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945762
上回講到因為比卡超升政務司,突然又令好多香港人關注起香港政制上黎。
「專業記者」林妙茵認為:政務司司長統領九個政策局,包括教育、社福、食衛、房屋運輸等,並且是臨時代理特首職務第一順位官員,然後藉此質疑李家超學歷、工作資歷無資格擔當呢個席位:呢種睇法,其實都好反映倒一般抱殘守舊嘅傳媒老屎忽,完全忽略政治現實嘅誤解。
綜觀全港媒體,似乎都係得共媒01點出歷任政務司嘅一個特性:就係永遠無一個政務司可以做完一屆完整任期。咁其實反映咗由回歸而黎,政務司長有兩大特徵:
1.政務司長從來無你想像中咁重要
2.佢只係一個過渡性職位
然後我地作一個簡單嘅回顧,究竟歷任政務司長有啲咩值得一記嘅地方:
第一任陳安方生作為港英餘孽只因政權交替先獲留任,響回歸後好快就同董建華不咬弘,之後響2000年黯然下台
第二任曾蔭權在任期間被董建華全面架空,更於沙士時投閒置散負責全港清潔,被嘲為「無兵司令」、「掃街大隊長」
第三任許士仁為曾蔭權指定軍師,似智囊多於政務司,短短任職兩年後,於換屆時被撤換
第四任唐英年為第一位非AO出身、算係有比較完整任期嘅政務司長。但佢在任期間一直欠缺令人留下印象嘅實績(我最記得就只有拍賣自選車牌),而且往後更因參選特首時表現無能,被人批評廢柴
第五任林瑞麟任期只有9個月,純粹為換替辭職參選嘅唐英年為過渡性任命,相比佢任職政制事務局時作為「人肉錄音機」,印象可以話更加模糊
第六任林鄭終於為第一個擁有實權及執政意志嘅政務司,但更多人認為治港政策皆為梁振英主導,林鄭主要為同流合污、協助落實。林鄭同唐英年一樣,皆因參選特首而未能完成政務司長完整任期。
第七任張建宗一直被視為過渡性人選,幾年黎外間從未停止過揣測佢幾時會被換走;老實講以佢嘅無能去到最後一刻先被炒,反而幾令人意外
講到呢度,大家應該清楚明白,政務司從來唔係果班「傳媒精英」、「時事KOL」想像中咁重要,
時事KOL分析香港政局,長期以黎都出現三大謬誤
一、每當特首希望強政勵治,政務司長就成為一個篤眼篤鼻嘅存在,關係好嘅政務司會成智囊、代行人,但一個將政務司架空嘅政府,亦唔見得對政局產生乜嘢重要影響;反而負責揸數嘅財政司,屢屢係比政務司更搶鏡。
二、其實公務員系統長久以黎都有佢固有一套運作模式,對於不滿嘅行政命令,公務員都會有不同方式進行抵制;但掉番轉頭佢地亦無一般市民想像中咁有骨氣(例如集體宣誓)。
呢種「中央同地方」嘅勢力抗衡,其實中共本身都存在呢種問題,但並唔係話有一個能幹嘅政務司就能解決──舉個例,林鄭「好打得」、夠資歷未?但佢對於各種土地規劃問題,由梁振英時代開始一樣係無從入手。
三、更重要一點卻係,好多人高估咗特衰政府嘅執政意志,其實自從董建華響八萬五一役奶咗嘢後,由曾蔭權無為而治、去到曾俊華嘅守財奴政策,去到今時今日仲未上倒馬嘅明日大嶼……基本上每一樣嘢都係hea住黎做,既然係咁,就算比你有個出色嘅政務司,都無用武之地啦
結果今時今日政務司真正嘅意義,只在於作為宣示特首接班人嘅銜頭:就好似美國副總統一樣,只有當美國總統死Q咗,又或者搵接班人時,佢先有存在意義──真正打破政務司先例嘅,從來唔係李家超,而係唐英年囉,因為佢係第一個被欽點後接班失敗嘅政務司長,而點解張建宗成日都比人質疑點解咁耐都唔落台,亦唔係因為佢無能,而係佢從來都無被視為下任特首人選。
甚至乎推國安法立法,都從來唔撚需要政務司架,一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一個保安局,一個警務署長,經已乜Q都搞掂哂啦,拿呢個就真係實質Police State嘅含意勒!
