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專訪 Part 1&2》不只廢核廢煤 德國實現「2050碳中和」還有秘密武器.....(11/25/2020 風傳媒)
Part 1 - 德國大力發展氫能,在重工業、航空、航海與陸路重型貨物運輸等行業大量使用氫能,目標是成為全球生產綠色氫能的領先者,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謝錦芳 報導)德國預定2022年底前廢棄核能,2038年底前廢煤,廢核又廢煤,德國能夠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嗎?德國經濟能源部能源政策司長赫登(Thorsten Herdan)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德國有信心在2022年底前關閉剩下的3座核電廠,完全廢核,並逐步廢棄煤,全力發展氫能,將在重工業、航空、航海與陸路重型貨物運輸等行業大量使用氫能,成為全球生產綠色氫能的領先者,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歐盟、德國均承諾,要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碳中和係指在能源、交通、農業和工業過程中,平衡二氧化碳排放與清除,或完全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碳足跡為零)。為了達成這項目標,德國在廢核、廢煤之外,必須有更積極的作為,發展氫能成為德國的秘密武器。德國聯邦政府6月通過「國家氫能戰略」,將投入70億歐元推動氫能科技,另提撥20億歐元促進氫能跨國合作,合計90億歐元,全力發展氫能,以取代化石燃料。
砸70億歐元推氫能科技 尋求與台合作
為發展氫經濟,擴大市場規模,德國積極尋求與台灣合作的機會。赫登自2014年6月起擔任德國聯邦政府經濟能源部能源政策司長,負責能源轉型大工程。他表示,近年德國在經濟成長與電力需求方面已明顯脫鉤;發展氫能是一項結合工業、能源轉型與氣候保護的重要政策。以下為赫登接受專訪摘要。
問:德國聯邦政府批准「國家氫能戰略」的主要推動力是什麼?
答:德國和歐盟設定了氣候保護目標,亦即2050年要實現氣候中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對不能或只能困難地電氣化的產業進行脫碳。 我們堅信,必須在重工業、航空、航海和陸路重型貨物運輸等行業中大量地使用氫能,才能夠實現氣候中和的目標。
氫氣是一種未來技術,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全球氫能市場,擴大其使用範圍和產能,從而降低成本。
我們將「國家氫能戰略」(NWS)視為一項工業政策的策略,德國企業在整個價值鏈中是生產綠氫技術的全球領先者,擴大氫能的使用範圍可為這些公司提供巨大的商機。
快速拓展加氫站網絡 發展氫能車
問:德國聯邦政府如何推動氫能車?
答:依「國家氫能戰略」方案,交通運輸領域是策略的重點之一。 在這一領域裡我們規劃9項具體措施,以擴大氫能市場和燃料電池技術的市場。 氫能可為減少交通運輸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出重大貢獻。
最重要的是擴展氫能基礎設施,這樣才能使氫能驅動的車輛在德國立足穩固。 目前,德國僅次於日本,是全球加氫站數量最多的國家,截至2020年11月共有86個加氫站。我們的目標是進一步快速擴展加氫站網絡。
除此之外,我們支持產業界在交通運輸領域使用氫技術,並資助用於運輸的氫能技術和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構想、市場準備和採購。
擴大市場規模 預估氫能成本將下滑
問:現階段氫能成本極高,如何鼓勵企業使用氫能?
答:的確,目前氫能價格昂貴,不過,我們早期開始發展再生能源時的成本是現在的10倍,我們預期氫能的發展也有相同趨勢,氫能的成本未來有大幅下降的潛力。再生能源價格下滑很快,以海上風電為例,德國最近一輪競標價格是以市價交易,政府不必提供政策補貼,因此,我預估氫能價格會進一步下滑。
此外,德國政府初期會提供綠色氫能政策補貼,會使氫能的成本下降,目前較大的問題是如何把氫能輸送到最終使用者。
確保能源供需平衡 德國做了這些事
問:再生能源受制於天氣因素和儲存問題,有其局限性。德國聯邦政府使用氫能來協助能源供需平衡並支持再生能源的計畫是什麼?
