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強拆違建收費自治條例,8/19起已實施👷♂👷♂
備受各界關注的「#新北市 強制拆除 #違章建築 收費自治條例」,已於2020年8月19日起正式起跑,工務局強調,打造安居樂業新北城是市府不變的原則,自即日起有違反 #公共安全 及 #社會治安、#公共交通 及 #消防救災、公共衛生及市容觀瞻、農地保育及竊佔公有土地、配合檢調廉政等單位拆除等5大類20項違建行為,將收取強制拆除費用,請勿挑戰政府執行公權力的決心。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食癒-樸門綠生活‧動手做好食 #作者亞曼老師專訪 Yamana Tarng #野蔓園實習生彭怡婷專訪 內容簡介: 當我們喝著豆漿,吃著豆腐時,可曾想過這是利用何種食材製成,而它又是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呢?原來利用薑科植物的南薑、薑黃、竹薑、茴香等香料,就能做出充滿南洋風味,色香...
農地保育 在 陳曼麗 Chen Manl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17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
#資料下載區(2020.5.31前)
大會手冊
https://reurl.cc/62q0qM
專題演講
https://reurl.cc/X6QV67
議題追蹤
https://reurl.cc/9Enp5x
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 會前新聞稿
#全球氣候危機
#台灣立即行動
2020.5.15
由13個環境、動保與公民團體聯合主辦第17屆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因疫情影響,從地球日前夕延至5月15日(台灣環境日6月5日前夕)下午兩點假台大校友會館3B會議室舉辦。由於疫情,不開放民眾報名,採線上直播方式。
四個政黨立委代表 立法委員 陳椒華(時代力量)、 洪申翰 Sun-Han(民進黨)、 蔣萬安(國民黨)、 蔡壁如(民眾黨)與 陳曼麗(前立委)出席致意。本屆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 徐世榮、 方儉 (Jay Fang)與 張豐年將提出建言。
召集團體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勲表示:本屆籌備過程真是一波三折,原本因為疫情可能取消,但政府防疫超前部署讓台灣最終守住,還成為全球模範生,期待政府在環境保護上也能領先全球。每次環境會議開完,就要拜會總統遞交建言,過往有時難有進展,但從去年起,建言有突破進展。總統指示環保署一季追蹤一次。去年建言已於2019年9月9日、2020年1月31日與3月20日進行三次溝通會議。而2019年31項建言與重大議題,9項環團同意解除列管,22項繼續列管。
隨著議題被有效列管,跟公部門對話就必須回歸專業與談判技巧,環團需要花更多時間準備議題。因此,今年就將以往大會討論議程,分散於前一兩個月前舉辦「議題會議」,跟關心此議題夥伴進行深度對話,然後大會只進行「議題會議」結論報告。
今年大會前夕分別在桃園與高雄舉辦北區、南區會議。議題會議部分也舉辦「設置動保警察政策座談會」、「環境與動保政策之公民參與機制之檢討焦點座談」、「環境保護與蔬食政策座談」、「公益信託稅賦與民間保護區發展工作坊」、「綠能教育之落實與加強再生能源」、「公民與公益電廠推動再生能源」、「環境優先法案與國會之遊說與對話」、「推動環資部」。另外,「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獨立於4月22日舉辦。共計有12場舉辦,累計156人次產官學參與。
總之,在風雨飄搖中,本屆還是順利舉行。再三年後,環境會議即將邁向20週年,未來如何在穩定求進步,讓環境政策對話順暢,公私協力齊心為環保,這將為未來最重要的課題。