至於以比卡超嘅學歷,足唔足以勝任特首?呢個問題我諗應該要等佢正式宣佈參選先再講啦,記住,政治一日都嫌長呀!
運輸大隊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嚴峻 搭乘計程車也記得一定要「實聯制」
防疫嚴防破口,從市場到車站,每個細節都不能輕易放過。今天下午奉陳其邁市長之命,我在交通局張淑娟局長及交通警察大隊張偉中大隊長的陪同下,前往高雄車站站西路的車站出入口,關心高雄火車站旁的計程車排班區的駕駛朋友們,是否均有落實防疫措施;也一一問候每日辛苦排班的計程車司機朋友們,務必要落實「戴口罩」、「勤清消」及「簡訊實聯制」等措施,為乘客及自身安全把關。
行政院於前日公布推動「簡訊實聯制」措施,本府交通局回報市轄各項運輸工具的推動情形,現有全高雄市971輛公車及8艘旗津線渡輪(旗津及前中航線)皆已完成QRcode申請,並張貼於運具上供民眾使用。至於全市計程車部分,已有22個相關車隊、工(協會)等提出實聯制QRcode申請,共計逾8,000張,其中已張貼1,626張,其餘也務必依照交通部規定,須於5/26前全數完成;至於個人車行之駕駛人,交通局已先一次性申請,並指派專責人員將實聯制QRcode分送各車站及各大排班區,以便於個人車行之駕駛人取得。
相當感謝高雄火車站計程車委員會的李俊龍主委熱心幫忙、奔走,由他出面號召個人車行之駕駛人積極配合,相信有了駕駛人的密切配合,交通局團隊有信心讓全市的運輸工具,能以最快速度落實乘客實聯制的推動。
我在站西路所見,司機們不僅自身配戴口罩,也多能提醒乘客配合防疫措施,如在乘客上車時即要求乘客於乘車期間,全程戴口罩;有的司機還告訴我,只要將上一位乘客送達目的地,自己就立刻進行車內清消;如車內乘客易碰觸的門把、坐椅及椅背等,同時也會注意要適度微開對角車窗以保持通風等細節,都是為了防疫萬無一失。
基於計程車搭載的多屬非固定乘客的特殊性,司機本身的防疫意識及風險自控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也是防疫的第一線。今天我也觀察到,多數計程車內,均已張貼簡訊實聯制QRcode,我認為駕駛人員的高度自律及良好配合度,絕對是防疫的關鍵力量!
藉此,再度呼籲尚未領取QRcode的車隊隊員、車行駕駛及合作社社員,請儘快領取並張貼於車內,便於乘客配合。
提醒市民朋友,疫情期間搭乘公車、捷運及計程車,駕駛與乘客務必全程佩戴口罩減少交談,經查獲或舉報未正確配戴口罩且經勸導不聽者,將處新臺幣3000元至1萬5000元罰鍰,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任何的防疫漏洞,都將讓群體付出沉重的代價,願市民朋友們都不要輕忽自己的力量,也為自己的生命安全,加一份保障。
#搭乘捷運、輕軌、公車、客運、渡輪、計程車等大眾運輸工具車廂內及大眾運輸場站,全程配戴口罩
#「簡訊實聯制」,你我更安全
運輸大隊長 在 台北市議員 陳政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egway、電動滑板車🛴單輪平衡車應納入系統管理》
《因應未來發展趨勢、要求6個月內完成配套措施》
政忠於交通部門質詢📣時,提出目前歐美地區相當流行的👉賽格威Segway、單輪平衡車、電動滑板車🛴及相關載具,都成為時尚年輕人的交通工具。
它在現有城市發展大眾運輸系統銜接載具之趨勢中,具有以下幾項優點:
✅做為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銜接交通工具。
✅可以減少機車與腳踏車的使用與停車空間的問題。
✅兼具健身功能為多數青年人的喜好且符合未來發展趨勢。
✅沒有空氣污染的問題,攜帶輕巧、方便、便宜、高度符合環保。
阿忠針對下列問題,與交通局長及交通大隊長,討論共同的意見:
1、是否贊成開放使用?
