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有空就麻木的滑手機,滑到半夜就接著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就像個廢物嗎?你被手機綁架了!
上上篇貼文跟大家聊過「手機成癮的主要原因」,而這篇要帶大家破解手機成癮,找回你那被手機控制的大腦、找回你的生活。
如果你想趕快脫離那成癮時快樂,成癮後痛苦的惡行循環,就好好把這篇貼文看完吧!
﹏﹏﹏﹏﹏﹏﹏﹏﹏﹏﹏﹏﹏﹏﹏﹏﹏﹏﹏
🔷 先告訴自己:手機上癮不是你的錯! 🔷
﹋﹋﹋﹋﹋﹋﹋﹋﹋﹋﹋﹋﹋﹋﹋﹋﹋﹋﹋
如果你也是每次上癮都無法自拔,但上癮後又會悔恨不已的人,我要跟你說:「別再責怪自己啦!手機上癮並不是你的錯」
在 ⟪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 這本書裡面有提到,要讓你對一個產品成癮,主要有四個步驟:
1. 誘發注意:先想盡辦法吸引你的注意力
2. 刺激行動:用誘餌刺激你做出任何行動
3. 給予獎勵:在你行動後給你豐厚獎勵,讓你有獲得感
4. 投入上癮:持續讓你投入時間、精力與金錢,一步步走向「上癮」
手機上的社群媒體、遊戲、影音,都是用同樣的套路,讓我們來舉兩個例子看看。
「社群媒體成癮」
1. 看到朋友在用某些社群媒體,所以你也開始用 -> 誘發注意
2. 為了跟朋友互動,因此發文、發限動、開語音房 -> 刺激行動
3. 朋友按讚、分享,路人追蹤、關注、讚賞你 -> 給予獎勵
4. 用得越久、越多朋友在平台上,你就越怕錯過、越離不開 -> 投入上癮
「手機遊戲成癮」
1. 看到遊戲廣告,覺得想耍廢想玩遊戲 -> 誘發注意
2. 故事情境引導,讓你跟著他逐步入門 -> 刺激行動
3. 升等、拿裝備、打Boss、打贏對戰、變強 -> 給予獎勵
4. 等級變高,甚至花錢買點數,就離不開了 -> 投入上癮
你也可以想想發生在你身上的成癮狀況,是不是也能套用這兩個狀況呢?
是的話,也許你可以嘗試跟著底下步驟,來破解看看。
﹏﹏﹏﹏﹏﹏﹏﹏﹏﹏
🔷 打破上癮的模型🔷
﹋﹋﹋﹋﹋﹋﹋﹋﹋﹋
既然上癮的模型是:誘發->行動->獎勵->投入
那我們的大原則就是反向操作:杜絕誘發->避免行動->獎勵無感->不再投入
很簡單吧,接下來就一步驟一步驟提供大家一些方法來實作!
﹏﹏﹏﹏﹏﹏﹏﹏﹏﹏﹏﹏﹏
🔷 杜絕誘發:眼不見為淨 🔷
﹋﹋﹋﹋﹋﹋﹋﹋﹋﹋﹋﹋﹋
第一步讓自己不要手機成癮的方法,就是「不接觸」、「不提醒」
1. 「不接觸」:避免自己接觸那些常成癮的地雷
2. 「不提醒」:把會導致成癮的外部提醒都關閉
推薦大家執行的方式有幾個:
1. 關閉手機App的主動通知
2. 養成長期開勿擾模式的習慣
3. 觀察自己會成癮的事並避免
第三點舉個例子,我自己吃飯休息時看劇,都會導致一直看下去。
因此我自己貼了張便條紙寫著「吃飯/休息別看劇&YT」,提醒自己別做會誘發成癮的事情
﹏﹏﹏﹏﹏﹏﹏﹏﹏﹏﹏﹏﹏﹏﹏
🔷 避免行動:不開始就不成癮 🔷
﹋﹋﹋﹋﹋﹋﹋﹋﹋﹋﹋﹋﹋﹋﹋
其實最有效的方法大家應該都聽過,但總是做不到,那就是:
1. 需要專注前,把手機放遠一點
2. 把容易成癮的 App 直接刪除
3. 關飛航或勿擾模式與世隔絕
不過我要說個殘酷的事實:「趁你清醒時,為自己設計沒有誘惑的環境,是最有效的方法」
手機不在旁邊,就不會工作到一半想去滑。
電腦不裝遊戲,就不會挫折時打開來逃避。
房間沒有零食,餓了沒得吃就不會再亂吃。
越難去行動,就會越降低自己想做的慾望,上面三點方法大家用用看吧!
