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耐冇見!你幾耐冇睇過3D?】
喺我記憶入面(冇實際記低),對上一次出現3D電影,係《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但當時除咗IMAX外,3D場次都已經唔多,繼而除咗《F9狂野時速》一類戲獨有3D 4DX,已經唔知幾耐冇見過3D呢樣嘢——早前突然變成美好集體回憶嘅UA,據講開創咗全球首個地區3D眼鏡要俾錢先河,搞到IMAX眼鏡都要俾錢後,就冇再出現3D片。話曬3D氾濫過度,觀眾有得揀都唔會揀3D,片商都唔願意入3D版,但近期如《爆機自由仁》、《尚氣與十環幫傳奇》你不難想像係有凌厲3D效果,戲院都只提供2D。
事隔近兩年,竟然係《007:生死有時》再有3D版本,除咗3D 4DX,亦有IMAX 3D版,而海報上都寫有3D版本,唔知會唔會先試吓水溫,再睇吓反應出唔出返3D。雖然,《007:生死有時》呢類戲唔係玩大型電腦特技,搞3D好似有少少無謂,但觀眾睇到悶悶地,又會唔會想重拾返戴3D眼鏡感覺?
《007:生死有時》唔單止係史上首套有3D格式,都同時係首套用IMAX拍攝嘅007電影(上兩集只係後製IMAX格式)。不過,睇返資料,似乎都唔係有用3D拍,都係後製3D。
睇IMAX就一定架喇,你又會揀2D定3D?
‼️電影網店全新貨品已上架,低至$5起,快啲嚟搶購啦:https://bit.ly/3qLPkpk
【Patreon加強版】尊享優惠、更多深度獨家電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bit.ly/3a9wOzy
或使用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MeWe請Follow】mewe.com/p/travelerwithmov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Niki 妮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七夕單身狗不心動挑戰!看CP黏膩濕吻蹭不停 📌本集觀看動漫/動畫 00:00 男男CP不心動挑戰遊戲說明 01:34 SUPER LOVERS 01:40 YURI!!! on ICE 02:15 我讓最想被擁抱的男人給威脅了 02:29 海邊的異邦人 03:11 Banana Fish 03:...
「過度反應小說」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Niki 妮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Niki 妮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心得] 一生一世~骨相,皮相- 看板China-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過度反應阿司匹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過度反應阿司匹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過度反應阿司匹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金石堂KingStone - 麗莎.嘉德納在寫了十餘本羅曼史小說之後 的評價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米悅小說- 肺部的過度擠壓,瞬間襲來的窒息感,讓夏薄荷 ... 的評價
- 關於過度反應小說 在 麥蔡會惹中共跳腳白宮:別過度反應 - YouTube 的評價
過度反應小說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篇三千字的心得吧,這是功課。」當下聽到有點無語,好吧,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於是就有了這篇心得,來聊聊我這一年的經歷與學習。
為什麼會自學呢?一開始我自學時,身邊的同學與朋友是不相信的,一直以來我在學校的人緣都還行,雖不到真的很多朋友,但也不致邊緣,成績也沒有真的爛到哪去。
但事實上,我在學校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學習的部分,自從升上七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約就是從第七名變成倒數第七名,生物數學地理變得困難,英文更是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變得完全聽不懂,更要命的是學校一星期有五堂英文課,其中更有一堂是外師,全部都是英文,在得知有這堂課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於是,在艱辛的七年級學業路上,只剩勉強過得去的歷史與公民,還有我唯一的希望國文。因為曾經遇過好老師,我的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在某次國文考試中似乎還得過全班第五名,為此我開心了很久;如果說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那麼作文就可以再自豪一點,我一直都很喜歡寫作,除了一次四級分,剩餘都是五級分以上,也常常被國文老師表揚。
但除此之外,就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隨著時間推移,我的數學開始跟不上,生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社會科勉勉強強,原本就夠悲劇的英文更是變得慘不忍睹,偏偏英文的比重與考試是最多的,有成堆的英文考卷、講義,三個英文老師的功課更是讓我喘不過氣,那時,我很討厭考單字,因為我都是零分,不論怎麼努力都背不起來。
