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七 》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方面每天都會持咒做為定課,因此手持念珠幾乎已成為一種習慣,另一方面,由於使用的念珠種類繁多,故也因此進一步想要去探索數珠在佛教的世界裡,它所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究竟為何?因此一路下來閱讀了和念珠相關的經文,其實資料算是指不勝數,在一些相關的經典中都有提及念珠,例如《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蘇婆呼童子請問經》以及《陀羅尼集經數珠法相品》,可供參考的資料極多,才曉得從古至今可以用作念珠的品項原來是如此之多,例如經典中所談的草子珠、阿噓阿囉阿叉珠以及商佉珠⋯⋯等,在過去還真是極少聽到此類念珠的名稱,有從諸多經文內容中了解到數珠的不可思議功德。早先有位日本真言宗傳法阿闍梨和我私交頗佳,多次贈我東密諸要經論,尤其是《大日經》及《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並且講述他此派所修一切法中之精要,後來在多次翻閱之後,發覺法寶迭現,例如經偈中有段說到,如果把念珠安置在腦袋上方的頂輪、手裡拿著持唸或者掛在手臂上⋯⋯是可以消除一切罪障,並且可以讓修行者迅速還淨等等不可言喻之功德。我記得當初老和尚在傳授我準提佛母修持儀軌時,其中就引用了《一字頂輪經》中所說的:「如果你要修法之前,可以先唸誦嗡讓m七聲加一句梭哈,如此三次,用來加持持誦咒語的念珠,因為此一加持,咒語一句變成千句。」
當時我還問老和尚,修持準提法有無講究所用念珠之材質?老和尚說:「如果根據《陀羅尼集經》其中所言,水晶念珠是最上等的⋯⋯」我當時見老和尚手上便有一串轉了三圈套在手腕上極莊嚴的水晶念珠。後來我日後自己再去讀閱經文中是有如此說到,持用香木所製之念珠,可得一分之福德,這是在《攝真實經》中所看到,這裡邊還有說明不一樣的念珠有不一樣的隨分功德,其中水晶珠所得便有一俱胝之功德,所謂一俱胝就是億萬遍之意。過去印度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對於數字都有他各別的稱謂,但是因為修持準提咒也是屬於觀音法門,所以才會使用水晶念珠,老和尚因為修學過唐密和雜密,因此對於三部五部在修法上所必須使用的數珠也極為清楚,老和尚簡單地說過,有一部經叫做《蘇悉地羯囉經》,這裡面就有講求當在修持佛部的本尊時,所使用的念珠是用菩提子念珠,如果是修持蓮花部本尊時,就得使用蓮花子念珠,到了金剛部的時候,所使用的念珠稱為嚕梛囉叉子珠,這點和藏傳佛法也有異同之處,例如在藏傳佛教裡,修持一切的蓮花部和觀音法門時,一般都是使用水晶念珠。
也有一說,修持息災法可以使用水晶念珠,如果用來修持懷愛法及延壽法,這時就可以使用紅色材質的念珠,何謂懷愛法?和人際關係有關,例如當主管為了要攝受部屬或者使人心歸向,人際關係可以八面玲瓏,以及男女、婚姻、感情上和諧,此種法在過去古代幾乎都是君主或一方之士、統治者修持較多,尤其在蒙古歷代的君主都修持和薩迦派相關的紅色本尊為主的菩薩居多,因此在花教十三金法中向來不會隨意傳授。另外長壽佛也是會使用到如珊瑚念珠之類做為修持法器,藏人多使用紅骨髓念珠。一般而言,珊瑚念珠等級參差不齊,一串好的阿卡等級,有的目前已超過百萬元,所以只要屬於紅色的念珠,其實都可以用來使用修持懷愛和延壽法。比較有爭議的是屬於嘎巴拉做為念珠的材質,到了近期,多半都是獸骨替代,而非真正的人骨念珠,最好的人骨念珠一定要知其來源,過去藏人,好的修行瑜伽士甚至在往生前都會發願交代,把自己火化後,身上的骨頭要布施給哪一位修行人,這點在我大圓滿的上師身上,我便看過眉心骨以及脛骨所製成的念珠和岡林(骨號),一般好的修行人,業障輕者骨頭雪白如玉,極為漂亮,眉心骨念珠也是如此,腿骨所成的骨號通常是用來修施身法的法器,並非在流通處所看,好的腿骨比較少用銅或銀片再加以裝飾,通常內部都是有裂縫或色澤較暗沉之故。
