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箍咒》
上週末,小夥伴傳了即將要on檔的社群layout來,想問問我,A版B版哪個配置更好看。
社群的事,我已逐漸授權給年輕的孩子自己做決定。這麼久的時間下來,也慢慢讓她摸出一點心得和成就感。偶有拿不定主意的文字或設計,她就會來敲敲我的門。
兩孩子在身邊鬼哭神嚎,我快速瞄了一眼排版,想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只要不太離譜偏頗,社群梗原本就該奔放。我這個老人家最好別太中二。
然而,下一秒,我感覺到自己的頭腦,規律地發出高速運轉的聲音,像印刷廠趕印明日早報頭條那樣,「A版選色飽合度這麼低,看起來暮氣沉沉,完全沒有節慶感。」,「B版又太活潑一點了吧,主要訊息都被淹沒,眼花撩亂。」
手指開始打字回覆,沒打幾個字覺得速度太慢,切換成語音模式,這下快多了,說出來的話也急火火的,「親愛的,妳要不要試試簡潔的設計,配色用品牌主tone,訊息濃縮成一句話。或發展成社群金句之類。」
要按下enter鍵前,我想起了一件事。整個人停頓在半空中。
在複訓一階時,John曾形容,頭腦與邏輯中心,是強勢的,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這麼柔弱。聽到這,我在銀幕前,不禁撇了撇嘴,哪有啊?身為這些區域被高度定義的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強勢。也感嘆,白白被啟動了這麼多區域,要做決策的時候,一點忙都幫不上。強勢有屁用。
有了實際發生的例子,我咀嚼John的觀點,這些能量場域之所以強勢,是因為串接頭腦、邏輯的通路屬性,全是個體人與社會人迴路,我們於是依照「自己認為正確」、或「這樣做對於大家都好」的信念,而思考、歸納、與表達。沒在管家族人的感受,我們外顯的觀點,來自於靈光頓悟、事實推敲、歷練驗證,絕少根植於傳遞支持,目的也不在尋求盟友。
所以,有一種好,叫做,我跟你說,這樣做最好,也會讓所有事情步上正軌、一切邁向成熟與進步。
強勢,更可能是一種霸凌。因為,小夥伴的頭腦和邏輯中心,都是開放的。一開始共事時,我驚訝於她的天馬行空,而這些天上奔騰的馬,永遠落不了地,或是落地之後,就變成泥池打滾的驢,久久圈繞不出去。
我曾以為,這個世代的年輕孩子,多半如此。缺乏思考辨證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她們面對我,也戰戰兢兢,反駁不了幾句又去抄筆記、爬google、忙著回答我一籮筐的問題。
現在,我願意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差異。我也發現,共事一段時間的團隊與夥伴,最後形成的論述、做出來的作品,就是我的復刻樣板。對此,我曾十分自豪,直到最近重修了一階、又跟著瑪麗安老師練習了四週的覺察,使我願意正視頭腦與邏輯中心的盲點,並展開一個有趣的邏輯中心練習,「把自己非常在意的點,記錄下來。」
所謂在意的點,借用John的解釋,就是你特別容易嗤之以鼻、不以為然、急著辯駁的地方。不記錄還好,一認真觀察,馬上就有以下GY的各點出現,像是:
(1) 天外飛來一筆,沒有事實根據、也缺乏細節執行的想法。
(2) 固鎖或武斷的結論,被告知這件事情只能這麼做,沒有其他彈性空間。
(3) 來龍去脈不夠清楚、正反資訊的陳述失衡。
(4) 跳躍式、非線性推導、太過感性的溝通過程。
這也證明了,我果然是理解迴路相對發達的設計,很愛唱反調,常詰問對方,為什麼?從哪裡推斷得到這個假設?會不會不夠全觀?能不能換一種思考或執行的角度?
