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山 成為山】
不知道自己這輩子是跟垃圾怎麼扯上關係的,但垃圾為生命帶來的莫大轉折,是再清楚不過的。
早已忘了是在什麼機緣下報名淨灘種子志工的培訓,在2014年附近的一兩年裡,為了抵抗在企業工作的乾枯感受,便做了各種當時可以在精神上澆水和施肥的事情,例如週五下班搭火車到台東、週日再搭跨夜火車回到台北,也例如參加淨灘志工培訓。
淨灘一年多之後,在臉書上看到一位環保團體的朋友募集隊友到印度淨山的貼文,心想從海濱撿到山巔,應該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習慣獨自旅行的我,竟然沒有太多猶豫就加入了這支成員高達10人的淨山團。
在印度北方的喜馬偕邦,我們如期拜訪當地環保組織「Waste Warriors」(垃圾戰士),換上他們提供的綠色T-shirt,沿著主要村莊和山徑撿拾人類留下的垃圾。適逢紀念甘地生日,印度放大假,據說假期之內有千人入山,我們來得正是時候。
戰士們各個目光炯炯。從一開始互相告誡「注意安全,撿路徑上的垃圾就好,山坡上的不要去撿。」但後來忍不住下切或攀爬緩坡,呼喚著附近的隊友:「幫我接住垃圾」、「那邊,樹枝下面還有寶特瓶」。旅遊指南裡說四小時就能抵達的Triund山屋,我們卻走了八小時,到達山頂時,已經接近日落時間。
領隊的Sanam語帶疲憊地說:「你們對垃圾太執著了。」
回到台灣這座年輕的島嶼,陸陸續續走入一些山域,2019年我又重新回到戰士之列,繼續與各種垃圾肉搏。
下山本來應該如釋重負,淨山的人反而負重如石。
第一次正式淨山的路線是加羅湖四季林道,我竊喜沿途垃圾並不多,11月沒雨沒風沒高溫,正是登山的好日子。垃圾戰士們正打歪著不務正業,一路拍照留念,直到我們進入人聲鼎沸的加羅湖畔。
至少有60頂帳篷的人共享這場秋日好景。晚來沒得選營地的我們,在邊陲地帶搭完帳篷之後,一行七人陸續進入與戰鬥狀態。
貼著加羅湖的輪廓走了幾圈,很快就把垃圾收服了。自然而然,我們轉戰外圍一點的地帶,在隱蔽處發現大量的衛生用品。台灣的山友習慣把衛生紙暱稱為「小白花」。總覺得這種可愛,無疑指涉著它的不可愛,此地無銀六百八十兩。
那日遍地開滿白花,有些含苞待放,有些恣肆盛放,花了一點時間克服心理障礙,我們便進入花叢作戰模式,撿出不少衛生紙、濕紙巾和衛生棉。
布農人邦卡兒曾說,在傳統文化中,打獵的成果是上天給的,獵人出門前從不張揚、也從不設定「這次要獵到多少動物」的目標,心中不帶任何盤算,就只是把自己交給山林、交給祖靈。
垃圾戰士也有點像這樣,淨山的成果是前人給的,我們把自己交給山林,從不預先設定要清運多少垃圾下山,心中不帶有任何盤算。基本款的寶特瓶、各式食物包裝袋、高山瓦斯、衛生紙,奇特款的男用內褲、開口哈哈笑的登山鞋、霰彈槍子彈、八成新的Outdoor Research手套⋯⋯我們統統都會撿起來。
淨山也無疑一場場精彩的路上觀察兼垃圾考古,我們會看到這個世代沒見過玻璃瓶,猜想那可能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以前說不定裡面裝的是清酒;鏽蝕的食物罐頭或許是救國團時期留下的,塞在七卡山莊附近的草木裡,聽說那裡的垃圾量保證永續淨山的可能性,多到撿不完啊。
經常擔任淨山領隊的雲天大哥曾對我說,淨山就像警察巡邏一樣,「我們就是要撿給大家看,山友知道有人在淨山,代表有人在乎這件事情。」
收拾丟垃圾的破窗效應,在印度也是同理。那時確實沒人好意思在T-shirt正面印有「Waste Warriors」的人面前亂丟垃圾。有些人會問「你們在做什麼?」「你們是什麼組織?」,有些人一起幫忙撿垃圾,或者說聲「以後有機會我也想響應。」至少至少,遊客會客氣遞來手上的垃圾,然後說聲「謝謝」。
爬山人都知道熱量之於體能的重要,當熱量從糖果紙被取出,一個失神,裝盛卡路里的紙,就像樹間落下的桐花——失重,在空中多次並隨機旋轉,無聲降落在樹的腳跟上,降落在土壤之上,降落在松針鋪滿的植被上。淨山的人捨不得這份失落,於是拾起那不足一公克的輕,使之成為可以承擔之重,帶著它一起往低海拔位移。
我相信,若有人以鹽分、以油份、以糖份,以各種化學式測試山野的耐受能力,也必定是場無心之過。如果有人讓他們知道,那些對山和山裡的生命來說都太難以承受,他們可能會牢牢抓緊那鹽那油那糖,不讓它們輕易落地。
劉宸君在《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寫下,「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事物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我的經驗也幾乎如此:山能入心。
