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貼別人做的菜,不過這次深圳同事推薦的太二酸菜魚,魚肉滑嫩搭配酸菜高湯,整鍋酸香麻辣實在好吃。
大碗裡放了炸過的魚頭,仔細一看馬上覺得這店家慧眼獨具又識好魚🐟!居然用的是加州鱸(大口黑鱸)而這魚向來是我的最愛之一,價格實惠好吃又好買的淡水養殖魚首選....
雖然吃得滿頭汗(只有膽識沒吃辣本事...),然而邊吃邊拍邊擦汗忙得不可開交之時,想留下的紀錄都拍了下來。下次一定要找幾個愛吃辣的來試試我的複刻實驗作品。
店家大喇喇地寫了他們用了甚麼料,不過好酸菜泡椒不好找,那鍋熬好的高湯、調好味切薄片煮了還不散的魚片想必都不容易,待我下回試手一下再跟大家分享心得...
#太二酸菜魚(這名字...😅😅)
#加州鱸
#辣到一頭汗
#沒本事喝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侯漢廷為民請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追求的是讓人民安居樂業】 大家有沒有看過《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邪惡的大頭目薩諾斯,集齊了六顆寶石,獲得龐大的力量。正如同民進黨已經掌握了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媒體等六大權力。 薩諾斯一彈指,宇宙毀滅了一半、無數英雄犧牲、被殲滅,只剩少數的英雄倖存。 中華民國的史觀被摧毀、公投...
辣到一頭汗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追求的是讓人民安居樂業】
大家有沒有看過《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邪惡的大頭目薩諾斯,集齊了六顆寶石,獲得龐大的力量。正如同民進黨已經掌握了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媒體等六大權力。
薩諾斯一彈指,宇宙毀滅了一半、無數英雄犧牲、被殲滅,只剩少數的英雄倖存。
中華民國的史觀被摧毀、公投被沒收、民主被侵蝕、法治被踐踏、網紅被收買、媒體也只能噤聲,而後在違反程序正義的情形下,民進黨一意孤行,護送陳菊當上了監察院長。
五年後,許多英雄落寞失望、買醉、療傷。一如同許多孫中山先生的跟隨著,近期的失落悵然。
有人對超級英雄說,不如大家看開吧!過去就過去吧!
但是美國隊長說,「有的人可以,但我們辦不到」;黑寡婦說,「如果我們放下過去、誰來扛下責任?」
◆
我在前兩天舉九品芝麻官和駭客任務的例子,主角都是有選擇權的。包龍星可以選擇在妓院和如煙恩恩愛愛,但他選擇平反冤案;尼歐可以選擇繼續活在虛假世界,但他選擇面對真實!
美國隊長可以選擇放下,但他們選擇戰鬥。
如果你是美國隊長,你願意放下過日子,還是選擇和薩諾斯戰鬥到底?
為什麼呢?
你為什麼要戰鬥?
當一頭快樂的豬不好嗎?為什麼要花心力來管什麼民進黨?好好相信民進黨給你的大內宣和謊言不好嗎?辦一張黨證到公家機關吃香喝辣不好嗎?當個網紅挺蔡英文爽領幾十萬廣告費不好嗎?民眾黨和時代力量好好學陳柏維當個側翼不好嗎?為什麼要自作主張?
你為什麼要反抗?
為什麼?
因為我們心中還有正義。
◆
很多人喊著陳菊滾蛋的口號,但我們的目的不單單只是所謂擊敗陳菊、擊敗蔡英文,我們不是要擊敗某個人。
我們是要擊敗中華民國的障礙、要擊敗中華民國的逆境、要擊敗那些霸佔著中華民國殼而上市的台獨幽魂、獨裁者!
我們擔心,民進黨完全執政完全腐化後,中華民國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會葬送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我們擔憂,民進黨的巧取豪奪、貪婪霸道,會將國家資源掏空洗淨,而人民最終惶惶不可終日。
反對民進黨的人貼個臉書,最後卻面臨警察上門查水表。
政府要讓人民免於恐懼,然民進黨卻讓人民活在恐懼之中。
當人民還需要放下工作,花時間來監督執政者、批評政治,表示執政者的失職、執政黨應深思檢討!如果政府好好治理,人民又何須上街?
我們的上街,是為了讓下一代不再上街
◆
擊倒國家的阻礙不是目的,我們真正的目的是回歸政治的本質,讓人民安居樂業。
重新建設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重新建設讓人民免於恐懼、不用上街頭抗爭的社會、重新建設沒有肥貓酬庸家天下、利益與全民共享的,中華民國。
我們值得過更好的生活。
政治人物也應該給人民更好的生活。
縱使宇宙的一半都被毀滅了,英雄們仍不放棄;縱使國家的魂已經去一半了,我們仍不放棄。五年後的英雄仍堅守信念,我們再等幾年又何妨?
民主的巨輪滾滾向前,將會碾壓一路上醜陋的謊言與虛偽,我們有信心,只要捍衛著是非、守護著正義,這場聖戰,正義必將戰勝獨裁!