2、目前街道上已經使用,有否造成哪些違規與公共安全?
3、在現行法律規範下有哪些需要檢討與修訂的方向?
4、多久可以提出相關配套措施?
5、多久可以全面於台北市實施、推動?
最後局長答應在因應未來發展趨勢及立法院即將於今年11月通過相關法案的同時,於明年四月議會開議前完成台北市相關修法及必要的配套措施的修訂!
以利年輕朋友新的電動滑板車🛴及相關載具,都能安全上路~~🎉🎉🎉
台北市議員 陳政忠
社子服務處 :2815-0700
士林服務處 :8861-3733
天母服務處 8866-5677
北投服務處 :2897-5378
FOR YOU FOREVER
為您-自始至忠
運輸大隊長 在 蒋公千古!运输大队长!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运输大队长 ! 124 views124 views. Oct 24, 2020. 2. Dislike. Share. Save. Pink Wolf. Pink Wolf. Subscribe. 微操带师常凯申. Show less Show more ... ... <看更多>
運輸大隊長 在 運輸大隊長-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Gunslinger 不曾遠去的硝煙ले नयाँ फोटो थप्नुभयो। ... #運輸大隊長 軍事研究網站Orxy最近列出了阿富汗國民軍在過去兩個月的悍馬戰術軍車損失總數 ... ... <看更多>
運輸大隊長 在 [討論] 國共內戰龐大的軍事損失- 看板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storm.mg/article/449181
許多大陸製播的國共內戰戲劇,嘲諷國府軍隊軍火被共軍虜獲,譏笑蔣中正是補給大隊大隊
長。國共內戰在1947年逐漸擴大後,到了1948年國府已現頹勢,因為先前美國禁運軍火之故
,國府在解禁之後,開始大量向美國採購彈藥,但屢屢作戰不利,美援軍品被中共虜獲,最
後美方都看不下去,擔心長此以往,這些彈藥武器會被用來傷害西方國家,對於軍事援助國
府,又恢復採取管制,中國的國防工業落伍,連帶打仗的彈藥與各色裝備都要仰人鼻息,真
是非常可悲。
國共內戰過程當中,國府到底損失多少軍備,國民黨政府遷台後,也很少對外公開這方面的
資料,但在美國國務院的公開檔案當中,卻有許多相關的資料。在1949年1月21日蔣中正引
退下野之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從南京發電給剛剛上台的美國國務卿艾契遜,報告國府
從1948年以來因為在內戰當中損失的美援物資。
司徒雷登的報告指出,在華東的徐蚌地區,華北的張家口、南口、懷來,以及天津地區,國
民黨部隊因為譁變、擄獲、作戰,損失了兩個軍,有百分之八十美械裝備,總共3萬5000人
。兩個軍,有百分之五十美械裝備,總共3萬5000人。兩個軍,有百分之十五美械裝備,總
共3萬人。另外還有二十個軍,沒有裝備美械,也沒有接受過美軍訓練,總共32萬1000人。
另外,現在在北京受到圍困,已經到了投降邊緣的部隊,有一個軍三個師,至少有百分之八
十五美械裝備,總共7萬8000人。其他沒有美械裝備與美式訓練的部隊,有7萬4000人。
無法精確估計全部的軍事裝備與軍事庫存的損失,因為沒有任何一位中國人,或者美國人,
知道任何國府部隊的裝備表,更不要說這些部隊究竟持有那些裝備。國府部隊的組成大小,
不同部隊之間的變動差異很大。以第二兵團(邱清泉兵團,不久前才在徐蚌會戰遭共軍包圍
全殲)的美式裝備統計,大概可以給我們一個猜測的範圍。第二兵團有五個軍,其中一個軍
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美械裝備,一個軍有百分之五十的美械裝備。
