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是理想收息股】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股票代號:0939
市盈率:4.5倍
股息率:7%
每股盈利:$1.26
市值:$13000億
業務類別:銀行業
集團主席:田國立
主要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H股)(57.0%)
5年業績
年度:2016/2017/2018/2019/2020
收益(億人民幣):5590/5940/6330/6780/7140
利息淨收入(億人民幣):4180/4520/4860/5370/5760
盈利(億人民幣):2310/2420/2550/2670/2710
每股盈利(港元):1.02/1.15/1.14/1.17/1.26
每股股息(港):0.31/0.35/0.35/0.36/0.39
ROE:15.4/14.4/13.6/12.7/11.8
--企業簡介--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 年, 是中國大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總部設在北京。2005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於200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939),以市值計居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建行在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近15,000 個,擁約350 萬公司客戶、3 億個人客戶,另外在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東京、首爾、紐約、悉尼等地設有海外分行。
--銀行業的特質--
銀行本質令其存有不少風險,因為銀行的最基本業務就是無中生有,依靠他人的存款(其實即是銀行欠他們的錢),然後銀行再將資金借出去賺取當中的息差。
即是說,銀行其實背負著大量負債,雖然只要控制得宜就沒有大問題,但若自身出現問題,又或外在出現了某些黑天鵝的大型事件,都有可能令銀行出現巨大風險,這就是銀行業的本質。
金融海嘯就是其一,不少國際性大銀行都受到衝擊,由於金融產品不斷創新,其實會令金融體系變得更複雜,不確定性上升,銀行的潛在風險不知不覺增加。因此,除非該銀行股屬穩健派,更有不錯的回報,否則長期的投資價值其實存疑。
中國的金融系統仍未完全開放,相關風險其實相對較低,雖然內銀股亦會面對中國金融系統及銀行壞賬的風險,但面對所謂「不知道的風險」較少,因此較大型的內銀,如四大國有銀行建行(0939)、農行(1288)、工行(1398)、中行(3988),都是較穩健的一群。
--業務平穩增長--
從建行的收益中,可見多年來保持平穩上升,就算經歷金融海嘯,亦沒有對其做成太大影響。建行2005 年在香港上市,當時收益約1,300 億(人民幣,下同),到金融海嘯前升至約2,700 億,而2009 年金融海嘯影響很少,只令營業額倒退不足1%,其後重搭升軌,每年穩步增長,至近年收入約7,000 億。
金融海嘯雖然對全球金融業造成不同程度的打擊,但對中國金融這個未完全全球化的地區來說,銀行業所受的影響有限,當然這亦是中國當時推4 萬億快速救市的成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行的收入結構中,手續費、佣金、其他等一類非傳統收入,由2005 年上市時佔總收入約一成,增加至近年約兩成。
雖然這是開拓新收入來源,但往往亦由於開發一些過於複雜的金融產品,而造成未知的風險。
不過建行在金融海嘯期間,當中部分已佔兩成,亦沒有出現甚麼問題,相信這水平仍是穩建的,除非這部分推出很多新產品而大幅增長,否則平穩增長是可接受,並對其盈利有貢獻。
--內銀股的風險--
內銀股其中一個風險就是壞賬問題,這令市場對內銀股的估值不高,只有幾倍的市盈率,最主要就是反映壞賬的問題。
建行的公司類貨款過半,當中分散在各行業,而每個行業在不良貸款率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建行的貸款中,佔比較多的行業是製造業,不止佔了貸款近一成,當中的不良貸款率更超過7%,所以當製造業出現較大的不景氣時,對建行會造成較大的盈利打擊,這點不得不注意。