人骨念珠在修持上是為了要修持誅法才必須使用,但修誅法必須有一定證量的瑜伽士,並且深具菩提心者,才能修此法,否則容易造殺業,就如同我的上師所說,修誅法者必須俱足殺活同時的功夫,才可為之,否則必下地獄,此點需要特別謹慎。我通常都會建議,無論是初學或者是老修行,其實只要一串鳳眼菩提子念珠,便俱足了修持息、增、懷、誅一切本尊諸法,但這幾年鳳眼菩提也被炒作到水漲船高,過去隨意在尼泊爾攤販上,幾百塊錢台幣就可以請購,但目前已是奇貨可居之價,尚一串難求⋯⋯。
我記得老和尚還曾經說過:「念珠其實也是各國佛教徒有染上不同的地區文化之產物。」老和尚講,過去曾去印度菩提迦耶朝聖時,就曾經還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印度教行者,用瓔珞、花蔓纏掛在身上,這原本就是古代印度人的一種風俗,到了後來,印度人就延續此種佩掛在胸前的模式,用各式各樣不同的珠子串成珠幔,莊嚴其身。但是如果要按照南傳經典去尋找此類經文,卻極難獲得,在出家的比丘,行儀上出家眾所使用的莊嚴物品中,很少搜尋得到關於念珠的文字記載,可見應該是出自於比較晚期的經文中⋯⋯。
也有人曾經詢問過我,關於念珠上為何還有分為母珠和隔珠的差別,它的作用又是如何?母珠過去有人稱為達摩珠或者佛珠,隔珠是用來做為計數或間珠所用。在使用念珠時,到了母珠不可跨越而唸,此是因為母珠象徵三寶中之佛寶,因此為了表示恭敬,不宜跨越,應該從來時之處,再折返而修。(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迦梨法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討論] 自殺式涅槃- 看板Buddha 的評價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重陰料~婆羅門教印度迦里)迦梨女神...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EP24 PART 1 迦梨女神(時母)的神話傳說玄太祖EP24 的評價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迦梨法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迦梨法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迦梨女神佛牌功效的運費、客服和退貨,YOUTUBE - 電商問題 ... 的評價
- 關於迦梨法門 在 花の佛牌分享龍婆嘎隆帕納萊天神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迦梨法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蓮師生日,特別誦經做迴向與祝福,
感謝蓮師所教導的一切。
也念誦蓮師七句祈請文
蓮花生大士七金剛句祈請文
吽 鄔金油記努江燦(語譯:吽 鄔金剎土西北隅)
貝瑪給薩東波拉(語譯:勝妙花莖蓮蕊上)
雅襯秋記吳助涅(語譯:證得稀有成就者)
貝瑪炯內謝素扎(語譯:蓮師名號十方聞)
