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讀者寫信問我,到底要如何跟憂鬱症的患者相處?
對患有憂鬱症的我來說,這個問題有點像在自問自答: 到底要怎麼跟『我』相處?
無論是家族基因,還是我本身的生理、心理、環境條件所造成,對於瞬間掉入那個黑洞、莫名地哭泣、耳邊總有個聲音要你『一了百了』、要你盡情地傷害自己,是多麼的熟悉,也因為如此,我常常想盡辦法要讓自己戰勝它,即使我知道這只是我幾百個戰役中的其中一個。
因此,我把自己的內心小孩請出來,試著問她在憂鬱症發作的時刻,我到底要如何與她共處、如何幫助她。但這是我個人的體驗與經驗,並非專業建議,若你也在與憂鬱患者奮戰,請尋求專業的協助。
⭐️1. 不要一直蹲在患者旁邊想要試著幫助或改變他
在發病的時候,我最常告訴陶先生的一句話就是,嘿,我又開始急速往下掉了,我會想辦法讓自己再振作起來,所以,未來這幾天我跟你說的任何話,你該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我先跟你說『對不起』,請你不要在意,然後請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吧。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憂鬱患者都跟我一樣,能理性地告訴周遭的人自己目前的處境。這是我患病多年來所體會出來的,如果我是陶先生,我該是多麼厭煩自己的老婆動不動就犯病,這樣說或許很殘忍,但是,如果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很煩了,怎麼又發作了,我又如何期許他能給我全世界最大的寬容與慈悲。俗話也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雖然他不是我的兒子) 他是我的另一半,但與他結婚時的誓言裡並不包括『要照顧一個常常自己掉入暗黑世界『想死』的病患』啊,所以,我對於他是感到非常的抱歉的。
因為愛,他們會留下來。但也因為愛,我要他『先把自己照顧好』。
當我說了一句: 你不懂。
他會說:是的,我不懂,但我還是很高興你願意告訴我。
當我不斷哭泣時。
他會說:在這裡你是安全的,盡情的哭吧,然後,他會起身把自己抽離那個情境,到別的房間做自己的事情。
當我無法呼吸時,他會冷靜地為我遞上一杯水和聖約翰草 (天然抗憂鬱劑)。
當我把他推開時,他會告訴我,我一直在這裡,如果你需要我的話,然後起身離開,到別的房間去做他自己的事。
當我拒絕與他出門走走時。
他會說:好喔,然後繼續去做他自己的事情。
整件事情的重點是,不要一直蹲在患者旁邊想要試著幫助他或改變他。就像一個長期便秘的病人坐在馬桶,想拉卻拉不出來,你一直在他旁邊喊加油,不但沒有幫助,反而讓他壓力更大。
⭐️2. 飯好好吃,自己的事情好好做,然後記住,這世上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
大家多少都有遇到那種屢勸不聽的人的經驗吧! 記得我還在台灣時有一位同事,被交往了10幾年的男朋友背叛,起先她跟我哭訴時,我好氣憤地為她出主意,為她打抱不平,但同事非但沒有照我的話去做,反而讓自己身陷於越來越不堪的處境。到了第三次她又約我聽她哭訴時,我居然邊聽她說,邊吃了兩份套餐!!! 是的,海鮮焗飯我吃了兩份。因為當時的我感到非常無力,也就莫名地肚子餓了起來。
患有憂鬱症的人也常常讓周遭的人感到無力。明明我昨天才花了那麼多時間陪伴你,聽你說,你也好像釋懷了,怎麼今天又整個打回原形。這樣的無力感真的會把自己的耐心整個磨光,再如何正常的人,久了,自己也成了憂鬱患者了。
飯好好吃,自己的事情好好做,然後記住,這世上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不是你患病的另一半、家人、小孩、或是朋友,而是『你自己』。
我知道要你不在乎真的很難,要你不難過真的很難,但是,你自己呢?你的內心小孩是否也在跟你吶喊: xxx,我好累,我快不行了。
好好吃頓飯吧,好好讀本書吧,好好泡個澡吧,好好跑場步,好好跟朋友喝杯咖啡吧,好好看場電影吧,就是要你在把愛給予病患時,也同時記得『自己的存在』。
你也需要飯好好吃,自己的事情好好做,然後記住,這世上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
⭐️3. 承認我患病,但不把我當病人看。
嘿~要不要出去跟某某某聚會?
嘿~要不要出去哪裡玩?
嘿~要不要出去看場電影?
嘿~晚餐要不要出去吃日本料理?
嘿~要不要跟我去上瑜伽課?
99%的時間裡,當你問憂鬱患者以上這些問題時,他們的答案通常是:不要。
99%的時間裡,你是否感到被拒絕了呢? Well, please DON‘T!
因為,我們拒絕的不是『你』,而是『還沒有準備好的自己』。
So, please do not take it personal!
一開始我會覺得陶先生很白目,為什麼要提出這些邀約,我根本不可能會去做。
心想,你是沒看到我現在很沮喪嗎?你瞎了嗎?但我發覺,當我拒絕他時,他從來不會面露不耐或是悲傷的表情,他說會說: 喔好吧,隨便你。
他還是不斷地用正常人的口氣與我交談,如,早上起床他第一句話會問我: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你今天覺得如何) 如果我說Shit(糟),他絕對不會主動要我談論當下的感受,意思就是,他不會說:為什麼?發生了什麼事了嗎?跟我談談吧!
