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網友變得這麼重要
#你這篇到底在寫三小
我決定減少譁眾取寵,重新好好的每周寫一篇認真文。
這個禮拜我想要討論一件事情:「新聞給網友的份量輕重」。
會想討論這個題目,其一是被很多「網友」私敲,要我別再講「中華隊」,而是改口講「台灣隊」;其二,是最近我看了幾篇球員的報導,他們部分「網友」的批評做出了回應,因此我決定在搜尋引擎的新聞項目中鍵入「網友、東奧」,看看我能找到些甚麼:
A. 「全球最性感運動員」沒出賽 網友疑惑:來觀光?
B. 遭網友嫌「失誤太多」 戴資穎罕見開嗆:可以不要看我打球!
C. 麟洋配擊敗中國雙塔奪金 中國網友痛罵輸太難看
D. 致詞有「蛾」亂入搶戲 日網友直呼:牠救了閉幕表演
E. 今年奧運史上最好看?網友嘆「少這項」向心力都沒了
首先會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網友」居然都入標了;根據輔大新聞傳播系的教授,在網路上的公開資訊:「標題是新聞的題目,是導言中的導言,是編輯對新聞內容的濃縮、概括、提煉和再創造」,所以講白話文:
你的標題,就是在告訴大家,你這篇到底在寫三小。
看完大標想要傳遞給你的第一直覺,我們自然不能當標題仔,點進去看之後,其實果不如其然,文章大部分針對標題間,網友的批評指教,做了比較多篇幅的內容陳述,這讓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網友變得這麼重要?
過往新聞系的同學在上課的時候,我們被賦予的教育是,當你採訪「民眾」,就真的要讓他「眾」,最理想的狀況除了多以外,最好還要能讓正反兩邊都有機會陳述意見;不過上述大多數的報導,並沒有依循這樣的邏輯出現。
尤其是針對中國比賽的報導,「這比分太難看」、「看不下去」、「再不調整不用打了」、「整個奧運會最失望的一場比賽」、「這倆人這狀態在夢遊吧,失誤多少次?軟綿綿的一點力氣沒有…」、「這種狀態怎麼來的?被下降頭了嗎?」、「可以輸,但是這打的什麼玩意兒?」、「國家隊居然輸給省隊」、「被省隊給虐崩了」,並要求「開除國家隊」...等於清一色的在批評中國國家隊!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微博看網路言論,的確,罵聲很多;但鼓勵的聲量也不少,有人期待雙塔變得更好,也有人點出李俊慧一身傷病,甚至點出雙塔最大的問題是內部出現了矛盾。
但整個過程中,媒體似乎為了網友很"Juicy"的言論,給了他們篇幅。幹我就沒看你們給鄧崴這麼多篇幅,原來我比不具名的網友還不如啊幹。
另外德國選手Alica Schmidt,其實本來就是替補身分;所以他沒有出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此一來,是不是就有將這名選手花瓶化的情況出現?偏偏這些質疑,都是因為我們莫名的抬升了「網友」的分量造成的。
而這種抬升,某種程度上是不是也造成了網路輿論如同脫韁野馬般不羈呢?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或許大家有不同想法,不過回過頭一樣的問題,當今天一個網友「不具名、無關公眾利益」,究竟為甚麼我們要給這些人篇幅,造成北爛網友繼續High,讓這些人得到肯定呢?
==以下班表文==
8/9 三立新聞台 16:00 iNews 17:00
8/10 三立新聞台 16:00 iNews 17:00
8/11 三立新聞台 16:00 iNews 17:00
8/12 三立新聞台 16:00 iNews 17:00
8/13 三立新聞台 16:00 iNews 17:00
8/15 三立新聞台 23:00 24:00
#東京奧運 #striveforgreatness #ipromise #17now新聞 #戴資穎 #麟洋配 #中國 #台灣隊 #AlicaSchmidt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 修鍊職場新顯學,管理人際與情緒風險, 以恰到好處的高情商溝通,贏得高績效表現, 別因瞎主管、豬隊友、白目員工斷送你的職涯。 「你來多久了,這種事還要我講幾次?」 「你那麼資深,我是沒有你那麼會啦!」 「我很忙,你要我配合,先去跟主管講。」 工作上最難過的,就是情緒...
輔大新聞傳播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編辦活動] 陳順孝教授 / #新聞敘事的網路探險 4/24
.
#報名網站: https://goo.gl/forms/HZDyhL0CQHrwOd9k2
.
網路新聞強調多媒體、跨平台、高互動。如何快速學會資訊圖表、動畫、遊戲、VR等敘事方法,來補圖文、影音報導的不足?如何兼用新舊敘事方法,為每一則新聞設計最合身的表現形式,讓閱聽人更容易理解內容、更深刻產生共鳴?這需要想像、探索、實驗、反思。鑽研網路新聞二十多年的陳順孝老師,將分享他在理論、實務、教學上的探險和發現。
.
#時間: 4月24日(三) 13:00-15:00
#地點: 世新大學傳播學院大樓 C101 教室
#主講者: 輔大新聞傳播學系陳順孝教授
.
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機會難得!!!
#偽學術 #CIDILAB #世新大學
輔大新聞傳播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編辦活動] #新聞敘事的網路探險
.
輔大的阿孝老師親身傳授網路新聞在台灣的流變與創新,如果大家有興趣,而且可以有時間來世新大學,就可以來聽聽看喔~~(請先報名)
.
