來一天,我很開心,妹妹和弟弟都沒有出來,所以這兩個禮物,我想讓妹妹先選,你覺得可以嗎?
我:當然可以,你對妹妹真好。
三三:可是媽媽,你只準備兩個禮物,弟弟沒有耶,怎麼辦?
我: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不過工作時不是有人送我們爆米花嗎?還是我們送一包爆米花給弟弟?
三三:好阿好阿,這樣他們就都有禮物了,我立刻打電話給妹妹說一聲。
三三為什麼要讓妹妹先選禮物?
那是因為她站在愛的最高點,她得到了時間的愛(和我一整天在一起),也得到我傳遞的愛(由她先選禮物),她的愛多到滿出來了,於是她願意將多出來的愛,分享給妹妹和弟弟。
這便是我給予三三的特別的愛的方式。
在這樣的方式下陪伴長大,三三內在是穩定而有愛的,因此即使後來她真的看到我私下送給川川的禮物,也不會有太激烈的抗議,因為她知道在我心中,她是特別的存在。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專欄新文章] 來聊聊MEV之亂
✍️ Anton Cheng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MEVA vs Fair Ordering.
Credit: MP頭條
前言
最近這幾個月來,以太坊上面的MEV(Miner Extractable Value)的話題越來越紅,對於該如何解決這之中的不公平性,社群中展開了很大的爭論。由於最近剛好看到一篇很棒的Tweet統整了這半年來的一些好文章,就試這整理一下這幾篇的主要論點。(如果對MEV已經有基本概念的人,也可以直接follow這個thread就好xD)
— @benjaminsimon97
由於主要辯論的雙方剛好是目前做Optimistic Rollup最有名的兩大團隊:Optimism 和 Arbitrum,因此我們也可以透過這次辯論看出兩個團隊未來的開發走向。
前情提要: 什麼是MEV (Miner Extractable Value)
在Ethereum現有設計中,Miner有著選擇交易收入區塊(Tx Inclusion),和決定交易先後順序(Tx Ordering)的權力。MEV指的就是礦工透過掌握這兩個權力所能提取的總價值。
雖然名詞定義上為礦工的可抽取價值,但是除了礦工之外,很多Front running 機器人在做的事情也是一樣的:透過觀察mempool裡面的交易,當發現front run機會的時候,透過付錢更高手續來讓自己的交易先被執行,這之中所抽取的價值,也是所謂的MEV,因此在後面會提到的很多文章中,大家直接用Front Run這個詞來代表了擷取MEV的行為。@danrobinson 在他經典的文章 Ethereum is a Dark Forest 中很好的闡述了如此的現況,也正式把這個問題帶進更多人的視野。
在那之後,一個名為FlashBots的組織現身,開始進行公開的MEV 相關研究與開發,旨在改善EVM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front running 造成手續費提高、 MEV太高對以太坊安全性的影響。非常推薦大家Follow他們的進展。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一個重要的Proposal已經圍繞它而生的一些辯論。
MEVA (MEV Auction)
MEV Auction 是由 Karl Floersch 、Vitalik 、Philip Daian等人,於2020年一月共同提出的解決方法,字面上的翻譯就是透過一個拍賣(Auction)機制,讓MEV可以被更公平的分配。Karl 同時也是Optimism的CTO,也可能是因此設計出了這個能夠完美契合Layer2的架構。
更精準一點來說,這個拍賣要拍賣的是礦工的兩個權力中的「排序權」:它礦工未來只負責「選擇交易進入區塊」,而不再控制區塊內交易順序的排列,而把此權交給另外一個叫做Sequencer的角色來進行。至於Sequencer的選擇方式,就會是一個簡單的拍賣競標。在競標中獲勝的Sequencer將可以拿到未來一段時間的區塊排序權。至於整個協議競標中得來的錢,可以作為提供公共財的資金(fund public goods)。
為什麼說這個提案契合Layer2,是因為在L2原本的設計中,就是由一個Sequencer收取所有用戶的L2交易,在L2的鏈上執行,最後把執行結果以及所有交易資料Publish到L1上。換言之,這個排序者角色其實已經存在L2的架構中。若是L2層先實做看看這個拍賣機制,就可以在不改變以太核心協議的情況下,測試一下其可行性、參數等等。
對MEVA的質疑
在MEVA概念被提出之後,Ed Felton (Arbitrum 背後公司 Official Lab 的創辦人兼普林斯頓的教授),對此提出了諸多的質疑。
1. 用戶最終體驗是否變差
Ed Felton最先寫了一篇名為「MEV auctions considered harmful」的文章,其中質疑了這個設計會讓使用者體驗更糟:這個Ordering權力的競標,無異於將「Front Running」這個行為專業化,因為理論上最會front run的人,將能夠一直出最高價得標。這在使得「Tx Ordering」這個權力中心化的同時,更變向鼓勵了大家開發厲害的front running程式,最終的受害者仍是的以太坊一般用戶,因為所有的MEV其實都是從用戶的身上抽出來的。
MEV auctions considered harmful
Vitalik 對Ed的看法提出了反駁:他認為「MEV來自用戶」這件事是一個已知且不可避免的事實,這個機制主要的重點,在於分離MEV的收入與礦工的收入,藉由把這個金流轉給Sequencer這個非礦工的角色,可以去除礦工中心化等危及Layer1 安全的疑慮。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若是有一個MEV很高的區塊(假設礦工可以透過re-ordering拿到100個ETH),那麼礦工就有動機在這個區塊高度進行fork(希望最終自己的挖到區塊被網路接受)。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考慮MEV會使得礦工的行為比起「單純領block reward」更難預測,這將危及到Layer1的安全。