哈哈哈,然後對方就會開始焦慮,落入和我一樣,不斷地設立又推翻的迴旋,再多正反佐證都不夠。充分反應了我對於未知、對於徒勞無功、對於被他人挑戰或拒絕的莫須有恐懼。
邏輯中心,是距離能量中心最遠的覺察雷達,如實承接了頭腦中心不斷運轉的壓力,也許能夠發聲(只是未必會被當成救世之音),但終難發起,只能在不受控制的孫悟空頭上,套上美其名是邏輯思辯,實則是高壓控制的緊箍咒。
回到《區分的科學》,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邏輯察覺的價值,並不在於控制,而在於能夠分享獨特的觀點,清楚傳遞生而為人的體驗與可能,在正確的時候滋養與鼓舞他人。」人生中,絕大部分的事,不放手去試,永遠不會知道。也不是所有的問題,經過面面俱到的思量,就會出現兩全其美的解答。
那麼,A版B版,孰優孰劣,它對我而言,是一個決策,我可以用頭腦與邏輯的無敵鐵金剛,輕易找到一百個攻訐點。而,它對小夥伴而言,卻是一個嘗試和體驗。我反問她,妳喜歡哪個版本呢?
她說想換換繽紛的版型,一貫沉穩大器的用色主軸,雖然維持了質感,可是TA的反應沒有那麼好…。
換了以前,我聽到這裡就會開始搬出大道理,是嗎?妳有看過哪些數據證明反應沒那麼好?除了版型之外,有考慮其他變因嗎?妳覺得突然改變風格,會不會有更大的反效果?
然後,我會毀了大家的週末。只為了想要控制未知的恐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就算認認真真推演過,我們最後的選擇,也可能是錯的。
那不如,就從這裡開始放手,讓空白中心的靈活,跳脫長久以來我自以為精準的制約,孫悟空有滔天覆海的本領,該放她躍出我的五指山。外面如何山高海深,她從此會有決斷和領悟。我也用不著當包山包海的如來佛了。苦海無邊啊,讓我們各自到內在權威靠岸吧。
我用剛買的貼圖,回覆了一張小學生比出「鶴」的姿勢,意思是,好,交給妳決定。接著把手機調成靜音,我轉頭對兩小女說,YA,媽媽功課做完了,那我們現在來開下午茶趴踢囉!
無論你是空白中心的靈活悟空,還是能量被定義的高深如來,願大家多多覺察,既不需要對所有的問題照單全收地思考,也不需要事事都在思辨過程中九彎十八拐,該放手體驗時,別瞻前顧後,希望大家,各得自在。
*照片取自網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跳躍式思考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閒聊] 會覺得跟跳躍式思考的人相處很累嗎?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跳躍式思維,即是舉一反三,沒有這能力,孔子不願教你的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曼達Amanda】突然跳躍式改變思考? | 典範轉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怎樣才算邏輯跳躍- 閒聊板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閒聊] 會覺得跟跳躍式思考的人相處很累嗎?-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跳躍式思考例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跳躍式思考例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跳躍式思考例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閒聊] 會覺得跟跳躍式思考的人相處很累嗎?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難過] 數學很好,說話邏輯很差? 的評價
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我們經常可以感同身受,再加上沒有預設立場,甚至於完全沒有立場,我們可以跟任何的對方都很貼近。
可以專注的聽,是因為我們不是帶著立場來聽,就不會輕易的認為對方說的是錯的,這樣才有辦法做到全面的接納。
尤其是「與孩子對話」時,要先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的需求,學著陪伴,肯定孩子的自主,不要急著想看到孩子的現況立即有改觀。
對話關係的建立,就是基於對生命的肯定,透過對話的機制,激發參與者的意識狀態,營造和諧的共同體。
取自《用心,與孩子對話》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直播,談到陪伴與傾聽的概念,跟今天的主題剛好可以銜接起來。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35485103819492/
有時候,道理越簡單,似乎在執行起來越困難。因為那更回到生命的本質,包括提升意識狀態。
祝願您,勤於陪伴與傾聽自己,成為慣性,陪伴與傾聽他人就能自然而不刻意!
.
這本書在今天晚上8點會跟作者進行贈書直播,歡迎各位朋友參與。
... ... ... ... ... ... ... ... ... ... ... ... ... ... ...
