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接種完三天後昏迷不治...(#閃編)
#莫德納 #通報數 #接種 #疫苗 #不良反應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土疫情爆發後,兒虐通報案件比去年同期少了兩成多,兒福聯盟、家扶基金會擔心,可能會有隱藏黑數。因為疫情期間,孩童和家人相處時間拉長,以國外來說兒虐狀況是增加的,但現在學校停課,來自老師的通報數量減少,如果孩童遭遇不當對待,比較難被發現、救援。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
通報數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部分東南亞國家已把「清零」策略拋諸腦後,選擇制定一條與病毒共存之道】
疫情席捲東南亞,由於Delta變異株傳染性極強,7月病例遽增,8月已在大多數國家達到疫情巔峰。如今包括印尼、泰國和越南等政府正尋求透過重新開放邊界和公共空間來重振經濟,特別是重要的觀光產業。
不過專家擔心,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疫苗接種率低,以及包括中國科興等低效力疫苗的普及,恐帶來災難性的結果,東南亞的醫療系統可能很快就會不堪負荷......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東南亞 #清零 #疫苗覆蓋率 #經濟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
通報數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蘇院長承諾研議協助疫苗接種受害民眾、完善生物病源災害救助制度,請儘速落實」
今天的院會質詢,蘇院長承諾要提供疫苗接種受害救濟爭議當事人法律協助,以及研議訂定「生物病源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讓整體防疫制度更加完善!
一、疫苗接種受害救濟爭議當事人的法律協助
自從Covid-19疫苗施打以來,嚴重不良事件的通報數量已經達到將近七千五百例,其中有將近八百件死亡案例。
雖然不是所有通報的事件都真的和疫苗相關,但是通報事件越多,就表示有越多潛在的疫苗接種受害救濟爭議案件。現在也有830件進行中的救濟申請案件。
施打疫苗,是達成群體免疫的公益行為,因此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給予受害者補償救濟,由整體社會分攤接種疫苗的風險。
除了實體法上的風險之外,當事人進行救濟爭議程序的風險以及正當法律程序的權益,也應該要保障。
事實上,過去就曾經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認為當事人的死亡和預防接種無關,但被行政法院判命核給補償的案例。這些行政和司法程序的成本,不該由受害者獨自承擔。
因此,我建議蘇院長,可以如行政院各部會目前的法律扶助專案,為遭遇到疫苗接種受害救濟爭議案件而陷入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協助。
院長也承諾,會交由相關部會研議,盡量給遭遇相關困難的民眾實際的幫助。
二、訂定「生物病源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
第二個問題,則是衛福部遲遲未訂定的「生物病源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
依據災害防救法第48條規定,各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應該要會商地方政府,統一訂定災害救助的種類和標準。
但是,衛福部在2016年的「立法院105年3月25日三讀通過『災害防救法修正案』後續應配合訂定、修正或廢止之法律、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分工會議」中表示,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處置傳染病媒介物補償辦法」、「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傳染病防治財物徵用徵調作業程序及補償辦法」就能處理,因此沒有規定的必要。
問題在於,這些規定並沒有處理「受災民眾」的救助。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疫情爆發一年半後,衛福部才另外制定一個慰問金發給要點,並溯及回疫情發生時適用。
雖然Covid-19的受災人民,因為要點的訂定而可以領到死亡慰問金,但還有其他生物病原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在災害防救法已經有授權規定的狀況下,主管機關可以在法律容許的範圍內,斟酌政府能力和救助必要性,訂定救助種類及標準,但不應該完全怠於訂定法規命令。否則就會違反立憲法治國依法行政原則,更因為欠缺法源依據,讓受災民眾沒辦法及時受到政府的救助。
