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摸到的東西應該一樣"的心得—-上
在學習與實踐林氏結構治療手法中有一個疑惑困擾豆花很久,就是老師說「他教出來的學生手底下摸到的東西應該都是一樣的。」人體也就是那個樣子,206根骨頭、650多條肌肉、一樣的臟器、筋膜分布...等,按照同樣的邏輯理論下摸到的結果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是要如何驗證,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無法在當下就直接得到二次確認事後是很難透過文字、口述、影像等方法得知是否正確,更別提單兵作戰了。
所幸還有邏輯理論以及對方回饋可以當作一個指標,嘗試用手下看到的結構與狀態去解釋症狀的成因,試圖釐清相互的因果關係。單純的急性扭挫傷、久坐久站肌肉僵硬導致腰酸背痛這一類較單一成因的狀況也許可以解釋清楚且關聯性明確,然而更大部分遇到的狀況沒有這麼簡單,因果關係錯綜複雜,只能透過解除症狀後去反推做了甚麼,是改變張力系統或結構狀態?是如豆花當初檢查時所推測的原因還是不小心做對了甚麼矇到的?
豆花認為學習一門學問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只是埋頭苦幹,更要動腦筋去想,Why?How?為什麼摸得的到、解的開?怎麼才能夠摸的到、解的開?
師姐因為之前扭到左腳導致第五蹠骨骨折使原本頭痛的症狀變得更加嚴重,本來師姐的筋膜很鬆軟,張力源頭與結構之間的關聯很難摸清,打手的筋膜皺褶、沾黏點、骨錯縫、筋出槽的地方就已經很難找,現在又加上一個骨折硬性的結構改變之後更加錯綜複雜,只先好從骨折處開始下手處理,但又因表層筋膜質地太過鬆摸起來好像到處都是問題又都沒有問題,很難找到突破口,做過很多方向嘗試發現都只是錯亂的筋膜滑來滑去,不論是局部還是整體都沒有改變,只是那個位置被扯到紅紅的。
後來想到師兄的手感林兩傳老師有認可過,還打趣說要師兄轉行做傷科,所以想說請師兄幫忙找張力的源頭與打手點,這才發現原來師姐雖然淺層筋膜很鬆,但是深層筋膜卡的很緊,摸的時候力道要夠鬆柔不壓死表皮但要透到深層筋膜才有辦法看到問題點,筋膜張力結構才有辦法描繪出來,處理的先後順序也才有個頭緒,然而依舊是個大工程。
在幫師兄處理一些擒拿造成的不適時常常會有一種雞同鴨講的感覺,豆花摸到的筋膜皺褶與師兄感覺到的不適的深度往往有很大的差別,這跟豆花處理一些疑難雜症時的回饋很類似,都有一種搔不到癢處的感覺,調理後會只會比較舒服一下下,一天、一個小時、到站起來走出門的那一點時間,有的更嚴重甚至連改善也沒有,因為沒有摸到張力的源頭,好在經過師兄的指導讓手探索感知的力道加大加深之後慢慢可以摸到與之感受同一層,感受該層張力旋扭的方式加上擒拿的經驗一步一步解開一些很奇特的筋出槽骨錯縫。
最近豆花會利用練拳課後的時間請師兄弟幫豆花處理一些身體的舊傷,早期因為練功方法不對加上硬練的舊傷、最近的車禍、擒拿、對打、對摔...等舊傷,現在有處理別人的經驗加上自己身體的感知問題所在處,想說直接請師兄弟們處理筋膜應該不會有甚麼問題。像是最近就在處理右腳踝以前練拳的傷害,明億師弟的手感不錯,透過口述就可以摸到豆花跟骨的筋膜皺褶處,也可以感受到筋膜該往甚麼地方比較順、比較鬆,但在實作上的力道差哪麼一點,因此操作上需要師兄幫忙把結構解開,讓跟距骨可以對上鬆開。
基於同門師兄弟有著同樣的功法與語言,這樣一來一往的討論豆花萌生一個想法。誠然每個人的感受與感知能力是不同的,但是透過同樣的功法應該是有辦法將每個人手下看到的世界轉化成能夠相互交流的共通語言,至於這個功法....鑒於太多人說文章太長,下集待續。
#摸到的東西應該一樣
#邏輯理論
2020.5.18 豆花藥傷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拇趾外翻 專題 - 辛倫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www.FindDoc.com 背景:Alice以前因工作關係經常要穿著高跟鞋,近一年她的腳拇趾旁邊的骨非常突出,拇趾外翻愈來愈嚴重。甚至只穿著平低鞋,走路或企多於半日,腳面也會拉住痛。 (一) 拇趾外翻是怎樣形成?...
