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生活館早前與獨立出版迷你書展主辦「斑駁療傷,理論日常」讀書會,作者鄧小樺與城巿研究者何雪瑩,在評論人江祈穎的主持下,跟一眾讀者相聚富德樓,漫談在書寫中如何讓昔日與當下對話,亂世之下怎樣面對挫折與療傷。
全文:https://bit.ly/3AWQP9S
#斑駁日常 #讀書會 #鄧小樺 #何雪瑩 #江祈穎
◤
想閱讀更新更多「虛詞」內容,歡迎先讚好專頁,再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 ◤
《無形》於各獨立書店有售,包括(港島)艺鵠ACO、見山書店、銅鑼灣樂文書店、銅鑼灣Desk-one溫室、glue咕嚕館、PMQ Humming Books;(九龍)序言書室、油麻地Kubrick、旺角樂文書店、合舍、貳叄書房、旺角Desk-one溫室、榆林書店、博勢力書店(尖沙咀)、夕拾x閒社(觀塘);(新界)神話書店、荃灣Desk-one溫室;(澳門)邊度有書,售價港幣20元正。
◤ ◤ ◤
「共赴青山」專題徵稿,9月30日截稿;《無形》及「虛詞」歡迎自由題投稿。稿例:http://www.p-articles.com/contribut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書展,美其名是展出書籍,近年卻淪為散貨場,各路人馬搶閘出書,旨在分一杯羹。百萬讀者乘興而來,現場人山人海、喧鬧如市,入場人次當然屢破紀錄。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書展由推動閱讀文化的場所,變成藝人明星宣傳造勢之地,與原意越走越遠。「主流」以外,民間形式反而更顯多元,手作人黃天盈把迷你手作書藏於扭蛋之內,...
迷你書展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多了解獨立出版社與書店。
//一直以來,由貿發局主辦的年度香港書展,都有某些既定印象——侷促、擠迫、促銷散貨場。一方面,這大抵是因為參與香港書展本身,參展商本身就需要交付大筆的參展費,而且並未對中小型出版社有額外的減免或補助,致使集團式及較大型的出版社能夠租用更大的攤位,並以折扣優惠、薄利多銷的方式,一直催谷銷量。最好的情況是,你別在攤檔逛太久,買完就走,不要影響其他顧客流動。另一方面,從空間規劃方面看來,主要的展場也未設有活動用地,展商及大會安排的講座及分享會,往往會撥到另一層的會議廳,又或在展廳之間的空間進行。除了零星舉辦的簽書會,這些設定都令出版社和作者難以與讀者有雙向的溝通。更大的問題是,這些書展本身的設置,直接影響了讀者能在展場中發掘新書、新作者、新出版社的機會,而獨立出版的書籍,在云云書海之中遁若無形。由此看來,將年度香港書展視為一場真正推動閱讀風氣的大型城市活動,實在是過於輕率的想法。
反觀隔岸的台灣國際書展,景象則大有不同。展場雖比會展細小,但攤檔更為多元化,更有空間感,以促銷為目標的攤檔更少,而展場也撥出相當大的空間,供出版社舉辦活動,讓讀者隨意參加。以我的經驗,每一次到台北書展,總會有些得着。比如,看見有文學出版社,將整個攤檔漆成白色,中間只放極少量的書籍;獨立出版社會聯合租用一個攤位,每年有新的主題及設計⋯⋯我們對書展的想像,本可以更為多樣化,更為有趣。
在灣仔富德樓舉辦的獨立出版迷你書展,礙於地點限制,人流固然無法與大型書展相提並論。然而,在人流以外,這個迷你書展主要展示了本地獨立出版社的新近出版物,讓讀者可以從中得知各家出版社的特色與定位。另一邊廂,也特設了場地,給八家獨立書店擺攤(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 Bookstore 、 夕拾x閒社 Mellow Out 、 貳叄書房 jisaam.books 、 Hong Kong Book Era 閱讀時代 、 Bleak House Books 、 Book Punch 一拳書館 、神話書店、見山書店),讓讀者能夠親身與店主交流,感受書店的特性和選書路向。今年書展期間,比較注目的話題在於國安法對出版的鉗制,然而作為主角的書,以及它所牽連的網絡,卻少有關注。
或許問題該是,當現在人們更加知道資金的流向,懂得重新分配給與自己想法相近的店舖,我們能否在重新分配的時候,把其中的一部分放到書籍和書店裡面?迷你書展的這種設置,正正是希望讀者不要將讀書(或買書)這一回事,僅僅侷限在書展期間。多點了解獨立出版,多點幫襯獨立書店,好好思考自己所買的書究竟從何而來,在平常的日子也繼續支持,才能讓出版業可以延續、茁壯下去。為了更多、更好、更自由的書,真金白銀的支持非常重要。多讀、多寫、多思考,我們還需要繼續積蓄力量。//
葉梓誦 Sample 樣本 雜誌編輯
Patreon客席作者葉梓誦文章:
香港的書展該是什麼模樣?香港現行的年度書展,到底又是怎樣的?