扣杜康卓芒波郭(語譯:空行眷屬眾圍繞)
客記傑速答助記(語譯:我願如師恆修行)
欽吉羅企謝素梭(語譯:祈請降臨賜加持)
咕嚕貝瑪悉地吽
咕嚕貝瑪悉地吽
蓮師七金剛句祈請文之緣起
往昔於印度那爛陀大學,佛教學者和外道論師曾辯論不勝,多人同時夢見空行母喜哇秋出現說:「如果不請我兄長金剛顱鬘力(蓮華生大士)出馬,辯論將輸,佛法將會逐漸式微。」
論師問:「辯論在即,而蓮師住處距離甚遠,如何邀請?」
空行母答:「在你們寺院屋頂陳設供養,焚香奏樂,齊聲念此祈請文」,然後傳出此「蓮師七金剛句祈請文」。
於是學者們討論夢境,遂設供做此祈請,蓮華生大士瞬間由空中如奇跡般出現,代表佛教和外道辯論,獲得勝利。外道以法力威脅,蓮師取出獅面空行母所給寶匣,出十四字猛咒,降伏外道,這是「蓮師七金剛句祈請文」出世的因緣。
後來在第九世紀蓮師入西藏弘揚建立佛法後,教此祈請文給赤松德真王及其他弟子,並且為了傳給後世行者,藏在許多伏藏中。後世取出的伏藏法中,都有此「七金剛句祈請文」。
--
而照片中的這兩個嘎屋,是參加法會後幸運得到的法寶,去看了介紹才知道這嘎屋非常珍貴。
很多聖物都會來我家開同學會,感覺很熱鬧。
--
分享這個嘎屋的介紹>>
【蓮師十三金法--大醫王--
蓮師藥師佛無死長生嘎屋】
釋迦牟尼佛說:「在我涅槃12年後,聖者蓮花生大士咕嚕仁波切,也將在這個世間降生,他將繼續弘傳佛法幫助眾生遠離一切痛苦,他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及智慧,他將帶領無量眾生遠離痛苦,走向解脫。」
「東方蓮師藥師佛」,上師大醫王,藏名:咕嚕面嘰拉,本尊藍色身,穿白、藍、紅三色法衣,右手持藏青果訶子蓮枝帶葉,左手托盈血嗄巴拉顱碗,威立壇城東方蓮瓣之上,主藥師種姓,專門對治一切煩惱、所產生的特殊病痛,屬於最殊勝的息災去病之妙法。
蓮師預言:「未來五濁惡世時,將會出現許多奇怪無法治愈的疾病,產生這些疾病的原因,都是因為慾望所產生五毒熾盛的所引起的。」蓮師曾發下大願:「當一切眾生身體有病痛疾苦時,只要沒有任何懷疑的來祈請,蓮師藥師佛無二尊必定降臨來加持。」
此蓮師藥師佛聖物總集擦擦,是以貝瑪林巴化身崗頂法王親修之甘露、大圓滿成就者 波羅堪仁波切法衣、頂果欽哲法王親修之嘗解脫七世婆羅門藥丸、貝瑪林巴尊者親修之嘗解脫七世婆羅門藥丸、貝瑪林巴尊者之意化身-第一世圖謝達瓦仁波切(又稱明月上師)舍利子、不丹彌勒寺鎮寺之寶-自生地藏法藥、桑耶寺等聖地之加持物如法壓製而成。
再經由伏藏大師格薩爾王化身.法王南卡吉美仁波切、伏藏大師多傑林巴化身.法王巴卡祖古仁波切、伏藏大師貝瑪林巴化身.法王崗頂仁波切、崗頂寺上首金剛阿阇梨.多傑洛本筑扎仁波切、直貢噶舉努巴仁波切、薩迦察巴領袖 霞仲仁波切、竹巴噶舉 康祖法王,七位聖者開光加持圓滿,加持力不可思議。
法衣的功德:
因高僧日以繼夜不間斷修持本尊法門,每一位證悟大成就者貼身穿著的法衣,均凝聚了與本尊無二的密意加持,正向能量不可思議,不論是見到、觸碰到、或置於隨身舍利盒內佩帶在身上,能快速開啟行者智能,打開身體脈輪,淨除身、口、意三門之罪障,累世冤親債主無法找到。
每一位高僧大德均有不共傳承的秘密護法,依據誓言守護法主佛法事業光明圓滿,因法衣上凝聚了上師所積累的正向加持力,隨身佩帶,護法會遵守誓言,庇佑保護弟子在修行之路順利無礙,不受兇暴魔障、邪惡魔鬼、非人,怨敵詛咒等傷害,快速圓滿世間福報資糧、出世間解脫功德。
※嘎屋裝藏近代三位大成就者聖物:
1.頂果欽哲法王法衣
2.不丹100歲大成就者瑟波法王法衣
3.伏藏大師年龍上師法衣
4.四教派一切聖物總集甘露丸
莊嚴圓滿!
※蓮師藥師佛心咒:
嗡阿吽 班雜咕嚕貝瑪 推聽札 貝堪解 拉扎 薩爾哇 悉地 帕拉 吽阿!