雖然,有許多熱心的同學幫助過我,有人會細心地告訴我錯的題目是為何而錯,有人甚至會在外師的課上幫我翻譯(在此深深感謝幫助過我的同學們,謝謝你們讓我撐過好一段時間),但還是無法彌補我的程度與考試範圍之間的落差,我開始逃避這一切,在上課時間寫小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校園生活過得開心一點。
在進入小說的世界後,與世隔絕,一切都是我能掌控的,不用被幾個成績欄的數字束縛,不用因為不擅長的事情而否定自我,雖然是個惡性循環,寫出來的作品質量也不好,但,那至少是我當下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除了成績與考試外,令我困擾的事情還有一件,我很怕吵,不喜歡和太多人相處,但學校就是一個群體生活的地方,每天一定要接觸到人,去接受他們的情緒,那時我對自己還不太了解,也嘗試融入人群,但發現好像沒有辦法,於是,我向我爸媽提起了自學。我的哥哥也曾是個自學了四年的自學生,爸媽在我表達完觀點後,便同意讓我自學,於是從八年級開始,待在家中自己學習。
一開始自學,也像是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門後的世界是精采美麗的,不會被課表切割時間,不會有成堆的考試等著我,可以在平日和爸媽出去玩,能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愛做什麼做什麼。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依然是能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小說創作,一天中,我花最多時間作的事是寫作,架構世界觀,寫出一個個完整的角色,將它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寫成一本精彩的小說,我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有時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我寫小說的這條道路還滿特別的,是在我五年級的那年,爸爸出了作業,要我和哥哥一天打字十分鐘,哥哥去玩打字遊戲,我則是想到可以寫小說,一開始的創作毫無章法,就寫了一點點奇幻校園故事,講述一群人打妖怪的故事,也就隨便寫寫,打發時間,直到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暑假作業之一是要完成一千字的小說,那時,班上同學隨口說了句:「老師,如果寫到一萬字會怎麼樣?」那時班上氣氛歡樂,老師也開玩笑似的隨口回了句:「寫到一萬字就不用寫其他暑假作業了。」我默默地將一萬字這個數字記在心裡,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將原本八百字的奇幻校園故事完成,一共一萬零八百字。
從此以後,我便愛上寫小說,我喜歡寫奇幻故事,更是偏好暗黑驚悚,目前進行中的十二本小說,有奇幻、校園、異世界、現實等主題。
漸漸的,小說從逃避現實的工具變成我與世界溝通的媒介,我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在創作與發想,寫作能力也漸漸提升,從以前的一天只能寫三百字到現在能一天六千字,而爸爸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出版一本小說,於是,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一部作品上,也就是如今已經出版的「傷痕」。
「傷痕」其實跟我一開始的寫作風格差的很多,畢竟我是寫奇幻世界起步的,也沒想過會拿一個「連續殺人魔」當主角。
書中,一名童年被霸凌的少女得了創傷壓力症候群,精神疾病令她無法好好生活,也影響到她的思考模式,她堅信,只要殺了霸凌過她的人,她就能獲得「救贖」,她開始逐一解決霸凌過她的六人,在過程中有悲傷、痛苦,也有過後悔,隨著得知她慘痛的經歷,她心中的感受只剩下恨,最終殺了霸凌過她的六人,也殺光了教會中一半的人,這樣的方式並沒有令女主角獲得救贖,故事的結尾也非常悲傷。雖然小說終究是假的,但我覺得女主角這樣的人是真的有可能存在的,她的心生病了,令她做出極端的事,但凡教會中多一個人關心她悲劇都不會發生,偏偏卻沒有,這本小說也是我想告訴大家,要友善的與人相處,不然可能會釀成大禍。
在這本書中,我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詮釋,分成了三個階段,現在、夢境(過去)、獨白。現在的部分主要是在描寫殺人的過程以及主角心境的變化,夢境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主角被霸凌的故事及過程,獨白則是死亡的人沒說出來的心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寫出這樣的故事,我給的答案都是「抒發心情」,對我而言,創作與寫作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出心中想說、表達想發聲的事情,而「傷痕」有更深層的意義,它是給不可改變的過去一個機會,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傷痕」畢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各方面都很稚嫩,也不可能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但他卻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令我放下了許多執念,令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健全。