答:德國的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比率大幅上升,供電品質保持在最高水準。2020年上半年,德國再生能源供應大約一半的電力需求;在2019年時,這一比率已超過40%。與上一個年度相比,2019年每個消費者的斷電時間減少了1.71分鐘,降至了12.20分鐘。這是自2006年首次發布斷電數據以來的最低停電時間。
為了確保供電安全,電力系統必須具備靈活彈性。發電廠商和消費者需要一些激勵措施,靈活地生產和消耗能源。我們的電力市場製定了這些激勵措施,以便在沒風、沒太陽而電力的需求卻特別高時,發電廠商可以在市場上獲得更高的價格。
在靈活的電力系統裡,把電力儲存或氫動力發電廠以及其他靈活的電力生產廠商都考慮進去了。如果將來對用電靈活性的需求增加,靈活的電力生產廠商在市場上可以鞏固自己靈活又經濟實惠的供電者的地位。這一切將由市場決定。
★★★ 【小檔案】德國國家氫能戰略:
為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德國、歐盟承諾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德國聯邦政府於6月10日通過「國家氫能戰略」方案,將投入90億歐元發展氫能,計畫在2040年之前完成10GW的電解綠色氫能,建立氫經濟產業鏈,包括科技、發電、儲存、基礎設施和使用。
德國預計2038年前完全廢煤,為了成功完成能源轉型,在兼顧能源供給安全性、能源可負擔性與環境相容性等目標,必須採用創新的氣候行動,把目前使用中的化石燃料加以淘汰,氫能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並且以使用再生能源生產的綠色氫能為主。德國聯邦政府預估,未來10年全球與歐盟的氫能市場將大幅成長,零碳的氫能可以進行貿易。為擴大氫能市場規模,必須積極進行跨國合作。
依德國「國家氫能戰略」,氫能是能源轉型成功的關鍵。氫能可做為能源來源,用於氫燃料電池,驅動氫能運輸。氫能可做為儲能煤介,用於儲存再生能源,有助於平衡再生能源的供需。
Part 2 - 德國是能源轉型的先驅者,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經驗,德國經濟能源部能源政策司長赫登指出,「我們發展再生能源電廠時,太慢建設電網等基礎設施,把再生電力輸送到南部地區家戶。」,「我們推動再生能源過程中,太遲做全方位規劃;能源轉型必須全方位思考,將再生能源的供需、能源效率提升和產業結合等做全盤規劃。希望台灣避免犯同樣的錯。」
「能源轉型的艱鉅任務還沒有結束。這是一項我們堅決奉行且必須代代相傳的任務。」
(謝錦芳 報導)
「能源轉型須全面性思考,德國太遲才開始全方位規劃」
赫登指出,能源轉型問題必須全面性思考,必須將再生能源的發電、能源效率和產業結合做全盤規劃。這意味著規劃基礎設施,例如規劃供電網和供熱網,以及制定法律框架條件時,必須全方位考量,適時布建電網,將再生能源電力輸送到最終使用者。德國太遲才開始做全方位規劃。
赫登表示,「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市場的信任度不夠。透過資助額度的確定,以及透過強制綠電生產者在市場上出售電力,我們能夠顯著降低再生電力的成本。就海上風電場而言,我們甚至可以完全不必補貼風電生產者。」
他強調,「國家必須制定長期擴展目標並建立可靠、透明的法律框架條件,以確保規劃安全。最重要的是,為離岸風力發電廠的開發建立透明的框架條件。對於進行這種資本密集型的投資,這是必要的先決條件,以便投資者可以及早為項目募資,以及使得項目得以如期開展。項目開發人員應該及早得知技術規範和標準,以利主管機關和民營廠商進行建設性的合作。」
核廢料處置經費逾8千億 核電廠運營商負擔
德國的最後3座核反應爐將於2022年底關閉,德國如何確保電力供應無虞?赫登表示,「有信心可以如期在2022年底前關閉最後的3座反應爐。近年來,德國出口了大量電力,逐步淘汰核電和煤電將使得電力的出口下降。此外,德國有相當高的以天然氣為基礎的產能,迄今為止只有相當有限的程度被使用。我們還在持續擴展各種再生能源。總體而言,即使在完全淘汰核電之後,德國的電力供應還是有保障的。」
對於核廢料的處置計畫,赫登表示,核電廠運營商有義務自己承擔核電廠的退役和拆除費用,處置和最終儲存由其產生的放射性核廢料的費用也是由核電廠運營商承擔。這筆費用預計將高達240億歐元(相當新台幣8112億元)。核電運營商已將這筆款項提交給聯邦政府,並於2017年將其轉移到一個公法基金,然後再從這個公法基金為臨時和最終儲存核廢料提撥所需資金。 因此,臨時儲存和最終儲存核廢料的實施和融資都與聯邦政府的權限和責任捆綁在一起。
赫登指出,「在德國,所有類型的放射性廢棄物都將在深層地質結構中進行最終存放。 德國用於永久存放低放射性和中等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置庫已經投入使用了,有些還正在建造中。我們目前正在尋找適合建造高放射性核廢料永久儲存庫的地點。對於此,我們計劃納入廣泛的公眾意見參與。」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224969
https://www.storm.mg/article/3225075
♡
農業動力 用電 價格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國2019前三季度GDP近70萬億元,同比增長6.2%】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
國家統計局稱,前三季度,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著力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狠抓各項政策落實落地,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005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69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25億元,增長7.0%。
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秋糧豐收在望
全國夏糧早稻合計16801萬噸,同比增加60.6萬噸;秋糧生產總體較好,有望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在6.5億噸以上,實現增產。前三季度,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谷播種面積擴大,玉米面積調減,大豆面積增加。前三季度,禽蛋產量同比增長5.5%,牛奶產量增長2.5%;豬牛羊禽肉產量5508萬噸,同比下降8.3%;其中禽肉、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為1539萬噸、458萬噸和330萬噸,分別增長10.2%、3.2%和2.3%,豬肉產量3181萬噸,下降17.2%