--
希望大家見到這聖物都能結下好緣,
身心都能自在喜樂,
也願世界疫情能盡快平息。
最後還是要跟蓮師說:
「生日快樂!」
迦梨法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伽俐女神魅惑油
#婆羅門教法門
#權力勇氣自信無畏重生希望
#帶來好運與最好的解決方式
此油可以刺激嗅覺神經和費洛蒙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使塗抹者附近的人對你產生了興趣、迷戀、甚至痴迷,配合師父所學法門與迦利女神,讓迷人的魅力達到一個巔峰,女神嘉利魅惑精油裡裝著師父珍藏多年的婆羅門教法門魅力油混合新鮮烹製108灣花油,並透過儀式供請榮耀女神嘉利給予祝福加持。
伽俐女神代表著權力、勇氣、自信、無畏、重生、希望,讓內心的力量到達頂點,任何人看到女神的臉都會為她的美崇拜與讚嘆,她不僅帶來魅力與愛情,更可以帶來人們對你的崇拜與商業之間的利益,可靠的力量有能力使人們的心靈陶醉,且帶來好運特別是廠商與客戶之間的談判與商議,她能帶給你最好的利益以及找到最好的解決方式,此油透過暗和魔幻中加持並建立力量,正宗婆羅門教中的祕法與延續多年的法油,讓使用者捕捉人們的心靈並陶醉與你相處的每一刻
師父說加持的過程這是一種神奇的招喚,透過儀式來啟發力量讓女神的力量烙印在聖物之中,使用者經過專注許願讓你喜歡的人只想看到我們的臉,醒來想見面,想念你,愛我們,呵護與疼愛我們,這是廣泛的力量,不只有愛情,更能有效的改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工作表現上,解決任何不好的相處方式,不論朋友爭吵,婆媳爭吵,情侶爭吵,糾紛,官司,只要你專注的想著你心中的期許,都能帶給你力量
如何使用魅惑精油:
1. 隨身配戴
2. 使用一點在你準備銷售的物品標籤上
3. 塗抹自己眉心
4. 塗抹一點在另外一半枕頭上
上述的方法配合許願,完成你心中的期許,味道淡淡飄香,不易被人發現。
時母(天城體:काली,kālī,音譯為迦梨或迦利,字面意思是「黑色的)為印度教的一個重要女神。傳統上她被認為是濕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化身之一,為威力強大的降魔相。迦梨一詞也可解釋為時間,故中文翻譯為迦梨。在後期的信仰體系中,迦梨被認為與時間和變化有關,象徵著強大和新生。迦梨的造型通常為有四隻手臂的兇惡女性,全身黑色,身穿獸皮(上身往往赤裸),舌頭則伸出口外。她的脖子上掛著一串人頭,腰間又繫著一圈人手。四隻手中有的持武器,有的提著被砍下的頭顱。迦梨的腳下常常踩著她的丈夫濕婆。
關於迦梨的神話,主要就是她與阿修羅羅乞多毗闍(血種)作戰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出現於《摩根德耶往世書》。阿修羅與諸魔大舉進攻天界,由於他們的首腦曾經得到了梵天的祝福,眾天神根本無法抵擋。天神們只好請求濕婆的幫助。濕婆此時正在修行,眾神不敢打擾他,幸而他的妻子雪山神女伸出了援手,她派出自己的化身難近母和迦梨去與阿修羅作戰。兩位女神輕易地打敗了許多阿修羅,但羅乞多毗闍卻很難對付。這個怪物產生出一千個和他一樣厲害的化身,後患無窮。難近母用弓箭把羅乞多毗闍射得遍體鱗傷,但卻只是惡化了形勢,因為從他傷口滴出的血產生出了無數的新惡魔。難近母於是向迦梨求援,後者張開大口把羅乞多毗闍整個吞了下去,並把他的血液一滴不剩地喝掉。迦梨消滅了這只惡魔後由於高興而跳起舞來,雙腳大力踐踏土地,令三界眾生的生活都受到影響。濕婆為減輕眾生的痛苦,就躺在迦梨的腳下任其踐踏。這就是迦梨總是被塑造成腳踩濕婆的原因。
迦梨法門 在 重陰料~婆羅門教印度迦里)迦梨女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黑衣鬼師魔巫阿詹道<黑法開光加持,重陰料~婆羅門教印度迦里)迦梨女神此法門~師父以前它最拿手了(印度黑魔法)法門,配合(柬式黑法)在萬人大靈 ... ... <看更多>
迦梨法門 在 EP24 PART 1 迦梨女神(時母)的神話傳說玄太祖EP24 的推薦與評價
EP24 PART 1 迦梨 女神(時母)的神話傳說玄太祖EP24.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 <看更多>
迦梨法門 在 [討論] 自殺式涅槃- 看板Buddha 的推薦與評價