「蹠骨痛如何治療」的推薦目錄: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華人健康網】踩高跟鞋血拼前足蹠痛症求診增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三鐵醫師6私房撇步,緩解足部疼痛|侯鐘堡醫師【早安健康】 的評價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腳痛之蹠骨痛Metatarsalgia【傷患痛症系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步步为盈之前掌或跖骨痛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蹠骨痛看哪一科-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蹠骨痛看哪一科-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蹠骨痛看哪一科-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求助]前腳掌痛或蹠骨痛怎麼辦~ - Mobile01 的評價
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足底筋膜疼痛?撐起足弓的關鍵:脛前肌與腓骨長肌】
解剖列車一書裡曾提到,脛前肌和腓骨長肌如同「馬鐙」一般,撐起我們的足弓,脛前肌主要協助撐起我們的內側足弓,腓骨長肌則是負責撐起外側足弓。如果這兩條肌肉有任何一條失能,或是張力不平衡的話,就有機會影響我們足弓的動作,造成足底筋膜過多的負擔,導致足底疼痛的問題出現。
脛前肌從小腿脛骨上半段的前外側開始,往下經過腳背,從內側足弓繞道腳底,最後連到內側楔形骨和第一蹠骨根部的內側緣;腓骨長肌則從小腿外側上方的腓骨頭開始,往下繞過外踝後繞到腳底,最後則是連到內側楔形骨和第一蹠骨根部的外側緣。脛前肌和腓骨長肌分別從小腿前側和外側往下延伸,最後在楔形骨和第一蹠骨根部的地方形成連結,這樣的連結就像「馬鐙」一樣。
當脛前肌較緊繃、腓骨長肌相對是被拉長的時候,我們的內側足弓就會被脛前肌從內側邊緣往上拉得更高,影響足部旋前的活動度。相反地,如果脛前肌被拉長,腓骨長肌較緊繃的時候,內側足弓會被腓骨長肌從外側緣往下拉得更低,影響旋後的活動度。無論是哪種狀況,都會影響足弓的活動度,造成足底筋膜負擔增加。
有足底筋膜炎(退化)問題的人,大多都會針對小腿後側的腓腸肌做伸展跟放鬆,但前方的脛前肌和外側的腓骨長肌也可能是造成問題的兇手,在做放鬆或訓練時,或許也可以將這兩條肌肉列入選項裡頭。這次的影片將跟大家分享如何放鬆脛前肌和腓骨長肌,訓練的影片之後會再與大家分享。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做一系列的運動後仍沒有明顯改善,還是要尋求專業的醫療人員協助。造成足底疼痛的原因有非常多,以解剖列車的概念來說,腓骨長肌和脛前肌其實還能繼續往上連結到股二頭和髂脛束,有時候問題的源頭可能比我們所想的還要遙遠喔!
#足底筋膜 #脛前肌 #腓骨長肌 #螺旋線 #物理治療 #plantarfascia #tibialisanterior #peroneuslongus #spiralline #physicaltherapy #hunterptworkout
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休 X 阿澤物理治療師 X Comphy+機能運動襪
最適合跑步鞋帶綁法、不起水泡襪、足底筋膜自我處理分享
「https://yi-hugh.com/不起水泡運動機能襪」
直播分享重點:建議搭配影片操作喔!
(https://www.facebook.com/yihugh/videos/1223899694439529/)
Q1.跑步時鞋帶要如何綁比較好?
1. 每次穿鞋子時,務必要把鞋帶綁好,不要直接套進去,以防腳在鞋子內滑動持續撞擊。
2. 腳穿進去鞋子之後,先不要急著綁鞋帶,腳尖朝上輕敲腳跟,確保腳後跟有服貼鞋子。
3. 拉好鞋舌讓壓力平均分佈。
4. 很多人只綁最後兩段鞋帶,而且拉很緊,其實對腳不太好;正確的做法是從最前緣把鞋帶一段一段拉好和拉服貼,最後再把鞋帶綁好即可。
5. 運動和跑步時,為了避免鞋帶鬆掉,可使用「鎖跟綁法」:
A. 一般運動鞋鞋帶孔的最後面都有多一個小孔,可於同一側由外而內拉出一個小耳朵,拉出來的洞剩越小(伏貼)越好。
B. 兩側都拉好小耳朵後,將鞋帶交叉,由下而上倒鉤穿過去。
C. 最後再交叉一次,打一個蝴蝶結即大功告成。
Q2.有足底筋膜炎要如何處理?
1. 症狀:足底筋膜是從腳後跟到蹠骨,最常見的受傷有:「拉扯型」和「撞擊型」兩種。
2. 已經有足底筋膜炎的朋友,該如何保健和復健呢?