【文/ 宋慧慈】
放下自己的想要,看見對方的需要
要建立信賴的對話關係,首要努力的是「放下自己的想要,看見對方的需要。」
尤其是「與孩子對話」時,要先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的需求,學著陪伴,永不放棄,肯定孩子的自主,不要急著想看到孩子的現況立即有改觀,多給彼此空間和機會去澄清,多一些自覺的找回初衷,坦誠面對、承認,並善解人意。
如果覺察到對話卡住了,可以先離開現場,冷靜一下,想辦法回到夢想找出路。要記得:「生氣沒有傷到別人,卻先傷到自己。」接納已經發生的,不抱怨,向前看!必要的時候,懂得尋找資源,找人說出來。
…………
我自己對孩子天馬行空的發言,通常會肯定他「至少」還活在我的教室裡。只是,也許他抓不到問題的重點,也許他的腦袋很糊,也許他習慣於跳躍思考……不管哪一種,都需要老師的善加誘導。如果他抓不到問題的重點,可能是我們在提問時的問題設計,層次不清楚,甚至亂了套;如果他的腦袋有點糊,就需要我們幫他拉出幾條軸線;如果他是跳躍式的思考,更需要老師幫他整理,教他學會「有組織的架構」。
所有的對話關係,都先由我們(身為師長的)自己來修練起。因為既然選擇了「對話」而不是訓話,決定了「要教人」而不是「只教書」,那麼就先學習放下「自己的想要」(預設立場),才能看到「對方的需要」(真正的尊重),也才能從對方的天馬行空中,聽到跟談話主題有關聯的蛛絲馬跡。如果我們的心裡已經先認為他「又」在天馬行空了,我們會急著「希望」(Push)他趕快說到重點,反而沒有辦法聽到他的發言中,也許是智慧的靈光。
我自己也是修練了很多很多年,在踢到許許多多鐵板之後,才學會「傾聽,不只要用雙耳聽,更要用『心』聽。」於是,現在的我,也就比較不會認為誰的答案是天馬行空。
…………
用心對話,建立「信賴」關係
每一個老師,要能很專注的聽,可以專注的聽,是因為我們不是帶著立場來聽,就不會輕易的認為對方說的是錯的,這樣才有辦法做到全面的接納。做為一個老師,要讓學生有親切感,發自內心的笑容,會很有親和力。這個也是可以修煉的,愛這一個工作,愛當老師這樣的一個助人的工作,自然而然會發自內心的想要去聽。聽完之後,要回應,不只要說出別人的重點,還要點出亮點。
如果我們經常可以感同身受,再加上沒有預設立場,甚至於完全沒有立場,我們可以跟任何的對方都很貼近。一個老師如果可以讓學生願意來跟我們貼近,雖然他在我們的專業科目,成績可能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們會在他的心目中留下非常重要的影響。有一天,當他有需求的時候,他會來找我們,我們就是他的「重要他人」。
二十四年前,我教的一個小一的男生,在我還在非洲的時候,就跟我約一個時間想聊一聊。通常很久不聯絡,特別是學生,他還要找我,我大概知道,他是非常需要我的陪伴,所以我想辦法排時間給他。我唯一能夠跟他聊的時間,就是昨天在做復健的時候,一面做超音波和短波的治療,這個大孩子就坐我旁邊。這個孩子在他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很擔心,因為孩子的個性就是「什麼都沒關係」,家長來問我怎麼辦,我調皮的跟家長說「也沒關係」。
我當時的念頭就是一種全然的接納,孩子的個性就是這樣,家長急什麼呢?只要確定孩子沒有走偏了,沒有立即而明顯的危險,就讓他這樣也沒關係吧!
不過這個孩子長大了,快三十歲了,他自己忽然發現:不可以什麼事情都是沒關係。代表他在意了!