065.遍尋不著瞿低迦的識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摩揭陀國,住在首都王舍城東方的毘婆羅山七葉窟中。
那時,尊者瞿低迦也在王舍城附近的仙人山,住在黑岩石洞中,獨自一人精進禪修。
尊者瞿低迦在禪修中,因禪定力的專注,獲得了暫時的「意解脫」,但不久之後,又
因定力不足而退失了。尊者瞿低迦繼續努力,精進不懈,不久,又再一次地進入了「意解
脫」。不過,和上一次一樣,這回的「意解脫」,也只是暫時性的留駐,不久之後就又退
失了。就這樣,得證、退失,反覆發生了六次。
雖然反覆經歷了六次退失,但尊者瞿低迦仍然不氣餒的繼續精進禪修,當第七次又證
入解脫時,他心想:
「我獨自在這裡精進禪思,努力修行,為的是讓自己能夠從修行中成就獲益。之前已
經得證「意解脫」六次,也退失了六次,現在是第七次證入了,我應當把握這次機會,乘
還沒退失之前,以刀自殺,斷絕這來自生理的干擾,以免又發生第七次的退失。」
當尊者瞿低迦這麼打算時,惡魔王波旬知道了,心想:
「如果真的讓這位比丘自殺成功了,他必然會離開我掌管的世界。不能讓他自殺!我
應當去告訴他的老師,來阻止他自殺。」
於是,惡魔王波旬就來到佛陀住處,告訴佛陀說:
「這位大智、大雄、大自在神力的成就者啊!你有一位被熾火攻心的弟子,正準備自
殺呢!大牟尼!你應當去制止他,不要讓他自殺了。哪有在世尊正法、律中修學的比丘,
會因無法修成而自殺的道理呢?」
就在惡魔王波旬對佛陀講這些話時,尊者瞿低迦舉刀自殺了。
佛陀聽了惡魔王波旬的這番激將之辭,同時也知道尊者瞿低迦舉刀自殺了,就回答惡
魔王波旬說:
「放逸的波旬!你一定是為了自己自私的目的才來找我的,哪裡是為了瞿低迦呢!瞿
低迦是位堅定於修學的比丘,他常讓自己安住在禪定中,不論是在白天或在夜裡,他都不
顧自己性命精進勤修。他已經很清楚地明白,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生死流轉的恐怖,
而徹底的斷除了貪愛,他已經摧毀了你們魔軍的干擾,證得解脫,入涅槃了。」
聽了佛陀這麼說,失望的惡魔王波旬,覺得自己又失去了一位眷屬,所以既懊惱又憂
心,就悄悄地消失離開了。
惡魔王波旬一離開,佛陀就邀集了附近的比丘們,一同到仙人山的黑岩石洞,去探望
自殺入涅槃的尊者瞿低迦。
遠遠地,世尊就看到在石洞內,枕臂臥在床上的尊者瞿低迦軀體,又看到有一股朦朧
的黑霧,在尊者瞿低迦軀體的四周上下飄繞。於是,佛陀告訴比丘們說:
「比丘們啊!你們看到一股朦朧的黑霧,在尊者瞿低迦軀體的四周上下飄繞了嗎?」
「世尊!看見了,正如您所說的。」
「比丘們!這是惡魔王波旬,在尊者瞿低迦軀體的四周上下飄繞,他正在找尋瞿低迦
死後的識到哪裡去了。然而,瞿低迦比丘舉刀自殺時,心中沒有絲毫的貪愛與執著,他的
識已經入涅槃而不再有安住處了,哪裡還找得到呢!」
佛陀這麼說,是肯認尊者瞿低迦已經成就解脫,也就是受了「第一記」。
這時,惡魔王波旬又來找佛陀,對佛陀說:
「東、西、南、北、上、下,我遍尋不著瞿低迦的識往哪裡去了。」
佛陀回應他說:
「這麼一位堅定、一切無所求的修行者,他徹底的拔除了貪愛的根本,瞿低迦已經入
涅槃了。」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雜阿含第一0九一經》、《相應部第四相應第二三經》、《別
譯雜阿含第三0經》。
二、七葉窟,大概是類似山洞的石窟,以洞前有七葉樹而得名。佛入滅後,佛陀的諸
大弟子,由大迦葉召集,就是在此地作佛滅後的第一次結夏安居,並進行第一次佛教聖典
的結集。
三、仙人山,音譯為伊師迦山。傳說,過去有許多仙人(應該是指有成就的修行人)
在此山中修道而得名。(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一八四九頁)
四、波旬,依《佛本行集經》說,他是欲界內的統領(大正大藏經第三冊第七七四下
),所以,他會阻擾想要斷除欲貪的修行者,因為斷除了欲貪,就不再是他所統領的欲界
眷屬了。《相應部第四相應第二四經》就說,波旬曾經跟蹤、監視佛陀達七年之久,想要
找出佛陀的不是,但都無所得。《阿含經》中,也有許多魔王波旬干擾佛弟子修學的紀錄
。依印度傳統的世界觀,眾生的世界中,福報最上的是無色界,其次是色界(大梵天就屬
於這一界),最低的是欲界(包括六個欲界天、人間、三惡道等,參考《長阿含第三0世
記經》)。欲界中最高的,是他化自在天,《瑜伽師地論》說此處有魔宮(大正大藏經第