【圖1】--建行按行業劃合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
【圖2】--建行按產品類型劃分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
【圖3】--建行不良貸款率
建行的壞賬問題的確需要關注,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已比過往年代弱,企業出事的機會更高,所以往後的問題可能加大。
不過,建行始終有一定質素,情況不會太差,同時,市場上的估值已考慮這些因素,所以市盈率只有個位數仍是合理水平。
--比較4 大國有銀行--
若比較其他內銀股,建行的ROA 及ROE 與工行相約,及比中行及農行為佳。
建行的ROA 回落,正反映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當中壞賬問題所帶來的影響,由於中國經濟仍有放緩之勢,故相信回報率有可能進一步回落。而ROE仍處理想水平,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回報率正下跌中。整體來說,建行及工行的賺錢能力較佳,但回報率下跌是不利之處。
而建行的盈利大致保持增長,成績不錯,就算金融海嘯期間都能保持增長,可見對其沒有甚麼影響。
建行的盈利增長,其中一點是受惠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帶動商業活動及民間借貸增長。故中國經濟進入較低增長年代,難免對建行造成影響。
另外,建行的壞賬問題,亦會對其造成風險,不過整體來說,建行仍有一定質素。
--內銀仍屬穩健--
近年,中國金融市場平穩發展,人行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2013年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制,之後又推動建立金融機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市場改革及逐漸開放是必然道路。更開放的市場將會引致更多競爭,而較大規模的建行仍有優勢,但賺錢能力有可能減弱。
內銀股中,建行及工行可說是較有投資價值。綜合來說,建行是不差的企業,擁有品牌,以及有龐大網絡及客源基礎,相信在擴展業務時甚為有利。
銀行業本質上有高負債的風險,雖然內銀面對國際金融風險相對較低,但仍要面對中國銀行在監管上、借貸壞賬上的風險。不過,由於建行為國有銀行,大股東是中央,故若出現重大事件中央都會作出支援,因此就算出現黑天鵝事件,當中的風險其實有限。
--投資策略--
綜合來說,建行有相當的資產規模及網絡,加上有不差的賺錢能力,可算是有一定的質素,有長線投資的價值,加上有一定股息,長線持有及收息都可。
不過,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內銀壞賬問題,都對此股造成風險,由於市場明白這些風險,所以對其估值不高,市盈率常處4、5 倍左右的水平,正正是反映這些因素。
因此雖然個位數的市盈率看似吸引,但卻只處合理的水平。而另一指標就是股息率,由於股息有可能下跌,加上當中的風險問題,故要達6%、7%以上股息率,才算是合理。
另外,建行由於規模已大,增長力不強,因此不要對股價太有期望,只能視為收息股。
現時建行的市盈率、股息率都合理,反映現時股價在合理區約中間水平,投資作長期收息,適合,但就不要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最後投資者要注意一點,銀行業是較特別的行業, 本質上有較高風險,所以不宜將太多資產集中在銀行股,銀行股佔股票組合不建議超過三成,甚至兩成。因此,建行可以是收息股組合其中一隻收息股,但不是唯一的一隻。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_Zt2MTIhnQ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農 產 掛牌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建行是理想收息股】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股票代號:0939
