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星期一。
也是預計結束三級的最後一週,很多人是否已經不想回公司上班了呢?又或者,很想趕快結束這樣的狀態,回到辦公室找同事們聊聊天?又或者是⋯已經準備遞辭呈了呢?
所有傷心失望都非一朝一夕出現,大家也知道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時候是一捆。因為疫情而帶來的,是更多的工作量,以及無處排解卻又快速增長的心理壓力。
最近每天都會跟朋友A聊天,有時候聊聊星座運勢、那個衣服好看,或者聊聊政治、聊聊家庭。她總是說,如果現在她沒有想要經營副業,那她真沒有說服自己待在公司的理由。
A的老闆整天變者花樣,以鍛煉培養接班人為名、實際上是發洩自己不得寵的情緒。
一下子要求A要順著科層化的層級來呈報,一下子又跳過所有人直接交辦工作。小主管知道這件事情,但因為不熟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搞得她每天心神不寧的。雖然我常說育兒好像會有白頭髮,但她的白髮,還有無限壓力。
為了不把壓力帶給孩子,她連聆聽自己心理聲音的時間都沒有。偶爾老公犀利的分析她的主管,也只是稍稍排解她的不快樂。
如果沒有副業,沒有轉移的焦點,那我想她可能會更加鬱鬱寡歡。因為被打擊久了,再怎麼要說自己調適的很好,心理都是受傷的。
就像吳曉樂原著改編的公視聚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那個被遙控器操縱人生,一遍又一遍的重來的孩子,總是讓他回到過去,但已經累積的傷害只會加深她的不信任感。
朋友O在職場時間不久,換了4個小主管、3個大主管,也歷經一個會突然崩潰大叫,搞得大家心神不寧每天惡夢驚醒的日子。現在她的主管,就她所說,只是不會尖叫的前主管。而她卻起心動念想離開。我問她原因,她說失望攢夠了,自己年紀不大,不希望小小年紀就習慣築牆,變成那些終日絮絮叨叨以為自己看透凡塵的中年主管。
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子,是因為第一次失望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說服自己接生失望。再後來會開始覺得無所謂啦,甚至句句語帶諷刺,因為對人失去信任。
朋友G久久聯絡一次,她的狀態不是很好。失業很久的他,不是沒有嘗試找工作。
找到工作就職後,只要辦公室裡出現跟之前一樣的被他以「情緒勒索」定義的文字,他會不由自主的發抖,然後口吃,最後提辭呈。
這是一個循環。
因為前公司的惡性對待導致他發現時已經在大樓屋頂的邊緣—>遞辭呈—>失業—>找到新的工作—>聽到/經歷差不多情形—>升起保護機制—>離職—>失業焦慮。
他會一直關注前公司的動向,失敗了他可以樂上好幾天,成功了他失望買醉。大家都說不要再管前公司,沒有因為你走他們就做不下去。但我猜想,他是把這件事作為一個童年經驗,想修補自己的心靈,只是看起來放不下。
有一個漫畫的台詞是這樣:
「再好的人,在別人的劇本中,也一定有成為壞人的一天」。
反過來說,再壞的人,在某些人的眼裡也是寶。
可能我們覺得他們是靠拍馬屁上位,但終究學不起來的原因只是無處安放的自尊心。學不起來就不要學,只要學著讓自己開心,做人做事留一步,讓關鍵要素的sop跟關鍵掌握在自己腦裡。再來就是少說話,多交友,其實不用勉強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馬屁學不會,我們就當馬腿,少了一條可能還能用,但舉步維艱。
明天週一,犒賞自己吧。
之前貼文不見了,但以前推薦過的
#覺察與溝通_掌握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已經上架。想多覺察自己心靈,就去了解吧!(本篇無業配)
轉移 失敗 成功 漫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要聞揀三條
1.Disney已經準備好拋棄線性電視頻道
2.證據顯示Netflix正在密謀踏入遊戲業
3.好萊塢又紛紛跑去遊戲圈外出取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Disney CEO Explains Hedged Bet On Movie Theaters(https://flip.it/Va5LI8)
│