他就是把我的答案當成任何一個答案,而不加以任何的評判。
他繼續去煮咖啡,開始進行他的一天,臉上沒有任何的不悅,或是同情,或是悲傷。他對我的態度就是: 你想要談,我隨時都在,是的,你是病人,但是,我不把你當成病人。
⭐️4. 『不要』告訴我,你懂我的感受
前陣子有位德國的朋友剛與她交往了五年的伴侶分手,她整個人陷入低潮直線發胖,已經快45歲的她,面臨了日復一日上班、回家、再上班、再回家這種千篇一律的日子中,她說自己看不到人生的希望、目標,她活的好累,她覺得自己已陷入嚴重的憂鬱黑洞。
『我不知道能說什麼,但是我很高興你決定告訴我』,這是我對她說的話。
或許你會想,Vita你不是有戰勝憂鬱症的經驗,你應該告訴你:我懂,我自己也經歷過。
是的,我知道安慰人時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我懂、我了解你正在經歷的感受。但我覺得這句話非常的奇妙,這就跟吃一道菜一樣,有些人覺得沒味道、有些人覺得太鹹,有的人覺得好吃,有的人覺得難吃,明明就是一道菜,明明我們都是人,但就是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所以,我不會懂、也不會明白這位德國朋友的感受,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是她。
因此,我不會告訴她:我懂、我明白你的感受。但是,我與她分享了 『我自己』在憂鬱症發病時有的狀況,及如何面對及戰勝這些狀況的方式。
我對他說:我不是你,我沒有經歷過你的事件,所以我不會明瞭你內心真正的感受。但是,這是我自己在面對『我的痛苦』時的一些方式,對我很有幫助,希望你也可以找到『對你最好幫助』的方法。
最後我說:你有你的難處,我也有我的痛苦,雖然我們可能無法明白彼此所擁有的傷痛,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能分享彼此的經歷及處理方式,即使它們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現在,是我跟你分享我的,希望有一天,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跟我分享『你的』。
我們與憂鬱症患者的關係可能是家人、可能是夫妻、可能是朋友,這代表著我們可以輪流當那個堅強的人。
⭐️5. 提供患者所有愛、支持與工具,但最終做決定的人,是他們自己。
陶先生常常會告訴我,在TED會看到什麼好演講、或是分享他有聽到什麼故事很激勵人心、亦或是分享他看的文章或是書籍,而在我最糟的時刻,想要傷害自己的時刻,他會拿維他命(聖約翰)與水給我服用,坐在我旁邊看電視,靜靜地陪伴我,但,他不會批判我。
他會不斷地給我所有愛、支持與可能可以幫助我的工具。但他心裡明白,最終做決定的人,永遠不會是他,而是『我自己』。
要不要站起來,是我自己
要不要好起來,是我自己
要不要讀那本書,是我自己
要不要聽TED那場演講,是我自己
要不要出去曬曬太陽,是我自己
沒有逼、沒有批判、沒有跟你說~你也不想想愛你的人、沒有問你~為什麼要一直處在黑暗裡的等等疑問。就有點像是醫生在為病人做化療時,不會邊做邊問他: 你怎麼會患癌症?叫你不要吃燒烤你就要吃!叫你不要喝酒你就要喝!你活該啦,誰叫你平時不注重健康。醫生們就是默默地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治療你,你呼吸困難時,就是按一下病床旁的鈕,他們就會出現,你心跳停止時,他們就會馬上實行心肺復甦。
所以我想說的是,你可以提供我們所有愛、支持與工具,但最終做決定要不要試試看、要不要讓自己戰勝憂鬱症的,是『我自己』。所以,請不要把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因為跟你沒有關係。
⭐️6. 請不要拿我跟不幸的人比較。
是的,我可以感到很幸運,但就是感受不到幸福。
我在低潮的時候,最痛恨別人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跟某某某比起來,你已經很幸運了。這句話在我的耳中聽起來,我會覺得那既然我那麼不懂得感恩,我還留在這世上幹嘛,應該把資源留給懂得感恩的人。
所以這句話就像是跟因化療而嘔吐不止、不能進食的人說: 嘿,你算幸運了,隔壁那床的病人是厭食症,瘦到剩下30幾公斤。
所以呢? 我該為自己不是厭食症而歡呼嗎? 真的,求求你,請不要拿我跟不幸的人比較。
⭐️7.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尋求專業的協助吧
這個道理很簡單,有『膿』就是要先挖,才能做清理。這是我一位朋友告訴我的,這也是她與患有憂鬱症丈夫相處了10幾年後,最懇切的答案。
無論你有沒有患過憂鬱症、或是否曾經戰勝過憂鬱症,事實是,除非我們是專業的輔導員或是醫生,不然,我們永遠無法確定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舉動,是否會對患者施加更大的傷害。
沒有人否認你的出發點是『愛』、是為他好,但是,語重心長的說一句,如果情況沒有改善的話,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尋求專業的協助吧!
祝褔你與你愛的人。
Vita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