美式裝備包括39門105榴彈砲,12門75榴彈砲,14門四二迫砲,1萬590支步槍,1萬456支衝
鋒槍,193挺重機關槍,72具火箭筒,55具火焰放射器,768門六零迫砲,113門八一迫砲,4
9輛指揮車,53輛武器裝運車,207輛二又二分之一噸卡車,4輛救護車。
飛行裝備損失,包括4架F-51野馬式戰鬥機,5架B-25米契爾式中型轟炸機,7架蚊式機,6架
C-46運輸機,1架B-24重型轟炸機,以及3架訓練機,這些數字是唯一確實的損失數量,但是
從9月15日到11月23日之間的中國空軍損失,可以給我們對於空軍損耗有比較清楚的概念,
這段時間損失了71架飛機,大部分都是因為在機場墬毀。
按照司徒雷登的說明,徐蚌地區與平津一帶損失總共二十六個軍,42萬1000人。北京當時因
為平津戰役還沒也結束,但有15萬2000人遭到圍困,但後來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傅作義
決定開城投降,以免文化古城遭到戰火蹂躪。也就是說,在1949年初國府損失了57萬3000人
。
更早之前的1948年下半年,國府在內戰中漸失主動,節節失利。美國國務院檔案中,可以看
到1948年11月9日,司徒雷登寫給國務卿馬歇爾的電報。司徒雷登的報告提到,在濟南戰役
、錦州、長春、瀋陽等戰役當中,國府損失八個美國訓練的師,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美械裝備
,共8萬4000人。一個美國訓練的師,有百分之五十的美械裝備,共1萬5000人。兩個美國訓
練的師,有百分之三十的美械裝備,共2萬2000人。二十二個師,沒有美式訓練與美械裝備
,共20萬2000人。
裝備損失有9萬7500支美國步槍,其他步槍有13萬6500支。輕重機槍損失920挺美國機槍,其
他步槍損失1萬4000挺。四五口徑衝鋒槍2萬6000支。榴彈發射器損失1700具美造,他國生產
2200。六零迫砲損失,美造3160門。八一、八二、一五零迫砲損失,美造1200門。四二迫砲
損失美造65門。反戰車砲,美造115門,335門他國生產。75榴彈砲損失,美造115門,226門
他國生產。105榴彈砲損失,美造46門。155榴彈砲損失,美造36門。五零對空機槍損失,美
造12挺。其他國生產對空機槍損失127挺。6451支非美造手槍。
彈藥的損失,1億6000萬發小火器子彈,25萬發迫砲砲彈,8萬發野戰砲砲彈,21萬發榴彈砲
砲彈,60萬個手榴彈。
1948年下半年國府損失33師,32萬3000人。如果將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1月的國府損失加
起來,國府損失的兵力高達89萬6000人。這還沒有計算1947年內戰升高之際,國府損失的兵
力,以及共軍在徐蚌會戰後,渡江攻占南京、上海、福州、廈門,以及華中、華南等地區,
乃至大陸西南地區最後的戰役,國府的損失可能超過百萬之上,丟失的裝備更是不計其數。
美國在1948年下半年開始對國共內戰的前景,充滿憂心。在1948年11月2日,國務院發電報
給駐南京美國大使館的司徒雷登,希望司徒雷登提供詳盡的數據給國務卿,也就是有關國府
從濟南淪陷近來的戰役損失。這也就是為何司徒雷登會分別在1948年11月9日與1949年1月21
日兩度報告國府重大軍事損失的原因。
在馬歇爾擔任美國特使,進行國共調停任務期間,馬歇爾在1946年以禁運武器彈藥的方式,
逼迫國府停火,不要追擊共軍,這項禁運到了1947年上半年才逐漸恢復解除禁運,但起初只
是允許國府在各國市場採購武器彈藥,或是從二戰汰除軍品當中找到剩餘物資,國府僅僅是
為了取得被英國列為廢鐵要拆解的雪曼戰車,就耗時的好幾個月,都在美國阻撓下,無法順
利從英國運出,最後只好藉口將這批報廢戰車出口到美國整備,然後才要運到台灣,因為當