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占比提高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4%。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制造業增長5.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2.8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1個百分點;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4.1%,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太陽能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5.1%和21.4%。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增速比8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72%
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164億元,同比下降1.7%,降幅與1-7月持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7%,與1-7月份持平。
服務業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
前三季度,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好發展勢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9.8%、8.0%、7.4%和7.1%,增速分別快於第三產業12.8、1.0、0.4和0.1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0%,其中9月份增長6.7%,增速比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9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0%,比8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9.3%,處於較高水平。
1-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增速比1-7月份放緩0.1個百分點。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1%、11.9%和11.6%,增速分別快於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2.6、2.4和2.1個百分點,保持較快增長。
市場銷售穩定增長,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674億元,同比增長8.2%,扣除汽車後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1%。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3524億元,同比增長8.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3150億元,增長9.0%。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32565億元,增長9.4%;商品零售264109億元,增長8.0%。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前三季度,限額以上單位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1.6%、11.1%。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464元,同比增長8.3%。其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10.2%,增速快於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個百分點。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495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比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73237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7777億元,增長20.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5%
投資保持平穩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61204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民間投資264805億元,增長4.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0%,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2.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2%,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6%,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2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3.8%,增速比全部投資快8.4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8008億元,同比增長10.5%。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9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1%;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11491億元,增長7.1%。
進出口規模擴大,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229145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出口124803億元,增長5.2%;進口104342億元,下降0.1%。進出口相抵,順差20462億元,同比擴大44.2%。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4.8%,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5%,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7%,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8.1%。