﹏﹏﹏﹏﹏﹏﹏﹏﹏﹏﹏﹏
🔷 獎勵無感:轉移快樂 🔷
﹋﹋﹋﹋﹋﹋﹋﹋﹋﹋﹋﹋
「快樂都是被比較出來的」想想那些當兵的男生,是不是總說自己當兵時,可以讀很多書?
那就是因為他們一切的快樂都被奪走,而閱讀這件事,就變成最快樂的事情了。
當我們滑手機的行為與獎勵被奪走時,我們勢必需要補償一個獎勵。
也許設立一個門檻:「一天滑手機1小時以下,堅持一個月,就買一個包 or 3C產品,或出去玩一趟」。
替代的快樂產物,就看每個人想要的,去設計能說服自己的獎勵囉!(盡可能不要給物質獎勵是最好)
﹏﹏﹏﹏﹏﹏﹏﹏﹏﹏﹏﹏﹏
🔷 不再投入:主動不參與 🔷
﹋﹋﹋﹋﹋﹋﹋﹋﹋﹋﹋﹋﹋
玩遊戲的人一定體會過,只要一個遊戲你買了點數,你就會無止盡地玩下去,甚至買下去。
不再投入其實很簡單,就是直接讓自己「跟不上進度」。
1. 朋友PO新動態,你「主動」不看一陣子試試看。
2. 遊戲集合打王,你「主動」讓自己那時候有事,錯過試試看。
一但這樣嘗試,你的習慣就會被打破,因而慢慢對所有成癮感到無感囉。
﹏﹏﹏﹏﹏﹏﹏﹏﹏﹏﹏﹏﹏﹏﹏﹏﹏﹏﹏
🔶 手機成癮戒除,其實還是要對症下藥 🔶
﹋﹋﹋﹋﹋﹋﹋﹋﹋﹋﹋﹋﹋﹋﹋﹋﹋﹋﹋
以上的方法都是一些通用方法,也許對你有效,也許沒效。
如果你看完這些方法,還是覺得無法解決你的症狀的話
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手機成癮是怎麼樣的」,我會私訊給你一些改進建議唷!
(我盡快回覆,以免訊息太多XD)
﹏﹏﹏﹏﹏﹏﹏﹏﹏﹏﹏﹏﹏﹏﹏
#高效研究室
#成癮 #手機 #手機成癮 #手機成癮症 #沉迷 #遊戲 #思維 #成長 #學習 #誘惑 #成功 #思考 #投入 #獎勵 #破解
遊戲成癮解決方法 在 Mr.K 領先時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也有逃避、拖延的毛病嗎?面對困難挑戰、不斷逼近的Deadline,卻寧願逃到床上躺著廢,也不願做出行動?
當我們越逃避,就越有罪惡感,並更加深了逃避現實的慾望,不斷惡性循環
這篇文就要從心態面、方法面來跟大家分享關於「忙碌拖延」、「忙碌逃避」的真正原因,以及該如何解決這樣的毛病
這篇建議每個拖延症患者收藏起來,反覆觀看,反覆提醒自己!
﹏﹏﹏﹏﹏﹏﹏﹏﹏﹏﹏﹏﹏﹏﹏﹏﹏﹏﹏﹏
🔷 壓力使我們成長?不,壓力使我們脆弱 🔷
﹋﹋﹋﹋﹋﹋﹋﹋﹋﹋﹋﹋﹋﹋﹋﹋﹋﹋﹋﹋
有時我們會有種「壓力會使我們成長」、「壓力會帶來動力」等等的錯覺,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是這樣。
當我們已經受困於拖延、逃避的循環,在原本已經塞滿的腦袋上加入壓力,只會讓大腦更脆弱。
壓力,會從很多方面影響著我們更容易屈服誘惑、拖延,讓我們面對渴望,毫無還手之力。
想改善拖延,就先改改自己認為「壓力會讓自己更好」的錯誤想法!