時大陸軍事情況已經惡化,在1949年3月之後,從美國方面獲得的彈藥軍械,大都是運往台
灣基隆,而不是大陸。
國府在1947年四處蒐購彈藥軍械,但美方並不認為國府作戰不力,是因為欠缺彈藥。根據國
務院公開檔案,1948年2月7日司徒雷登從南京給國務院的電報稱,美方對於國府軍隊的彈藥
情況,並沒有確切的情報,但是我們認為東北地區的彈藥情況可能與衛立煌、蔣中正的報告
差不多,但我們也認為國府防守東北的問題,並不全然只是彈藥問題,因為國府軍隊過度延
伸,失去了主動,國府自己也承認無法打通到瀋陽的地面交通,因此未來的運輸只能靠空運
。
司徒雷登的報告顯示,美國方面很早就看出國府在內戰當中的一個重大缺失,兵力過度延伸
,國府在東北將兵力配置在北寧鐵路與南滿鐵路沿線,最後反而困居長春、瀋陽、錦洲等地
,在1948年下半年遭到共軍各個擊破。司徒雷登關於國府彈藥與軍械損失的報告,也顯示國
府當時的彈藥問題並沒有想像嚴重,反而是部隊遭共軍擊破後,遭共軍俘獲大量美國武器彈
藥。
不過,曾在東北作戰的國府將領石覺在口述歷史透露,配備美國軍械的部隊,步槍彈藥與迫
擊砲彈的確不足,因為抗戰末期換裝美械後,就沒有再補充過彈藥,美國M-1步槍與國府原
先使用中正式步槍口徑不同,兩種彈藥不能流用,中正式步槍子彈也必須向美國購買二戰時
所生產,因戰爭結束沒有交運大陸的大批子彈,這些子彈美軍無法使用,美方卻不斷阻擾交
運國府。
國府戰時的後勤補給可能有大問題,否則共軍能虜獲大量彈藥,國府基層部隊卻總是擔心彈
葯不夠,而且對零件的儲存管理,很可能也沒有足夠的知識。根據國務院檔案,1948年1月2
6日司徒雷登給國務院的報告指出,因為缺乏汽車零件,國府有3000輛卡車無法使用。這也
顯示國府軍隊對於裝備保養與汽車零件使用,缺乏有效率的管理,才會發生3000輛卡車動彈
不得的窘況,原本應該是加強部隊機動能力的卡車,卻成了無用的長物。
國府從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初,連連吃敗仗,損失不貲,美方也發現情況不對,美軍顧問
團團長巴大維在蔣中正下野後數天的1月26日,他向陸軍部報告國府情勢,這份報告也由美
國大使館發給國務院。巴大維認為,美國政府不只是必須考慮軍需品最後落入共軍手中的可
能,也必須考慮到當國府政治與軍事情況最後崩潰之際,這些彈葯被某些不擇手段的人所掌
握處理。他個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那些還沒有馬上被共黨所控制的彈葯,都可
能裝載上停泊在基隆港內的中國船隻後開航,賣給鄰近或者在中國南部的,有國內不滿情緒
的國家。很可能不太考慮,或者根本不考慮這些買方是屬於哪一方,或者他們的意圖。巴大
維建議,有鑑於情勢發展,美國的彈葯出口執照必須暫擱,直到軍事與政治情勢明朗後。在
中國情勢明朗之前,停止交運軍事援助物資。
國共內戰情勢在徐蚌會戰後急轉直下,一年之內,國府敗走台灣,兩岸分裂之今,從當時的
檔案資料看來,國府擁有龐大的美國軍事援助,各式火砲彈葯齊備,但也讓美國可以藉援助
箝制國府的政治與軍事作為,國共內戰在國府缺乏良好的指揮與明確的戰略指導下失敗,那
些被共軍大量俘獲的軍械,十分諷刺地證明了就算糧草齊備,缺乏良將,也不一定能打勝仗
,而國府未有現代化的國防工業,也使得國府處處仰美國鼻息,靠人施捨打仗,真是非常可
悲的情況。
=分隔線=
米國爸爸認證的運輸大隊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8.1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29248046.A.59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