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小學國文課之三
《示兒》
宋 ·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籬門迎涼有感》
宋 ·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
南望王師又一年。
《四時田園雜興 (其一) 》
宋 ·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 (其二) 》
宋 ·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小池》
宋 ·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 ·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曰荷花別樣紅。
《春日》
宋 ·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題臨安邸》
宋 ·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遊園不值》
宋 ·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觀書有感》
宋 ·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鄉村四月》
宋 ·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墨梅》
元 · 王冕
我家冼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石灰吟》
明 ·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己亥雜詩》
清 ·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村居》
清 ·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清 ·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竹石》
清 ·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7~9年級
《關雎》 (節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激女,寤寐求之。
《兼葭》 (節選)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觀滄海》
兩漢 ·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飲酒》
東晉 ·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十五從軍征》
漢樂府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 :「 家中有阿誰? 」
「遙看是君家,松柏塚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架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木蘭辭》 (節選)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唐 ·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次北固山下》
唐 ·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 ·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使至塞上》
唐 ·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行路難》 (節選)
唐 · 李白
行路難! 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黃鶴樓》
唐 ·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望岳》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唐 ·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節選)
唐 · 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底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節選)
唐 ·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 ·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賣炭翁》 (節選)
唐 ·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錢塘湖春行》
唐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斜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雁門太守行》
唐 ·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赤壁》
唐 ·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泊秦淮》
唐 ·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准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無題》
唐 ·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股勤為探看。
《相見歡》
南唐 ·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梋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漁家傲》
宋 ·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曾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浣溪沙》
宋 ·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登飛來峰》
宋 ·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跟,
只緣身在最高層。
《江城子 · 密州出獵》
宋 ·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遺馮唐。 會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調歌頭 · 丙辰中秋》 (節選)
宋 · 蘇軾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漁家傲》
宋 · 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朝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股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破陣子》
宋 · 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游山西村》
宋 ·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南鄉子》
宋 ·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過零丁洋》
宋 · 文天樣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宴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淨沙 · 秋思》
元 · 馬致遠
枯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山坡羊 · 潼關懷古》
元 ·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已亥雜詩 (其五) 》
清 ·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蔣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滿江紅》
清 ·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 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
苦將儂,強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 心卻比,男兒烈! 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俗子胸襟誰識我?
《論語》十二章 (節選)
子曰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
曾子日: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學而》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曹劌論戰》(節選)
先秦 · 左丘明
既克,公問其故。
對曰: 「 夫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孟子》三則 (節選)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 · 告子上》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伐其身,行弗亂其所為,
所以動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 告子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 滕文公下》
《莊子》一則(節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逍遙游》
《禮記》一則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列子》一則 (節選)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鐘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
兩漢 · 劉向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要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巨莫不畏王,四境之內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出師表》(節選)
兩漢 ·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土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桃花源記》(節選)
東晉 · 淘淵明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答謝中書書》
南朝 · 陶弘 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神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 , 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 , 微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沉麟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
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三峽》(節選)
南北朝 ·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
《雜說》(四)(節選)
唐 · 唐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潛力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幹裡稱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 「 天下無馬 !」 嗚呼! 其真無馬邪? 其真不知馬也!

《陋室銘》
唐 ·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小石潭記》(節選)
唐 ·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聞水聲,
如鳴珮環,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
為坻,為嶼,為嵁,為岩。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參差披拂。
《岳陽樓記》(節選)
宋 · 范仲淹
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 乎。
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
《醉翁亭記》(節選)
宋 ·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裡,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
釀泉也。 峰迴路轉,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愛蓮說》(節選)
宋 · 周敦顧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記承天寺夜遊》
宋 ·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明 · 宋濂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湖心亭看雪》
明 ·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河中石獸》(節選)
清 · 紀昀
「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 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
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于數裡外。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 「 人民日報 」 。
造化之門黃金屋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起寫吧]重新解構童話背後的隱喻,以「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電影」為例 / 魏宏量
.
#強烈爆雷 #小心服用
.
時間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很多事,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童話卡通翻拍成歌劇電影。童話依舊是童話,故事內容甚至幾乎沒變,但是,我們變了。變的,是我們。能從中找出隱喻和現實人生的酸甜苦辣。
.