在他在意的過程裡面,並沒有虛度,他其實很認真,在台灣當完兵以後,就到法國去學法式料理,但是回來台灣以後,跟台灣的環境有一些隔閡。他的爸爸經濟不錯,一直告訴他「你想做什麼,爸爸都支持你」,但是對孩子來說,並不想有「靠爸」的金錢壓力,可又不曉得怎麼跟爸爸說。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找到我了。
我舉這個最新鮮的例子,是想要告訴大家,「善待孩子」。昨天晚上,他又來電,說他有勇敢的跟爸爸媽媽講一些心裡的話。我比較CARE的不是他爸爸媽媽怎麼樣,我CARE的是這個孩子。就問他「我們聊完之後,你的心有鬆一些了嗎?」他很開心的說「有,很鬆」。
我們不知道孩子從此是不是就過著幸福快樂美滿的日子,但在昨天那一剎那,我非常感恩,感恩在我教他的那兩年,曾經給過這群孩子正向的力量,讓他對我這個老師是有信心的,當他漂浮在茫茫大海的生涯規劃時,當他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還會想到有一個浮木可以抓,那個浮木叫宋老師。
所以我們的教學,就努力來做很多很多學生的重要他人,好嗎?
記得喔!
對話關係的建立,就是基於對生命的肯定,透過對話的機制,激發參與者的意識狀態,營造和諧的共同體。不只是「有效的問」,還要「接納的聽」,更要「到位的應」。
也就是:用心,對話!用「三心」來營造信賴的對話關係。
.
以上文字取自
用心,與孩子對話:用「好奇心」提問,用「接納心」傾聽,用「祝福心」回應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301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周講的武器系統,想說做點比較正式的補充,放專欄覺得不夠格,所以這幾天分成幾段放臉書。
Part 1 技術控會很在乎細節,從業者認為組織比較重要
研究武器技術者,常常會過度在意特定武器的細節,例如台灣很多的二戰德軍迷,對虎式與Bf系列有著癡迷般的研究。這不是壞事,但浪漫情懷上升到忽視其他部分,就會讓你面對現實發展有著很神奇的想像。
技術通常不是預先確定的,不是一個固定路徑,像是在日式RPG迷宮中,不停打怪練等,終於打倒魔王後得到精裝的寶箱。最常見的發展路徑有3種:
1.既有功能依照既定形式的發展:箭矢的箭頭、羽毛略作變化,箭身加強材質。
2.滿足特定需求:我們需要一款可以抵抗機槍子彈,在壕溝地形中無視鐵絲網,仍然可以前進撕裂敵軍的武器,例如坦克。
3.從既有技術中找出開創性用法:把戰車裝上加強的鏟斗,就可以在沙灘掃雷了。
而新的技術,常是因為需求出現,軍事領域很少是先發明一款不知道該怎麼用的東西,然後再去找市場。國家存亡跟公司存續是不同等級的事情,至少在技術上不能亂類比,會有這種先發明後找用法的錯覺,通常是軍事技術太過保密,多年後研究人員仍未窺得發展全貌,甚至關鍵處遺失。
需求來自大致3種,武器出現了無法解決的Bug,錯誤的使用經驗回饋,便利性不足。大體上就是一種「現在這個真的很糟糕,有沒解決辦法?」
例如,前膛槍要把槍口直立,先塞藥包再塞彈丸,這在愈發精準的槍枝時代實在很致命,你得要在敵軍面前,冒著敵火暴露身體裝彈。所以解決這問題的是後膛槍,使用的彈藥,也就是我們後來通稱的子彈,屬於把火藥與彈頭合併的新技術。這很難的,現代化工廠看來簡單,回想當年這需要怎樣的冶金技術,還能夠大量生產,不然根本不可能在軍隊中實裝。
有些技術控會幻想某種神奇武器的出現,來改變整個戰場的流向,或是事後諸葛的認為,之所以輸掉戰爭,都是某些老古板卡住技術不發展等等。這也不能說錯,但要算進這些人為因素之前,我們得要先排除3個可能性:
1.根本沒有技術的基礎。
2.在形式上根本不需要。
3.單純使用者沒想到,習慣既有作法。