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4%,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2.3%,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9月份,進出口總額27826億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15289億元,下降0.7%;進口12537億元,下降6.2%。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90913億元,同比增長2.4%。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擴大,工業生產者價格同比持平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其中,城市上漲2.4%,農村上漲2.6%。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5.1%,衣著上漲1.8%,居住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0%,交通和通信下降1.5%,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4%,醫療保健上漲2.5%,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0%。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5%,豬肉價格上漲21.3%,鮮菜價格上漲5.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7%,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9%。
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持平。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2%,環比上漲0.1%。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0.3%。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7%,環比上漲0.2%。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增加
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7%。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月持平。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6%,低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6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月持平。9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7小時。三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8336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01萬人,增長1.1%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9元,實際增長5.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2元,實際增長6.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75,比上年同期縮小0.0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9882元,同比名義增長9.0%。
重點改革任務紮實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4%,與二季度持平,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均比二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9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49346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438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7.2%。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教育等短板領域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0.0%和18.5%,分別比全部投資快34.6和13.1個百分點。
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8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14139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精準脫貧加力顯效,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汙染防治持續推進。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7%。
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4.0%,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4.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0.6%,高於第二產業24.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5%。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占比為50.6%,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重大區域戰略穩步推進,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國家統計局指出,總的來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下一步,要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向改革開放創新要動力,從拓寬國內市場需求挖潛力,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培育新的有效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強經濟發展韌性,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農業動力 用電 價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歐洲能源政策系列報導:西班牙