Disney 仍然是地球上規模最巨大的媒體集團,所以執行長 Bob Chapek 的發言仍然處處都是看點。他昨天在一場論壇中表示:1)《Black Widow 黑寡婦》之所以跟其他 Disney 暑假檔電影不一樣而採用同步上架串流方式發行,是因為他們不想再延後檔期、也不想讓黑寡婦承擔太大風險。目前為止 Disney 對於這種個案判斷的彈性作法仍然非常滿意。2) 他認為 WarnerMedia 和 Discovery 野心勃勃的合併計畫並不會改變 Disney 的路,他們仍會按照現在的既定方向和策略繼續往前走。3)過去主管主題樂園業務的他也強調 Disneyland 可望在短期內完全恢復正常營業的重要性。他說 Disney+ 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和整個集團的各種 D2C 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產品/服務共存,而主題樂園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4)他說 Disney 終於已經準備好將 ESPN 之類傳統線性電視頻道轉往串流。這一步風險很大,因為傳統電視頻道仍然有非常高的營業額,而且這些營業額也正在餵養 Disney 對串流投資所需要的現金流。但他認為加速轉移至串流將幫助他們他們從消費者口袋得到更多月租費收入,而加速 Disney 從疫情中再重新站起來。
│
│
▼2. Evidence is piling up that Netflix wants to be the Netflix of games(https://flip.it/oWlnt5)
│
上週五 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率先爆出 Netflix 已經接觸許多遊戲產業的主管,試圖招募他們進入該公司主管一個新的遊戲業務。這個新聞迅速在過去幾天不同媒體的報導中得到各種內線消息的證實,確定 Netflix 真的在密謀於明年推出一個類似 Apple Arcade 但規模比較小的訂閱式遊戲服務,並提供現有 Netflix 訂戶加價訂購。Netflix 的官方說法沒有正面答覆這個可能性,只委婉地說他們確實想要投入更多心力在互動娛樂上頭,因為他們發現觀眾更願意玩那些情節熟悉的遊戲。Netflix 先前已經嘗試過黑鏡式的互動節目,也嘗試過推出熱門節目(比如怪奇物語和獵魔士)的週邊遊戲。如今他們似乎準備擴大互動體驗的業務,採用類似日本製作委員會的方式以遊戲和節目同時講同一個故事。這個做法一方面可以互相拉抬氣勢和降低風險,同時也讓觀眾可以對 Netflix 節目所講的故事有更深刻的體驗經驗。這種策略和先前 Netflix 宣佈推出專屬社群網站是一樣的動機:作為一個多數 IP 歷史都不夠久(相比那些百年片廠)的內容生產商,增加粉絲對故事的參與和認同確實是追趕上那些動輒數十年的陳年 IP 的一條捷徑。
│
│
▼ 3. Scrounging for Hits, Hollywood Goes Back to the Video Game Well(https://flip.it/bVm1ey)
│
雖然電玩改編電影已經是一整頁血跡斑斑、慘不忍睹的黑歷史,但好萊塢最近似乎又勇敢地湧入遊戲產業取材。最顯著的是 Sony 在新的執行長吉田憲一朗的領導之下終於打破以往遊戲部門跟電影部分爭主導權的舊習,開始加速多款 PS 熱門遊戲的電影電視改編進程:包含了《Uncharted 秘境探險》、《The Last of Us 最後生還者》、《Twisted Metal 烈火戰車》和《Ghost of Tsushima 對馬戰鬼》等(另一方面 Sony 堅稱盛傳正在改編電影的《God of War 戰神》不在其中)。事實上除了原本就統治遊戲產業的 Sony,Netflix、Universal、Lionsgate 等片廠都在投入電玩改編。為什麼以前行不通的事,現在好萊塢又覺得有把握了?紐約時報這篇報導分析說首先是觀眾改變了,新的遊戲玩家已經慢慢習慣現代遊戲中的複雜情節和多元角色,也因此更容易適應影視改編出來的作品。另一方面好萊塢動畫技術進步了(名偵探皮卡丘!),手法也進步了,經過幾次失敗的嘗試之後慢慢摸索出正確的改編方式。要訣是重點從來不在故事的改編,而是必須抓住觀眾認同的遊戲主角,抓住玩遊戲時體驗到的感覺。如果這一波電玩改編熱終能獲得更大的成功,說不定可以讓遊戲取代漫畫成為好萊塢的新內容農場。
轉移 失敗 成功 漫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底曾經介紹過《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的動畫影集,後來我又看了漫畫,之後,為了寫這篇在 #CCC 的文章,特別查了故事背景在1988的社會事件,也才知道《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這個被一拍再拍的故事,竟然是根據一場極為悲慘的女童連環謀殺事件(宮崎勤事件)。
.
