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成長吧
🌈歡迎分享或收藏,推廣閱讀需要您。🌈
「人生最深的創傷、最惡毒的對待,就是整個世界否定了你的存在,仿佛你是怪胎,不值得被愛。」此書作者為台灣首創「同志諮詢門診」的精神科醫師,他以犀利且極富幽默的文筆緩緩道出古往今來的同志議題。書末更有作者精選的同志Q&A解答各種疑難雜症,是本適合帶給父母閱讀的劃時代書籍。
「我開設同志諮詢門診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再也不需要這個門診。」翻開第一頁,身為專業醫師的作者便開宗明義道出主旨。並寫出許多在診間真實上演的故事:不接受自己性向的男女、不接受孩子性向的父母、智能不足的同性戀者(讓老父不知所措)、被叔叔矯正(性侵)的可憐孩子…等等。社會長期的不友善、同儕間的霸凌、父母的逼迫;大如社會小如家庭,皆讓同志朋友們感受到壓迫,而從小的既定的刻板印象讓他們救助無門,最後導致了許多憾事發生。
別讓我們的漠視成為壓垮他人人生的最後一根稻草;別讓我們的無知導致一個光輝生命的隕落。從現在開始讓世界因你而美好,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從自身教起下一代:種族歧視該被消滅、同志或跨性別歧視也該是時候停止戰火了。
以上言論或許你喜歡也或許你不喜歡,不做都無法改變事實,不聽永遠都無法學習新知。擁有兒女才會知道,孩子的健康平安才是第一順位祈求的事(但我愛男愛女,真的無關健不健康啊~)。盼我們都能和平傾聽你我的宣言,並找到和諧的相處之道。
最後,文中還有一段發人省思,一定得分享:「每年台灣都會有許多在異性戀關係中誕生,卻被遺棄或虐待的孩子需要出養,但常找不到出養家庭,或者必須跨國出養;反觀單身者或同志伴侶要收養孩子卻難如登天,這也是國內收養制度需要再討論之處。」讓我們好好思考吧,好嗎?
「跨國出養」的推薦目錄: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寶貝找心家-恩慈收出養媒合服務中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出養費用-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出養費用-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出養費用-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4歲台客抽中挪威!跨國領養好未知?《這位小台客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跨國出養 在 泰國兒童跨國收養指南 - Mobile01 的評價
跨國出養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還是要再爭取,更要求明確時程……
長照2.0雖有納入罕見疾病,但諸如:泡泡龍、漸凍人、小腦萎縮症病友、哼丁頓舞蹈症、肌肉萎縮症等,這些罕病很難找到能夠照顧他們的居服人員,多數都是由家屬親自照顧。
因此長照資源要如何運用,才能支持到這些罕病,再度要求衛福部應通盤檢討,衛福部也承諾7月底前完成泡泡龍照護人力需求,三個月內提出各項罕病人力評估報告,年底前建置完成。
對此我也提出四點建議給衛福部:
建議一:推動「創新服務模式方案」,以實驗性概念可超越各式各樣的限制去試辦與研發創新的照顧可能性,鼓勵病友團體提出創新的照顧服務模式,讓病友團體(病人+家庭照顧者+同儕工作者+創意者)發揮更大的價值,因為他們最深入疾病和障礙議題,而且讓他們的經驗可以深化及分享給其他家庭和專業照顧者,這樣照顧專業才發展得出來。
建議二:日本的居服員資格未排除親友擔任,只要受訓取得照服員資格,就能服務病友,可以是單一個案服務,建議國內制度也能開放。病友家庭多數由父母做為全職照護者,當照護者為病人的親友時,應比照長照人員給付薪資,以減輕長照人員的不足,降低社會風險。
建議三:政府登記立案病友組織應可具資格可成為長照人力培訓機構,以培養屬於自己病類的長照專業與人力。
建議四:特定困難的病類團體,其長照人員學經歷應不設限,可讓新住民或具愛心之長者投入長照人員服務行列,以減輕長照人員的不足。
另外今日也到國防外交質詢,針對兒童跨國出養一事,衛福部統計,101年起,台灣兒童國外出養多於國內出養,對此我要求衛福部及社家署應該要了解狀況,究竟為何無法在台灣找到合適的收養家庭。
出養到國外的台灣之子,衛福部及外交部也必需建立信息平台,以了解這些孩子在國外的生活是否平安。
跨國出養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母親節最好的禮物!