﹏﹏﹏﹏﹏﹏﹏﹏﹏﹏﹏﹏﹏﹏﹏﹏﹏﹏﹏
🔷 為什麼人會成癮?成癮讓我們快樂? 🔷
﹋﹋﹋﹋﹋﹋﹋﹋﹋﹋﹋﹋﹋﹋﹋﹋﹋﹋﹋
過去也許大家常聽到「多巴胺」這個詞,通常大家在講我們為什麼會社群成癮、遊戲成癮等成癮症狀,都會提到它。
當我們玩遊戲、看劇、滑社群時,這些平台給予我們的即時反饋,會讓你的腦袋分泌多巴胺,並感到開心愉悅。
比如:打遊戲贏了會很爽,打久了會升等變強、看劇體驗劇中人物的精彩故事、而滑社群可以體驗別人的生活。
但我們必須搞清楚的是:「腦袋所引導的渴望,與人生中真實的快樂是不同的」
你有沒有曾與親近的人一起站在美景前,看著日出、夕陽或海洋,吹著海風感嘆道:「人生的快樂,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那是我們打從心裡感受到的快樂,前面所提到壓力造成渴望,而對渴望妥協讓我們誤以為快樂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搞清楚這點,我們才能繼續往下解決壓力拖延問題。
﹏﹏﹏﹏﹏﹏﹏﹏﹏﹏﹏﹏﹏﹏﹏
🔷 拖延惡性循環如何形成的? 🔷
﹋﹋﹋﹋﹋﹋﹋﹋﹋﹋﹋﹋﹋﹋﹋
這邊我先停止用多巴胺這專有名詞,畢竟我們不是專業人士,那就用「正負能量」來替代吧!
當我們面對壓力,就會產生許多負面情緒像是焦慮、抑鬱等。處理這些負能量需要耗費我們許多的意志力,也等同於在消耗我們的正能量。
於是,我們會進入一個非常可怕的循環:
壓力大 -> 想放鬆 -> 玩遊戲 -> 時間更緊迫壓力更大 -> 更想放鬆 ->更想玩遊戲
到底該怎麼跳出這個循環?下一小節提供大家幾個我實踐過的實用方法!
不保證有用,畢竟每個人狀況不同,但因為我用過有效,所以值得大家去嘗試看看~
﹏﹏﹏﹏﹏﹏﹏﹏﹏﹏﹏﹏﹏﹏﹏
🔷 如何避免壓力拖延、逃避?🔷
﹋﹋﹋﹋﹋﹋﹋﹋﹋﹋﹋﹋﹋﹋﹋
我從我用來避免壓力導致拖延與逃避的方法中,提煉三點最好用的跟大家分享:
(我幫這些方法取了些有趣的名稱,請大家扮演一下三個角色)
1. 當個好父母
2. 當個凡人
3. 當個慢半拍的人
1️⃣ 當個好父母,請大家想像你的孩子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卻因為貪玩而沒有做好作業,身為好父母會怎麼教育他呢?用引導、陪伴,還是用施壓、責怪?
當個自己的好父母,停止內疚與自責,告訴自己「你已經很認真、很努力了」。
(我是理性派的人,但這些自我療癒,在治療拖延的過程中是避不掉的)
2️⃣ 當個凡人,簡單說就是告訴自己「我是個凡人、我也有極限、我也有不足」,感受自己的不足,好好愛自己,是我們從拖延中拯救自己的好方法
3️⃣ 當個慢半拍的人,則是要我們提醒自己「當我們感到焦慮、壓力時,先不要馬上去做那些讓我們覺得“有趣”、能感到“快樂”的事」
慢個半拍,停一下什麼都不要做。停滯的時間不是浪費,而是我們在等待情緒退去、衝動退去,等著找回自己。
衝動的那股勁過了,我們的心就好受一點,不會再總是逃避了。
﹏﹏﹏﹏﹏﹏﹏﹏﹏﹏﹏﹏﹏﹏﹏﹏﹏
🔶 你的拖延逃避,是怎麼樣的呢? 🔶
﹋﹋﹋﹋﹋﹋﹋﹋﹋﹋﹋﹋﹋﹋﹋﹋﹋
其實在開始分享與高效有關、心態思維有關的內容後,收到很多很多的提問,都是關於「怎麼治療拖延的」
很多人認為,只要用對方法約束自己,就能「徹底擺脫拖延」,也很多人覺得,那些成功人士,都不會拖延。
雖然我沒做過人類普查,但我自己觀察到的事,不管多厲害的人,都還是會有拖延。
只是他們會針對自己的狀況對症下藥,抑制拖延、解決拖延、或者讓拖延就像過客一樣經過。
而你呢?你的拖延狀況是怎麼樣的?這篇文的心態調適對你有幫助嗎?