這部片的基本劇情,是這樣發展的:首先,它交代了野獸之所以被咒的原因。他的高傲自大、膚淺勢利,使他冒犯了法力高強的女巫。女巫詛咒王子和他的侍者們,並使得深愛他們的人遺忘他們。他們自此忘了陽光的耀眼與溫暖、雪地的澄淨與潔白。只能耽溺於緬懷過往的榮光。但,諷刺的給予他們一個造化弄人的破除方式:「除非野獸能愛人且被愛」。若再加上劇中其後的對話,我們可以看見其第一個隱喻就是在說「若不能被感動、愛人、被愛和奉獻…少了這些人性,人和野獸、廢物又有什麼不同?」。處於中心的城堡如此,位處邊緣的鄉村、貝兒成長的地方,也受其影響。人們的生活彷彿受了什麼限制一般,流於市井小民、販夫走卒們於熙熙攘攘的街頭巷尾,做小買賣、打獵、洗衣、哼唱、喝酒。但,女主角內心有個這小地方所容不下的大夢想:「見識外面廣大的世界」。但,她這個遠大的夢想,在人們眼中只是古怪而不切實際的癡人說夢。她不時也抱怨人們盡看她外表的氣質,卻不對她內在的想法感興趣。後來,她也說出「希望被了解」的深刻渴望。這,基本上也是許多受出身所限、不甘平凡、不甘隱沒於茫茫人海的人們心中的獨白。但是外在世界依然告別你:「你並不特別。」
.
我們一時之間似乎會想責怪此地『窮鄉僻壤』。但,若直到我們看完全劇之後,再回頭而論,便會諒解:因為鄉村的村民也因和城堡的侍者有關係而牽連受詛咒,被剝奪了過去所傾心深愛的事物、感性和記憶,所以才變得這麼平板無味,甚至易怒殘暴。但,貝兒和她的父親,是因為並非本地人,而是後來才從巴黎搬家過來的,所以反而才是唯一「正常」的人。而他們父女倆卻一直被村民指責「不正常(精神異常)」。這,才更是諷刺所在。多數主流強勢也不等於就是正確唯一。世事從沒那麼絕對。悠久存在也不必定就合理唯一。雖然一時「形勢比人強」,但是非對錯仍需審之於已心。若有必要也得有「人雖千萬吾往矣」的勇氣,被討厭、去離群、去叛逆,為自己而戰、替自己平反,之後又會發現「原來,我不是一個人」。而,多數人,只是恐懼,害怕接受不熟悉的新事物。幸好,我們如今已知道,在俗世間仍有最簡單的救贖:「想像力」。有了它,能同理、能諒解、能關懷、能開放、能傾聽、能治癒、能創意、能多元、能建設。然而,在過去,多數人只是漸漸遺失了它,而自此走上現實悲劇。我們輕信眼前所見的表像,忘記野獸不必然邪惡、戰爭英雄也不能代表正義,美女更不一定就得無能為力、等待救援。
.
接著加斯頓登場。他基本上就是個地痞流氓階級、土豪、軍閥形象的人。過去曾有過軍旅經驗,獲得上尉頭銜。除了軍功,狩獵者的身份和英勇事蹟,也讓他在地方上有了地位和權威。所以,他並非一無所有。除了一幫跟班之外(個人英雄崇拜下的專制指揮體系,並不存在共同價值導向的夥伴關係),也不乏愛慕的女性。但,在他眼中,那些都是庸脂俗粉,而貝兒卻總是那麼清新脫俗。除了搏殺能力之外,在性格力量上,他擁有夸夸其談、危言聳聽、激起人們憂患意識的「街頭演說家」式的渲染口才。但,在人格而言,他先是價值觀被低俗粗鄙的獵戶出身所限,其後又因受從軍參戰的經歷所扭曲,染上強取豪奪的野蠻習性。認為「強權即是公理」。做為觀眾的我們,之所以看他愈來愈壞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理由上,他是因為「得不到」所以「有怨」,並且「由愛生恨」;二方面是,他始終貫徹那種徹頭徹尾的現實、咄咄逼人。至於,那些村民,只是被那邪惡的他所煽動、操控的烏合之眾。但,即使是像同他這類的人,若讓我們換部背景,那他就是《投名狀》裡的趙二虎那類角色。這類人就是在動亂時代裡,亦軍亦匪、喊著「搶錢,搶糧,搶娘們」的環境中成長的,水準自然不高。而,幹這行、混髒事,往往也是這類人唯一出頭的舞台和宿命。不過,或許,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在,也都有體驗過他所代表的這股力量。那就是-「對理想窮追猛打的『現實』」。
.