留取丹心照汗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jZIioKgU3g/hqdefault.jpg)
辣到一頭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鳥兒知趣,總在黎旦之時現身北角,為死寂的馬寶道添些生氣。沿途人車未至,店門深鎖,只偶聞雀啼鶯聲。「咯」,忽而一聲打破了靜謐。「咯﹑咯﹑咯」,頻率愈來愈快,步履隨之而急,氣喘之間,絲絲香氣湧入鼻腔。探查之下,終於駐足於一道半開鐵閘前,嗯,正是這一股清甜。彎下身子察看,瞳孔首先倒照出雜貨陳架,再往內一瞥,一個老翁正坐在地上,左手舉起一個類似小鑿子的利器,右手則扶着一個棕色的圓物,手起刀落砍去下,地上堆放了一個個空殼。馥芳並沒有撲鼻而來,它帶點含蓄,隱約間才嗅到,是椰子香。「天然椰子號」,在北角做新鮮椰子這個冷門行業的,就只此一家老字號。舉頭仰視,醒目的橙黃色招牌上,果真刻着五個金字。淡淡的幽香,歷五十五年而不散,讓人念了,又來。
久久不散
人潮漸現,鬧市噓聲開始掩蓋了鑿椰子的聲響,唯獨甜香依然飄繞。椰殼霎眼間已堆疊成小山丘,老翁執起最後一個椰子,刀子一揮就於頂端開了一個洞口,接着將椰子傾斜,把椰子水倒進一個大容器內,椰殼則丟在一旁。似乎要稍事休息,他放下利器,抬起頭來。一頭銀灰半參的短髮下襯托着帶黃的皮膚,幾條深刻的皺紋底下,是一雙眼皮半垂的小眼睛,沒有親切的笑容,只有率性的語調,介紹自己叫「雅哥」,是老鋪的事頭。
隨手拿起一個椰子,他說這是來自泰國的椰子。一般而言,馬來西亞的椰子是各產地中最好,接着就是泰國。他只進口這兩個產地的椰子,堅拒大陸椰子:「大陸椰子唔香,街市賣嘅就係大陸椰子,十零廿蚊一個,好平。」小店賣的椰子要四十多元一個、椰汁四十多元一斤,他卻認為不算貴價。以前一元多一個椰子,現在十幾二十元一個椰子。況且,他們賣的是功夫錢。
破椰子,是一家椰子鋪的開門首件事。雅哥每早七時許回到小店,破開椰子,從椰殼裏頭倒出來的,稱為椰子水,這種老椰子又稱椰皇,與椰青並不一樣,椰青是未成熟的椰子,椰肉薄而軟,椰青水味甜;椰皇則是成熟的椰子,肉厚水少,椰子水香味濃而不甜。收集起儲好放到冰箱裏,接下來,他又坐到小櫈上,從小山頂上拿起一個椰殼,用剛才的小鑿子把它破開兩半,撬出白色的椰肉,直丟進一個藍色的長方膠盤內,棕色的外殼淪為廢物。終於集成一大盤椰肉,他把椰肉搬到一台機器前,把白色的厚肉逐少放到機器內,下方擠出了椰絲。這個步驟,就是要榨椰汁,椰子先磨成絲,才能放到另一台機器內壓榨成汁,出來的白色液體就是椰汁。雅哥很愛惜這兩台機器,畢竟用了五十多年沒有更換,一直保養幾十年,然而,能否繼續一代接一代的保養,也是未知數。他一邊榨汁時,後方已經有員工在破椰子取肉,他笑言:「我呢幾個夥計都跟咗我好多年,佢哋好厲害架,趕貨嗰時一撬就起肉,講速度㗎嘛!」至此,他眸裏閃過一絲落寞,當初的輝煌時光與椰香混和,於老翁跟前久久不散。
時光不再
老鋪一九六四年開辦。六、七十年代搵食艱難,要打份牛工也不容易。雅哥調侃自己沒有讀詩書,無文化者別無他選,跟隨李姓死黨一起開檔做椰子。說來奇怪,椰子這一行從以前到今日,都是相當冷門的行業,全港九新界只有五至六間椰子店。不同的是,以前生意興盛得多。當年,還未有泰國快達牌椰子汁,也沒有大陸椰子輸入香港。小店沒甚麼零售生意,以大批交貨為主,小至街邊檔、酒樓、餐廳;大至嘉頓麵包、太平餅乾、德成蛋卷都光顧他們,椰子差不多是整個貨櫃來貨:「嘩!當時真係好厲害,一日賣二至三百個椰子。」七十年代,確是椰子行業的黃金時期,他說來興奮。好了,老套點說,好景不常。八十年代,泰國來貨的罐頭椰汁大熱,取代了新鮮椰汁。再者,一時很多大公司都北移,大型餅乾廠、麵包廠都搬上大陸,沒有了那些大客戶,生意大跌。一九八九年,死黨決定移民去加拿大,面對困境,他仍然決定獨力接手,多年心機,不做這一行,他還能做甚麼?於是他決定將整盤生意從頭再來,要求生就要求變。第一個改變,他選擇兼做零售,將小店改造成香料雜貨店。