【歐洲國家在制定能源政策時首先會考慮“自主能源比例” 因為它牽涉“國家安全”與“依賴進口能源的預算赤字” 同時兼顧“反核”與“反暖化”兩大議題 西班牙自主能源僅22%偏低 歐債危機時國家赤字嚴重 在保有核能發電情況下 積極發展再生能源 太陽熱能為全球之冠 並全力發展“風力發電田” 讓西班牙可再生能源比率達到30%】
如果燈謎是,觀光旅遊,足球和橄欖油,請打一個國家。
1986年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西班牙,基本上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自然能源的缺乏,使工業發展先天條件不足,長達近40年(1939-1975)的佛朗哥專制政權,更導致西班牙的經濟發展封閉而落後。
「Jose Cabrera,是我國建造的第一座核能發電廠,在工業部長的陪同下,由國家領導人佛朗哥將軍與主持動工典禮,」新聞片段(1969.12.12)。
西班牙的自產能源只佔22%,超過70%依賴進口,是歐洲最缺乏自然資源的國家之一。
國內所需能源有50%來自進口石油,還有20%的進口天然氣,讓整體對進口的化石能源達到70%,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幾乎沒有工業而且在專制政權下的西班牙,會在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15年間,大舉興建8座核電廠,分別陸續在上世紀80年代啟用。
核能佔了我們自製能源比例的50%,1986年車諾比核災重挫了,西班牙核能發展計劃的野心,但是在同一年加入共同市場之後,從封鎖專制走向民主與開放市場,西班牙一方面受惠於來自於,阿爾及利亞的地中海瓦斯網(MedGaz),一方面獲得來自布魯塞爾的建設開發基金,沒有工業基礎的西班牙,氣候乾燥 晴朗溫暖,是歐洲每年日照天數最多的國家,加上有利的先天後天建築條件,於是全力發展建築營造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粉碎了西班牙的房地產的泡沫市場,而這一直是西班牙長年以來最繁榮的龍頭產業,屋漏偏逢連夜雨,經濟頓時受到重創的西班牙,還要面對從2000年起,不斷攀高的天然氣價格,在2009年達到歷史新高,進口能源帳單使經濟雪上加霜。
在一連串嚴厲的緊縮政策之後,西班牙仍然無法減縮它的預算赤字,2011年的8.5%,是在2009年的11.2%赤字紀錄和2010的9.3%之後,2007年它的債務比例由36%,狂飆到2011年的80%。
金融危機讓西班牙無法新建核電廠,取代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以減輕能源赤字,福島核災的陰影,讓民意傾向反核,再加上減碳成為美麗西班牙的環保主流共識,西班牙決定保留既有核電廠,而且擴大發展再生能源,視為創造就業的機會。
西班牙的經濟衰退威脅到整個歐元區,但是請不要忘記西班牙的文學代表作品,是一位窮的只剩下勇氣的騎士,我鄭重決定封我自己為,唐吉軻德,這位每個西班牙小朋友眼裡的魯蛇英雄,古道,西風,瘦馬,捨我其誰,千山獨行,就是要挑戰他眼裡無所不在的風車。
在風車著名的土地上,這不是一個海市蜃樓,西班牙成為全球第一個,風力發電量已經超過核能發電量的國家,雖然這裡的失業率還是高達26%(2014年),許多西班牙人相信再生能源的產業,能為他們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這個馬德里的「風力發電機組維修」進修課程爆滿。
「我必須要徹底轉業,但是我相信這會讓我找到一個新的職位,從1998到2013的15年之間,不論是左派右派,西班牙政府一共投入,超過500億歐元發展再生能源,」失業建築師Rubens Arroyo Nogal。
「拜「風力發電田」之賜,我們得以阻止這個盆地的人口外流,而且創造了50多個就業機會,還有來自於風電企業的稅收收入,直接投入在地經濟,使得15-20個相關的中小企業,直接受惠於這個「風力發電田」,2005 年興建的,Maranchon風力發電田,在2009年美國德州迎頭趕上前,是全世界最大的風電田,西班牙繼續研發新一代的風電機組,馬德里大學著手開發機動式海上風力發電機,以求可以靠岸組裝及維修,降低海上作業的困難和成本,」Luzon鄉鄉長Andres Cebada。
國會所通過的首期,「10年再生能源規劃」(1999-2010),要在2010年達到再生能源占能源產量的12%,再生能源得以提供總體用電量的30%,2005到2013年的風電成長率為300%,佔全國電力需求的20.9%,打平核能供電比例,躍升為美國和德國之後,第三大風電供應國,除了唐吉訶德的風車,當然還有米羅筆下的太陽,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陽熱能公園,特點是可以不分白天黑夜持續運作,歡迎光臨安達魯西亞區的太陽熱能公園,2600面巨幅鏡子將太陽能,匯集到中央塔台的頂端,塔頂溫度超過攝氏500度,然後以一種液化鹽來儲存熱量,其中一部分立刻轉化成水蒸氣,透過一個渦輪系統,供電給兩萬五千個安達魯西亞區的家庭,剩餘的熱能被存在這個圓筒儲槽裡,一直到日落之後提供夜間用電,這個模式是全球首創。
西班牙以全球產量的64%,遙遙領先為太陽熱能產量冠軍,並且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研究中心,太陽能發電量在歐洲僅次於義大利和德國。
「這是再生能源使用上的重要突破,可以儲存電力延後使用,就完全像一個傳統的火力發電廠一樣,這樣我們就可以應付需求量大的巔峰時段,譬如晚間用電,而不必被再生能源的立即性所困擾,如同一般的太陽能板或是風力發電機,」Toressol Energy Santiago Arias技術主任。
你也許不認識這個小島,但是你一定知道,讓作家三毛經歷美麗與哀愁的,西屬加納利群島,愛樂活島(El Hierro)是群島裡的最小的島,島上一萬一千位居民的電力需求,現在完全由一座風力水電廠自給自足,這要歸功於一個數十年來,從來沒有放棄夢想的工程師,鑑於小島極度需要進口石油發電,淡化海水為飲用水,在1973年石油危機導致油價狂飆之後,愛樂活小島幾乎面臨斷水威脅。
「我可不是唐吉訶德,但是我們必須要想辦法解套,找到可以替代石油的出路,他獨特的遠見,在於把風力發電的間接性,以蓄水池的穩定性來彌補,」電力工程師TOMAS PADRON HERNANDEZ。
這座電廠把五座風力發電機,和兩個水池連結在一起,第一座在海拔700公尺的高處,第二座低於它650公尺,這座風電機組的目的,首先在生產11兆瓦的電力,提供給給海水淡化廠和島上居民家庭用電所需,其次再把多餘的電力,用於把低處的池水以幫浦送到高處的蓄水池,如此一來,當風停了時候,高蓄水池放水至低處的動力可以啟動渦輪發電,整個系統於是可以日以繼夜不中斷的運作。
這個計畫經過他30年的奔走,終於獲得歐盟的補助,在2007年得以動工,克服了所有技術和建材運輸的困難,歷時七年耗資8千萬歐元,我們會記得這一天,2014年6月27日星期五,了不起的加納利群島,這個孤立在世界盡頭的小島,不必再面對離島斷電的恐慌,不需要再進口石油,全島能源生產零排碳。
「我完成了一個夢想,我們只是用一顆小小的石頭來拋磚引玉,這裡是加納利群島最小最小的島,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分享我們技術發展的良好經驗,我可以死而無憾了,西班牙現代版的唐吉訶德們,讓原來是歐元後段班,而且沒有任何天然資源的西班牙,在半島的日光大道上迎風展翅,拔地而起成為再生能源的巨人,」電力工程師TOMAS PADRON HERNANDEZ。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