今天有一件很高興的事想跟大家分享,還記得去(105)年葉媽媽與小寶寄養家庭之事。五歲寄養兒「小寶(化名)」,於105.4月被社工帶離生活四年的寄養家庭;即將被出養到美國的他,哭著揮別寄養媽媽。為爭取收養小寶,葉媽媽與主張把小寶出養國外的縣政府打官司對抗;地院8月撤銷出養國外許可,但縣政府9月提出抗告(期間,小寶暫被寄養在某寄養家庭)。經過8個月的等待,對葉媽媽來說是非常漫長與不捨的煎熬。
如今,106.5.2最高法院民事裁定(106年度台簡抗字第11號):本件出養之兒童與寄養家庭間,是否因寄養關係而與寄養父母產生親子情誼,由寄養家庭即相對人收養,最符合其權益,自同應予審酌;且寄養家庭即相對人均為本國人,依兒少法優先收養之原則,相對人既未表示不願收養,反多次表明收養意願,自不能使其收養「小寶(化名)」之機會剝奪,從而,原審認原收養程序有瑕疵,將第一審裁定廢棄並駁回再抗告人收養許可之聲請,尚無不合。縣政府的抗告被駁回了,小寶終於有機會回到葉媽媽身邊。
還記得,去年10月20日宜民與王育敏委員在立院召開記者會,翻轉寄養童命運,「寄養家庭」應有優先權!不要阻擋國內收養人的意願!也多次參加衛福部社家署召開兒少收出養媒合服務業務會議,極力表達應顧及孩子心理,讓更多有愛心、能力和意願收養孩子的人參與。同時,也在立法院提出修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十六條修正草案」,現已交付衛環委員會審查。過年時,葉媽媽思念小寶心切,希冀有機會能跟小寶圍爐過年也買了幾件新衣服要給小寶穿,經過宜民拜託立院秘書長林志嘉,終於爭取到葉媽媽2/2-2/5與小寶一起過年,雖然是年後,但是葉媽媽及家人已經非常高興,特別感謝小寶寄養家庭的協助。
又,2月25日又發生來自台灣出養8歲黃姓男童在美遭槍殺的不幸事件,宜民緊急邀集衛福部長陳時中、社家署長簡慧娟共同商討跨國境出養兒童生命安全。由衷希望此事件能夠讓衛福部及社家署了解,不要一味將國內兒童跨國出養,要真正落實照顧及追蹤,並以國內收養人優先為主。因此宜民要求衛福部要儘速邀請專家學者及行政官員召開專案會議,同時也針對寄養家庭收養問題進行檢討改進。透過專家學者參與,對於收出養環節,儘速改善。
因為106.5.2最高法院民事已裁定縣政府敗訴。宜民也特別拜託衛福部社家署能夠體諒葉媽媽及家人深愛著小寶,能夠盡全力來協助。並於106.5.11下午3時,經過三方(縣政府、家扶中心、葉媽媽夫妻)評估,下週起每週會面孩子2小時、含心理諮商(葉媽媽夫妻),連續4次後、接孩子回家生活、5月中開始接受兒福的課程。對葉媽媽來說這是母親節最好的禮物,在此宜民感謝衛福部社家署、縣政府及幫助葉媽媽律師呂蘭蓉小姐,以及這段時間所有幫助葉媽媽好朋友們,當然這也是宜民擔任民意代表最滿足、最欣慰的時刻。同時希望將來不論是地方政府還是衛福部社家署都應有所體認及共識,倘原本寄養的孩子要被出養,寄養家庭又能夠收養,是不是最美好的結局呢?我深信這是葉媽媽母親節收到最好的禮物,也祝全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寄養家庭 #陳宜民 #呂蘭蓉 #跨國出養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跨國出養 在 出養費用-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推薦與評價
被收養的孩子多在1歲~未滿3歲。 原生家庭出養孩子前3原因為:經濟狀況不佳、家庭無法提供照顧或教養、未婚生子。 收養者以 .. ... <看更多>
跨國出養 在 出養費用-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推薦與評價
被收養的孩子多在1歲~未滿3歲。 原生家庭出養孩子前3原因為:經濟狀況不佳、家庭無法提供照顧或教養、未婚生子。 收養者以 .. ... <看更多>
跨國出養 在 寶貝找心家-恩慈收出養媒合服務中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收出養這件事關係著一個孩子的終生幸福也關係著兩個家庭的未來. ... 人,長期居住在臺灣答案是❌夫妻雙方都非本國籍人民的情況下,需要透過跨國境收出養媒合機構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