Vitalik也表示,專業化帶來的「中心化tx ordering」並不見得是件壞事,儘管它對於使用者體驗是有害的,但無論如何MEV是有個上限的,Sequencer並沒有權力從使用者口袋偷錢,而且用戶可以在任何時候決定不使用這種比較容易被Front-run的合約。
2. 沒有MEV Auction的話,L1真的會變得更中心化嗎
Ed 接著寫了一篇名為「Front Running as a service」的文章,簡單回應了中心化tx ordering的問題,也挑戰了另一個MEV Auction的假設:「MEV將使得L1 Mining power趨於中心化」。
這個假設背後的理由很簡單,假如有一個礦池特別會front run,它將能夠獲得比其他礦池更高的收入,這會吸引所有礦工轉到這個礦池。
Ed 提出的反駁理論也十分有趣:假設現在有兩個礦工:A與B,其中兩者都有一定的算力,但A有較好的MEV程式,因此能夠透過排列交易獲得更高的收益。在任何時間點,只要B還存在,A礦工就有動機把這個MEV程式「賣給」B,因為本來B也有機會挖到一些區塊,在這些區塊中A的收益為0。若是能夠達成一個互惠的條件:B將使用A的程式多賺的收入分一部分給A,那麼這筆交易對於礦工A與B而言都是有益的,因此這筆交易必定會發生。
Front-Running as a Service
其衍伸意義為:身為MEV專家的礦工,其實有動機提供「Front Running as a service」,所以最終這個Service會自然被分離出來,並且形成一個自己的市場,本質上跟MEVA是類似的,並不會導致L1算力中心化。
3. MEV Auction是否真的能分離Tx Inclusion 與 Tx Ordering
Ed 還寫了另外一篇「MEVA(What is it good for?)」的文章,用經濟學解釋為什麼這個Auction最終會失效。
MEVA (What is it good for?)
簡而言之,不管我們如何想要分離這兩個權力,最厲害的front-runner若是能夠同時掌握Tx Inclusion的權力,它必定能夠提高自己的收入。這也表示,最厲害的Sequencer會想要自己成立一個礦池,因為當他同時掌握Tx Inclusion和Tx Ordering 兩個權力時,他能夠提供最高的報酬。因此一個理性的Sequencer會願意透過提高給礦工們更高的獎勵,來壟斷Tx Inclusion + Tx Ordering的權力(這是一個在現實商業世界中非常常見的壟斷策略)。這會使得最後這個模式會變得跟現在一模一樣:由單一角色決定Tx Inclusion和Tx Ordering的權力。
Fair Sequencing
不難看出,Ed所有的論點都圍繞一個重點:MEV Auction最終並沒有辦法解決任何問題,而且這個拍賣還會為社群帶來更多問題:例如一次拍賣24小時的交易排序權力,會讓這個權力過度中心化。
那麼Ed所在的Official Lab有提出什麼解法嗎?其實有:他們認為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在鼓勵專業化Front Run並且拍賣這個權力,而是從根本上消除Front Run的機會,也就是說,應該要設計一個機制「避免」任何人任意排列交易順序。也就是所謂的Fair Sequencing問題。
在Arbitrum目前的計畫中,在未來他們會在Arbitrum Layer2中引入一個這樣的「公平排序」。實際的細節還沒有太明朗,他們計劃在幾個月內上線的第一個Rollup 版本也不會包含這些功能,所以其實他們的Mainnet Launch會類似Optimism,由單一Sequencer決定所有交易排序。但還是很期待他們未來能不能夠真的實作出更好的方法。
Chainlink Labs: Fair Sequencing Service
另一位Chainlink Labs 研究員(身兼康乃爾的教授) Ari Juels,也因為最近在CoinDesk發表了一篇類似的文章質疑MEVA,讓這個問題加溫不少。在這篇文章中,用了一個非常極端的譬喻:把Front Run這種惡意行為比喻為犯罪,若是一個城市充滿了罪犯,一個政府該做的事情並不是拍賣大家入室盜竊的權力、再將這些拍賣所得拿來回饋人民。反之,政府應該想辦法阻止犯罪。
這篇文章透過這樣的比喻,來表達對於MEVA機制的不認同,同時譴責Flashbots這類的社群專案是在系統化的傷害使用者,並指出「如何解決MEV應該成為以太社群的研究重點」。
Opinion: Miners, Front-Running-as-a-Service Is Theft - CoinDesk
文末的結論跟Ed Felton 相同,都是認為Fair Sequencing 才是此問題真正的解決之道。這其實是呼應自己Chainlink Labs幾個月前發佈的一個 Fair Sequencing Service。簡而言之,就是透過Chainlink 最擅長的預言機(Oracle network)來投票、避免讓一個中心化Sequencer角色單獨掌握這個權力。
其實這個Fair Sequencing 問題是一個非常大的研究領域、除了Chainlink labs提出的Oracle解決方法以外,還有許多包括ZKP的其他解決方法。我會盡量多Follow一些,以後有機會再來做更多介紹。
社群中其他的聲音
對於這個MEVA vs Fair Ordering的爭論,除了理論派以外,也有不少其他的聲音讓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看看的整個局勢。其中一則Tweet表示:MEV Auction在實作上比Fair Ordering單純許多、也不需要牽扯一些複雜的密碼學:
— @tarunchitra
