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媽媽問我:坎蒂斯媽~~請問你有推薦的科普書嗎?
在雞蛋哥小的時候就有陸陸續續買一些恐龍、科學、生命等主題的翻翻書,以及一些小百科。雖然都挺有趣的,但很多都是零散的知識,或僅是初淺的知識。適用年紀不廣。不過在當時的歲數當啟蒙用書也挺夠的。
最近接觸到兩套科普書伴我渡過防疫至今60天,是我的心頭好!不過我並沒有特別跟別套科普書籍做比較,只是覺得這兩套都挺適合幼兒的~我在防疫期間每天早上會和兩兒一起閱讀一本,一本讀完大概20-30分鐘,無負擔的時間長度。甚至有時還會被他們欽點為睡前親子共讀的書本。一起來看看這兩套的特點吧!
1⃣ #第一套自然觀察圖鑑
這其實是一套很老,已經絕版的書籍。第一次看到是在孩子的幼稚園裡。名為圖鑑,所以裡面幾乎是真實的照片來介紹僅少數是手繪風格。主題有植物,動物兩大類。並且都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動植物。所以孩子會很好奇想要瞭解他們喜歡的水果,動物,植物。像我家馬鈴薯弟今天就主動想要看“海龜”。有時看看圖片他也很開心。
若是當天吃的水果或是食物剛好有此主題 就會閱讀一本增加印象~
比如葡萄,會從葡萄的種子,開花,結果,完整過程深度的介紹。甚至還有列舉一些不同品種葡萄的照片等。內容相當豐富。
看完後邊吃葡萄時,他們更有印象原來每小顆葡萄都是由一朵花來的。
書本裡面的文字幾乎都有注音,只有少量的對話或是註解才是只有單純的國字。所以上小一後都能自行閱讀哦!
雖然已經絕版了,但台中的圖書館都能借的到哦!我自己就是從圖書館借的。
2⃣ #科學OK!
一套總共60本有七大類,分別是:運動能量,物質,生命,人體,地球宇宙,環境,高科技。
以手繪風格為主,搭配少量實物照片。
每本會有三大段,
✅第一段 “看故事”:利用故事帶出本書的主題和內容。故事都很輕鬆有趣且順暢,雞蛋馬鈴薯兩人會主動要求我講給他們聽!故事內容和科學知識連結,邊聽故事邊學知識孩子的接受度很高!
像我照片裡的那本:“岩石是怎麼生成的?”就是以一個爸爸很愛攝影,於是帶著孩子去濟州島旅遊瞭解岩石的故事。再帶出原來岩石主要有三大類,並且是怎樣生成的。
故事部分都有注音,孩子會注音後也適合自行閱讀哦!
✅第二段 “停看聽總整理”:
主要是把在故事裡提到的科學知識再整理且深入的講述一遍。不過這部分就沒有注音哦。
✅第三段 “大探索再進階”:以漫畫的方式再提出有關此主題的問題,並有趣的解答~
最後,有英文翻譯哦!並且此套書有附CD,所以也方便孩子自己邊聽邊看!
本來很想購買幾本主題,但發現似乎只能買套書!從圖書館借了十來本看了後,認真考慮要不要買一套放在家裡了。不知道團購會不會比較便宜?! 有興趣的也可以先去圖書館借來看看哦~ (台中的圖書館有哦!)