歡迎底下留言分享你的狀況,或者標記你也受困於拖延很久的朋友,讓他來試試看這些方法!
#老K成長學
#拖延 #逃避 #壓力 #心態 #心靈 #成長 #痛苦 #動力 #積極 #方法 #時間管理 #提升效率 #惡性循環
遊戲成癮解決方法 在 艾主婦の防呆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到有關數位教養的建議覺得不錯分享給大家
許多專家均建議3歲以下大腦情緒還在發育, 不宜接觸3C產品
常看到很多父母吃飯時手機平板就拿出來了, 安捏真的母湯啊....
而且連小孩在看什麼都沒有在管!
差不多3歲左右我有讓小孩慢慢接觸平板或數位產品, 我的理由是
1. 不久的未來是人工智慧的時代, 如果可以了解程式和編碼, 對未來會很有幫助.
李開復在2017年對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生的致詞有說到, "在AI時代,你不僅僅是與其他人競爭,你還在和人工智慧競爭。你有責任優先解決疑難問題,而不是把你的時間浪費在機器就能勝任的事務上" 所以我希望小孩可以藉由接觸有教育意義的app, 來啟蒙她對程式和編碼的好奇
2. 她需要學習控制對於有些她喜歡的東西就只能玩一段時間, 時間到收起來也不哭鬧, 自己去玩別的遊戲或看別的書, 幫助他們未來不要對網路或3C成癮. 我撐到快3歲才讓她接觸平板, 之前累積了不少讓她學習自我控制和遵守規定的原則, 所以我相信她也可以做到.
根據一篇從英國牛津大學在2014年發表在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的期刊指出, 每天讓孩子玩電動, 只要不超過1小時, 其實是有助於他們的社交能力, 也比較不會有過動及情緒的問題發生. 研究報告主要針對5000名兒童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若是每天花1小時玩電玩的人, 比起一般完全不玩的人, 更擅長社交, 調適能力也比較好, 也少有情緒問題, 更比較沒有過動的情形發生. 但若是增加到3小時的話, 對他們來說只有害處沒有益處
3. 讓小孩學習對他自己的東西負責, 自己保管使用, 使用完不能隨手亂丟, 還有要遵守何時才可以使用平板的規定
4. 讓小孩習慣不管是看書或是看電視, 使用平板, 一段時間都要休息一下來保護眼睛
之前看過一本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推薦的書有寫到有關數位教養的建議
1. 要選擇適當的時期, 並在大人的管制下才開始. 父母和小孩關係很良好的時候就開始, 可以透過適切的教養方法培養正確的習慣. 如果到了小學或是青少年時期才開始, 有時比較難管控反而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而且最好看看小孩是否能遵守規定, 有衝動控制能力和自制能力, 再給予數位機器.
2. 玩的內容比玩的時間重要.
3. 要明確規定違反使用約定時的罰則, 並且要說明為什麼要訂定這些規定. 舉例來說, 不要只跟小孩說"不能玩太久" 他們會無限WHY WHY WHY. 可以說"如果玩太久, 會影響視力, 而且大腦不會對閱讀這種單調的刺激有反應, 就會越來越笨"
4. 父母和小孩可以彼此分享玩數位產品的心得, 大人對小孩在玩的事情表示關心展現出共鳴, 小孩也會覺得安定, 覺得父母是可以自在談話的對象, 更有共鳴
只要好好使用, 3C產品也可以是很好的教養工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