最後一定要提一下的是另一個以太坊大佬 Hudson 對於Ari這篇文章的回應。他認為MEV問題在短期內將會持續困擾使用者,Flashbots這種公開透明的開發流程能夠吸引更多社群關注,並且能夠讓MEV更公平的分配給更多角色、而非只是少部分的玩家。同時他也指出,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目前有更重要的2.0開發工作要做,面對這個議題,大家應該更踴躍參與以太坊公開的研究流程,而不是把所有的責任丟到所謂的「Core Devs」身上。
— @hudsonjameson
個人覺得Hudson這一段回應其實很值得大家更多思考,除了在學術上的辯論以外,真正實質上的社群參與也是很重要的。
小結
整個MEV議題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ongoing debate,在接下來幾天會不會愈演愈烈、會不會有人提出新的觀點,都是非常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就像文章開頭低一篇Tweet所說的,這是非常高學術性良性辯論,我這裡只簡單的收錄了一部分,由於是順著Official Lab的脈絡撰寫、難免有些偏頗,希望大家可以到Flashbots的Github了解更多,會對於目前Optimism + Flashbot那一派目前所在做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
如果還沒有follow Philip Daian這個人,非常建議大家Follow他。他除了是Flashbots目前最主要的推手之一,更有趣的是,他現在還在Cornell 念PHD,並且是Ari的學生。這場師生大戰讓整個辯論更加戲劇性,但卻不失其高質量的本質。對於接下來還會有什麼發展,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 @phildaian
來聊聊MEV之亂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天,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在你成長過程當中,有沒有被父母或師長要求「你要跟大家成為好朋友」或者是「要交很多朋友」這樣的經驗呢?當下你是什麼感覺?如果你是一個外向活潑的孩子,這或許對你來說沒有太大的困難,可是如果你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呢,這對你來說是不是一種壓力?
你心裡其實也想要有更多的朋友,可是因為被要求做這件事情之後,交朋友這件事情,除了你原本的緊張、擔心、壓力之外,他又多了一層好像不得不去做的感覺,弄到最後你甚至於會有點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想要朋友還是不想要朋友。
其實這件事情從來就不是絕對的二分法,在交朋友這件事情,你一定會跟有些人是合得來的,但是有些人並不是他有問題,也不是你有問題,但是你們就是走不在一起,這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可是這樣自然的狀況有時候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很容易被扭曲哦~
這樣的扭曲其實也不只是在我們的文化裡,就像是我最近讀到一個資料哦,絕大部分的日本人在進入國小就讀的時候,都會聽過或者是唱過一首叫做「等我升上一年級」的兒歌,在這個兒歌裡面哦,有一句歌詞是這麼唱的,他說:「等我升上一年級,能不能交100個朋友」有很多日本人對這個歌詞都印象深刻,或許會有很多小朋友進了學校之後真的能夠交到100個朋友。
但是因為這樣的潛移默化覺得一定要交到100個朋友,才是理想的狀態、才是對的、才是好的,這件事情真的會讓很多人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學校這樣的環境哦,會特別強調「大家都是好朋友啊」、「大家要團結在一起啊」、「大家要和和氣氣地相處啊」,似乎很多老師和父母親會有一個預設的狀態,就是「大家要成為好朋友」。
其實喔,能夠成為同學,能夠先相安無事,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起步。至於能不能成為好朋友,我們要反過來問問現在身為成人的我們,我們有辦法跟每個人都成為好朋友嗎?
可是你要知道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當中,對於很多的觀念跟信念,在形塑的歷程裡面,尤其是哦,小時候國小的那個階段,或者是我們剛進入一個所謂的團體,通常是你剛進入幼稚園、剛進入小學,那個時候你被灌輸的很多信念,它可能會帶在你身上一輩子的。
然而當這樣的信念被種下來之後,如果我們沒有好好覺察,可能我們終其一生都會因為這樣的想法感覺到非常非常地痛苦,因為一方面你的身體、你的靈魂告訴你,你並不想跟每個人都成為好朋友。有些人就是個性不合,有些人就是看不順眼。
這真的,再說一次哦!不是你對我錯,或者是我對你錯的問題,不是,因為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合就是不合,你要怎麼樣讓一隻飛鳥跟一隻魚在一起呢?這是一個很本質,又沒有什麼道理可以說的一個命題嘛!
然而當我們沒有覺知這一點,帶著「我們要跟大家在一起」、「我們要跟每個人成為好朋友」,這樣的信念的時候,往往就會反射,成為心中的一種自我批判,像是「我可能很沒有用」、「我這個人很奇怪」、「我真的太不合群了」、「一定是我有問題」,當你聽到這裡,你回想一下,你在面對跟他人相處,是不是有很多時候不管你眼前遇到的人是誰,你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小聲音。
你有好多好多的自我批判,好多好多的覺得自己很奇怪,一定是自己不好,甚至於眼前的人很善待你,眼前的人打開雙手、打開心就是要接納你,你還反而懷疑,像我這麼奇怪的人怎麼可能有人會接納我?