故事永遠都是故事,但卻能帶來如此神奇的功效,我想,這就是寫作的魅力吧!在自學的過程中,我會一直不懈的去創作故事,從而去理解世界與人心,我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作家,用文字成為他人的光,用作品去讓他人得到所謂的救贖,我不能阻止世界上發生悲傷的事,但我想盡我所能,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傷痕出版後,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快樂,除了親朋好友的好評,還有賺到了錢的快樂,也要感謝贊助我出書、為我這本書奔波勞累的阿嬤,感謝鼓勵我創作此書的哥哥,還有理解我的父母,我也會更加努力學習的。
如今我的十二部作品中,有許多提到精神病的故事,精神病是我想去了解的領域,因為想要去看看所謂「與正常人不一樣」的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去深入了解這社會中很多人不理解的「常態」,從而去創作真實又殘酷的劇情。
於是,我便開始研究「變態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找到了一個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影片,教授講的很好,我便看著影片學習。
我是真的很喜歡變態心理學,雖然不擅長的生物學模型有聽沒有懂,但心理學模型我還是上的津津有味,在心裡學模型的四個學派中,我最喜歡精神病分析學,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和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我很認同的。
異常心理與精神病是我在寫作中很喜歡提的,因為在童年成長過程所遭遇的事情會影響一輩子,在上課時教授也時常提起童年經歷等相關事情,我也喜歡將童年描述的悲慘,去營造一個更加立體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我的作品中時常會有過去的描寫。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很難,其中還會接觸到生物學、腦神經科學及遺傳基因等,都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雖然上課進度緩慢且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去釐清,但卻是我自己心中所喜歡的,在過程中是快樂的,所以我很喜歡學習變態心理學。
在八年級下學期時,我的媽媽接到了一個三年級國小老師的工作,於是,非常閒的自學生我本人便接下了家中伙食處理的重要任務,開啟了我的廚娘生活。
我對煮飯是很有興趣的,之前也煮過幾次,不過要包辦全家人的三餐還是一項挑戰,我開始研究菜單,研究家人的口味,來煮出全家人都能接受的食物,一開始當然不太順手,跟廚房不熟,也多次燙到自己,在一次炸肉時更是差點把手炸掉,至今手上還有一道淺淺的疤痕,不過我不斷嘗試,越來越好,甚至被哥哥的高中同學們大力稱讚,聽說他班上同學很喜歡吃我做的燉飯,帶去的便當常常被搶,讓我非常的開心,還有一陣子幫哥哥的朋友也準備一份便當,賺一些小錢。
在煮飯的過程中,我了解了一些道理,第一便是和人一起生活有相同的口味是很重要的,我們家的口味還算相近,也能互相配合,比如我、爸爸和哥哥都不喜歡紅蘿蔔,我們家的咖哩裡面就不會放紅蘿蔔,改成全家人都喜歡的地瓜,但有些時候無可奈何,主廚就要辛苦一點,比如我哥哥不吃辣,但我和爸媽很喜歡吃部隊鍋,這種時候就要另外幫哥哥準備一鍋不辣的鍋物,不過因為過於麻煩,現在學乖了,我和爸媽會在平日中午哥哥去上學時吃有辣的東西。
第二個道理便是預算控制的重要性,爸爸給了我一定的預算讓我學習控制,起初幾個月預算常常超支,導致月底要吃的很簡單,不過也是愈來愈好,漸漸的還能留下一些預算,對於食物的價錢概念也愈來愈強。
我認為,會煮飯算是一項滿好的技能,能自己控制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健康又省錢,如果有時間,學習煮飯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從小就也學習鋼琴,雖然現在漸漸荒廢,但我對歌唱的興趣也愈來愈高,尤其喜歡中文說唱,喜歡強大的節奏感以及富含意義的歌詞。
會接觸到中文說唱是因為鄧紫棋和潘瑋柏合作的「死了都要愛」,我便愛上了說唱的感覺,但是真正讓我想要學習說唱,是因為VAVA改編的「Life's a struggle」,叛逆又強勁的歌詞,無畏又悲傷的聲線令我決定開始練說唱。
我在說唱上有點天分,節奏感與生俱來,在說唱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強烈的快樂,我也嘗試寫過幾首歌,雖然不成熟,但作詞作曲編曲都是我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作詞,寫的大多是饒舌,唯一寫過一首旋律較多的歌是送給閨密的生日禮物。
相對來說,我歌唱的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也沒有特別喜歡的歌,直到聽到歌手黃霄雲唱的「打開」,我突然想要飆高音,便去找我的發聲老師爸爸學習,也愈來愈喜歡唱歌。
自學不久後,爸爸買了一台混音器,我便常常使用它,去磨練我的歌聲在麥克風中的樣子。