大會也邀請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周桂田教授主講:「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周教授從:一、全球氣候災難。二、東亞高碳社會。三、臺灣面臨系統性風險:褐色經濟package。四、永續或褐色S曲線。五、臺灣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分析。六、氣候經濟新典範。七、臺灣產業界準備好了嗎?八、臺灣社會準備好了嗎?九、政府準備好了嗎?十、政府治理變革。十、什麼是全球與臺灣未來願景?十二、艱困的社會工程:氣候與能源轉型等12面向分別切入。
會中也會發表「大會宣言—環境危機立刻行動」內容提到:
今年為世界地球日五十週年,這五十年來科技快速進展,人類解決了部分的環境問題,但也創造了更多的環境問題。我們減少了臭氧層的破壞,但是卻增加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我們改善河川水質,但是來自陸地的垃圾與污染大量流入大海;已經少見宰殺保育類動物,但是瀕危物種的名單越來越多、族群數越來越少;我們搶救了原始檜木林免遭商業砍伐、但是山老鼠盜伐問題始終嚴重….。
空氣汙染、水患不止、土石橫流、極端氣候、生態滅絕、地質危脆…環境團體多年的倡議並非杞人憂天。甚至本次武漢肺炎病毒的流行,也和多個環境及動保團體呼籲的勿濫宰殺、食用野生動物有關。環境團體誠摯盼望,國人應有遠見看見環境危機,而非每次遇到災難之後,短暫出現反省而後忘卻,一再重複同樣的錯誤。
回顧過去環境運動,反對高汙染產業擴張、保護山林與農地、保育生物多樣性,環境團體以有限的人力守護台灣永續發展的未來。以六輕為例,其廠區使用之毒性化學物質幾乎佔了台灣1/2。試想若七輕、國光石化未被阻止,台灣目前的溫室氣體、空氣汙染、水資源會惡化到何種境地?先進國家早證明環境保護可帶動很多的經濟機會,行政官僚不應認為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經濟思維仍停留在20世紀末,毫無規劃的解編農地與保護區,放任各種違法國土利用行為。
世界地球日五十周年,也適逢蔡英文總統連任,環境團體肯定蔡英文總統在能源轉型工作上的努力。然而其他的環境保護政策仍有待加強,如四處可見的以前瞻預算為名,破壞原生溪流、珍貴老樹生態的工程;仍不重視瀕危物種的復育;動物福利有待加強;國土計畫管理仍未落實;行政官員強力主導環境影響評估…。
因本次疫情人類部分活動被限制;世界各地卻傳出生態環境改善的新聞,足讓我們反省,人類使用的資源、製造的污染已經遠大於的地球的負擔。過去,陳水扁總統時代行政院成立永續會曾經一度積極運作,馬英九總統時代揭櫫環保救國目標,但仍有許多空談許久的環境政策未落實,比如:能源稅、環境資源部、環境信託制度…。環境團體期待,蔡英文總統在下一屆任期,跳脫老舊經濟發展思維,以永續發展指標為參考,為台灣社會轉型奠基。
當天並公布「2020十大台灣環境議題」,分別是:一、政府組織再造,成立環資部、經濟能源部。二、野溪整治等公共工程過度水泥化等問題。三、用財稅工具減少二氧化碳。四、動物保護入憲。五、瀕危物種復育問題。六、國土計畫大量解編農地與山坡地。七、農地違章工廠管理問題。八、環境信託制度推動困難。九、公民綠能電廠與用電大戶使用再生能源。十、廢棄物無法妥善管理汙染農田。
而今天會議所有結論將於台灣環境日前夕循慣例遞交給蔡英文總統。
本屆合辦單位有:台灣公民參與協會 TCPA、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Tepu、 桃園在地聯盟、 荒野保護協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TEIA、 關懷生命協會、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中華鳥會、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等13個團體。
農地保育 在 陳曼麗 Chen Manl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 會前新聞稿
#全球氣候危機
#台灣立即行動
2020.5.15
由13個環境、動保與公民團體聯合主辦第17屆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因疫情影響,從地球日前夕延至5月15日(台灣環境日6月5日前夕)下午兩點假台大校友會館3B會議室舉辦。由於疫情,不開放民眾報名,採線上直播方式。