雖然過程曲折離奇,但後來的發展是:貝兒就像很多鄉土劇裡嫁入豪門的『鄰家女孩』一樣,在得人疼愛、廣結善緣和身份特殊的關係,受到各種禮遇和優待,滿足了好奇心、拓展了眼界。(把她拿來跟其他真實世界存在的人相比,或許不太公平。那,就拿同樣是迪士尼的公主來比較好了:她的出身,沒「灰姑娘」那麼低下。父親至少還健在,而且是個多才多藝、情理兼具的畫家兼工匠。所以也使得她的個性不像灰姑娘那麼自憐和拜金,也比較自信、勇敢和獨立。)誰知道,這一嫁,簡直堪稱「侯門一入深似海」。她得以見識像《紅樓夢》裡賈府那般「封建貴族」的精製品味和奢華生活。甚至在賢良機智的家僕們好言相勸之下,放下成見,試圖發現一些野獸不為人知的過去。但,這些物質仍然留不住她。她仍縱身一躍、駕馬而去。
.
故事的轉折點即在此:雪夜裡,狼群一湧而上,撲向貝兒。而野獸及時出現,打退了狼群、救了貝兒。隱喻在於,野獸雖有脾氣上的粗暴,但比起外面那些『危險的狼』、無賴、強暴犯、人口販子…還是有一定文明水準的。小鄉村外面的世界,除了虛華的城堡之外,還有更多在廝殺、搶奪的野蠻角落和現實生活。此外,當野獸願意不顧自身安危、以寡擊眾,即證明其本性非惡。但,更重要的是在野獸遍體鱗傷之際,貝兒不僅起了憐憫、改觀看待,甚至付諸行動,不畏寒冷將外套蓋在野獸身上。她在當下放棄了逃走的唯一機會,將自己的馬匹用來托運受傷的野獸。那句「我需要你幫我個忙,(這句話之前,省略了「我願意幫你」),你得先讓自己站起來。」是一句多麼恰當傳神的話。關切背後的態度是「陪伴、協助,但又不剝奪其獨立自主的意願和責任」。她完全沒有考慮、盤算「值不值得?」的問題,她只在當下自問「應該不應該?」。而,她選擇了比較無私、有愛的那個聲音。若『惡』的面貌總是捉摸不定,那眼前的言行,我們直觀可知其本質就是『善』。甚至,那走回城堡的背影,則也有幾分患難鴛鴦、互相扶持的味道。
.
回到城堡之後,貝兒和家僕們一同照顧受傷的野獸。之後,在一個意外的情況下,野獸接下了貝兒正在默誦的詩詞。意外的開啟了兩人的共同興趣。貝兒不再只是擁有美貌的竊賊之女,野獸有不再只是粗暴、小氣的野獸領主。他們也漸漸開始一同了解彼此的過去和缺憾。事實是,身世再顯赫、外表再出眾的人,童年都難免也有其缺憾。此時,我們看待野獸的眼光,從《金瓶梅》的西門慶變成了《紅樓夢》的賈寶玉。他早年的荒誕生活,來自那位不堪喪偶之痛而耽溺酒色來麻痺自我的父親和缺乏母愛的童年環境所影響、扭曲。或許,多少是伊底帕斯情結。一段來自破碎家庭的殘缺成長史,養成的價值觀偏差。但,由於其本質並不壞,所以能贏得家僕們的忠誠。在他決定還給貝兒自行選擇去留的自由時,即使大家都知道,這幾乎是自我放棄了最後機會。但,他們看待主人的神情仍是「雖遺憾卻敬佩,而沒有責怪和怨言」。因為這是一個高尚的決定。是野獸在感受過那無須倚仗權勢、卻由衷而發的「愛」以後,便能將自己犧牲奉獻出去而做的決定。他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堅強面對絕望的理由。無須像過去一樣誇口主宰自己的命運,卻已成為了此刻自己內在國度的王者。這個轉變,做為野獸在劇中的一種反省和贖罪的過程。卻也是很多同類人們,在主觀上沒意願、客觀上沒條件去體驗的。透過這本傑作的大文豪之筆,用故事為芸芸眾生們開釋,帶來內心的療癒和啟迪。我必須說,這個部份,讓我覺得它跟《派特的幸福劇本》背後的寓意非常相似。兩個受苦於過去而各自殘缺的人,相遇,走到了一起。即使旁人並不看好,仍相知相惜。最後,他們用自己滿足向世人證明了「幸福,是一種選擇」。
.