經過了爸爸的教導,我的唱歌實力不斷提升,以前唱起來吃力的歌也變得輕鬆,我很喜歡唱歌與說唱,也曾經參加「聲林之王3」的網路海選,雖然並未成功,不過也累積了些經驗。
自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自己相處,於是,我慢慢去了解自己,漸漸的,我接觸到了「高敏感族群」這樣東西。
「高敏感族群」這樣的人大概就是會深度處裡事情,常常被過度刺激,同理心高且情緒反應強烈,是十分敏感的一類人。高敏感通常來自遺傳,我去做了測試,指數很高,其實不用到太驚訝或感到稀奇,畢竟世界上有20%的人是高敏感族群。
得出這個結果,便回顧了一下我的人生,好像真的是這樣的,我在人群中待不了太久,容易覺得吵雜,很在意別人的微表情與情緒,小時候也很多人說我內向,更嚴重的例子是,只要有人在我旁邊罵人,我都會感到害怕,不管他罵的是誰、因為什麼事情而罵。
印象深刻的是在國小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因為我們班的男同學太過不乖而氣哭,明明跟我毫無關係,我卻去跟老師道歉,還哭了,因為我能感受到老師的無奈和悲傷,我也是打從心裡覺得對不起老師,即便那堂課我完全沒有吵鬧。
不過,在了解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後,我的生活反而輕鬆了不少,因為知道我不是故意不融入人群,不是故意不去與人相處,只是先天的容易疲憊,自學待在家不去接觸人群也令我感到輕鬆,不禁再度感嘆自學這個決定的美好。
現在我接觸人的機會很少,除了去教會和買菜以外幾乎不與人接觸,朋友也是非常的少,但我活得很開心,因為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是最好的狀態。
高敏感對於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因為對於情緒感受敏感,我能去創作飽滿的人物與劇情,這也是有人說「高敏感是種天賦」的原因吧!
說到底,自學最大的好處仍是「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畢竟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我認為沒必要對著教科書照單全收,去學習自己喜歡且有天分的東西對學習的效率與品質有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自學,我根本不可能在十四歲完成一本小說,也不可能去研究什麼變態心理學,但既然我自學了,我就要對我所選擇的事物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樣,才無愧於我的十四歲,無愧於我的國二。
如今已經邁入了自學的第二年,我也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好好運用我的天賦與努力,去寫作、創作,並且過的快樂、充實。
不知不覺間,本是三千字的心得也寫到了五千字,或許我真的很喜歡文字吧?就像是喜歡我的人生一樣。
小說「傷痕」博客來連結:https://pse.is/3ju946
過度反應小說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是一個會同時讀好幾本書的人,
不同的時間跟場合,會有不同的配套。
坐高鐵讀的書跟坐捷運讀的書不一樣,
剛起床的書跟在郵局等叫號的書也不一樣,
而這一本,我覺得太適合睡前閱讀了。
(附上一個慘痛的建議,睡前不要讀小說,
我常常就不小心讀到天亮......)
(中醫師:你太晚睡了,
睡前不要滑手機,讀書好了。
我:我是在讀書......)
睡前適宜的讀物是散文類型,單篇從一千到五千字最棒,
可攻可守,也可以無殘念入睡。
前陣子的睡前讀物就是《練習善良的一年》,
有一定的資訊量,又不會負擔太大,
全書52篇,依季節區分為四章節,包括12個主題,
恰好是作者唐娜.卡麥蓉(DONNA CAMERON)的一年份實務練習。
作者很喜歡收集名言佳句,每篇前面都會有一段引言,
這種1+1的書寫方式簡練直接,
有幾篇在閱讀之前,就先被引言擊中了。
例如這次在《違章女生lalaland》純讀書單元分享的那篇,
我非常喜歡引自羅洛・梅(ROLLO MAY)這句:
「人類的自由,取決於我們能否停頓一下,
選擇如何反應,以發揮預期的影響力。」
那幾天遇到事情快要氣起來,我就想著要停頓,我是自由的。
如同作者本人寫到的,其實也不一定要照順序閱讀,
可以挑有感的情境閱讀,或是翻讀,
看看有沒有對得上現實生活的段落。
書中提到一個來自英國演說家艾德里安・韋伯斯特(ADIAN WEBSTER)的概念,
令人想到小確幸,名為「微小卻重要的事」,
縮寫是「TNT」,全名是「Tiny noticeable thing.」,
指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簡單易行的舉動,
一些明明容易,卻常常被忘掉的日常互動。
或者是麻省理工教授瑪麗・羅伊(MARY ROWE)提出的:
「微小肯定」(Micro-affirmations),
從小處著手,練習善良也從微善良開始。
而善良不是漫無邊際的,
書中也討論到釐清底線的方式,
若缺乏明確底線,只是自我耗損或是過度取悅他人,
學習劃清並且堅守底線,才是對自己的善待。
有幾個篇章提及霸凌,兒童的跟成年霸凌者都有,
也有談到網路霸凌,令人好奇作者那陣子為何有這麼多感悟。
書中根據網站研究,將旁觀者分為有害的跟有益的,
有害的可能會慫恿霸凌者,或是消極縱容;
而後者,則在評估後介入。
不一定需要正面抵制,但可以選擇不默許。
點擊也在這系列討論範圍內,
下次在網路上看到煽動或是惡意的內容,
就連點都不要點進去。
有許多概念分享,也有實際的操作經驗,
談起動物的篇章有個插曲,
作者的朋友說,
她會以約會對象對待狗的態度來決定要不要有第二次約會。
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參考的判斷基準!