事後看來也許很蠢,但這是組織常見的狀況。不是沒有人想到劃時代的發明,回到未來的電影所描述的時代已經過了,但人類還是沒有時光機。設計一款鋼彈感覺超棒的,但多幾台自走砲效果不是更好嗎。以及最最最常出現的,根本沒人想到這樣做,因為既有的習慣跟運作都很好。
回顧歷史都覺得「如果這樣就會改變」,實情是換你我變成當事人,搞不好也會維持一樣的做法。
所以這些困難都講完了,我們以大家常講的戰車作為例子,以色列就是很好的討論對象。以色列的梅卡瓦設計上強調防護力,以保護乘員安全為第一,採用了極少見的前置引擎,這雖然增加正面被擊中後,戰車失能的可能,但相對的乘員也多了逃生的機會。這在歷年中東戰爭中被證實,確有其國情不同的設計概念。
反過來說,若以色列在波灣戰爭後全部採用美國的M1,就會遇到很多問題。M1的設計比較強調攻擊,大油箱、高火力,在波灣的沙漠地形中有如猛獸一般強韌。但拿去以色列附近的地形,像是面對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恐怕功能就會受到極大限制。
用在台灣上,我們也可以去思考這個問題,不是哪一種戰車較好,現實不是玩遊戲,我們有地形限制,也有補給線長短,更有時序。依照國情與需求,而不是單純比較性能,軍事武器不是一種先驗的概念,多是針對現有狀況去調整。
而這些概念越接近現代,系統整合的優勢就越加突出,常常大於單一武器的優勢。以第一次波灣戰爭為例子,美軍於事前評估了伊拉克軍隊的狀況,對於武器優勢的對比大概是10:7的估計,依照傳統兵推,50萬美軍可能會產生上萬的傷亡。結果開打後的傷亡只有原本估計的1%,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全世界所有軍隊都回去重新研究到底發生何事。
後來的研究表明,美軍並沒有在全部的軍武上有絕對性優勢,就算有也沒有強到單方面虐殺的程度。而是在系統整合上遠優於伊軍,在較大的戰術上,前線砲擊支援、空中呼叫支援、偵查到獵殺的時間,被縮短到非常小的差距,以至於伊軍所有試圖的反擊,都快速被打擊殲滅。在武器技術上,美軍的電戰系統整合做的很好,就好像讓命中率與有效射程多了幾%,但就是這一點差距,在整個部隊上疊加出了數倍伊軍的實力,產生了一面倒的戰況。
用比較現代的比喻就是,你有電子瞄準系統,也有GPS、電腦、紅外線裝置等等,但怎樣可以整合到武器上,讓戰車、直升機等任何一款武器,可以即時連線自己的位置,了解到整體戰況,精準定位與瞄準,這就是另外一回事。
用個大致的圖解,把實際技術發展的流程列出,假設兩國甲乙,各有ABC三種武器,雙方實力基本上一致。
甲:A、B、C = 乙:A、B、C
結果甲先整合了A與B,就超前乙了
甲:[A+B]、C > 乙:A、B、C
之後甲把AB整合成了新系統D,乙才學會了A與B的整合
甲:D、C >> 乙:[A+B]、C
為了抵銷掉這追不上的劣勢,乙額外開發了較便宜但功能弱,勉強可以補上的E,稍微抵銷絕對劣勢
甲:D、C > 乙:[A+B]、C、E
這種是近代合理發展的狀況,若你有看到某些人,鼓吹特定神兵利器可以徹底打破現狀,不要理他就好了。技術有這麼簡單就能找到決定性突破,當其他國家的科學家跟工程師都是白癡嗎?
個人才智或許有天才與智障的差異,但在國家之間都是累積出的,你無法跨代跳躍式的超越。也不要想偷竊技術很簡單,現實不是玩遊戲,點了偷竊技術,偷到的就馬上可以用。
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聽過、甚至於使用過「李施德霖」這個廠牌的漱口水。
這個廠牌的漱口水,它當年喔在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它是被當做是醫療用的消毒劑;甚至於後來衍生的運用,被當作是地板的清潔劑。
但是呢,它是在什麼樣的關鍵之後,李施德霖成了「漱口水」的代名詞?在它成了漱口水的代名詞之前,它又是如何讓大家意識到「口臭」是個問題?