市盈率:4.5倍
股息率:7%
每股盈利:$1.26
市值:$13000億
業務類別:銀行業
集團主席:田國立
主要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H股)(57.0%)
5年業績
年度:2016/2017/2018/2019/2020
收益(億人民幣):5590/5940/6330/6780/7140
利息淨收入(億人民幣):4180/4520/4860/5370/5760
盈利(億人民幣):2310/2420/2550/2670/2710
每股盈利(港元):1.02/1.15/1.14/1.17/1.26
每股股息(港):0.31/0.35/0.35/0.36/0.39
ROE:15.4/14.4/13.6/12.7/11.8
--企業簡介--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 年, 是中國大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總部設在北京。2005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於200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939),以市值計居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建行在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近15,000 個,擁約350 萬公司客戶、3 億個人客戶,另外在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東京、首爾、紐約、悉尼等地設有海外分行。
--銀行業的特質--
銀行本質令其存有不少風險,因為銀行的最基本業務就是無中生有,依靠他人的存款(其實即是銀行欠他們的錢),然後銀行再將資金借出去賺取當中的息差。
即是說,銀行其實背負著大量負債,雖然只要控制得宜就沒有大問題,但若自身出現問題,又或外在出現了某些黑天鵝的大型事件,都有可能令銀行出現巨大風險,這就是銀行業的本質。
金融海嘯就是其一,不少國際性大銀行都受到衝擊,由於金融產品不斷創新,其實會令金融體系變得更複雜,不確定性上升,銀行的潛在風險不知不覺增加。因此,除非該銀行股屬穩健派,更有不錯的回報,否則長期的投資價值其實存疑。
中國的金融系統仍未完全開放,相關風險其實相對較低,雖然內銀股亦會面對中國金融系統及銀行壞賬的風險,但面對所謂「不知道的風險」較少,因此較大型的內銀,如四大國有銀行建行(0939)、農行(1288)、工行(1398)、中行(3988),都是較穩健的一群。
--業務平穩增長--
從建行的收益中,可見多年來保持平穩上升,就算經歷金融海嘯,亦沒有對其做成太大影響。建行2005 年在香港上市,當時收益約1,300 億(人民幣,下同),到金融海嘯前升至約2,700 億,而2009 年金融海嘯影響很少,只令營業額倒退不足1%,其後重搭升軌,每年穩步增長,至近年收入約7,000 億。
金融海嘯雖然對全球金融業造成不同程度的打擊,但對中國金融這個未完全全球化的地區來說,銀行業所受的影響有限,當然這亦是中國當時推4 萬億快速救市的成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行的收入結構中,手續費、佣金、其他等一類非傳統收入,由2005 年上市時佔總收入約一成,增加至近年約兩成。
雖然這是開拓新收入來源,但往往亦由於開發一些過於複雜的金融產品,而造成未知的風險。
不過建行在金融海嘯期間,當中部分已佔兩成,亦沒有出現甚麼問題,相信這水平仍是穩建的,除非這部分推出很多新產品而大幅增長,否則平穩增長是可接受,並對其盈利有貢獻。
--內銀股的風險--
內銀股其中一個風險就是壞賬問題,這令市場對內銀股的估值不高,只有幾倍的市盈率,最主要就是反映壞賬的問題。
建行的公司類貨款過半,當中分散在各行業,而每個行業在不良貸款率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建行的貸款中,佔比較多的行業是製造業,不止佔了貸款近一成,當中的不良貸款率更超過7%,所以當製造業出現較大的不景氣時,對建行會造成較大的盈利打擊,這點不得不注意。