即使山裡的垃圾令人感到憂傷,也只會令人更別無選擇地想要成為一座山。在年輕島嶼身上,造山運動還兀自進行著,隱喻著我們在推推擠擠之間,還能偷偷長大。淨山,向山學習、向山致敬,哪天我們也能摺曲成一座新高山。
(文:吳宜靜;繪圖:thejane BubbleJane in the Teahouse )
★ 線上閱讀全文:https://e-info.org.tw/node/232319
★ 每週環境副刊: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89/all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三尾木木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汪汪』得知最新影片消息 ➔ http://bit.ly/DaiCyuan_sub 🐶 💎 成為『會員』搶先看片搶頭香 ➔ https://bit.ly/DaiCyuan_mb 📜 集數列表 ➔ https://pse.is/3eehe3 📜 魔法金屬大冒險 ➔ https://pse.is...
造山運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震的威力,親眼見證的造山運動。
ps.
照片中的人是我本人。
這張照片聽說在地震博物館還是921相關刊物裡面很容易看到。(家人去收集震後資料,我只是傻傻被抓去當了參照物)( 我拍的這本有筆誤喔!是光復國民中小學)
剛剛才聽網友說這張照片有出現在一些課本裡面。不知道孩子以後上學,還會不會看到這張照片。
造山運動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九月主題:#地貌與構築 ▌
說到地形的塑造者,恐怕地球本身就是高手。#板塊作用、#造山運動為 地景提供了物質的基底,地貌是取之不盡的故事來源,是連結土地及個人身世的重大線索。地景設計師可以不了解岩石圈的構成,但至少不該失去對 #土地與故事 的好奇心。活在土地空間中的人,在生活在生產在生計各方面,都是最親密的接觸者,在設計塑造地景時,#時時刻刻要關注被地景所影響的人們。在這篇擷取轉載自《#億萬年尺度的台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的篇章中,作者藉由田野調查,刻劃出 #利吉惡地 居民的生活故事。
#衛城出版
#利吉混同層
https://eyesonplace.net/2021/09/15/18399/
造山運動 在 三尾木木犬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汪汪』得知最新影片消息 ➔ http://bit.ly/DaiCyuan_sub 🐶
💎 成為『會員』搶先看片搶頭香 ➔ https://bit.ly/DaiCyuan_mb
📜 集數列表 ➔ https://pse.is/3eehe3
📜 魔法金屬大冒險 ➔ https://pse.is/3a7cka
📜 暮光巨龍模組生存 ➔ https://pse.is/LFNCP
📜 萌娘世界模組生活 ➔ https://pse.is/QJ2S9
📜 阿白白模組伺服紀錄 ➔ https://pse.is/UTYP5
📜 天竺鼠車車真香 ➔ https://pse.is/3bgha4
・🦴・🦴・🦴・║ 找到汪汪 ║・🦴・🦴・🦴・
👾 汪汪官方Discord ➔ https://discord.gg/hkGCT5AxVv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hreeTailPuppy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julius_cyuan
💬 Plurk ➔ http://www.plurk.com/puppy910240
💬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puppy910240
🍮 超商贊助汪汪 ➔ http://bit.ly/DaiCyuan_Donate
🍮 信用卡贊助汪汪 ➔ https://streamlabs.com/dai_cyuan
💬 紅石口袋 ➔ http://www.facebook.com/RedStone.Poke
・🦴・🦴・🦴・║ 遊戲資訊 ║・🦴・🦴・🦴・
🎮 遊玩版本 ➔ #Minecraft 1.16.5
💾 AT2.萌化擴充材質包 ➔ https://pse.is/3bf6x8
💾 HoloLive夥伴材質包 ➔ https://pse.is/3d5k3g
📌 系列宗旨 ➔ #台灣Vtuber #vtuber
・🦴・🦴・🦴・║ 製片夥伴 ║・🦴・🦴・🦴・
🎥 錄影軟體 ➔ Action!
