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大不幸就是無法喜歡自己。👧🏻
因這本書解決了最近放在心理的問題,
所以要好好的寫下心得,
提醒往後的自己。
「自卑感」應該要源自「理想的自己
和現實的自己比較」。
當人無法達到理想的時候,
就會對自己產生自卑心理,
阿德勒認為這種自卑感
正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來源。
追求卓越和自卑感都能刺激努力和成長。
相反的,「自卑情節/優越情節」只會
找辦不到或不去做的藉口,
逃避現實中該面對的問題。
為了從自卑情節/優越情節(兩者都是
在意他人評價,企圖回應他人期待)
的困境中掙脫,要有意識明白
「卓越」並非「競爭」,
絕對不是「要比他人優秀」,
而是要努力讓自己「由負轉正」,
不必和他人競爭,
只要有意識地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就好。
一切都以自己為基準,
就算被人超越,只要自己有前進一些,
就是在追求卓越。
⋯⋯⋯⋯⋯⋯⋯⋯⋯⋯⋯⋯⋯
阿德勒在著說中提到
「人類所有的煩惱,
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這個論點我在之前書裡讀到時印象深刻,
有拿到生活裡學習應用,
覺得效果不錯,在人際處理上心裡
覺得輕鬆許多。
如何擺脫認同需求和以自己為世界
中心的意識呢?
「課題分離」就是主要關鍵。
只要去想某件事的最終後果將會
落在誰身上,誰必需負起最終責任,
就可以分辨出來「這件事」是誰的課題。
舉例「擔心孩子不唸書」的父母,
讀書是孩子的課題,
最後的成果困擾的是孩子。
我是分析給孩子聽,
驅動他們自己對自己負責,
否則任憑我擔心、操煩,
折磨死我自己,
孩子也沒義務去解決父母的課題。
而我能做的就是分析狀況、
指點迷津、加油打氣和安慰鼓勵,
努力賺錢付學費。
想要轉換人際關係,只能改變自己,
至於對方能不能改變,
就是對方的課題,
最重要的大前提是
「我們無法控制或操控他人」。
#你的人生意義由你自己賦予
#課題分離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