三0冊第八0九上),大概就是魔王波旬的住處吧。
五、依本故事來推斷,尊者瞿低迦應該是屬於重禪定這類的修行者,若參考故事第八
九〈須深盜法〉,可知道還有一類不重「根本定」的修行者,同樣也能證得解脫。故事中
說,尊者瞿低迦所證入,然後又退失的「意解脫」,南傳作「心解脫」(cetovimutti)
,顯然不是指生死解脫的「解脫」,而是定力的一類,因為生死解脫一證入就不會再退失
的。依《相應部第四相應第二三經》英譯本的註解,說定力的退失,與生理狀況不佳有關
。註解中並列舉印度傳統醫學中所說的風病、膽病、痰病為例,說患這類慢性病的人,對
禪定的修練,有一定負面的影響,這與平常人在生理狀況不佳時,精神專注力也會變差類
似。
六、尊者瞿低迦自殺死亡的那一刻,心中沒有絲毫貪愛與執著而證入了解脫,這是極
為特殊難有的。在《阿含經》中,自殺而得到佛陀「第一記」的,除了尊者瞿低迦外,還
有尊者跋迦梨(《雜阿含第一二六五經》、《相應部第二二相應第八七經》)與尊者闡陀
(《雜阿含第一二六六經》、《相應部第三五相應第八七經》)。後面這兩位尊者,都是
在疾病困頓,造成生理上極大痛苦的情形下發生的,所以,三個案例都與生理的干擾有關
。而尊者跋迦梨死後的軀體四周,也和本則故事一樣,有惡魔波旬遍尋其識不著的記載。
七、解脫者入滅後,識不再有安住處,這不是一般平凡人所能想像的,經典確實都是
這樣描述的。如《雜阿含第九六二經》形容說,解脫就像熄滅的火、斷了根的樹一樣,「
於未來世永不復起,若至東方;南、西、北方,是則不然,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永
滅。」《雜阿含第六四經》則說,一般人的「識」,要在色、受、想、行等四個識所安住
處(四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一旦離開了貪愛(如解脫者),識與
「四識住」的攀緣關係就斷了,兩者的連結一旦斷了,則「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
生長」,《相應部第二二相應第三經》就說,色、受、想、行是「識之家」。此外,《雜
阿含第三九經》也有相同的內容,連同與這些經相當的《中部第七二婆蹉衢多火喻經》、
《相應部第二二相應第五四經》、《相應部第二二相應第五五經》,都可以與本則故事對
照參考。
五〇 病相應(1)
一(2); 一三三五八(一二六五)
(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有尊者跋迦梨,住王舍城金師精舍
,疾病困苦,尊者富鄰尼瞻視供養。時跋迦梨語富鄰尼:「汝可詣世尊所,為我稽首禮世
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言: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篤
,委積床褥,願見世尊。疾病困苦,氣力羸惙,無由奉詣,唯願世尊降此金師精舍,以哀
愍故」!時富鄰尼受跋迦梨語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
者跋迦梨,稽首世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世尊答言:「
令彼安樂」!富鄰尼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篤,委在床褥,願
見世尊,無有身力來詣世尊。善哉世尊!詣金師精舍,以哀愍故」!爾時、世尊默然聽許
。時富鄰尼知世尊聽許已,禮足而去。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往詣金師精舍,至跋迦梨住房。跋迦梨比丘遙見世尊,從床欲起
。佛告跋迦梨:「且止,勿起」!世尊即坐異床,語跋迦梨:「汝心堪忍此病苦不?汝身
所患,為增為損」?跋迦梨白佛:如前叉(4)摩比丘修多羅廣說。「世尊!我身苦痛極難
堪忍,欲求刀自殺,不樂苦生」。佛告跋迦梨:「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云何跋迦梨!色
是常耶!為非常耶」?跋迦梨答言:「無常,世尊」!復問:「若無常,是苦耶」?答言
:「是苦,世尊」!復問跋迦梨:「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於中寧有可貪、可欲不」?