其實呢,李施德霖這麼多年來,它的主要訴求,就是讓我們不斷的去在乎「口臭」是否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
當初呢,它在1920年代的時候,李斯德霖這家公司的製造商,他們換了一個新的管理階層。在那個時候的美國人,其實都還沒有覺察到「口臭」是個問題。
應該說啊,在那個年代底下,第一個沒有人特別提出「口臭」這個詞彙。就算你在社交場合裡,你遇到那些口氣很大的,那你也可能只會傻愣愣的站在他對面,去忍受那個氣味。然後呢,你可能也不會對他明說。
這樣的一個生命經驗很特別哦,就是幾乎你可能都遇過,但是沒有一個詞彙「標定」出來的時候,你甚至於就沒有辦法,把它認定成為一個問題。
但是當年1920年代,李施德霖把「口臭」這個詞彙標定出來,當初他們的一個廣告說詞是這麼說的。
他說:「無論你有多麼迷人,或者是朋友有多麼喜歡你,你不能指望他們永遠忍受口臭;他們可能會對你很客氣,但是會做的很勉強。」
「李施德林」它正確的算準,人們在這個時代底下,心裡的一個需求跟趨勢,去引發人們對這件事情的恐懼。
因為大家時不時都會遇到,別人有這種問題,但是卻不會明講。於是反觀自照,那會不會自己有這個問題,也把別人搞得很尷尬?
所以自然而然,我們就會把「口臭」當成是人際關係,一個值得被檢驗的項目。尤其呢,當有這個意識之後,我們都會不禁懷疑起自己的口氣,是否有些問題。
然而李施德林,也因為精準的掌握了這個訴求;他們從1922年到1929年這幾年裡面,它的年營收從11萬5仟美元,增加到超過800萬美元。
所以透過這個例子,我想邀請你思考一下,回到你的人生,不管在你想活出來的樣子,還是在你的職場裡。
你有沒有去找到,那個別人可能一直在忍耐、別人可能一直在被困擾著,但是從來沒有人把它明確的「標定出來」的那些問題。
這就像是我在【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裡面談到的喔,我們要能夠具備有「創造結果的能力」,凡是我的努力都要留下累積的足跡。
那麼有一個重要素質,就是我必須要能夠很清楚的掌握,對於他人而言,他們的「痛」,跟我能夠給他們的「洞」是什麼?
「痛」就是痛點嘛,而「洞」就是解決方案。
其實呢,「痛點」這件事,我們要能夠發覺,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要能夠足夠瞭解這個環境。
我常常遇到有些朋友,他剛踏入一個領域,他就企圖想要自己一鳴驚人;但現在的問題喔,就在於他可能連這個領域裡面的一些潛規則,他都沒有搞清楚,更不要說,他有沒有足夠熟悉的技術跟能力。
簡單來說呢,他可能在這個階段裡,還是組織的負擔,他卻想要為這個組織,去創造出一些「革命性」的貢獻,這是不是就全然的本末倒置?
然而如果你真正用對方法,讓你能夠充分的熟悉你正在做的事,還有你所處的環境;那麼其實你要能夠去觀察、體會出別人的「痛」,那就不會太困難。
可是這裡就會延伸到第二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就如同「李施德林漱口水」一樣;他們提出了一個看似很基本、看似我們都會遇到,但是從來沒有被明確標籤出來的問題,那就是「口臭」。
然而今天回到你的人生裡,可能我們都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什麼叫熟悉環境;但是你仔細想想,真的有人教過你要怎麼樣,真正的熟悉一個環境嗎?
其實喔,我常常遇到很多人在某個領域裡,他有20年的經驗;但事實上,他只是在他熟悉的工作、熟悉的技術跟能力裡面,重複了20年,而不是真正的瞭解這個環境。
因為回到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他如果真正懂這個環境,他怎麼可能會找不到別人的「痛」?又或者是,他怎麼沒有辦法去標定出,那些有價值的問題?