✴這兩套書都適合3-6歲親子共讀(聽故事瞭解簡單的知識),6-12國小自行閱讀(瞭解書籍裡深入的部分並且可以搭配學校的進度服用哦~)。
#暢談國際文化
http://www.c-talk.com/products-B2.html
#親子共讀
#科普書籍推薦
#一起來玩吧
遍地開花注音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吳宜靜/「沒看到你,我很抱歉」 植物學者與植物麻瓜 2之2
圖/thejane
🔗https://e-info.org.tw/node/230213
我有好幾次努力聞嗅植物的氣味、複誦著植物的名字(組合起植物名稱的那一串字,有時只能先用注音寫下),但一走出植物園,卻宛如喝過一碗孟婆湯,再也想不起新植物的顏色、形狀與氣味。往後的日子,只好繼續用花、葉、草、樹來概稱所見的植物們,心裡總是有一種「叫不出你的名字,真的不好意思」的歉疚感。
缺乏看見植物和辨識植物的能力,其實也不是植物盲的錯啊。數位世代普遍和自然環境失去了連結,造成了我們全家都是植物盲的結果,連在市場買菜、或在滷味攤夾青菜都得害羞地問一聲:「請問這是什麼菜?」如果能認出A菜或紅鳳菜,有時甚至還能贏得一個佩服的眼光。
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董景生這麼說:「歐美國家有很多新創意是來自對資源的了解。台灣有許多資源上的選擇,但一直做得不夠多,也導致現有的資源往往沒有極大化。」嗯,想想野外的幾度稀少的水蓮還能出現在菜單上,確實也是因為清脆的口感受人喜歡,而被人們努力吃回來的,「商業化」在此刻變得好讓人喜歡。
或許也因為我們不夠清楚植物園還有除了約會、呼吸清新空氣、寫生、做晨操之外的功能,所以一直無法脫離植物盲的身分。植物職人於是無所不用其極,透過策展、導覽、體驗活動、或是與藝術的跨界合作,把苦口婆心的科普教育,轉換成甜美可口的溝通,讓植物知識能夠返回大眾的日常。
儘管是蕞爾小島,台灣就像是天生幸運的田字草,擁有著5000多種植物,其中甚至約有四分之一屬於特有種。散步在台北植物園,所折射出的不僅是身為植物盲的自覺,更是一份從植物認識台灣的慶幸(如果你小時候是文青,請搭配一首 1976 樂團的C.K.M)。
三月下旬,騎著腳踏車在汀州路上,忽然聞到一陣不太合理的香甜,原來是苦楝已經開花。
原來,我還可以記得她的樣子和味道。
圖片來源:thejane
遍地開花注音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帶有靜謐日常感的明體字
專訪空明朝體日文假名字體設計師——「合同会社おりぜ」/ #岡澤慶秀、#岡野邦彥
.
2021年開春,有一套醞釀六年的明體字挾著萬千期待上線,在嘖嘖集資2個月,目前集資金額順利突破1700萬,那就是由香港設計師許瀚文所發起的「 空明朝體 Ku Mincho 」募資計畫。對此盛況,負責日文字體製作的「合同会社おりぜ」也頗為驚訝的表示,「每更新一次網頁就看到數字又成長了一點,台灣消費者對字型的需求真的是非常讓人印象深刻!」
.
「#合同会社おりぜ」由兩位日本字體設計師岡澤慶秀與岡野邦彥共同成立。如果你不太認識這兩位設計師沒有關係,#打開你的蘋果電腦,看看你做設計時經常使用的幾套內建優質字型,如 Hiragino明朝(ヒラギノ明朝)、游明朝體等,其實都是出自「字游工房」的設計,從多摩美術大學畢業的岡澤慶秀,1994年開始在那裡工作了約15年,負責設計 Hiragino 字型系列的漢字。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岡野邦彥則是從包裝設計師起家,獨立接案工作幾年後,又前往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 Type & Media 攻讀字體設計,作為自由設計師期間,為日本SCREEN株式會社製作「Hiragino UD」歐文字等。兩個人都是把 Hiragino 家族慢慢做大的功臣之一。
.
雖然兩個人各自擁有自己的字體設計工作室,但其實日本的字體設計業界也在近年有許多新的變革,他們兩個經常各自受邀到各種專案合作,私下有交流的他們,討論過後認為分散的力量應該要集中,才能一起推動更大的計畫,於是在個人品牌之外一起成立了公司,像這次的跨國設計專案「空明朝體」的日文字體,就是由「合同会社おりぜ」一起進行。
.
提到認識「空明朝體」設計師許瀚文的契機,其實緣起一場2012年國際文字設計協會(ATypl)#在香港舉辦的文字設計研討會。許瀚文希望藉此時機舉辦與日本設計師交流的設計小聚,「當時我們在日本也經常不定期舉辦字體設計小聚,所以很爽快地答應邀約,並與Julius一起企劃討論,他動作很快,馬上設計出海報、準備活動會場等,後來活動非常成功,是場很有趣的活動。」後來許瀚文去日本旅遊的時候也繼續維持與他們的交流,如今空明朝體成為雙方第一個字體設計募資合作,讓岡澤慶秀感到十分欣慰。
.
第一次看到空明朝體,岡澤慶秀回憶當時印象,「#感覺看起來是個有點個性的明體,比如說捺筆看起來有點長,橫筆的起筆看起來好像有點上翹。」對字體設計師來說,每個字體設計都有其目的,也會帶著設計師本人做設計的性格,在岡澤慶秀跟許瀚文討論空明朝體的日文假名設計該如何進行的過程中,他慢慢發現這樣的字體形狀不是許瀚文故意要讓細節引人注目,#而是為了讓空明朝體閱讀起來有風一般的靈動感。
.