【圖1】--建行按行業劃合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
【圖2】--建行按產品類型劃分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
【圖3】--建行不良貸款率
建行的壞賬問題的確需要關注,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已比過往年代弱,企業出事的機會更高,所以往後的問題可能加大。
不過,建行始終有一定質素,情況不會太差,同時,市場上的估值已考慮這些因素,所以市盈率只有個位數仍是合理水平。
--比較4 大國有銀行--
若比較其他內銀股,建行的ROA 及ROE 與工行相約,及比中行及農行為佳。
建行的ROA 回落,正反映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當中壞賬問題所帶來的影響,由於中國經濟仍有放緩之勢,故相信回報率有可能進一步回落。而ROE仍處理想水平,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回報率正下跌中。整體來說,建行及工行的賺錢能力較佳,但回報率下跌是不利之處。
而建行的盈利大致保持增長,成績不錯,就算金融海嘯期間都能保持增長,可見對其沒有甚麼影響。
建行的盈利增長,其中一點是受惠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帶動商業活動及民間借貸增長。故中國經濟進入較低增長年代,難免對建行造成影響。
另外,建行的壞賬問題,亦會對其造成風險,不過整體來說,建行仍有一定質素。
--內銀仍屬穩健--
近年,中國金融市場平穩發展,人行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2013年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制,之後又推動建立金融機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市場改革及逐漸開放是必然道路。更開放的市場將會引致更多競爭,而較大規模的建行仍有優勢,但賺錢能力有可能減弱。
內銀股中,建行及工行可說是較有投資價值。綜合來說,建行是不差的企業,擁有品牌,以及有龐大網絡及客源基礎,相信在擴展業務時甚為有利。
銀行業本質上有高負債的風險,雖然內銀面對國際金融風險相對較低,但仍要面對中國銀行在監管上、借貸壞賬上的風險。不過,由於建行為國有銀行,大股東是中央,故若出現重大事件中央都會作出支援,因此就算出現黑天鵝事件,當中的風險其實有限。
--投資策略--
綜合來說,建行有相當的資產規模及網絡,加上有不差的賺錢能力,可算是有一定的質素,有長線投資的價值,加上有一定股息,長線持有及收息都可。
不過,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內銀壞賬問題,都對此股造成風險,由於市場明白這些風險,所以對其估值不高,市盈率常處4、5 倍左右的水平,正正是反映這些因素。
因此雖然個位數的市盈率看似吸引,但卻只處合理的水平。而另一指標就是股息率,由於股息有可能下跌,加上當中的風險問題,故要達6%、7%以上股息率,才算是合理。
另外,建行由於規模已大,增長力不強,因此不要對股價太有期望,只能視為收息股。
現時建行的市盈率、股息率都合理,反映現時股價在合理區約中間水平,投資作長期收息,適合,但就不要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最後投資者要注意一點,銀行業是較特別的行業, 本質上有較高風險,所以不宜將太多資產集中在銀行股,銀行股佔股票組合不建議超過三成,甚至兩成。因此,建行可以是收息股組合其中一隻收息股,但不是唯一的一隻。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農 產 掛牌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09 #收盤 #重點
#台股 #量能急凍
台北股市今(9)天開低震盪收紅,收盤漲33.84點,為17304.33點,漲幅0.2%,不過成交金額急凍至僅2439.65億元,創下今年新低。
#開低走高
台股今(9)日早盤跳水急殺近150點,而後在聯電、大立光等電子股回神,祥碩、信驊及譜瑞-KY等高價IC設計族群股價齊揚、封測股獲資金點火,鋼鐵、造紙等傳產股也強力穩盤之下,台股指數震盪收紅終止連黑。