如果現在的你,回到你的工作領域裡,你發現啊,自己在裡面好像算是熟悉,可是始終沒有辦法「標定」出,那有價值的問題。
於是乎你在這個環境跟位置裡,有的也只是待的時間夠長,但似乎沒有辦法兌現任何價值的時候,那麼可能你所缺乏的,就是「建構生態圈的能力」。
其實啊,在我的【過好人生學】裡,所謂的「建構生態圈的能力」,會從一個很基礎、很基本的部分,來幫助你開始。
不管你現在所處的環境,你有多少年的資歷,一旦你沒有經過一個扎根基的「學徒階段」,那麼你待在那裡時間再長,都不等於真正的懂這個環境。
所以囉,其實在任何環境裡,一個必要的扎根,他跟你在裡面花幾年的時間是無關的;而是你有沒有回到「扎根」的本質。
然而談了這麼多,不管是「創造結果」還是「生態圈」;那更不管是能夠去找到別人的「痛點」,還是完整扎實的「學徒階段」。
其實重新學好怎麼樣過好自己的人生,重新學習這些部分,它的一個收穫就是什麼?
如果放在「李施德霖」身上,就是它的年營收飛躍式的成長,這是品牌經營裡面,它得到的最大回饋。
然而回到你的生命裡,你要的「飛躍成長」是什麼?可能是你的事業成就,但更有可能的是,你對於生命的一種踏實跟滿足的感覺。
其實「踏實」跟「滿足」不會憑空發生,它需要的是有人能夠陪伴你,標定出人生裡面真正重要的問題;並且給你具體可實做的方向。
然而【過好人生學】這一堂線上課程,就是為你準備的關鍵前進。
但是不管你會不會參與這一門課的學習,我都很希望你回到自己的人生,就如同今天談的「李施德霖」的例子。
真的能夠凸顯你的價值的,並不是去重複那些大家已經知道,或者是已經有一堆人都正在做,也都重複做的事。
真正能夠凸顯你價值的,是去找出那些「還沒有被定義的問題」,並且提供「解決方案」。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的內容談到的【過好人生學】;這是我們近期推出一門,會對你的人生產生極大幫助的學習。
這一門課,結合了我20多年自己的生命實踐,還有在這個過程當中,累積上千次的個案教練當中,所提煉的精華;相信這一門課,會陪伴你過上一個你更想要的好人生。
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跳躍式思維,即是舉一反三,沒有這能力,孔子不願教你的 的推薦與評價
跳躍式 思維,即是舉一反三,沒有這能力,孔子不願教你的 · 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 ... ... <看更多>
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曼達Amanda】突然跳躍式改變思考? | 典範轉移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跳躍式 改變 思考 ? | 典範轉移由一位叫做「孔恩」提出的論點,是一種科學論點對各種人事物所認同的信念、想法進行轉變的過程。 孔恩舉個 例子 ,簡言 ... ... <看更多>
跳躍式思考例子 在 [閒聊] 會覺得跟跳躍式思考的人相處很累嗎? -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gg7965977 (吾郎實況發文機)》之銘言:
: 如題
: 我就是那個跳躍式思考的人啦
: 有時候別人覺得我根本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 常常需要多講幾句來解釋上一句話
: 舉個例來說
: 有一次我朋友問我這份工作要做到什麼時候
: 我說我想吃尾牙
: 我朋友先是蛤了一下
: 然後我解釋說我想待到吃到尾牙再離職
: 於是我朋友就笑了一下
: 有問過我朋友 跟我相處很累嗎?
: 我朋友說前期很累 但是久了就習慣了
: 有時候會期待我講一些奇怪的話
: 女孩鵝有碰過類似的朋友嗎?
: 跟他們相處會很累嗎?還是覺得很有趣呢?
這只是牛頭不對馬嘴或是自己的小幽默吧
跳躍式思考是真的思考超過許多的層次
舉例來說可以由B想到C
但跳躍式思考的可以從B想到C甚至考慮到D的可能性
以及回推B可能是由A或是其他的X造成的
快速的想出所有的可能造成原因、以及可能結果,並從客觀已知條件推論出最有可能的
這才是跳躍式思考
已經直接都設定好之後要做什麼事的,只是單純的先想好要做什麼而非「思考」
--
Traulich und treu ist’s nur in der Tiefe:
falsch und feig ist, was dort oben sich freu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21.236.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72441091.A.B7E.html
像是下圍棋或是打LoL的地圖觀以及預判
思考到下一步跟下下一步的可能性
以及後續帶來的benefit和risk值不值得你這麼
※ 編輯: med5566 (203.121.246.137 臺灣), 10/30/2019 21:40: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