其實,在結局轉變為喜劇落幕之前的一刻,貝兒趴在野獸身上哭泣。是整部劇中,最接近「真實世界」的時刻。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唯一會看到的,就只有一位哭泣的女人、空蕩蕩的大房子,以及裡面散落一地的破敗古董。所以這也可以讓我們回到故事的起點、原著作者創作靈感的起源。「如果,野獸沒有轉生、甦醒?又或者,甚至,從來沒有魔咒呢?」那,或許,是作者某一次走過鄉間的大宅邸,結識了一位患有精神病的寡婦。她避世霜居,只有滿屋子的古董遺物陪伴她,維持丈夫生前一手教她的生活品味。那些家具是她生活的夥伴,她對待它們的態度,宛如相信「萬物皆有神靈」。宛如隔絕在玻璃罐內已然凋謝的玫瑰枯枝。但是,作家實在無法接受,為什麼上天要降下這樣的苦難給這位女士。他想以憐憫的眼光,賜與這一切一個意義和理由,救贖這麼個委屈的生命。於是,他創造出了女巫、詛咒、野獸和救贖。使讀者和觀眾們,在欣賞後得以稍稍喚起麻木已久的憐憫和人性。看待眼前現世人生的苦難眾生。而劇作配樂歌詞中那句「換個角度欣賞,故事可以有不同結局」正是最好的詮釋。
.
除了原著之外,不論在當年迪士尼童話動畫或如今的真人電影,在畫面表現的技術層面上。我認為可以算是「既有傳承,也有創新」的。傳承的原因,在於它仍舊保有某些象徵和表現手法上的『陳腔濫調』(這樣的使用,並不是錯誤,只是泛濫了。當然,也正是因為有效、合理,才會人人都在用而泛濫。)例如,在女巫解除詛咒時,那個氣象大變、烏雲散去、陽光漸臨,城堡由灰黑變潔白,屋簷上的惡魔石雕幻化為黃金天使……再再是運用白與黑、光明和陰暗去做二元的對比,去強調正與邪、善與惡等內心的轉變。而讓劇調從悲劇起頭,喜劇收尾。也讓觀眾放下緊繃的神經、自責的罪惡感,享受其企盼已久的圓滿和完整感。雖然,它有這些陳腔濫調的部份,但其也有一項創新,不只是大膽突破,更可以說是對我們當今這個「地球村」時代的新價值標誌。它呈現在此電影演員們的種族與膚色的多元上。由於受原著中描寫的時代、地域和階級所限,即使導演和編劇團隊主張「忠於呈現原著意思」的版本,大概也不會有人責怪他們。但是,他們沒有。他們偏要讓它多元、讓它更貼近當今這個多元平權的新世紀的價值。其實,想來又有何不可呢?這樣一種『開放』,讓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精典,能夠更為普及和廣擴,並透過『再製』從中獲得生生不息的創新能量和更豐富的意涵,不也很好?而,這,就是它之所以「2017」的原因。
.