我相信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有一些感觸的話,那我要先告訴你,這一路你辛苦了,你並不奇怪,你需要的是更靠近自己的靈魂,更靠近自己的潛意識,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質地的人,
就像是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內向。外向的人不用逼自己要裝的一副文靜的樣子;同樣的,內向的人,也不用強迫自己要成為一個交際花,不是嗎?
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在你的生命裡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可以找到跟自己合得來的物種,儘管那可能很小眾,儘管那絕對不是意味著每個人都是這樣,那重要嗎?我會很明白地告訴你,那一點都不重要。
比較重要的是,你跟自己在一起能不能很自在,透過這份自在,你才能夠跟適當的人、跟你想要好好相處的人,跟他們好好地連結。
談到這裡我很有感哦,因為從我們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推出到現在,有很多同學透過這一段很特別的線上課程的學習體驗,修正一下吧,與其說它是一個學習體驗,不如說它就是一個「體驗」。
因為它跟其他的線上課程不太一樣,它沒有那麼多技術上的引導,這一門線上課程的主講人是哈克(黃士鈞博士),他是我認識所有的朋友當中,他最會懂得怎麼樣靠近一個人。
怎麼樣透過他最溫暖、溫柔的聲音,一句一字地、一步一步地深入你的潛意識,讓你開啓跟自己的對話,把那些你在人際當中困擾的、自我糾結的、自我批判的,並不是跟他們對抗,也不是去扭轉任何東西,而是學著跟自己連結、跟他人連結。
這是一份「接納」的力量,這一門課是一份「接納的禮物」。歡迎你的加入,當然了,我希望能夠透過今天的分享,讓你能夠更靠近自己,更接納自己,成為一個舒服自在的大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你加入了嗎?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學習體驗,期盼你的加入,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gHP8J5s_NM/hqdefault.jpg)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如果你是我們長期的聽眾的話,你一定知道,我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因為推出了這一門課程,所以談了很多關於理財啊、投資啊,怎麼樣去做自己金錢上的規劃?這方面的內容。
然而一旦談到這個方向的內容,我們一定就不能忽略掉,在「行為經濟學」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叫做「心理帳戶理論」。
我在很多的內容裡面,都有談過相關的觀念,包含它怎樣運用?我們怎麼樣透過這樣的概念,去調配自己的預算和財務?
只是好像沒有特別一段內容,把它做一個總合性的整理,那我今天剛好趁這個機會,跟你做一個總合性的整理。
當然了,能夠跟你分享這麼完整的內容啊,也是因為我讀到了一本書,書名叫做《為什麼我們總是掉進消費投資陷阱》;這本書把心理帳戶理論,結合了生活,做了很棒的整理哦!
如果你還不是很清楚,什麼是心理帳戶理論?我就打一個比方吧,如果你想安排一趟旅程,我們往往會感覺跟團能夠省下不少錢,於是呢,能夠玩得很盡興。
這個原因就是,我們一下子付清了所有的團費,而在過程當中,不用再一筆一筆的小額,去支付任何的費用;所以感覺上哦,不用再額外的花錢。
可是如果是自由行的話,你所需要付錢的地方,非常非常的多;你幾乎到任何地方,任何一個吃喝玩樂,你都要額外的再花錢。
所以說呢,你每一次的花錢,都是每一次有一種心痛的感覺,這讓人覺得有點不舒服。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兩個比較起來,很有可能你所花的總費用是一樣的;但是在消費過程當中的「幸福感」,可能會有一點差別。
這是我們在談到「心理帳戶理論」的時候,經常會引用的一個例子哦!
也因為這樣子,在我們個人收支的管理上,「心理帳戶」會讓我們比較傾向於「抓大放小」。
就是呢,我們在收入方面,往往會把一大筆的收入存起來,而把那些小小、凌凌散散的收入把它花掉,覺得沒有什麼關係;而在消費的部分,我們就會去控制大額的消費,但卻不在意小額的消費。
當你聽到這裡,你會不會突然有一種感覺,這樣子真的能夠對自己的財務健康,有更好的幫助嗎?
答案當然不是啊!因為你雖然把大錢存起來了,可是眾多的小錢加起來它一樣是一筆大錢;而且更可怕的一點是,它會麻痹你,你會有一種不知道錢花在哪裡,但是你就是沒錢的感覺。
當然了,如果說的更實際一點的話,這樣的狀況延伸到後面,它不是一種感覺,是你真的沒有錢了!
所以呢,你可能發現了,所謂的「心理帳戶」這樣的機制,它往往是我們一種內在的認知偏差。
然而我們要怎麼樣幫助自己,不要被這個認知偏差造成我們的損失,而反而利用心理帳戶的理論,讓我們的財務越來越健康呢?
在這本書裡,作者提出幾個建議:
第一個就是你首先要認清,金錢本身沒有任何的貴賤差別。什麼叫做金錢沒有貴賤呢?就是不管你的收入形式、收入來源是什麼?你都要一視同仁。
你可能會有一種狀態,叫做中獎的錢、賭博得來的錢,就不是錢,就可以亂花;然而辛辛苦苦賺到了錢,你反而會謹慎。
可是你沒有想過,不管你的來源是如何,1萬塊就是1萬塊、100萬就是100萬,它不會因為你的來源,是那種可能比較投機的、比較輕鬆的,它的客觀消費力就有任何的差別。
然而也因為這樣子,你不妨從現在開始,每當你要花任何一筆錢之前,你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只是透過工作的話,要多久能夠賺到這樣的一筆錢」?
