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分享❤️
#返來阮身邊
返來阮身邊年代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都喜歡衝突明朗化抬升到頂點,每個人都可以插上一句話,但真正的恐懼,是深埋在你心底,不斷啃噬你的勇敢,是重獲自由多年以後,突地敲門聲就讓你毛骨悚然。
電影起了一個頭,讓人們關注,能自動自發的去了解更多白色恐怖的真實事件,才有心理準備去面對濃烈到不敢直視的苦悶。
引用電影《里斯本夜車》的一段句子:
誰要是相信,徹底改變慣常生活的關鍵時刻必定驚天動地、內心情緒強力激盪,便是大錯特錯。不過是醉醺醺的記者、對閃光燈上癮的電影製作人和作家編造出來的低俗童話。這些人腦袋裡裝的都是小道消息。事實上,真正牽動人心的生命經歷往往平靜的不可思議,既非轟轟作響、火花四濺,更非火山爆發,經驗發生的片刻往往不引人注目。當其革命性效應發揮作用,讓人生進入嶄新的一頁,帶來全新的生命旋律,這都是在悄無聲息中進行著。超凡脫俗的高貴正在這神奇的靜謐中。
有誰真正了解自己害怕的原因?害怕打破「現況」,所以選擇沈默?
我們總是無法看清自己的生活,看不清前方,又不了解過去。日子過得好全憑僥倖。我們將如何面對即將來臨的未來?有那麼多可能與不成熟。在這個未來的世界裡,『自由』輕如鴻毛,『未知』沉重如鉛。 「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便成為義務。」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如何生活,而在於如何設想生活。你們想過更自在的生活嗎?用「國家」的身分與世界各國經貿,包含中國,沒有不平等的打壓,沒有「兩岸法」的束縛,自由自在的做臺灣人,驕傲而坦然。
當我們得不到別人的好感、敬重與肯定時,為什麼不能乾脆對他們說:所有這些我都不需要,我只要做我自己就好了呢?我們做不到這點,這難道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嗎?這難道不會讓我們成為別人的奴隸嗎?我們究竟可以召喚出哪些感受,讓它們成為我們的大壩,成為我們的護牆?內心的堅毅,究竟是以何種姿態出現?
「不虛度光陰。在有限的時間裡,做些有價值的事吧。」可是,有價值意味著甚麼?實現長久以來受到忽視的願望,像今後有的是時間的錯覺進攻。做有助於讓自己變得更坦率,更貼近自己的事。
「你有去看返校了嗎?我去看的那場好多人喔!」A女問。
「有啊,我跟男朋友去看。我看的場次也是將近滿場,很多年輕人去。」B女點頭。
「你們看完覺得怎麼樣?我看完一直哭說。」
「我也是一直哭,不過我男朋友很鎮定,出來說了很多針對劇情潑冷水的事。哈哈。其實我覺得他說的也對,但這有時候就是一種兩難。」B女說。
「潑冷水?兩難?什麼意思?」A女不解。
「先問你喔,你有看過超級大國民嗎?」
「欸,沒有耶。」
「我其實也沒完整看過,只看過片段。那也是在講白色恐怖的故事。但如果你想要真的體會白色恐怖是怎麼一回事,看超級大國民會更接近那個時代的氛圍,也更接近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的心境。
我男朋友說,返校呈現的是『恐怖』裡面『紅色的恐怖』,也就是暴力、血腥的那一塊。但是白色恐怖最恐怖的,卻是『白色』,但返校並沒有把『白色』的部分詮釋出來。只呈現了恐怖,但這樣也許會讓有的人對白色恐怖有過於扁平化的印象。以為國民黨在那個時代的壞,壞的很愚蠢,壞的很粗暴,壞的很明顯。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叫『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的白色,代表的是政府。法國大革命期間,因為政府軍用白色做代表色。白色恐怖是政府以國家的力量透過政治檢控、綁架、暗殺、針對人民進行政治打壓,營造出恐怖氣氛,讓反對的人因為害怕而不敢反抗。
返校裡面,讀書會的老師被明目張膽的帶走,過程還明目張膽的打人套頭套。但在真實的白色恐怖中,你不會直接看到有人陣仗那麼大的去把人架走。而是有一天你去學校,你就發現某個老師不見了。有一天你就發現某個鄰居不見了。人不見了之後,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就自動的不再談論這個人,自動迴避所有跟這個人有關的話題,不再提起,彷彿這個人從來沒有在你的生命裡過。
白色恐怖的恐怖,在於政府利用恐懼,讓人民自我審查,自我禁聲,進一步的自我說服國家這樣是為人民好,而相信這樣的統治是必要的。但他絕對不是用這種大辣辣帶走人的粗糙方式,在讓人消失。你去想想,如果你身邊的人這樣一二在再而三的被大辣辣帶走,大家難道真的會笨到不去反抗、不會想革命嗎?