#聯電 #聯家軍
晶圓代工產能持續供不應求,聯電已與客戶談到明年名單,甚至是更長久的合作計畫,今(9)日聯電股價回神,勁揚逾2%,世界先進也有近4%的漲幅。而聯家軍同步走揚,智原(3035)大漲超過7%,原相(3227)、矽統(2363)、聯陽(3014)、聯詠(3034)、盛群(6202)上漲1~2%。
#營收 #航運
運價持續飆升,台驊投控8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紀錄,長榮8月營收更達新台幣500.21億元,首度突破500億大關!長榮更決定再訂造24艘新船;萬海董事會也通過再購買一批貨櫃。不過航運股今(9)日仍有壓,萬海下跌超過2%,長榮、陽明互有漲跌,散裝航運股新興、裕民、台航、慧洋 - KY 約有 1-3% 不等的跌幅。
#數位五倍券 #五倍券
五被券來了!數位方式綁定的話將從9/22日起開放,10/8開始消費,除了實體店家、攤商可使用外,國內電商也納入範圍。蘇貞昌表示,原本適用範圍預計排除部分國內電商,但電商業者釋出誠意,承諾設專區挺在地商家、小農,降低抽成、減免廣告費用等,最終決定納入。
#封測廠 #嘉澤
嘉澤8月營收首度突破19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前8月營收132.76億元同創歷史新高,激勵今(9)日股價開高走高,盤中一度攻上600元關卡,收盤漲幅逾6%。
#Lululemon #紡織股 #儒鴻
知名的高階瑜伽及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最新公布上季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推升盤後股價大漲13%,直逼歷史新高,激勵為Lululemon代工的國內紡織股王儒鴻(1476)不畏8月營收旺季失靈,今(9)天股價逆勢上漲。儒鴻、聚陽皆收在紅盤
#八方雲集 #上市
連鎖餐飲集團八方雲集,去年登錄興櫃以來,營收表現亮眼。今(9)天正式以每股承銷價155元掛牌上市,為今年第11家上市掛牌的公司。開盤股價一度衝上每股172元,漲幅超過10%,終場股價收在167元,上漲12元,漲幅7.74%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農 產 掛牌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_Zt2MTIhnQ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成年智障人士支援不足,一宗家庭倫常慘案,再度令人關注照顧者的困境。本港中度及嚴重智障人士宿舍不足,輪候時長達10多年,部分成年智障人士缺乏自理能力,需要家人全天候照料,照顧者身心俱疲,疫下日間中心服務暫停,更令照顧者百上加斤,倘若還要照料年幼子女或長者,精神壓力太大,容易鑽牛角尖。疫情曠日持久,不少社福服務均受影響,不時需要關閉,又或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受影響的不止是智障者,還有其他老弱殘疾人士,照顧者徬徨無助,政府有必要提供更多支援,減輕他們的壓力。上周六凌晨,一名中度智障人士在家死亡,頸部有被勒痕迹,死者母親涉嫌謀殺被捕。涉案家庭無家暴紀錄,亦非社署跟進個案。資料顯示死者年滿21歲,必須離開特殊學校宿舍,上月底搬回家居住,未料不足一周即發生悲劇,有指疑兇曾向家人透露,照顧子女「壓力爆煲」感到很辛苦。
蘋果頭條
今年7月28日,是阿Moon最後一次與父母在一起。但當天其實是一家三口入院,在同一間負壓病房接受武肺病毒測試,阿Moon因測試結果是陰性,沒有感染,護士立即要她離開,到醫院外面的帳篷等候衞生防護中心安排入駿洋邨隔離,她的父母則確診需在隔離病房留醫。阿Moon離開的一刻來不及跟父母道別,沒有握一握父母的手,也沒有拍一拍兩老的膊頭,或跟他們說聲加油。自此一別成永訣,阿Moon無法想像,約一個月後兩老相隔4日死亡,她先隔着玻璃跟父親道別,再隔着玻璃送別母親,從此無法再感受兩老送來的溫暖。阿Moon表示,7月27日父親因感冒及少許不清醒,需召救護車送入院,經檢測後父母都確診。入院初期父親情況穩定,她還接獲護士來電「投訴」父親很「百厭」,經常下床在病房內走來走去,擔心他會跌倒。母親也精神不錯,經常親自打電話給她,叮囑她在駿洋邨萬事小心。
東方正論