如此啊,你就會慢慢的正視,不管這些錢的來源是如何,它真正的價值就是在那裡?你也可以因此控制自己揮霍它們的慾望。
而第二個提醒呢,就是不要把一些錢看得太重,捨不得拿出來投資。
這裡所說的就是,你要把自己的收入區分出一部分,去做一些合理的投資;不管是增加財富的投資,還是自我學習成長的投資。
因為呢,錢只有在流動的狀況底下,才能創造價值;存在銀行裡面的錢,只會不斷的貶值而已。
所以呢,養成自己有投資的習慣,無論是投資自己,還是具體的財務工具,這些都是可以幫助你的。
而第三個提醒就是,你要「見林」也要「見樹」!
在進行任何一筆大額消費的同時,你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那些附加的消費;什麼意思呢?
比如說吧,當你買了一棟新的房子,這個時候,房子是一筆很大筆的消費;可是呢,在此同時買傢具啊,或者是買電器;這些因為你前面花了一大筆,所以你在主觀感受上,就會覺得這些是小錢。
可是別忘了,如果你沒有因為買房子的緣故,你要買一個冰箱,在平常的時候是不是都要考慮再三,怎麼反而你買了房子之後,你買了那個冰箱,就覺得買多少錢的都沒差,這是不合理的!
這也是讓你錢會不見的一個主要的原因,所以每一筆的消費,你要見林,也要見樹。
你可以問自己,如果今天沒有因為買這個房子,我會選擇買這個冰箱嗎?像這樣的問題,你才能夠讓自己的消費習慣上,慢慢的越來越理性。
而第四個提醒,就是養成存錢的好習慣。
我想這是一個大白話,如果你連小錢都存不住的話,那麼再美好的財務規劃,都是一個幻想而已。
而第三個提醒,學會算帳和記帳。算帳這裡所談的,就是你要預算的概念;然後你更要有記帳的概念。
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可能的花費是哪些,看你的錢到底是怎麼花出去的,那麼財務自由跟你真的會很遠、很遠哦!
而最後一個提醒,就是時刻的記住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尤其是對於那些需要關閉的心理帳戶,不要做太多的留戀。
比如說,已經明確損失的投資,這裡不要幻想著有一種,它有一天會漲回來的概念。
這個時候堅決的停損,快刀斬亂麻才是上上之策哦!拖延越久,你就會越糾結、越難受。
其實在你其他的那些,眼見沒有回收可能的花費的時候,這些也都是你需要當機立斷,為自己設下停損的一個財務處置。
所以談到這裡,我們復習一下,這三個提醒就是~第一個,金錢本身沒有貴賤;第二個,不要把一些錢看得太重,捨不得拿出來投資。
第三個,見林也要見樹;第四個,養成存錢的好習慣;第五個,學會算帳和記帳;第六個,時時刻刻的記住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我想呢,這六個提醒,都是你在邁向自己財務自由的過程當中,很重要的關鍵,尤其是當你面對自己的未來,期許讓自己過得更好、更富足。
那麼你可能在此刻,就需要很積極的建立自己良好的財務習慣,而且這些習慣的背後,是你的信念。
我常說「富有是一種觀念」,然而這些觀念,可能受到你的原生家庭,還有很多過去經驗的因素的影響。
那麼我們在【理財心裡學】的這一門課,就是幫助你回到最根本的部分,讓你很真實的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影響了你面對財務的態度?
並且用很實際的做法,不管是最基本的記帳、編列預算,還是怎麼樣去規劃自己的消費,都會帶給你很具體的幫助。
特別是我們【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哦,1399的優惠,即將在6月30號,也就是明天晚上12點就截止了!
所以如果你還沒加入的話,記得一件事情,不要把一些錢看得太重,捨不得拿出來投資,這1399的投資,絕對會是你生命當中,最值得的一個學習投資!
所以呢,歡迎您的加入,更期待能夠透過我們的內容跟分享,讓你活得更好,活得更富足;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具體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請你務必把握1399的優惠期限,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W4yiVnmM5U/hqdefault.jpg)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雖然我自己從事「人際關係」的教學已經很多年了;但是呢,踏入我的教室的朋友都會知道喔,我對於傳統的人際關係的很多觀點,常常提出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那「不一樣的看法」是客氣的說法喔,事實上我會提出一些批判。比如說,「你為什麼一定要跟每個人都能聊得來?」、「你為什麼想要讓大家都喜歡你?」
那事實上呢,我每一次在談到這個觀念的時候,我都看到台下的學生,可能有一些人會閃過,一閃而逝的不可置信。
他想說我踏進教室要學的,不就是要跟任何人都能聊得來,不就是要讓我能夠讓所有人都喜歡我?
那當然了,後來我一定會花一點力氣,去調整這樣的一個觀念;讓每一個人能夠活出自己生命當中的自在。
不然說實在一點哦,我開的課程應該不是跟人際關係,或者是心理有關的;我應該是要開一個「交際花培訓班」,不是嗎?