四個政黨立委代表陳椒華(時代力量)、洪申翰(民進黨)、蔣萬安(國民黨)、蔡壁如(民眾黨)與陳曼麗(前立委)出席致意。本屆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徐世榮、方儉與張豐年將提出建言。
召集團體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本屆籌備過程真是一波三折,原本因為疫情可能取消,但政府防疫超前部署讓台灣最終守住,還成為全球模範生,期待政府在環境保護上也能領先全球。每次環境會議開完,就要拜會總統遞交建言,過往有時難有進展,但從去年起,建言有突破進展。總統指示環保署一季追蹤一次。去年建言已於2019年9月9日、2020年1月31日與3月20日進行三次溝通會議。而2019年31項建言與重大議題,9項環團同意解除列管,22項繼續列管。
隨著議題被有效列管,跟公部門對話就必須回歸專業與談判技巧,環團需要花更多時間準備議題。因此,今年就將以往大會討論議程,分散於前一兩個月前舉辦「議題會議」,跟關心此議題夥伴進行深度對話,然後大會只進行「議題會議」結論報告。
今年大會前夕分別在桃園與高雄舉辦北區、南區會議。議題會議部分也舉辦「設置動保警察政策座談會」、「環境與動保政策之公民參與機制之檢討焦點座談」、「環境保護與蔬食政策座談」、「公益信託稅賦與民間保護區發展工作坊」、「綠能教育之落實與加強再生能源」、「公民與公益電廠推動再生能源」、「環境優先法案與國會之遊說與對話」、「推動環資部」。另外,「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獨立於4月22日舉辦。共計有12場舉辦,累計156人次產官學參與。
總之,在風雨飄搖中,本屆還是順利舉行。再三年後,環境會議即將邁向20週年,未來如何在穩定求進步,讓環境政策對話順暢,公私協力齊心為環保,這將為未來最重要的課題。
大會也邀請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周桂田教授主講:「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周教授從:一、全球氣候災難。二、東亞高碳社會。三、臺灣面臨系統性風險:褐色經濟package。四、永續或褐色S曲線。五、臺灣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分析。六、氣候經濟新典範。七、臺灣產業界準備好了嗎?八、臺灣社會準備好了嗎?九、政府準備好了嗎?十、政府治理變革。十、什麼是全球與臺灣未來願景?十二、艱困的社會工程:氣候與能源轉型等12面向分別切入。
會中也會發表「大會宣言—環境危機立刻行動」內容提到:
今年為世界地球日五十週年,這五十年來科技快速進展,人類解決了部分的環境問題,但也創造了更多的環境問題。我們減少了臭氧層的破壞,但是卻增加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我們改善河川水質,但是來自陸地的垃圾與污染大量流入大海;已經少見宰殺保育類動物,但是瀕危物種的名單越來越多、族群數越來越少;我們搶救了原始檜木林免遭商業砍伐、但是山老鼠盜伐問題始終嚴重….。
空氣汙染、水患不止、土石橫流、極端氣候、生態滅絕、地質危脆…環境團體多年的倡議並非杞人憂天。甚至本次武漢肺炎病毒的流行,也和多個環境及動保團體呼籲的勿濫宰殺、食用野生動物有關。環境團體誠摯盼望,國人應有遠見看見環境危機,而非每次遇到災難之後,短暫出現反省而後忘卻,一再重複同樣的錯誤。
回顧過去環境運動,反對高汙染產業擴張、保護山林與農地、保育生物多樣性,環境團體以有限的人力守護台灣永續發展的未來。以六輕為例,其廠區使用之毒性化學物質幾乎佔了台灣1/2。試想若七輕、國光石化未被阻止,台灣目前的溫室氣體、空氣汙染、水資源會惡化到何種境地?先進國家早證明環境保護可帶動很多的經濟機會,行政官僚不應認為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經濟思維仍停留在20世紀末,毫無規劃的解編農地與保護區,放任各種違法國土利用行為。