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騷。一宗刑事恐嚇案,因為站在被告席的是壹傳媒黎智英,站在證人席的是東方報業集團記者,東方自此捲入一連串莫須有的是非之中。美資媒體死咬不放,不僅刊出種種針對東方的失實報道,更暗示刑恐案源於兩報競爭,直指黎智英因反中立場才受到政治打壓,卻隻字不提其涉嫌干犯本港刑事法例。是可忍孰不可忍,美媒為漢奸走狗強出頭,東方不以為奇,但種種無中生有的惡意抹黑,東方絕不姑息,絕不忍氣吞聲,勢必奮起千鈞棒,將所有冷箭、暗箭、毒箭統統拿下,討回公道,以正視聽!外媒一向對香港不懷好意,但攻擊對象都集中在港府及中央,惟自從黎智英涉刑恐東方記者案進入審訊後,一浪又一浪的輿論攻擊便衝着東方而來。
星島社論
打破港股歷史凍資紀錄的「水中茅台」農夫山泉(9633)今日掛牌,該股最終合共獲得逾七十萬份認購申請,成為自二〇〇九年以來最多人認購的新股。一手難求,該股在多個暗盤中的升幅均超過一倍,當中富途暗盤叫價最高,收盤報四十四點零五元,升百分之一百零四點八八,不計手續費及佣金,一手二百股賺四千五百一十元。認購頂頭槌飛的大戶盈利更加可觀,扣除孖展利息後,每張申請仍可獲利超過二十五萬元。農夫山泉昨日公布,每股將以招股價上限二十一點五元定價,本港公開發售超額認購一千一百四十七倍,合共吸引逾七十萬七千張申請,農夫山泉雖然仍未打破二〇〇六年工商銀行(1398)有九十七萬五千五百人認購的紀錄,但亦成為自二〇〇九年以來,最多人認購的新股。
經濟社評
繼美國疾控中心(CDC)通報10月底推出新冠疫苗後,內地有藥廠昨天宣稱已為幾十萬人接種疫苗,因為能率先成功研發疫苗事關重大,甚至影響國際形勢,所以有能力的國家均在這場疫苗競賽中衝刺鬥快。即使疫苗是在形勢所迫下加快研發步伐,但切勿政治掛帥,須安全有效至上。港府無法像美國般漁翁撒網式搶購,務必與內地緊密溝通,爭取在可行情況下,能躋身獲優先分配疫苗的名單中。疫苗競賽日趨白熱化,內地疫苗生產商科興生物技術公司透露,已為9成員工和家屬接種了其研發的疫苗。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研發的兩款疫苗,亦為幾十萬醫護、外交人員,及有需要到一帶一路地區建設的緊急使用人士接種,無不良反應,但國藥強調疫苗最快也要在12月底才可上市。俄羅斯則宣布為教師優先接種疫苗。
農 產 掛牌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7EBm5i6JP1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由國際聯盟發起的新冠肺炎疫苗計劃COVAX,目前有百多個國家參與,聯盟代表與中國和歐盟的磋商亦取得進展,可是華府卻表明不會參與,美國疾控中心更通知各州,準備在11月總統大選前分發疫苗。新疫苗全面投入使用,必須有充分臨牀數據支持,尚未確認安全可靠便倉卒推出,是一場危險賭博,外界普遍關注,華府會否不等齊臨牀測試結果,便大規模接種。COVAX計劃旨在確保疫苗面世後公平分配普惠全球,弱小國家及地區亦能雨露均霑,華府拒絕參與,不利國際抗疫合作,助長疫苗民族主義,令人擔心出現囤積疫苗和抬價的問題。COVAX現時涵蓋9個疫苗項目,包括港大研發中的疫苗,港府應積極參與計劃,同時亦要密切留意疫苗民族主義的影響。
蘋果頭條
2017年案發到今年2月正式檢控,《東方日報》記者指控黎智英恐嚇案橫跨兩任律政司司長。據知袁國強在任時,律政司檢控人員及外間資深大律師法律意見均不建議起訴,認為沒有合理定罪可能。惟到鄭若驊接任,去年9月一意孤行推翻前任決定,親頒「御旨」,指案件有勝算「拍板」檢控。資深大律師梁家傑認為鄭若驊明顯是針對黎智英作政治檢控,無視兩個專業刑事法律意見,做法「傲慢又無知」律政司回覆本報最新查詢,只稱會研究法官判決理據和主控官報告,然後決定是否需要跟進,並無回應鄭若驊和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曾否對案件提供法律意見
東方正論
壹傳媒黎智英刑事恐嚇東方報業集團記者案,從案發到進入司法程序,足足歷時三年零三個月,堪比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淪陷。在受害記者度過無數惶恐不安的日子、在「有圖有片有真相」、在表證成立的情況下,滿以為遲來的公義終得彰顯,不料竟迎來反高潮,黎智英被裁定罪名不成立,又獲放生。「愛國愛港永無好報,漢奸走狗有好下場」儼然特區鐵律,連有證有據的刑恐案也可安然而退,大漢奸涉及的國安重罪會否被繩之以法,可思過半矣。一宗案件,折射回歸廿三年來,餘孽橫行,司法獨大,特區墮落,寧不哀哉乎!