然後電影裡面,替方芮欣增加了更多的設定,他的爸爸後來因為帳務問題,被警總帶走。
我男朋友說,看他爸爸的穿著,是軍階很高。這樣的人如果真的要被弄走,不會是警總還來你家帶走。而是突然有一天,他就不見了,你也不知道他怎麼了,怎麼問也問不到。然後可能到很久很久以後的某一天,有一個爸爸的朋友才來跟你說,你爸爸不會回來了。
白色恐怖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是這樣被消失的。但也因為被消失的過程,家屬怎麼問都問不到,而且到頭來,你連他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然後一直到有一天,家屬到戶政事務所換戶籍謄本,結果才發現,上面註明消失的家人已經被判死刑。你問怎麼一回事,他們也只會說,我不知道,反正就是這樣。
但也因為這樣,白色恐怖的家屬的執念才會那樣的深。因為你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也找不到真相。人死了,怎麼死,在哪裡死,為什麼死,都不知道。」B女說完,喝了一口咖啡又繼續說。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雖然返校的劇情很衝擊,對黨國控制的比喻的手法很直白,但其實還美化了白色恐怖,也美化了當時的國民黨。你以為國民黨形象在白色恐怖時期的統治方式,是小叮噹裡面的技安,動不動就喊打。
但其實國民黨那時候的手法,更像是黑化的王聰明,他玩弄的是人性,是恐懼,他是從心理面讓你自己說服自己誠心折服。」
「....好,我現在聽懂你說潑冷水的意思了,但我好像也無法反駁。」A女說。
「但是如果你有看過超級大國民,你就會知道,那個時代,用一個字形容,就是『悶』,那是一個鬱悶的年代。如果電影還是那樣拍,現在的年輕人會想去看嗎?會像我們去看的時候都滿場嗎?我覺得很難。所以我才說,這是兩難。你要一邊呈現真實,一邊又吸引年輕大眾,這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我只是覺得,如果今天把電影定調為『提醒世世代代不要忘記歷史』,我認為返校是成功的。但如果我們真心認同不要忘記歷史,那我們也必須提醒自己,要花更多的心力,去讀更多的資料,去真正瞭解白色恐怖那個年代,人民是如何在那種氛圍下,怎麼樣被恐懼控制,怎麼被馴化到真心相信政府這樣是為大家好。只有我們真的去瞭解那個時代,我們才有能力辨識與避免同樣的狀況在未來發生。」
※※※※※※※※※※※※※※※
【小編murmur】
大家好,我是蒂瑪小姐咖啡館的小編就以。蒂瑪小姐咖啡館背後是由國會調查兵團在支撐。未來我們必須靠自己的能力活下去,以自營自足、社會企業的方式讓「國會調查兵團」計畫可以持續進行。
**咖啡館又出書囉!感謝主流出版社協助發行。更多書本購買資訊請見>>
http://event.cic.tw/book2018/
**其他支持我們的方法
*裝進你的在乎,陪你一起關注。蒂瑪小姐咖啡館隨手袋>>http://event.cic.tw/bag2017/
*用一杯茉香紅茶 · 換一個健康國會?八種支持我們的方法>>
http://event.cic.tw/subscription/
※※※※※※※※※※※※※※※
【推薦閱讀】
書:1984
電影:超級大國民、被出賣的台灣、牽阮的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喜歡我們的內容嗎?