看一個人如何對待動物、對待弱者、發表自以為無責的言論,
都是一些看似微小,卻能夠展現價值觀的細節。
有一些篇章也是會讓我浮起:「臣妾做不到啊」的想法。
但讀一本書不完全跟自身感受服貼的書,
也許能在重讀之時,檢視一段時間後的自己有沒有轉變。
推薦給大家。
如果喜歡的話,也可以聽聽《違章女生lalaland》的朗讀篇章。
那麼,祝大家本週愉快,週一不憂鬱!
過度反應小說 在 Niki 妮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七夕單身狗不心動挑戰!看CP黏膩濕吻蹭不停
📌本集觀看動漫/動畫
00:00 男男CP不心動挑戰遊戲說明
01:34 SUPER LOVERS
01:40 YURI!!! on ICE
02:15 我讓最想被擁抱的男人給威脅了
02:29 海邊的異邦人
03:11 Banana Fish
03:32 世界第一初戀
03:45 同級生
04:09 無節操☆Bitch社
04:57 呼吸過度
05:26 GIVEN 被贈與的未來
06:07 七夕情人節快樂
📌成為頻道會員加入「專屬聊天室」: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MJvCNKFYjOjcwh2b4f7pbA/join
#Niki妮奇 #不心動挑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cial Media
✔YouTube:https://pse.is/Niki_YT
✔IG:https://pse.is/Niki_IG
✔FB:https://pse.is/Niki_FB
✔微博:https://pse.is/Niki_weibo
✔B站:https://pse.is/Niki_bilibili
✉️ 合作洽談信箱:loveniki0108@gmail.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st
►相機:Canon G7X Mark III
►剪輯軟體:威力導演365
►製圖軟體:PhotoScape X RP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相關必看內容
►BL小說/ BL漫畫/ BL動漫:https://bit.ly/32ISBJU
►BL戲劇:https://bit.ly/32Ejr5W
►旅遊:https://bit.ly/33I1J2t
►美妝穿搭:https://bit.ly/2CG7ulr
►生活Vlog:https://bit.ly/33SgzE1
【頻道關鍵字】Niki妮奇|美妝保養|穿搭|旅遊|耽美|BL|美食|Vlog
【使用聲明】 本頻道影片為介紹之用。所使用的素材包括聲音與影片都無意損害著作人權益的意圖,只是用來幫助說明與協助觀眾了解。若您有任何疑慮或損害,請立即與我聯絡,謝謝。
【DISCLAIMER】 This channel is only used to videos. All the videos are not intending to against copyright law, only to assisting 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 If you have any concerns, please contact me immediately. Thank you.

過度反應小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過度反應小說 在 Niki 妮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iki妮奇 #2020台北國際ACG博覽會 #BL開箱
炎炎夏日我居然跑去動漫展看展啦!因為這次有許多特裝版的BL書在展覽中首賣,所以我怎麼想還是要跑去把書寶寶們帶回家!
這次推薦收實體書的書單有六本喔!