跋迦梨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如是說。佛告跋迦梨:「若於彼身無
可貪、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爾時、世尊為跋迦梨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
從座起去。即於彼夜,尊者跋迦梨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
時有二天,身極端正,於後夜時,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
者跋迦梨疾病困苦,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二天言:「彼尊者跋迦梨,
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俱禮佛足,即沒不現。爾時、世尊夜過晨朝,於大眾
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夜有二天子,形體端正,來詣我所,稽首作禮,退住一面,
而作是言:尊者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苦,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
二天言:尊者跋迦梨,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稽首作禮,即沒不現」。爾時、
世尊告一比丘:「汝當往詣尊者跋迦梨比丘所,語跋迦梨言:昨夜有二天,來詣我所,稽
首作禮,退住一面。語我言:尊者跋迦梨疾病困篤,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
第二天言:尊者跋迦梨,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即沒不現。此是天語,佛復記汝
:汝於此身,不起貪欲,是則善終,後世亦善」。
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已,詣金師精舍跋迦梨房。爾時、跋迦梨語侍病者:「汝等持繩床,共
舉我身著精舍外,我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時有眾多比丘出房舍,露地經行。受使比
丘詣眾多比丘所,問眾多比丘言:「諸尊!跋迦梨比丘住在何所」?諸比丘答言:「跋迦
梨比丘,告侍病者,令舉繩床出精舍外,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受使比丘即詣跋迦梨
所。跋迦梨比丘遙見使比丘來,語侍病者:「下繩床著地。彼比丘疾來,似世尊使」。彼
侍病者,即下繩床著地。時彼使比丘語跋迦梨:「世尊有教,及天有所說」。時跋迦梨語
侍病者:「扶我著地,不可於床上受世尊教,及天所說」。時侍病者,即扶跋迦梨下,置
於地。時跋迦梨言:「汝可宣示世尊告敕,及天所說」。使比丘言:「跋迦梨!大師告汝
:夜有二天來白我言:跋迦梨比丘疾病困篤,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二天
言:跋迦梨比丘,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即沒不現。世尊復記說汝:善於命終
,後世亦善」。跋迦梨言:「尊者!大師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彼二天者,亦善知所知,
善見所見。然我今日,於色(5)無常,決定無疑;無常者是苦,決定無疑;若無常、苦者
,是變易法,於彼無有可貪、可欲,決定無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然我今日,
疾病苦痛猶故隨身,欲刀自殺,不樂久生」。即執刀自殺。
時使比丘供養跋迦梨死身已,還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以世
尊所敕,具告尊者跋迦梨。彼作是言:大師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彼二天者,亦善知所知
,善見所見,廣說乃至執刀自殺」。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共詣金師精舍跋迦梨尸所」
。見跋迦梨死身,有遠離之色。見已,語諸比丘:「汝等見是跋迦梨比丘死身在地,有遠
離之色不」?諸比丘白佛:「已見,世尊」!復告諸比丘:「遶跋迦梨身、四面周匝有闇
冥之相,圍遶身不」?諸比丘白佛:「已見,世尊」!佛告諸比丘:「此是惡魔之像,周
匝求覓跋迦梨善男子識神,當生何處」。佛告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不住識神,以刀
自殺」。爾時、世尊為彼跋迦梨說第一記。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6); 一三三五九(一二六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尊者闡陀,住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疾