蒸氣中夾雜着椰郁,將雅哥的思緒吸引回來。椰汁已經榨好,廚房正蒸着椰汁年糕,果真是雜貨店。年糕是老鋪名物,有斑蘭味,還有椰糖味,足足賣了四十多年,通常農曆新年前開始賣,賣二十多日而已。做年糕的步驟不算複雜,材料需要一斤糯米粉、四両澄麵、二両鷹粟粉,重點在於他們不是用白開水,而是加入新鮮的椰子水及椰汁搓粉,因為鮮椰汁帶少甜,十両砂糖左右就足夠。搓勻後,雅哥將年糕漿倒入印有「福」字的容器,再放入蒸爐裏,約蒸一小時,不能蒸太久,不然會變黃,用筷子插進去,不黏筷子代表熟了。
除了年糕以外,店裏很多粉料都是自家磨製,例如胡椒粉及咖喱粉,這些最受歡迎的香料,他都堅持自己手磨。雅哥有耐性地把香料用漏斗舀進小玻璃瓶內,驀地,廚房傳來了濃烈的香味,幾乎蓋住了椰香。只見站在爐頭的身影,是一名女性。她把葱頭、蒜頭放進滾油內炸香,這個過程要等二十分鐘。她抬頭抹一把汗,啊,她是事頭婆「娥姐」。炸好了葱蒜,她就把兩大包調好了分量的香料咖喱粉倒進鍋內,立即關火,她解釋:「唔可以開火,咖喱粉好易燶,要慢慢燜出味。」湊巧,雅哥經過廚房,問起才輕讚太太能幹,沒得她幫忙的話,生意也沒那麼好。大讚的卻是他們的醬料,鎮店四大天王——咖喱、沙嗲、麻辣、辣椒,當中又以咖喱最出名,幾間大餐館向他們買咖喱,一買就百多斤。
零售生意也不俗,街客大增。現時廣東人懂得椰汁滋潤,以前沒有人買椰汁,現在人人來買,他謂:「煲糖水加啲椰汁香滑好多,煮咖喱就唔使講,一定要落椰汁。」只是,椰汁留不得,放冰箱能保存半個月至一個月;放雪櫃一至兩日就變壞,故客人都只是半斤四両地買。現在一天一百個椰子也賣不去,只是小本經營。時光,不復再;舊味,仍在。
鬱鬱不歡
終於到了小休時間,雅哥一個勁兒坐下來。問他對椰子有沒有感情,他即大喊:「好憎佢啊!撬到手軟,但總算養大咗一班細路。」說到感情,他念念的,是他大哥「釗哥」。這又關係到他第二個改變,請大哥一同作戰。
死黨移民,雅哥於是嘗試邀請做小巴司機的大哥回來幫忙,釗哥見弟弟辛苦,於是一口答應,這是雅哥最自豪的決定:「我大哥推銷店裏面啲貨品好勤力,勤力過我,我唔得㗎,講嘢倔雷槌,得罪人多。」故此,他主力做工場及廚房工作,各展所長。兩兄弟日夜相對,吵架很難免,有時大哥要這樣子放,弟弟又要那樣子擺,只是,二人上午吵架,下午就和好了。釗哥於老鋪工作二十年,直至五年前因為肺癌而過身,一有病就去了,很突然。雅哥黯然:「冇咗佢我心情冇咁靚就真,我哋感情真係好好。」出生入死,幾十年的老兄弟,現時對於大哥,仍然念念不忘。但最令他悲憤的,就是一個關於他們兄弟不和的傳言。約兩年前,北角春映街開了一間新的「天然椰子號」,無論貨品抑或定價,都跟老鋪十分相似,對方更惡人先告狀,搶先註冊了他五十多年來沿用的商標,反過來要雅哥更改。更讓他生氣的是,對方令不少街坊以為是分店,紛紛光顧該店,然而賣的貨品味道差別太大,客人只好來到店裏投訴,問醬料怎麼變成這樣。雅哥解釋得多,索性於招牌寫了「只此一家」四個大字。得失客人當然傷心,但他最介懷的,還是外面的謠言:「外面人唔知道實情亂講嘢,就話兄弟不和,由佢講啦,我都幾十歲人,佢哋鍾意點講就點講啦。」說來輕鬆,他還是藏不住鬱悶。
雅哥今年七十一歲足,仍然親力親為,一日做十四至十五小時,鐵打似的。這般年紀,他也不是旨在賺錢,也看破了,現時新鮮椰汁被罐頭取代了,椰子這行業差不多末日。兒女個個高薪厚職,在外面能賺錢,回來又辛苦,故都不會接手。對小店的感情,不用說出口。一來,捨不得熟客,大家多年來已成好朋友;二來,這裏滿載了貿大哥的回憶,他淡淡然:「想退休又退唔到,做得一日得一日,
做唔到再算啦。」
咖喱味去,還是椰香耐磨。只是,歲月無盡,人生怱怱,清馥有聚就有散。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天然椰子號
地址:北角馬寶道46號地下(只此一家)
電話:2571 6305
營業時間:8am-7:30pm
詳情: http://bit.ly/2RempZ9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u1CD9YgM_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