許瀚文在說明設計時曾提到,大多數漢字以橫筆為主筆劃,而空明朝的橫筆皆是完全水平,能增加文字的清晰度,橫筆起筆有些左收上翹,捺筆有些右放拉長,在橫排閱讀上會有視覺上的連動效果;直排結構上,「左收」維持文字連續性,「右放」加強文字錯落感,#設計細節的收放讓文字在不同排版中都能獲得呼吸的空間。不過岡澤慶秀苦笑說,「#這樣的設計細節要如何落實到日文假名設計上其實有很高難度,這個要跟Julius一邊討論、一邊進行設計才行。」
.
為什麼會這麼說,其實可以稍微說明一下日文的結構。我經常覺得日文可說是世界最複雜的語言之一,因為組成基礎至少就有平假名、片假名、漢字三套邏輯,習慣中文漢字的我們或許沒什麼感覺,但對歐文體系母語人士來說,不像歐文僅是由固定數量的字母組成文字意義,要能自由使用日文溝通除了要記住類似歐文字母的兩套假名文字外,還要記住成千上萬的漢字寫法。這樣複雜的元素在組成日文句子後,#如何能在閱讀行進間有著連貫的行氣不被打擾,非常考驗字體設計師的功力。
.
.
➡️➡️_|空明朝體,#集資倒數最後 2 天|_⬅️⬅️
4 折優惠集資價,即將完結 ▶ http://bit.ly/3rQRXaQ
____(*‘ v`*) #業配總是來得這麼突然 (*‘ v`*) _____
.
.
對於我這個外國人的感覺,岡澤慶秀笑說,可能是因為他本身是日文母語人士,雖然不覺得日文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歐文字體設計上也有很多難度,但相較起來,設計日文字體時的確會有更多要考慮的地方,「如你所述,日文字型製作上要考慮到漢字、假名,甚至是歐文排列起來的平衡、連貫性,還有比例文字縮小放大、以及縱向排列時的合理性等。不能只是個別考慮單一設計。」日文當中除了有複雜的元素組成,在不同的顯示介面,#假名文字還會有半形與全形的文字需求,做一套日文字型要花費的時日,恐怕要比一套中文字型來得多。「對我而言,字型設計最難的部分,在於將字型的目的、以及將在什麼樣的載體上使用等需求,如何利用設計很好地在具有美感的基礎上完成其機能性。不過,只要字型的形體框架順利發展出來,接著漢字、假名、歐文等需要因應各自機能而發展的設計也就能了然於心。」
.
空明朝體捨棄現代以「部件拼湊」的造字方式,#復興古典造字技術,以百年前職人造字技術為基礎,將每個字視為完整個體進行製作,雖然很花時間,但對於字符細節的重視,讓文字排列起來靈活靈現,此外,也不拘泥於傳統寬中宮或窄中宮僵化的風格形式,而是從歷代書法名作中汲取靈感、精煉而成,符合中文特有的行氣。此外,在設計初期,團隊就已考慮到除了印刷之外,#未來字型將在數位載體上更為活躍,因此細節與對比等在設計初期時已納入考慮,包含優化字的向量點數,減少記憶體負荷。所有的直角水平位置也均有設打點,保持在任何載體上都有最清晰、適合閱讀的狀態。
.
日文字體設計團隊中另一位設計師岡野邦彥,在學習字體設計的過程中,曾對能表達使用者情緒的「顏文字」(Emoji)有過研究,雖然因為各國文化不同使得大家對文字造形承載的情緒感受各異,#不過他覺得空明朝體排列起來帶有某種懷舊街道風情,讓閱讀的人感覺到一種溫暖。岡澤慶秀則說,或許是因為一開始以《Mado / 之間》這支影片的日文詩句開始進行日文假名製作,他覺得這首詩與他對許瀚文的設計印象並無二致,#帶有一種靜謐的日常感,他蠻希望用這樣的感受來繼續完成剩下的假名字母設計。
.
在嘖嘖平台進行募資的空明朝體還剩幾天就要結束,除了預計製作的漢字從數千字增加到13000字之外,也會納入台、客、港語常用字、數字、國語注音等。日文找「合同会社おりぜ」之外,歐文字請來紐西蘭設計公司 「Klim Type Foundry」 設計,他們設計的 Founders Grotesk 字型也是蘋果的系統字型之一。#目前集資金額逼近1800萬,順利解鎖最後關卡,將會再增加一套古典傳承字形讓設計師使用,金額在台灣史上字型集資排行榜上坐三望二,#虎視眈眈著第二名的凝書體。
.
在台灣做字的人可能都沒想過,在過去普遍認為「字型?網路下載免費的用就好了。」的社會風氣,如今竟也會有如此盛況空前的一天。生活在字體設計遍地開花的台灣,你我都是幸福的!
.
(記得,#看完文章去買一套空明朝體吧!)
.
.
空明朝體,中文字體運用的嶄新可能 ▶ http://bit.ly/3rQRX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