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小教室:魏斯安德森】
綜觀現今世界成名的導演,其風格脈絡皆有跡可循,甚至變成創作者本身有意或無意的特色風格,費里尼的夢境、王家衛的緣分、伍迪艾倫神經質的愛情、馬丁史柯西斯的底層硬漢、昆丁塔倫提諾的暴力美學等,眾名導皆自成一派,光看風格手法就能辨認,而出身自美國德州的導演魏斯安德森便是當代作者電影的顯學。(「作者電影論」則要追溯到法國新浪潮時期了,內文有詳盡介紹。)
從形式上來看,魏斯安德森幾近偏執的「置中」的構圖畫面,大膽撞色的色彩運用等皆極具辨識度,視覺上帶著濃烈的風格,而魏斯安德森也擅以幽默、誇張怪誕的表現方式來加強戲劇張力,在喜劇表象的內裡,藏的是小人物們對於社會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的事蹟,所以觀眾看來如此荒謬,而在這些荒謬中,魏斯安德森以幾乎不說教、不批判的姿態,展現對這些「魯蛇」角色們無比的包容性,表達對社會上這群人的關懷,而魏斯安德森就以電影架構出的奇想世界,來逼近現實社會中的殘酷百態,並不動聲色的衝擊體制。
循著魏斯安德森的創作軌跡,人際關係與其社會角色一直是魏斯安德森著迷且執著於討論的,更可發現筆下的人物都做著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且超脫世俗,並拒絕社會化。每個人物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等面向,皆有其困難待克服,而令人感到溫暖的是,在壓抑與偏執的過程後,會有出口等著這些人,魏斯安德森從不吝嗇給這些怪咖魯蛇們希望,同時不矯情不造作地觸動每個人心。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而魏斯安德森正是鼓勵那個孩子成長茁壯並相信自己的人,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他的原因吧。
趁著甫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的《犬之島》在台上映在即,這次寫了一篇關於魏斯安德森的文章,內文從魏斯安德森的出道作品《脫線沖天炮》談起,一路沿著其創作軌跡,試圖從現今魏斯安德森執導為數不多的劇情長片裡,拆解分析這位鬼才導演作品的脈絡及面向,希望大家能透過【地下小教室】的單元更了解魏斯安德森。
全文寫在『電影神搜』👉https://bit.ly/2L9tTdo
相關貼文:
『《犬之島》幕後直擊』👉http://bit.ly/2IWSK7f
#最愛大吉嶺有限公司
#這裡有愛魏斯安德森的影迷嗎
#地下小教室好久沒出來見人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