星島社論
新股熱潮升溫,據內地傳媒新浪財經報道,下周掛牌的內地瓶裝水生產商農夫山泉(9633),超額認購超過一千一百倍,凍結資金六千四百二十四億一千一百萬元,成為香港歷來凍結資金最多的「凍資王」新股,打破十二年前中鐵建(1186)的紀錄。由於農夫山泉股份一手難求,有市場傳言,暗盤開價較招股價高出八成八。農夫山泉在上月二十八日截止認購,據新浪財經報道,一手中籤率僅為百分之四點五。在公開認購渠道入飛金額較大的乙組投資者,最少要認購三十萬股,或約六百五十一萬元,但報道指這類剛進入乙組投資者,也只能穩奪四手(八百股)股份。
經濟社評
全民檢測昨踏入第3天,運作繼續暢順,而當局在化驗12.8萬個樣本後找出6人確診,令檢測初見成效。若以此比率推算,可能仍有488人確診。為了切斷傳播鏈,讓經濟早日重啟,市民應積極參與,政府亦應該延長檢測期。截至昨晚8時,已有88.4萬人預約登記,共47萬人完成採樣。當中6個樣本經衞生署覆檢後為陽性,包括4人屬於早前已確診,當局相信屬復陽,並非二次感染。今次檢測已收到初步效果,成功找出隱形病人,及早隔離治療。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強調,切勿因為檢測數目低,只找出小量確診人數就覺得全民檢測沒用。現時不足90萬人登記,成功找出多名隱形病人,故不能小看其效益,若未來一、兩周染疫人數增加,相信會有更多人想做檢測,故此不應太短視。
農 產 掛牌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年歐洲政壇最大的一項風險並不是不是英國退出歐盟,而是意大利公投。
花旗首席全球政治分析師Tina Fordham日前在報告中指出,英國脫歐確實給歐盟製造了問題,但意大利的憲法改革公投,可能是整個歐洲政治版圖的巨大威脅,那才是真正的高風險事件。
英國脫歐非歐洲最大風險 後續才是
需求、避險雙拱 金銀價格姿態高
美國首季GDP優於預期 支撐股市
歐美股市先蹲後跳 上演反彈軋空行情
委內瑞拉軍隊守衛麵包 運鈔車無人理
經濟體質弱國家 投資人不敢進場接刀
東歐、放空型基金 單周報酬差
日股成交量創12個月新低 日股連漲數日
巴西奧運8月5日開幕 股市提前反應
美國供應過剩 油價小幅震盪
加拿大、奈及利亞產油恢復 油價有壓
貴金屬暴動 白銀漲贏黃金
CFTC:管理基金黃金淨多單至歷史新高
玉米大豆期貨 長假前持倉量小減
立訊37.8億娶美律 陸企來台最大駁回案
台股量能不振 證券業掀減資潮
過半國際觀光飯店 前5月不如去年同期
6月新車銷售 飆4.2萬輛歷年同期新高
6月PMI連4個月擴張 緩步復甦訊號
6月出口恐連17黑 續創史上最慘紀錄
內憂外患 今年投資率恐創7年最低
央行再宣布降息半碼 利率已連4降
脫歐衝擊汽車業 全球出貨恐少280萬輛
陸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 中汽協:應延續
今年最大IPO案 LINE本月美日兩地掛牌
自動駕駛車競爭白熱化 Intel加入戰局
IS襲孟加拉首都逾20死 推升油價上揚
陸6月非製造業PMI升至53.7 擴張加快
披索狂貶引通膨 墨國央行忍痛升息2碼
英央行暗示今夏降息 時間點可能在8月
野村下修 日經225指數年底預估值
英脫歐衝擊 野村下修中國今年GDP至6%
與陸連動少 匯豐:脫歐動盪.看好印股
美將公布6月非農新增就業 估增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