《追聲與循途》-威向出版社
此本為全部預購誌,編輯說還有少數餘量之後會放通販,時間未定。
《夜畫帳》-平心出版社
此本目前安利美特可以線上預購,還有多送明信片。
《過度呼吸》-平心出版社
《MADK惡魔調教2》-東立出版社
這本的故事內容介紹可看我這支影片👉https://youtu.be/vnDVY32W3MM
《你是下流的人》-青文出版社
《比赤裸更深刻》-長鴻出版社
抽獎規則與方法
☞ 活動時間:即刻起-8/15 23:59
☞ 名單公佈:8/16 於YT和FB公告
☞ 獎品項目:
夜畫帳扇子(一名)/過度呼吸明信片八張(一名)/野獸都該死明信片(一名)
☞ 抽獎方法:
1.訂閱頻道並分享此影片(至臉書/噗浪/推特/IG都可以),並截圖保存
2.在此影片底下留言:「你最近想買的書單或影片中最喜歡哪本書」
我會抽出三位幸運小豆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cial Media
✔YouTube:https://pse.is/Niki_YT
✔IG:https://pse.is/Niki_IG
✔FB:https://pse.is/Niki_FB
✔微博:https://pse.is/Niki_weibo
✔B站:https://pse.is/Niki_bilibili
✉️ 合作洽談信箱:loveniki0108@gmail.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st
►相機:Canon G7X Mark III
►剪輯軟體:威力導演365
►製圖軟體:PhotoScape X RP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相關必看內容
►BL小說/ BL漫畫/ BL動漫:https://bit.ly/32ISBJU
►BL戲劇:https://bit.ly/32Ejr5W
►旅遊:https://bit.ly/33I1J2t
►美妝穿搭:https://bit.ly/2CG7ulr
►生活Vlog:https://bit.ly/33SgzE1
頻道關鍵字:Niki妮奇|美妝保養|穿搭|旅遊|耽美|BL|美食|Vlog

過度反應小說 在 過度反應阿司匹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推薦與評價
《过度反应》是由阿司匹林创作的高辣小说书籍,冷门书屋提供过度反应小说全文章节目录的免费在线阅读。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書坊和方言文化所出版。 國立 ... ... <看更多>
過度反應小說 在 過度反應阿司匹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推薦與評價
《过度反应》是由阿司匹林创作的高辣小说书籍,冷门书屋提供过度反应小说全文章节目录的免费在线阅读。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書坊和方言文化所出版。 國立 ... ... <看更多>
過度反應小說 在 [心得] 一生一世~骨相,皮相- 看板China-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狂雷分隔線========
<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
我記得我看完原著"一生一世美人骨"的第一感想
大概就是"我剛剛是看完一部警世文嗎?"
後來才發現貫穿全文的"世人眼孔淺顯"說,
就是一部明朝的<醒世恒言>小說~
而目前為止一生一世跟周生如故電視劇
給我的感想大概就是~
"我是在看一部試圖喚醒觀眾平靜的戲劇嗎?"
雖然還沒完結,但相信不少觀眾都能感受到
橫跨時空的"珍惜"之意
周生如故令人痛徹心扉的結局
在一生一世用舒緩的手法對比與互相呼應,
用很多古今對照的故事跟遭遇,提醒了很多
你可能每天面對,處理,忽視,跟過度反應的種種
或是你習以為常,理所當然而忽視的那些相遇~
我能感受到墨寶非寶想要表達,在焦躁塵世中的一份平靜跟善意
傳達了一份對浮華急切,強調winner takes all(贏家全拿)的現代節奏,
不松不緊的描述她認為人的"內心"遠大過於"表像"的價值觀
這種敘事風格,不強求別人的理解,
不諷刺,不反駁,不說教,只惋惜,只理解,只包容
而實話說,說是為了電視劇過/審
而將小說一拆為二,
但對我個人理解來說
反而更彰顯這部小說的原意,
人是獨立存在的意識,
而不是延續的過去種種的"續篇"
只有周生如故跟一生一世是兩個獨立故事
這份"珍惜"之意
才是能讓這部作品做出Double效果的原因…
[我不是偶然的遇見你,而是在積極的生命中找到你]
坦白說,我是唯物主義者~