若您願意支持我們繼續寫下去,請給我們一個讚喔!
蒂瑪小姐咖啡館:https://www.facebook.com/DemocracydeCafe
返來阮身邊年代 在 老麥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曾經連續十多年採訪東京影展,千禧年後最讓我驚訝的是大量日本漫畫改編成電影,而且還不是一般傳統定義的漫畫商業內容,都是能擠進影展正式競賽的深層省思社會嚴肅之作,讓我對日本漫畫有全新理解。
好萊塢電影產業現今整個被漫畫把持,漫威與DC的英雄漫畫已成為美國電影產值的大宗,當然這又是另一個面相與話題。
台灣從8、90年代電影新浪潮之後,改編短中長篇小說的風氣轉為滯緩,更遑論原本就發展並不蓬勃的漫畫,「烏龍院」、「澀女郎」並未帶動風氣,如今台劇 (偶像劇/寫實劇)在製播成績上屢創佳續,各種原創IP需求大增,漫畫IP自然也因運而生。
青年漫畫才子阮光民 (東華春理髮廳)得金漫獎雙料大獎 (包括年度漫畫大獎)的「用九柑仔店」,就是台灣最強漫畫IP轉化成強勢劇作的指標性產物。
「用九柑仔店」有很濃厚的「懷舊、守護」主題,在現今年輕人瀰漫功利主義的思潮下,男主角俊龍 (張軒睿)願意放棄他在大都會看好的事業潛力起步,回到從小生長的鄉鎮,去延續阿公一生志力服務鄉里的柑仔店。
雜貨舖 (柑仔店)在便利商店興起下,早就是被時代遺棄的舊名詞,但是圍繞在柑仔店裡店外的古早濃郁人情味,卻是現今便利商店找不到的人際關係。
從這題旨出發,「用九」交織出上下兩代的記憶與故事,從阿公(王柏傑/林義雄)當年做富家長工帶千金私奔開創柑仔店,到俊龍成長過程的缺憾溫暖與北漂又返鄉,阿公身邊的生死摯友、俊龍長成周遭的玩伴同黨,加上男女情感的交集與歸屬,譜出綿密跨越三代60年的龐大卡斯陣容。
「用九」看到台灣演員的壯碩實力,尤其鍍金的老中青三代匯聚。林義雄是我年少時看老三台閩南語劇的當家小生,如今白髮蒼茫但依舊帥氣英挺; 王柏傑的演技經過粹練成熟,他首集的表演讓我看一次哭一次; 張軒睿去年
還是新人今年無疑能憑此劇大紅。
演員陣容最驚人的並不是卡斯的壯盛,而是不同世代演員飾演同一角色的表演完整度與周延性,諸如: 林義雄/王柏傑同樣氣宇軒昂的五官,丁國琳/孫可芳仿彿同一人的連貫性口條與神韻;還有張軒睿/莫允雯童年演員的目光與特質。選角要求與表演訓練的細膩度,在台灣過往影視劇裡很罕見。
總導演高炳權曾以電影「愛的麵包魂」一鳴驚人,「用九」延續他「愛」片裡最讓人響往的鄉鎮風土情懷,瑰麗的鄉鎮景緻加上絕對高水準的配樂,每每能觸動沈醉與省思的心弦。
「用九柑仔店」原來真有原作阮光民阿公開的雜貨舖原形,阿公取店名「用九」深富謙懷的哲理,自詡不是十分最好的卻什麼都有能用到長長久久,以這個謙懷劇名拍成的劇作,已經為「用九柑仔店」譜寫人生與生命哲學的涵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