世界地球日五十周年,也適逢蔡英文總統連任,環境團體肯定蔡英文總統在能源轉型工作上的努力。然而其他的環境保護政策仍有待加強,如四處可見的以前瞻預算為名,破壞原生溪流、珍貴老樹生態的工程;仍不重視瀕危物種的復育;動物福利有待加強;國土計畫管理仍未落實;行政官員強力主導環境影響評估…。
因本次疫情人類部分活動被限制;世界各地卻傳出生態環境改善的新聞,足讓我們反省,人類使用的資源、製造的污染已經遠大於的地球的負擔。過去,陳水扁總統時代行政院成立永續會曾經一度積極運作,馬英九總統時代揭櫫環保救國目標,但仍有許多空談許久的環境政策未落實,比如:能源稅、環境資源部、環境信託制度…。環境團體期待,蔡英文總統在下一屆任期,跳脫老舊經濟發展思維,以永續發展指標為參考,為台灣社會轉型奠基。
當天並公布「2020十大台灣環境議題」,分別是:一、政府組織再造,成立環資部、經濟能源部。二、野溪整治等公共工程過度水泥化等問題。三、用財稅工具減少二氧化碳。四、動物保護入憲。五、瀕危物種復育問題。六、國土計畫大量解編農地與山坡地。七、農地違章工廠管理問題。八、環境信託制度推動困難。九、公民綠能電廠與用電大戶使用再生能源。十、廢棄物無法妥善管理汙染農田。
而今天會議所有結論將於台灣環境日前夕循慣例遞交給蔡英文總統。
本屆合辦單位有: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桃園在地聯盟、荒野保護協會、環境資訊協會、關懷生命協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中華鳥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等13個團體。
農地保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食癒-樸門綠生活‧動手做好食 #作者亞曼老師專訪 Yamana Tarng #野蔓園實習生彭怡婷專訪
內容簡介:
當我們喝著豆漿,吃著豆腐時,可曾想過這是利用何種食材製成,而它又是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呢?原來利用薑科植物的南薑、薑黃、竹薑、茴香等香料,就能做出充滿南洋風味,色香味俱全的咖哩喔!
這是一本生活化與知識化的實體工具書。樸門的精神在於實踐,本書中,將以傳統手作文化為基座,透過每個人都會面對的生活之需,建構人人可從消費者成為生產者的可能性,以及人可與自然共生的永續生活。
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讓人開始想要「返樸」,回歸手工、天然的古早味食品。本書中,亞曼將告訴我們從產地到餐桌,如何選擇當季食材,運用純手工方式,製作出無添加物的食品,讓您吃的健康又安心。
本書特色:
■分享實作技巧
從古早味醬油、豆腐、麥芽糖、甜酒釀、米酒、米醋到起司,Step by Step完整傳授製作技巧。
■打造可食地景
教您如何在生活周遭中,打造一個可食地景,落實樸門自種自食的在地飲食概念。
■實現「呷自己」計畫
文化是生活味道的傳承,因此從生活與手作實踐中,重拾許多被遺忘的味道和文化。
樸門的精神在於實踐,讓我們重尋傳統手作智慧,進一步實現「呷自己」的計畫。
作者簡介:亞曼Yamana(唐嚴漢)
曾經營過有線電視、衛星電視、頻道媒體、建築、營造業等。近40歲時,因肥胖、高血壓、瀕臨中風危機,方才體悟生命的可貴而棄商從農,學習中醫、自然療法與有機農法。直到2003年接觸「Permaculture 」(簡稱樸門)開始,醒悟到人要健康的前提,必須是先有健康的環境,因此在距離都市最近的淨土—陽明山「半嶺」聚落,建立了與自然互利共生的野蔓園樸門教育農場(Yamana Garden),並成立「綠屋工作坊」實現自耕自食的目標,重尋傳統生活文化手作智慧。
近年受邀擔任台北市田園城市基地考核顧問,於各社區大學、學校團體、社區組織、知名企業等教授「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相關課程與場域設計實做工作坊,是國內少數具備豐富的大型農場實務與都市樸門推廣經驗者。更致力於推動「半嶺水梯田農地保育」、「吃自己種的米」、「呷自己」社群經濟等專案計畫,希望與同好一起用自己的雙手生產作物、手做自然的食物,分享傳統生活知識與經驗,過友善環境的生活。著有《生病可以自癒:樸門綠生活的健康自然養生之道》、《亞曼的樸門講堂》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