此外,相信在這個「後設、評論」的最後階段裡,總還有更多更多的專家學者們,可以從服飾、造型的角度做藝術與「美學」上的流變介紹和評析。或者以生產方式的轉變的那種「大歷史」式的角度,分析人類文明從農業和王權,走向工業和知識菁英的近代時期,其典範的轉移,就是如何彰顯在本書作者為兩位青年男性命運安排的夾敘夾議上面。開發的理想、道德和知識,取代了原始的慾望、本能和蠻勇,贏得這場社會價值主導權的爭奪戰。又或者,以其人際關係的權利義務、習俗、禮儀、語法、腔調、音調,進而討論歐洲人特有的世襲社會中的「階級符碼」的社會學、人類學論述。但,這些都超出了我擅長的範圍了,所以就把它們留給更專業的人吧。
造化之門黃金屋 在 許峰源-法羽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輕律師扭轉爛命 靠街頭社會學
【聯合晚報╱林珮萱】 2012.08.02 02:37 pm
許峰源。
遠見雜誌/提供
在台灣,有一位30歲的年輕人,人生經歷很特別。有些人習以為常的事,他晚了很多年才體會到。23歲時,他第一次有能力走進餐廳,吃了人生第一頓牛排大餐;24歲,才擁有人生的第一張床可以睡。那之前的每一夜,他都是鋪棉被睡地板。
然而,有些人始終難以達到的成就,他卻能比誰都還早實踐。23歲大學畢業那一年,應屆考取律師執照;24歲就自行開業,當起法羽保險律師事務所所長;26歲便靠著自己賺來的錢買下第一棟房子。以上這些,都是許峰源的真實人生。
現在的他,不過30出頭,已經創立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結合法律及保險服務的「法羽保險律師事務所」。
許峰源說,只有爆炸性壓力才能帶來爆炸性進步;成熟就是責任的承擔能力。
來到許峰源辦公室,他指著窗外說,「這一帶是三重最亂的地方,前面的忠孝橋下就是我從小住的豆干厝。」他解釋,這裡曾是全台最大的私娼寮聚集地,自小他的生長環境充斥黑道和性工作者,從家裡到社區圖書館的路上,10分鐘路程少說會經過5至6個流鶯點。
記憶裡的童年,全家人住在頂樓違建,八口人擠在權狀4.64坪、加上違建也不過13坪的屋簷下,許峰源從來沒有零用錢,速食店只去過一次。小時候吃不起牛排,曾多次在餐館門口徘徊,看著菜單望梅止渴。
「老天給你一條爛命,你就要設法翻轉過來!」他常以五洲製藥董事長吳先旺這句話當座右銘。逆境,讓他比一般孩子懂事,努力想把書念好、賺錢工作,改善家裡環境。
每天放學回家讀書直到凌晨1、2點,寫下三重高中考取台大法律系第一人的紀錄。當別的同學還在花爸媽的錢,許峰源四處打工,到夜市擺地攤、兼家教、上補習班教書等,自食其力付學費,還拿錢貼補家用。大學畢業那一年,他還攢下了20、30萬元。
但造化弄人,大學畢業、考取律師證的那一年,爸爸罹患口腔癌,見到兒子領到紅色律師證的那一晚便辭世了。父親喪事一個月後,母親驗出肺腺癌,不久也離開人世。
許峰源觀察同輩的年輕人,在職場的問題是太著重專業技術,欠缺與人相處的技術,「街頭社會學是零分。」
從小成長在三重南區,地域環境複雜。到18、19歲,許峰源許多小習慣改不了,言行舉止「江湖味」十足。 直到有了出入社會的經驗,學習到做人處事的分寸,「兄弟」樣才慢慢被磨掉,卻累積出在社會交際的分寸和「眉眉角角」。
許峰源推崇「敬老學」,這是他的另一項祕密武器。 他觀察,年輕人容易看不起老一輩人,「覺得主管都沒在做事,工作沒做得比我好,又討厭應酬、不想和長輩相處…」他感到可惜,因為這些觀念讓青年失去汲取前輩智慧的寶貴機會。
懂得「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閱讀帶給他許多啟發;在他隨身攜帶著的手機PDA裡,存有一個檔案,滿滿列著他在書籍報章、各種場合聽來的勵志佳句,「用A4列印出來會有80幾頁,」每當遇到挫折時,就會拿出來閱讀。
位於三重13坪的舊家,依然保留著當年的原貌,至今捨不得賣掉,每隔一段時間,他還會抽空回去看看。站在斑駁的牆面前,想想自己曾經的一無所有,警惕自己得奮鬥。
【2012/08/02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