那當然了,我從這樣的一個出發點,除了在心理學的專業書籍以外,在其他的論述當中,要找到相呼應的資料是相對少的。
一直到啊,我最近讀到一本書,這一本書,書名叫做《朋友這種幻想》。他的副書名是「社會學家教你不被人際關係困擾的8堂課」。它他從社會學的角度談「人際關係」,從我一個心理學家讀起來,我覺得非常有呼應。
它裡面就談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它說喔,每個人都渴望跟他人變得親近,並且希望在人際關係裡感受到幸福;所以我們會追求跟他們的聯繫,這是人性當中的一個本質。
這一點在心理學裡面也是一樣的,然而話鋒一轉;它說在現代的社會當中,追求親近關係這種行為,卻可能會傷害到自己,或者是讓他人感受到壓力。
這是為什麼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來自於很多人依然固守著「村落社會」這個時代的傳統觀念。他們使用舊的方法,去追求親近關係,不知道應該要隨時代做調整。
那「村落社會」這四個字,你可以回想,我們過往的「農業時代」的那樣的一個社會關係,跟社會網絡。
其實會固守著「村落社會」,或者是固守著「舊時代」的這樣的人際關係的觀念,它不僅是會發生在年長者身上,其實很多年輕人,也會保留著這些觀念。
甚至於這一本書的作者說喔,年輕人把這舊時代的觀念,奉為圭臬的程度,可能反而比老年人更加的嚴重。
其實當我們累積過一定的社會經驗,我們大概都會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說白話文就是,我們會學到一些關於不重要的事情,就是適時的敷衍過去,做做表面功夫這些技巧。
雖然聽起來好像不是那麼的高尚,但是事實上,這也是讓我們能夠過好日子,或者是快樂過生活,當中的一個必要的能力哦。
但是呢,年輕人因為他的社會經驗不足,他會很容易的,把事情看得太嚴重、太認真;就好像是在校園生活裡面的學長、學弟制一樣。
其實歸根就底,大家就只差一、兩歲,但是卻建立起相當嚴格的尊卑關係,這會讓我們造成心裡很大的負擔;甚至於,會因此發生嚴重的衝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就是出社會混一陣子之後,對於那種差一、兩歲,甚至於差五、六歲,這種因為「歲數」造成的階級,或者是優劣的心理投射;它其實會隨著你出社會越久,它越模糊。
你會發現,你認定或評價一個人的關鍵點,根本不是在於他幾歲,或者是他差你幾歲?而是這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專業能力、做事的方法跟態度。
可是這個部分,在相對比較年輕的人身上,事實上是還沒有長好的。所以呢,我在職場上,就常常會看到一些有趣的例子。
一個沒經驗的人,畢恭畢敬的去問一個,其實在本質上,也不算是有經驗的人的意見;因為這一個人,可能只比他早出社會一年,或者是,比他早進這個公司半年而已。
其實會有這樣的心理投射,它就是「村落社會」的一個具體呈現。因為「村落社會」它的環境太固定、它的變化太少。
所以哪怕是一個人,比你早一天踏進這個村落,他在裡面形成的社會網絡、關係程度,和熟悉程度,自然一定會比你高;而且他就一定會有參考性,因為變因太少。
可是現在的時代不是這樣子,「變因」已經太多了;所以當我們不假思索的,去依循「村落社會」的人際關係的觀念,我們自然就會活得非常的辛苦。
然而過去的觀念,它不是沒有優點,它的優點是在於,它會讓我們得到一些溫暖,跟情感上的投射。可能當我被認定是某個團體的人,這個時候我的很多狀況,就可以得到無條件的接納。
所以呢,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社會支持系統」,我們不能否定它的價值,它是很有存在的必要;可是這種「共同體」的方法,它是建立在每一個人的職業跟生活形態,幾乎都是大同小異的前提。
但是就像剛剛說的,現在的生活環境,已經跟過去完全不一樣;這樣的方法已經沒有辦法,讓我們跟他人維持一個好的親近關係,也讓我們自己內在能夠得到平衡。
其實我們看看現在的生活,不管是在家庭、學校還是職場;甚至於是我們隔壁的鄰居,或者是鄰座的同學或同事。
我們彼此之間,都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態跟價值觀;它的差異可以說是南轅北轍。所以呢,過去那種「村落式」的做法,在各個方面已經不再符合我們的需求。
所以無論是我,還是這一本書的作者,都提出喔,我們別再受限於過去那一套「同類相聚」為前提的做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我們應該先把那個「村落式」那一套緊密、親近的一個假設,或者是想像、投設;先拋諸於腦後,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在現代的這個時代裡,什麼叫做適當的距離?
還有啊,應該要長出什麼樣的能力跟模式,跟那種顯然跟自己合不來的人,好好相處?
所以透過這樣子,這裡就提出兩個很重要的觀點,第一個觀點,就是「適當的距離」。
如果你跟他人在現代的時代裡,你們的差異就會非常、非常的大,哪怕是你覺得,你跟他是同一個同溫層的人,你們只是在某個議題是同溫層啊;出了那個議題之後,搞不好你們對很多事情的認知,也會是完全相反的。
那如果是這樣,那你為什麼一定要跟任何人都聊得來?又或者是,你為什麼要勉強自己,一定要跟任何人都能聊得來?
如果聊不來,保持適當、有禮貌,彼此舒服的距離,它為什麼不能是一個更好的選項呢?
而且進一步來看,如果你把你的力氣,都放在你要「跟任何人都聊得來」;那有沒有可能,當你真的遇到那些值得你好好相處的,或者是你需要跟他好好相處的,反正你沒有力氣跟他好好的相處了?
因為你把力氣都用在,要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那種跟你價值觀差太遠的人,如果沒有必要的話,你花那麼大的力氣,要讓他喜歡你,這是何苦來哉呢?