👊 剪接 ➔ 蔡先生
👊 字幕:櫻花喵 ➔ https://pse.is/39wuck
・🦴・🦴・🦴・║ 出沒台V ║・🦴・🦴・🦴・
🦉 #鳥羽樂奈 ➔ http://bit.ly/Sub-TobaRana
🐻 #虛擬熊頭 ➔ http://bit.ly/Sub-TedoBear
🥩 #香草奈若 ➔ http://bit.ly/Sub-Nyoro
⛅ #悠白Ubye ➔ http://bit.ly/Sub-Ubye
🐬 #三毛海豚 ➔ http://bit.ly/Sub-SanMou
🔪 #水野魚娜 ➔ http://bit.ly/Sub-Yuna
🦊 #醬油Mochi ➔ http://bit.ly/Sub-Mochi
🐣 #鴨鴨伊比 ➔ http://bit.ly/Sub-Ahiru
🐹 #灰名Kaina ➔ http://bit.ly/Sub-Kaina
🐶 #三尾木木犬 ➔ http://bit.ly/Sub-DaiCyuan (DD)
・🦴・🦴・🦴・║ 音樂使用 ║・🦴・🦴・🦴・
🎵 配樂
Dova-s ➔ https://dova-s.jp
🎵 版權聲明
Hamster March by Kevin MacLeod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Source: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212
Artist: http://incompetech.com/
#三尾木木犬 #麥塊 #遊戲解說
造山運動 在 Marcos & Jinny相許旅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平溪孝子山的親民程度 已堪稱是 台北人國民步道
單程不到半小時 就能完登孝子山 只爬一座不過癮
連走慈母峰普陀山也是大眾行程 約2hr可完登3座
但如果想要挑戰小小攀岩場與欣賞頂天大石壁山徑
建議『孝子山 慈母峰 慈恩嶺 普陀山』四連峰縱走
四座山海拔分別是孝子山360公尺 慈母峰410公尺
慈恩嶺385公尺 與普陀山的450公尺 普陀山最高
陡度是孝子山最高 其次慈恩嶺 慈母峰坡度最緩和
孝子山是造山運動將東北面老地層擠壓成單面山
孝子山周邊有20幾座山又稱作二十四孝山而得名
除了慈母峰有不鏽鋼基點之外 其他三座山無基石
慈母峰是四座山中 登頂處岩稜地面最寬敞的一座
慈母峰也是環視孝子山與普陀山視野最近的一處
從慈母峰轉往慈恩嶺 最驚喜的路段 就是大石壁
石壁下石階寬度僅能容納一人行走 左側有繩索
從石壁底下抬頭仰望 會感覺高不見頂 非常壯觀
走完石壁後右轉到慈恩嶺前 都是樹根林蔭路徑
直到看見步道展示牌後右轉 就能看見小攀岩場
岩壁上都有不鏽鋼環與麻繩 可作施力點與踩點
男性10秒就能成功攀岩而上 很適合輕鬆玩攀岩
登頂慈恩嶺無基石 360度環景山巒遠眺中央尖
慈恩嶺攀岩場右下走東勢格古道可回平溪國中
不過我們左上回到慈母峰下的岔路續登普陀山
普陀山登頂看慈母峰山形很像一隻俯臥的巨獸
孝子山慈母峰慈恩嶺普陀山全程約3小時4公里
登山軌跡與時間參考:
12:50 google導航定位普陀靈寺
孝子山登山口停車場
12:53 0.2k 三岔路
13:03 0.5k 孝子山
13:30 0.8k 三岔路
13:25 1k慈母峰
14:00 1.2k慈母峰下岔路口
14:10 1.6k大石壁
14:40 2.1k慈恩嶺
15:40 3.1k慈母峰下岔路口
15:50 3.3k普陀山
16:00 3.8k三岔路
16:05 4k孝子山登山口
交通方式:
開車可Google導航到『普陀靈寺』抵達登山口停車場,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搭火車至平溪車站或是從捷運木柵站搭乘公車795到平溪站下車,再步行至靜安路二段294巷一路往上步行到登山口停車場。
#孝子山 #慈母峰 #普陀山 #慈恩嶺 #孝子山四連峰 #平溪