病困篤。時尊者舍利弗,聞尊者闡陀在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疾病困篤。聞已,語尊者
摩訶拘絺羅;「尊者知不?闡陀比丘在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疾病困篤,當往共看」。
摩訶拘絺羅默然許之。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摩訶拘絺羅,共詣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至
尊者闡陀住房。尊者闡陀遙見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凭床欲起,尊者舍利弗語尊
者闡陀:「汝且莫起」!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坐於異床,問尊者闡陀:「云何
尊者闡陀!所患為可堪忍不?為增為損」?如前叉摩修多羅廣說。尊者闡陀言:「我今身
病,極患苦痛,難可堪忍。所起之病,但增無損,唯欲執刀自殺、不樂苦活」。尊者舍利
弗言:「尊者闡陀!汝當努力,莫自傷害!若汝在世,我當與汝來往周旋。汝若有乏,我
當給汝如法湯藥。汝若無看病人,我當看汝,必令適意、非不適意」。闡陀答言;「我有
供養,那羅聚落諸婆羅門、長者,悉見看視,衣被、飲食、臥具、湯藥,無所乏少;自有
弟子修梵行者,隨意瞻病,非不適意。但我疾病苦痛逼身,難可堪忍,唯欲自殺,不樂苦
生」。舍利弗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闡陀!眼及眼識、眼所識色,彼寧是我,異我
,相在不」?闡陀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復問:「闡陀!耳……。鼻……。舌…
…。身……。意及意識、意識所識法,彼寧是我,異我,相在不」?闡陀答言:「不也,
尊者」!舍利弗復問:「闡陀!汝於眼、眼識及色,為何所見、何所識、何所知故,言眼
、眼識及色,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闡陀答言:「我於眼、眼識、及色,見滅、知滅
故,見眼、眼識及色,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復問:「闡陀!汝於耳……。鼻……。
舌……。身……。意、意識及法,何所見、何所知故,於意、意識及法,見非我,不異我
,不相在」?闡陀答言:「尊者舍利弗!我於意、意識及法,見滅,知滅故,於意、意識
及法,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尊者舍利弗!然我今日身病苦痛,不能堪忍,欲以刀自
殺,不樂苦生」。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闡陀:「汝今當於大師修習正念,如所說句:
有所依者則為動搖,動搖者有所趣向,趣向者為不休息,不休息者則隨趣往來,隨趣往來
者則有未來生死,有未來生死故有未來出沒,有未來出沒故則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
是純大(7)苦聚集。如所說句:無所依者則不動搖,不動搖者得無趣向,無趣向者則有止
息,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無未來出沒者則無生老病死、憂
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滅」。闡陀言:「尊者摩訶拘絺羅!我(8)供養世尊,事於今畢矣
;隨順善逝,今已畢矣,適意非不適意。弟子所作,於今已作;若復有餘弟子所作供養師
者,亦當如是供養大師,適意非不適意。然我今日身病苦痛,難可堪忍,唯欲以刀自殺,
不樂苦生」。爾時、尊者闡陀,即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
時尊者舍利弗,供養尊者闡陀舍利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
!尊者闡陀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云何世尊!彼尊者闡陀當至何趣?云何
受生?後世云何」?佛告尊者舍利弗:「彼不自記說言:尊者摩訶拘絺羅!我供養世尊,
於今已畢;隨順善逝,於今已畢,適意非不適意;若復有餘供養大師者,當如是作,適意
非不適意耶」?爾時、尊者舍利弗復問世尊:「彼尊者闡陀,先於鎮珍尼婆羅門聚落,有
供養家,極親厚家,善言語家」。佛告舍利弗:「如是舍利弗!正智、正善解脫善男子,
有供養家,親厚家,善言語家。舍利弗!我不說彼有大過。若有捨此身餘身相續者,我說
彼等則有大過。若有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無大過故,於那羅聚
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如是世尊為彼尊者闡陀說第一記。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
歡喜,作禮而去(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123.1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24563796.A.CF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