再來第二個觀點,就是既然現在的時代,大家的差異就是會這麼大,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要「說服對方」,或者是把對方拉向自己的立場。
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叫做「理解你,但是不等於要認同你」;也就是說喔,你能夠或者是你願意去懂,那個跟你不一樣的人,到底是怎麼想事情?
但是你懂了之後,跟你需要跟他一樣,或者是需要改變自己的立場,要去認同他,不管在情感上還是實質上,這是可以切割開來的;理解不等於認同。
因為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在需要的狀況底下,你仍然可以開啟對話;但如果沒有這麼大的必要性的話,你也不用把你的能量,消耗在好像你自己「必須是一個好人」、好像你必須要「跟任何人都能處得來」。
當你面對人際是這麼的疲憊、這麼樣的無法放鬆跟自在,那你的人際關係怎麼可能好呢?
所以就如同在人生裡面的吊詭,當你想要滿足所有人,那麼你永遠達不到這個目標,而且你會讓自己變得很不快樂;因為你最需要滿足的是你自己,然而你卻忽略了他。
所以或許我今天跟你分享的,並不是提供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但是我常常說喔:「問對問題,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
我們有沒有在面對人生當中,這個你很在乎的人際關係,先「問對問題」,叫做「我為什麼要跟任何人都能聊得來?」
或許建立起一種理解,但不等於需要認同的能力跟態度,你會過得更自在;你的人際關係反而會更好、更能滋養你的生命。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來幫助你,怎麼樣透過看懂、聽懂對方;注意哦!就像今天所談的「理解,但不等於需要認同」。
透過真正的理解對方,並且搭配適當的問句,讓你跟自己在乎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這一門課,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
然而10月15號,這一門【高難度對話】課程,也是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課程;所以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如果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gId6xs7uDI/hqdefault.jpg)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有聲書評]《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凱宇和嘉玲的對談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相關課程】《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從此再也沒有難談的事!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 心得 ... ... <看更多>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分享] 為你閱讀_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2 - book - MYPTT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好, 我是朗讀的thisiskai 這次系列帶來【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2】 與第一集廣泛性的說話小技巧相比本集集中在"害羞"的解決之道與各位分享Ch1 我該老實說自己害羞 ... ... <看更多>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心得 在 [心得] 瓊斯盃女籃- 看板basketballT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平常都是看電視轉播
感謝有瓊斯盃
讓我可以進場近距離欣賞許多厲害的球員
雖然女籃的討論度不高,但還是想來聊聊我看到的女籃
本人不是專業球評也不是什麼打球很厲害的人XD
所以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及糾正
--
菲律賓國家隊
教練的目標明確,就是來磨合和給年輕球員練習機會
在對中華藍的第一場比賽
可以看到前三節的調度都是五分鐘五分鐘
球員分成兩組人馬:以潔丹妮兒為主的國家隊成員,及正在培養的年輕球員
不斷輪替的狀況下前三節咬住比分,第四節開始上身體給壓迫
所以導致中華藍應變不及,比分反超
最後1:30靠著當天手感極佳的陳晏宇穩住球隊,拿下勝利
菲律賓的球風就是任何人都敢跟你做身體碰撞,
不管是防守或是切入,都非常的強悍
幾場球賽下來對於3號的切入真的印象深刻
完全不懼怕中華藍1對1的防守,空中對抗後還可以滯空把球放進
好幾個球員也有不錯的切入及急停跳投能力
雖然鋒線偏矮小,但非常積極
也對19歲的青年隊中鋒印象深刻
好幾球鋒線都直接高吊給他穩穩放進,明明也才183公分
當天他也 double double
--
WJBL日本香頌化妝品
對於日本隊的印象,就是每次看電視時都覺得他們打球好開心
場上場下都非常的享受球賽
這次進場也真的體會到日本球員們對於比賽的投入和享受
每次開賽前還會來個偽自拍,先發五人與板凳球員有個比賽前的互動儀式
覺得真的很可愛
我覺得日本厲害的是進攻技巧
從各種層級的日本比賽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沒有在懼怕身高落差的
面對比自己高大的對手,靠著速度及放球的技巧得分
靠著大角度的傳球找到射手
空擋三分把握度非常高,一出手就讓球迷充滿希望
每次的轉換快攻也是讓我驚呼連連
沒有停頓的傳球真的是太漂亮了 (現場的我拍手拍到快斷掉
防守就不用說了,每次看日本隊都覺得他們各個都是體力魔人
--
韓國釜山BNK
以往看各種比賽我是絕對不會幫韓國加油的(棒球情節),
但這次秦安回來台灣打球,絕對要支持一下的啊!
韓國的球風我覺得中規中矩,有裡有外的搭配
秦安的腳步真的非常棒,轉身後仰跳投我看得目瞪口呆
也注意到他在場上會一直不斷的跟隊友溝通=>講韓文
然後跟裁判argue講中文,哈哈哈哈
覺得秦安能在韓國有這樣的成就真的為他感到開心
這其中一定有太多不為人知的辛苦,以及一定付出了比別人多好幾倍的努力
能代表韓國參與國際頂尖的賽事
真的厲害
但也好令人感慨
6號控球,也是韓國國家隊成員
他運球的架勢、推進的速度和投籃穩定性真的比其他替補高出一截
想想韓國好像真的就正常發揮,也正常的輪替
然後就把中華藍打爆了
--
伊朗國家代表隊
啊..我看了對中華藍的第一節就沒看了..