蘇院長也表示,現行規範可能已經不足使用,應該要在讓規範不易發生爭議的情況下,制定生物病原災害的救助種類及標準。
通報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土疫情爆發後,兒虐通報案件比去年同期少了兩成多,兒福聯盟、家扶基金會擔心,可能會有隱藏黑數。因為疫情期間,孩童和家人相處時間拉長,以國外來說兒虐狀況是增加的,但現在學校停課,來自老師的通報數量減少,如果孩童遭遇不當對待,比較難被發現、救援。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573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VGgYWnZnCM/hqdefault.jpg)
通報數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社會局、法務局(8/19)】
#敬老愛心卡擴大適用
在桃園,敬老愛心卡每月的點數可以讓年長者用來搭公車、搭捷運、搭計程車、去國民運動中心、去市立游泳池使用,但也有許多人反應,現在的點數使用範圍過小,點數常常出現剩餘的情況,因此智翔建議,社會局是否研議開放更多元的用途,例如折抵公有停車場收費、折抵鐵路運輸等。
雖然社會局今天表示,並不鼓勵年長者自行開車,但智翔認為,目前的高齡駕駛人換照已有規範,且數量也有限,開放更多使用僅是讓敬老愛心卡的用途更貼近年長市民的社福需求,希望社會局可以考量看看。
#開辦長者肌力訓練班
年長者不乏運動的機會,但年長者在運動時常遇到肌少症、骨質疏鬆等問題,因此建議社會局,能否借鏡台中市試辦不老肌力班的作法,幫助年長者增強肌力,運動時也可以減少運動傷害,局長則回覆,目前僅有在蘆竹運動中心試辦,未來可望擴大,那智翔也希望,對於年長者的肌力訓練若資源足夠,也可望將這樣的資源深入鄰里,幫助更多年長者做訓練。
#長者受虐通報數增加
根據資料顯示,近三年來長者受虐的總案件數有上揚趨勢,今年恐突破千件,因此想詢問社會局對此結果的成因有何看法? 對此社會局說明,通報數提高可能歸因於受虐通報的意識提高,而人口增加也可能讓高齡照護衍伸出來的受虐案件隨之增加。
社會局接著也提出,後續會持續與長照機構合作,並提出家庭照護者的支持方案,針對照護者的知能、知識做增強,智翔也希望社會局後續的努力能在數字上面呈現出來,有效降低長者的受虐情況。
#公共托嬰進度緩慢
審計報告指出,社會局申請前瞻補助辦理公托,但進度緩慢,甚至有經費繳回中央的狀況,智翔知道公托覓地困難,因此也多次建議可與舊學區的閒置校舍、市民活動中心等場所辦理。雖然今天社會局也提到與學校間溝通時,學校也有對閒置校舍的規劃,但遲遲無法有效的利用,只是徒增閒置的時間,短期內若可做公托使用,可造福更多有0-2歲孩童的年輕家庭,期許社會局再努力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LQ194Ox2p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Y56il37esVewBZ5MuaLQ8HYS33Q)
通報數 在 陳偉杰•淡水魚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偉杰質詢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什麼已經加派警力,但近期淡水、北海岸飆車族、噪音車還是越來越多?每個月平均通報數激增到176件!飆車族是抓不怕還是罰不怕?
偉杰今天就要求市警局務必嚴格執法!強制保管車輛、提高罰則,還有說了很久的科技執法年底前也一定要裝設完成!多管齊下遏止飆車歪風!
另外偉杰也要求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針對補習班、安親班 一定要加強消防安檢!孩子們應變能力沒有大人快,學習場所的消防安全必須更確實!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
#專案執法
#消防安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73LnOsMS7k/hqdefault.jpg)
通報數 在 通報數-排除數-確診數=? - COVID-19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我數字盲,但仍然對於臺灣疫情發展持續關注中,圖為2021/05/27截圖自CDC官網,一直很好奇的是...,通報數-排除數-確診數=,434,840-381,735-6 ... ... <看更多>
通報數 在 3/20輕症確診免隔離上路! 羅一鈞:通報數未遽增【生活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免隔離 #新冠肺炎#羅一鈞2023.03.15【生活資訊】感染新冠肺炎後,輕症者免 通報 、免隔離,3/20就要上路, 但是否會有民眾為了領防疫險,而增加確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