在明白導演三敬部是以非常隱晦的方式,透過主角藤沼悟回到過去,在1988年位於日本東京與埼玉的連續女童誘拐殺人案,讓我不得不佩服三部敬的偉大精神,他雖未聲明自己的作品與社會案件的直接關聯,卻默默地以正義、慈悲與善良「重建歷史」,也為漫畫中的受害女孩保留溫暖與佑護。
.
在現實案件中受害的女孩們,都遭受到極為殘忍的肉體磨難。雖然現實已經無法改變,但是在想像的空間,悲劇可以改寫、歷史可以重建、記憶可以重繪。於是,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三部敬透過主角藤沼悟不斷地回溯與倒帶,親身回到過去,以行動改變歷史,扭轉悲劇,讓那些可能會在事件中受到苦難的女孩子們得到保護,同時也把即將降落在她們身上的磨難轉移,交由主角藤沼悟的肉體承擔。
.
這是東方佛教的業力概念,假若悲劇終究會發生,人間的業障無法逃避,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將這些災難轉嫁他人,肉體的劫難對小女生來說實在太殘酷,三部敬於是轉嫁這些悲傷,交給承擔得起的心智與身體——年輕漫畫家藤沼悟。
.
。。。。。。以下有雷。。。。。。
.
看電影、漫畫、或影集時,或許你心中會有個疑惑,為何藤沼悟與雛月加代的生日會是在3月2日呢?
.
為了創造故事的張力與角色間的緣分與巧合,三部敬將藤沼悟與雛月加代的生日都設定在3月2日,於是,藤沼悟在第一次的拯救計畫設計橋段,只要能在當日安排兩人一起慶生,讓雛月加代不要在謀殺案當晚一個人在家,就能改變命運。只是,藤沼悟大意失誤,讓雛月加代在慶生之後就回家,而晚上十時到十一時,正好是命案發生的關鍵時刻,這也是第一次命運扭轉計畫的失敗之因。
.
第二次再回到1988,藤沼悟的計畫更加周延,他設計長達數日的廢棄校車避難,讓雛月加代待到3月4日之後再現身校園。而夾在3月2日的生日當天與3月4日之間,是日本的重要節日——3月3日女兒節。
.
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3月3日是個關鍵日,也是女孩的重生日,只要雛月加代能夠平安健康地度過3月3日的24小時,就表示藤沼悟的護衛已經成功,他們已躲過八代學的連續謀殺案,重生在另一個平行線的時空。
.
三部敬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讓主角藤沼悟以自己的肉體承擔女孩子們無法逃脫的謀殺業力,故事最後將八代學繩之以法,還設計3月3日女兒節,作為「女孩重生日」,象徵性地扭轉歷史、也重塑記憶。三部敬的創作,可謂漫畫家最高境界的慈悲與關懷,同時也實踐了藤沼悟幼時的夢想——「我長大以後想當一個漫畫家,畫像神奇戰士一樣的英雄。不管他輸給敵人多少次,都不會放棄,會繼續奮鬥」。
.
。。。。。。
.
如果想多了解宮崎勤事件,想多了解宮崎勤事件是如何被轉化為小學變態老師的誘拐與佈局,就快點進入文章閱讀吧。
.
全文在CCC創作集:https://bit.ly/32K5i9C
.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漫畫CCC
#三部敬
#宮崎勤事件
#重建歷史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