以為可以穩穩打爆對手
但好像後三節只差3分...不知道該說什麼
--
接下來要講中華藍白了
老實說沒什麼好的心得,看了覺得很沮喪
所以不喜歡女籃環境被批評的球迷可以左轉離開
--
中華白
中華電信白
當初看選人的狀況其實我是蠻期待的,因為有好幾位覺得不錯的新生代球員
但幾場看下來,可能是為了戰績的關係
教練在換人上還是比較偏保守,重用中華電信球員
雖然劉惠茹和王游乙文真的比其他同樣位置的球員穩定
但我覺得好像失去了中華白培訓年輕球員的初衷了
王游乙文上場時間平均30分鐘
其實我覺得劉惠茹和王游乙文都有大隊的實力
但...你知我知,又是另外一則故事了
覺得張譯文是可以期待的球員,
雖然偶爾腦衝淪為單打,但進攻手段是很不錯的
--
中華藍
國泰與海龜球員們,好像沒什麼好講的
陳晏宇好幾次在關鍵時刻救了藍隊,高命中率、急停跳投、單打矮個子球員
硬把分數追近或是超前,不然藍隊應該會更慘
張綺芳好像有點融入不了、劉希曄會神隱、鄭伊秀永遠的苦工
林育庭明明很會得分,進攻手段多元,但這次好像各種綁手綁腳 (?
國泰體系的進攻就是靠著戰術執行導到「心目中」的空擋
靠著空檔的命中率得分,所以其實很少看到有身體對抗的切入
抱持著人人可投三分的傳統精神
所以國泰球員在空檔命中率很高
但碰到防守交代很好的球員、敢跟你碰撞的球員,空檔劇減,射手消失
所以對韓國一戰可以發現很多時間快到的倉促出手
戰術沒成功就沒有可以單打突破的球員了(除了陳晏宇
談談教練鄭慧芸
我不是專業的,所以我就不批評他對於戰術或選人的邏輯了(笑)
但我很受不了每次比賽後的賽後訪問
不是自我感覺良好,就是千錯萬錯都是they的錯,
從來都不會針對場上的戰術、目標去檢討和討論
說出來的東西有夠空泛
亞洲盃降級:https://reurl.cc/qLWZbp
「培訓時間短,磨合不足,目標亞運」
(去日本集訓後,距離亞洲盃已一個月的瓊斯盃)
瓊斯盃贏菲律賓:https://reurl.cc/b9KGoM
「但我們自己調整得蠻好的,能在第1場就拿下比賽勝利」
=>調整蠻好?人家真的來瓊斯盃練經驗的
瓊斯盃輸日本:https://reurl.cc/65nL3V
「有歸化不是一定會贏球,但我們會有贏球的機會」
=>日本真的是靠歸化贏球?
瓊斯盃輸韓國:https://reurl.cc/LAKXr7
「亞運不要說拿牌,後面比賽也會打得不好看。」
「在中鋒欠缺優勢情況下,前鋒必須扛起更多責任」
「期待世大運球員加入」
=>我不知道該怎麼評論了
今天看到另外一則新聞更是生氣 https://reurl.cc/v7Rmz1
中華藍總教練鄭慧芸則說,
「吳侑萱一直很希望有機會回來台灣打球,從淡商進入日本,
她也感謝國泰體系的支持,她的期望是有一天能回到國泰打球的夢想,
因此我才規劃讓她在今年的中華隊配合訓練,
也希望對她是肯定與鼓勵並能累積更多經驗提升自己...(略)」
=> 所以這個是理所當然的現象就是,
我終於知道楊芷瑜vs吳侑萱在亞洲盃的選人邏輯了
--
謝謝大家看到這邊,或是直接END的人都謝謝
雖然還有好多關於女籃環境的話想說,有機會就到下次吧
另外還是要推薦一下 Double Pump 女子籃球誌
https://www.facebook.com/DP.WomenBasket/
他們是更關心女籃環境的媒體,應該有比我更多的無奈哈哈哈哈
--
接下來的男籃加油囉!
希望轉播畫質不要讓我繼續穿越到2000年的瓊斯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210.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91601198.A.8EF.html
※ 編輯: WHITE05 (1.171.210.32 臺灣), 08/10/2023 01:33:44
※ 編輯: WHITE05 (101.12.112.166 臺灣), 08/10/2023 09:00:56
※ 編輯: WHITE05 (101.12.112.166 臺灣), 08/10/2023 09:04:44
輕(?)
但很可惜的是,我們藍白在銜接上就是出問題,一直被體系綁架,白沒有真的培育下一世
代藍的選手
另外藍白的戰術體系沒整合每次都是打掉重練,所以才更需要專業的國家隊組訓計畫和專
任人員
※ 編輯: WHITE05 (101.10.111.116 臺灣), 08/10/2023 09:31:44
容易被報導帶風向:)
不然為什麼賽後報導講那麼多鬼化都不會被拿來鞭,輸球還扯疫情咧,別的國家沒疫情?
??傻眼
※ 編輯: WHITE05 (101.10.115.81 臺灣), 08/10/2023 09:44:27
吳侑萱是好球員,你有更多更好的理由選他,這樣講是在害球員
但也希望未來好球員就是出國...在國內培養就會像現在這樣...
不得不說陳晏宇等級真的直接往上提升好幾個檔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