造山運動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垃圾 #焚化爐 #事業廢棄物 #地方 #廚餘 #環保署
👤來賓:
沈志修(環保署常務副署長)
呂理德(桃園市環保局長)
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 歡迎網友、鄉民們,週一到週四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AI中文字幕。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AI字幕更多學習機會,謝謝!歡迎訂閱我們:http://bit.ly/1rE5b6H
___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有話好說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有話好說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造山運動 在 小器-的-造山運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小器-的-造山運動. 145 likes · 26 talking about this. 小窯成不了大器,但再大的窯也造不了山, 以器小的微觀世界,企圖勾勒出心中的巍峨大山。 ... <看更多>
造山運動 在 [問題] 請問喜馬拉雅山的造山運動所引起的冰期? 的推薦與評價
友人問了我一個問題
“請問喜馬拉雅山那次的造山運動所引起的冰期的名稱是什麼啊?
他算是讓新生代變冷的原因嗎?”
簡略回答如下,如果有不清楚或是講錯的還請不吝指教
喜馬拉雅山主要的造山運動主要是Eocene-Oligocene附近~30幾Ma左右,
(這要問鐘大實驗室),而有一個假設是說,當造山運動激烈的時候,
矽酸鹽類風化的時候會消耗掉CO2,所以會造成地球冷卻
相對應的在當時南極大陸因為澳洲,塔司馬尼亞,印度的相繼離開~
而變成相對應孤立的大陸,環南極洋流開始產生,由低緯度來的熱不容易傳到南極,
所以開始了東南極冰蓋的產生,全球冰川體積有一個明顯的增加。
嚴格來說,他並不是一個“冰期”,所謂的Ice age, 冰期指的是過去40-80萬年來,
明顯的10萬年週期主導的“北半球”陸上冰川發育事件。
南極在Eocene/Oligocene界限左右的東南極冰川發育事件是一個”百萬年”尺度
的“南半球”冰川發育事件
對於這個事件本身,有兩派在爭執,一個就是你說的造山學派,另一個是我剛才講的,
因為環南極洋流產生造成熱隔絕的洋流學派(魏老師的老師James Kennett早年的代表作)
。造山學派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都在於聽起來非常有道理,但是很難找到直接的證據,
因為要證明造山運動,風化加速這件事情其實比想像中複雜很多,要有精確的年代控制
,又要找到可以代表風化速率的代用指標非常困難,所以文章其實不多,
2009年Nature Geosciences有一篇,但我現在想不起來。現在兩派都還在努力中,
因為東南極冰川發育是一個地球在新生代逐漸變冷的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還有就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很難找到代用指標,
旦目前的研究都指向說當時的確二氧化碳濃度有下降
--
讓我們起來吧!!
用狂飆的熱情和鐵般的理智
創造我們的世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6.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