A. 每天下床前,可翹起二郎腿,或把腿伸直放在椅子上,重點是整隻腿要完全放鬆、不要出力。
B. 翹二郎腿時,確保腳要有一點斜度。
C. 用另一側的手握拳(例如:翹右腳+左手握拳),在兩腿之間,由下往上快速垂動小腿處,想像要把小腿的肌肉抖鬆,持續約10秒。
D. 接著從腳踝到小腿,深層按壓放鬆肌肉。
E. 最後,旋轉腳踝或勾腳板,重新 reset和喚醒小腿肌肉組織。
F. 左右側兩腳各做一次。
G. 加強效果復健動作:坐姿下的小腿伸展:身體坐在床沿邊,在腳跟不離地的前提下,慢慢將腳跟往後拉,會感覺到小腿後側到腳跟處緊緊或酸酸的,維持約15秒,伸展完再慢慢回復,再次慢慢往後拉,重複做2~3次。
H. 小腿動態伸展(一):提升肌肉控制力、保護關節和避免受傷
a. 找一個台階或樓梯,站上去,但只站前1/3腳(後2/3腳懸空),確保上身直立和膝蓋要打直。
b. 墊腳尖維持2~3秒,再把腳跟慢慢往下降,維持約15秒,重複三次。
I. 小腿動態伸展(二):
a. 找一個台階或樓梯,站上去,但只站前1/3腳(後2/3腳懸空),接下來都跟前一個動作類似,但全程膝蓋微彎
b. 墊腳尖維持2~3秒,再把腳跟慢慢往下降,維持約15秒,重複三次。
C. 此訓練的目的是強化離心訓練,避免拉傷或運動傷害。
Q3.走路是好的運動嗎?走路鞋要怎麼挑選
1. 健走是指要走到微喘和加上擺手動作等,才比較有運動的效果。
2. 從事什麼活動,就必須要穿什麼鞋,這點非常重要,因為要維持雙腳的穩定。
3. 健走鞋的挑選原則:針對一般沒有運動習慣或較少運動的人
A. 護跟:鞋子後緣馬蹄型處越硬越好,太軟的不適合久走。
B. 大底中段的剛性要好:要無法折才能穩定和支撐雙腳。
C. 前翹:鞋子前緣要有前翹設計,用手指從鞋子前緣由上往下壓時,後方翹起的高度要能塞下約一個拳頭高度。
4. 搭配有氣墊功能的機能襪,更能保護雙腳。
Q4.跑步腳都會起水泡,運動時襪子如何選購?
1. 先排除短時間無法改變的問題:例如體重過重等。
2. 穿鞋方式:好好穿鞋和綁好鞋帶。
3. 挑選一雙好襪子:具有包覆支撐、最好翻過來內側線頭能收好的功能襪,以減少摩擦,例如:Comphy+的勁能挑戰系列襪款。
4. 切記不要穿已經鬆脫、沒有包覆性的襪子。
Q5.跑步時腳很酸,穿壓力褲或小腿套有幫助嗎?
1. 有幫助,透過增加壓力,達到類似增加幾條肌肉的概念。
2. 增加循環和加速代謝,延緩疲勞。
粉絲提問:
Q1:蹠骨痛,還能繼續跑步嗎?
1. 可能發生原因:走路時因腳踝的活動度不到位,變成需要用到蹠骨彎曲去代償,因而傷到腳踝。
2. 建議不要繼續跑步,找醫生好好治療好,再恢復跑步。
3. 可參考前面介紹的動態伸展。
Q2:打羽球後,如何減緩膝蓋內側痛?
1. 可能原因:力學問題,台灣有很多人有「功能性扁平足」(足壓較大),這些人從事各種橫向運動,例如:羽球和籃球等時,就容易產生病痛。
2. 若已經在痛的時候,可以用冷敷或冰敷處理。
3. 阿瘦全國門市有提供免費的「動態足壓量測服務」,可去體驗並取得自己的「足健康護照」,進而了解如何調整改善。
一休:
以上是之前直播分享的文字版,整理起來給大家搭配影片服用,如果有問題也可以留言
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拇趾外翻 專題 - 辛倫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www.FindDoc.com
背景:Alice以前因工作關係經常要穿著高跟鞋,近一年她的腳拇趾旁邊的骨非常突出,拇趾外翻愈來愈嚴重。甚至只穿著平低鞋,走路或企多於半日,腳面也會拉住痛。
(一) 拇趾外翻是怎樣形成?0:30
(二) 如何診斷拇趾外翻?1:32
(三) 可怎樣治療拇趾外翻?需要做手術嗎?2:25
(四) 坊間有一些拇趾固定支架,其作用大嗎?3:57
查詢醫生資訊:
http://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三鐵醫師6私房撇步,緩解足部疼痛|侯鐘堡醫師【早安健康】 的推薦與評價
你知道嗎?全身的健康都與我們的雙腳有關!雙腳不僅有支撐全身重量、幫助我們移動的作用,更有「第二心臟」之稱。身體的運作方式相當精妙,忽視足疾 ... ... <看更多>
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腳痛之蹠骨痛Metatarsalgia【傷患痛症系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RES物理治療師Yana Wong 為你解釋甚麼是"蹠骨痛Metatarsalgia"。 ... <看更多>
蹠骨痛如何治療 在 【華人健康網】踩高跟鞋血拼前足蹠痛症求診增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陳怡孜醫師】踩高跟鞋雪拼前足蹠痛症求診增多近來百貨周年慶接二連三熱鬧登場,許多女性採購之後,竟然出現前足的部位 疼痛 而求診,以為腳底 疼痛 就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