信奉大自然的力量多於"人的悟道"
但無論在佛. 教論述或是唯物論者眼中,
人的輪回中並無"記憶"的元素
只有"意識"的存在
人死後,意識化為自然界的一部份,
重新組合,再重新回到修行(人世)的道路上
重新一段的人生,這就是所謂的轉世
新的"我",或者包含了過去經歷的學習(修行)
但這個"我"的組合也極其複雜,
交織著各式各樣的因緣,
並不是完全正相關或負相關的新生個體~
所以,周生如故與一生一世兩部劇,
即便有呼應的情節跟臺詞~
但對我來說,
時宜“是否擁有(正確且真實的)記憶”,
在我來說,是這個著作裡最不重要的元素
因為,記憶從不是人生的起點
真正有價值的是"愛"的能力(骨)
而不是曾經愛過這件事(皮)~
愛可以是時宜的一見鍾情,
也可以是周生辰的"日久生情",
周生辰與1 1總像兩個完整的圓
有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也有對彼此最深切的依戀
他們各自的生命背後都有積極的人生
因為是他是他自己,她也是她自己,
所以即便是新的靈魂,還是會重新愛上他(她)
[周生辰] 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
周生辰這個貫穿全劇的Symbol
無論是古代或現代,無論是至親還是平民百姓
在我的角度看,周生辰最吸引我的部份
是他對世間萬物的愛跟充沛的付出能力
無論前世今生,
他放在別人身上的關注力總是比自己多
無論家財萬貫或位高權重,
都不是他與外界(眾人)的基礎關係
任嘉倫在周生如故的表演對全劇的關鍵性很高~
不論是小南辰王,還是周生教授
他跟他的表演,都不斷在傳達付出愛的"能力"跟"謙遜"
任嘉倫表演呈現出來的形象,
踩住的位置,正是這部作品的制高點,
讓全書(劇)不斷複寫,
時宜與她的"蓮荷"(純淨的愛情)之間的關係而毫不違和
周生辰與時宜在兩世裡愛情的特徵,
並不是"我愛你",而是"愛你"
從眼神,日常生活,細微的肢體動作,
尊重你說過的每句話,珍惜有你陪伴的日子~
享受彼此(膩)在一起的時光,
但也都快樂地享受對方的"榮耀"與"高光"
為了你的自我實現而快樂
這樣成熟的愛情觀
讓兩個圓的交界充滿1+1大於2的滿足
讓觀眾深信,也重新檢視自我,
是否我們(的靈魂)也像他們一樣走過千山萬水的"可能性",
才能有今生擁有的,你曾經認為的理所當然
更加珍惜一切,或斷然放棄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
佛法雖廣,不渡無緣之人」
任嘉倫[慶功宴]:
感謝所有周生如故及一生一世所有的工作人員,
這是基於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今天這樣的一個作品
也謝謝大家(觀眾)喜歡周生如故跟一生一世
只是希望有緣人可以越來越多
(未必是現在),哪怕是未來
有越來越多人能看到我們(這兩部作品)
我常認為,演員之余角色,內心的深淺跟重合程度
觀眾都是看的出來的~
而對於演員來說,進入角色的深度越深,
回過頭來影響演員本身,
甚至惠及觀眾的迴向(佛教指的將自己所修之功,分享予眾人)也會越深刻
這一點,我在演員的身上總看的很清楚(笑)
從我的角度來說,
為什麼周生如故能引起這麼大的心靈共振,
繼而能在一生一世裡熨燙很多觀眾的心~
因為人對"美好品性的靈魂"的嚮往跟追求"愛的完整性"
從來不會因為時空消滅~
也是生而為人,充滿憧憬跟快樂的來源之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9.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Drama/M.1632240559.A.0F1.html
我覺得這個劇情應該要再拍一部電視劇XD
這部劇還是留給周生辰跟1 1吧...哈哈
我也是最近才在看三言二拍
一生一世美人骨還不少觀念都來自於這個作品
裡面有些觀念還蠻現代的
一點都看不出來是保守封建的明朝
果然是越禁越禁不住XD
唯物主義的人表示,世上就沒有不能物質化的東西(偷笑),唯物跟唯心的關係比較像是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只是對於“起源”的爭論,但無論那種主義,都必定包含對現實的觀
察跟解釋。
對周生辰來說,信仰科學的人,會拒絕相信世上有個主宰萬物的神,但卻不會要求別人拒
絕信仰的力量,唯物主義者的客觀傾向,並不拒絕任何可能性。因為世界上的事情都能被
解釋,如果無法解釋,只是因為人類還沒有具備能認識他的能力,周生辰在宗教上的看法
很溫和跟謙遜,因為是時宜,所以要避免,萬一是他錯了呢?
※ 編輯: ju1212 (101.12.43.232 臺灣), 09/22/2021 14:25: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