#時間: 4月24日(三) 13:00-15:00
#地點: 傳院大樓 C101 教室
#主講者: 輔大新聞傳播學系陳順孝教授
#報名網站: https://goo.gl/forms/HZDyhL0CQHrwOd9k2
輔大新聞傳播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
修鍊職場新顯學,管理人際與情緒風險,
以恰到好處的高情商溝通,贏得高績效表現,
別因瞎主管、豬隊友、白目員工斷送你的職涯。
「你來多久了,這種事還要我講幾次?」
「你那麼資深,我是沒有你那麼會啦!」
「我很忙,你要我配合,先去跟主管講。」
工作上最難過的,就是情緒這一關。每天光是周旋在陰晴不定的上司、愛推拖的同事、或是抓不到重點的下屬,很可能就已經耗光你一天所有的力氣。面對尚待完成的一堆工作,哪能不煩心?
但你的職涯不能斷送在瞎主管、豬隊友的手中!
一本實用有效的職場人際關係管理書,
幫助你順利解決衝突,晉升一流菁英!
職場情緒耗竭是新興的議題。百大頂級企業CEO御用顧問張敏敏,累積在台灣本土廠商、法商、美商、日商等擔任管理職的經驗,在這本書中根據最常引發的三類情緒問題來源:上司、同事、下屬,揉合學術、實務,提供24個職場應對技巧,有步驟、有方法,甚至有話術,明確地幫助你應付在「向上溝通」、「同儕互動」、「向下管理」容易糾結的種種狀況。
無論你是職場第一線工作者、中高階主管或是領導者,
學會這本書的溝通技巧,心不累,從此在職場無往不利!
│一流人跨界推薦│
吳宗祐 台大心理學系教授/吳宜蓁 輔大大眾傳播學研究所教授/吳惠瑜 公信電子總經理/佟建隆 桃園GoGoRadio台長/林煜軒 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洪雪珍 斜槓教練/許景泰 大大學院執行長/蔣喆敏 台灣萊雅LUXE美妝事業部總經理/鄭維雄 知宜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文憲 講師、作家、主持人
好書推薦
《拒絕職場情緒耗竭:24個高情商溝通技巧,主動回擊主管、同事、下屬的情緒傷害》
https://lihi1.com/SVKWo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輔大新聞傳播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Ep047 - 誤打誤撞當了記者的迷茫女青年:黃品瑄⠀
#離島人⠀#星島日報⠀#傳播 #台灣podcast
.⠀
.⠀
這週邀請到 誤打誤撞當了記者的迷茫女青年:黃品瑄⠀
品瑄是輔大影像傳播系畢業,後來到了雪城大學進修電視廣播電影⠀
現在是星島日報洛杉磯記者⠀
.⠀
這一路上走來影像傳播、電視廣播電影、新聞媒體看似是在相近的領域裡持續發展⠀
但是其實內容上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希望能請品瑄來談談他的夢想、他想完成的事情⠀
以及現在在美國的生活和他想像中的有什麼差別⠀
一個人的能力和興趣若是能夠配合當然是最完美的狀況⠀
龍后說“We all enjoy what we're good at”⠀
但真的、每個人都是這樣嗎?⠀
經歷:⠀
- 星島日報洛杉磯記者⠀
- Grandma’s House Entertainment 的電視製作公司實習⠀
- 雪城大學電視廣播電影碩士⠀
- 輔大影傳系畢業⠀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離島人Homepage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小額贊助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輔大新聞傳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李政亮
內容簡介:
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
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外國人之所以不看漫畫,就是他們的國度沒有手塚治虫。」
日本朝日新聞以這句話向手塚治虫致敬。
相對來說,身為台灣人,對日本漫畫再熟悉不過,許多人的孩提記憶中,絕對少不了租書店,在書架上挑本《怪醫黑傑克》或者《原子小金剛》,然後鑽入靜謐而神祕的漫畫世界裡,度過大半時光。
手塚治虫是日本戰後昭和時代大眾文化代表人物,而後則有宮崎駿讓日本漫畫站上國際舞台。因此,一般探討日本動漫時,往往聚焦於二戰後的蓬勃發展。
然而本書要再將時光向前推移,以江戶末期為起點,尋找日本漫畫浮現契機,以及如何奠基,進而演繹出影響遍及全世界的動漫文化。藉由日本各地動漫相關博物館做為進入歷史洪流的時光機,悠閒漫步漫畫家養成的時空背景。
從北齋、田河水泡、竹久夢二、岡本一平,到也成為台灣五六七八年級生集體記憶的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小甜甜、櫻桃小丸子、烏龍派出所等等,探入漫畫家的心靈,並以其作品為鎖鑰,打開日本動漫文化深厚的底蘊與精彩。
二○○九年開始,作者歷時十年造訪日本動漫相關博物館。
博物館不只是個展示空間,也是一條歷史幽徑,在那裡,我們窺見日本動漫是時代變遷與漫畫家心境的交織。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作者簡介:李政亮
輔大法學士,台大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的關注視角是從大眾文化如電影、動漫、文學等解讀中國、日本與台灣的歷史與社會,此前作品以中國現場出發,希望文字耕耘能隨關注視角漸次豐收。近年作品履歷:《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獲2011年金鼎獎)、《中國課》(獲2012年《亞洲週刊》年度好書)、《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獲選2018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