https://bit.ly/3BBpU4l
***************************************
📢乞食廣告:文字、時間與心血有價
🥣每日更新乞兒兜: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最近更新:
【客席作者葉梓誦文章】
香港的書展該是什麼模樣?香港現行的年度書展,到底又是怎樣的?
https://bit.ly/3BBpU4l
從《Sing Street》了解愛爾蘭80年代的絕望移民潮
https://bit.ly/2UFBvhS
全英國銷量最高,被告誹謗最多嘅時事雜誌
https://bit.ly/3kM6fsr
英國報紙兩個國際版頭條與一個轉載,報導手法有咩分別?
https://bit.ly/3iJHWc2
Pegasus(天馬)手機監控程式,恐怖在於咩?
https://bit.ly/3kIppzh
【客席作者Altia文章】娛樂,為什麼?
https://bit.ly/3ih3WdK
***************************************
迷你書展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若獨立出版如崎嶇小路,每人走一步,便能將窄路走闊。
近年來無論是獨立出版或是社區組織發起的地區報以至創作人小誌,大型小型都大放異彩。今年在香港書展以外,由民間藝術團體舉辦的獨立出版書展也同時復辦。一星期來鬧哄哄的灣仔富德樓,展現出另一道微觀的閱讀風景。
這次獨立出版書展以「重生練習」為題,書展活動散落富德樓各層,其中14樓的書展集合了本地獨立出版社的書籍,題材遍及藝術文化、文哲科普 ,不少書籍都立足本土,論述各範疇的議題,亦有不少出版素人圍繞社區進行寫作、插畫或是攝影等等,以個人視野與手法記錄地方,如《油尖旺本土文化風物誌》系列,便結合流行文化的文本介紹區內風物,剖析地方空間的意涵,讀起來趣味盎然。
另外頗為深刻的,還有由中大創意寫作學系同學聯合創作的《街區味道》。編者麥欣恩,邀請12位中大的同學以小說或散文形式書寫城市歷史,遙想地區的前世今生,建構一個穿越時間維度的地方故事。在字裡行間散策,彷彿看到了香港各區的今昔風景。其中一文《搬屋》,作者平凡道出佐敦一路搬屋的歷程,從吳松街搬到南京街,及後再由炮台街搬到柯士甸道,將佐敦一帶地景如廟街、八文樓、九龍公園等地與社區日常交織的經歷,以一個小孩子視角寫出了箇中的不平凡,當中描述了唐樓內商住兩用的活動情況,或是寶靈街的應有盡有。這個夾在油麻地與尖沙咀兩個旺區的in between空間,其獨有景致以及平民與混雜共存的生活情景,難得地得以娓娓道來。
【重生練習──獨立出版迷你書展2021】 @artandcultureoutreach
即日至7月27日
🏠14/F:本地獨立出版書展
🏠12/F:精神時光書屋
🏠8/F:獨立書店書攤
#獨立出版 #迷你書展 #富德樓
迷你書展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書展,美其名是展出書籍,近年卻淪為散貨場,各路人馬搶閘出書,旨在分一杯羹。百萬讀者乘興而來,現場人山人海、喧鬧如市,入場人次當然屢破紀錄。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書展由推動閱讀文化的場所,變成藝人明星宣傳造勢之地,與原意越走越遠。「主流」以外,民間形式反而更顯多元,手作人黃天盈把迷你手作書藏於扭蛋之內,以細取勝;灣仔富德樓的舊課本展示館,則展出不同年代的數學課本,回憶學生年代的青葱歲月。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