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芥〈無父〉
列車從深夜
開往清晨
月台上值班的路燈
低著頭打昨天的盹
趁我擁有記憶以前
妳穿越千迴百迴的地下道
在工廠裡
默許自己變少
被當作一塊木頭
拼命的燒
學會譬喻以後
高雄抽著
無人察覺的濃菸
妳摸黑走進
五坪大的煙灰缸
偷偷地抖落
整座夜空的咳嗽聲
第一個無父的年節
帶我到廟裡
點三炷香,祈求流年平安
在我對抗一切的年紀
看見妳緊鎖的眉頭
總是不以為意
異地的座位
穿越河道,穿越
無數針線編織的平原
我們搖搖晃晃
目睹風雨在窗上長出水花
彷彿能夠隔絕一切
破碎的憂傷
如今我已完整的
像妳打點好的行李
不需要有的擔心
也偷偷放了進去
提起它時,把手輕輕旋動
在同一扇門的兩側
有人等待
有人離開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鄭芥自述:
〈無父〉這首詩寫了整整一年,獲得道南文學獎評審的青睞。詩裡寫的是高雄、母親和我離開家到其他城市的感情。
無父也可以是吾父。傳統家庭的教養過程無非是由兩種性別角色分工所構成,既要出外辛勤勞動,又得迎來孩子逐漸成長的需求、叛逆與離去的母親,就是我另一個爸爸(或許是真正的爸爸)。
(見於作者專頁,2018年5月26日)
#鄭芥 親讀,專頁 鄭芥
#賴位政 手寫
*本篇曾獲第37屆道南文學獎新詩首獎
※第38屆道南文學獎現正徵文中,歡迎政大同學投稿※
一、收件期限
至108年3月31日止
二、 徵文類別
(一)現代文學
1. 新詩(限50行內)
2. 散文(限5,000字內)
3. 短篇小說(限5,000至15,000字)
(二)學術論文:與中國文學、思想領域相關之論題(全文含註釋限15,000字內;限大學部學生投稿)
詳見:http://www.chinese.nccu.edu.tw/main.php 政大中文系網站首頁
專頁 道南文學獎
*本次道南文學獎新詩及散文、小說宣傳動畫,亦由詩聲字團隊製作,近日將於道南文學獎及我們粉專發布,並向所有協力者致謝。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翁禎翊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
道南文學獎新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夏至 ◎#江森
1.
影子在今日也迅速抽萌
拖著一年最長的步伐
卻不晨重,午後雷鳴陣雨
課間教室風扇奮力低頻作響
如迫力叫喊行將死去的蟬蟲
2.
天空湛藍成輕快敲打樂
沿岸油桐招舉盛夏雪景
玻璃綠小河蜿蜒而過
暢意好比車窗外風景
人行道上放學的孩童總是
自以為是地擠滿幸福
3.
是否就要抵達終點了呢
如果節氣循著某種神祕
不再講究規矩的可能性
稀少的夏天就能無限延長
悔恨的記憶又能如金箔
熠熠生輝
4.
載我到一處不知名的海灘
浪花帶來北半球最滾燙的海水
坐在沙灘光腳吃冰打發一日
最長的白天已然過去
我還來得及從長凳起身
陪你把海岸線溫柔地踩長踩遠
--
◎作者簡介
江森,政大中文碩班就讀中。曾任政大長廊、陸仁賈正副社長,台大GC公關。曾獲道南文學獎新詩組佳作,作品見於《煉詩刊》。
--
美術設計:絳魚
攝影來源:江森
--
◎長廊詩社賞析
夏至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象徵著夏天的正式來臨。
夏天很輕鬆地令人聯想到學生時代,擁有怎麼都用不完的假期,以及希望得以無限延展的天真念想。但這些都要在期末考後方能實現,就像第一段說的:「課間教室風扇奮力低頻作響/如迫力叫喊行將死去的蟬蟲」。
夏日風景怎麼看都是美好,尤其在考完試半天不用上課的下午,騎著機車快速奔馳。天空歡快地藍、山河翠綠,風永不停止地吹著,不知覺間,便要抵達青春的灘頭而感到幸福。詩的第二段以各種夏日常見的風景,襯托快意的假期心情。
然而並非所有的夏日記憶皆為美好的,即便是循著節氣神秘憶起的悔恨,在夏至陽光金箔般延長之下,也能被打磨的熠熠生輝。最後,隨著暢快襲來的大小浪,將此全部拋諸腦後。接下來就是夏天的事了,又有這樣一種季節,能讓我們製造新的青春無敵。
--
◎關於長廊詩社
長廊詩社是政大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性社團,已經走過了幾十多個年頭。相傳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等人在長廊之間授課、辯論,詩社取此典故而命名,最初是以朗誦詩篇為主要活動。經過多年的傳承,長廊詩社也加入創作課、討論課,以及邀請講師對談等等社課。我們是繞梁長廊裡悠長的字句、流淌腳趾縫間的清涼水泉。提筆揮灑之時,詩是異於哲學、我們探求真理的另一種方式。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09/20160905.html
道南文學獎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翁禎翊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家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表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凌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家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表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尤尊毅
人類學系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台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作者簡介:翁禎翊
1995年生,台大法律輔修日文系畢業,現在就讀台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系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家。覺得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同義詞。曾獲余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作者簡介: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系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只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作者簡介: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出版社粉絲頁: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道南文學獎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陳宗佑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家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表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凌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家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表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尤尊毅
人類學系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台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作者簡介:翁禎翊
1995年生,台大法律輔修日文系畢業,現在就讀台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系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家。覺得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同義詞。曾獲余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作者簡介: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系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只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作者簡介: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出版社粉絲頁: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道南文學獎新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新詩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王姿雯 Emily Wang
內容簡介:
〈情事〉榮獲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首獎
以新印象畫派點畫手法,點狀分布文字的三原色,允其自行融合在觀者眼中,充分掌握詩的留白、掩映之美。——陳育虹
這是一首非常美麗的情詩。特別是寫情色方面,很有獨創性。手法很厲害。主要的好處是用字準確,因此情感如此節制,含蓄,飽滿,卻不流俗,是高度技巧才能營造出的情境。——焦桐
〈柬埔寨〉榮獲第一屆葉紅女性詩獎首獎
用筆安靜,意境的聯想與對比皆極高明,對歷史的悲憐之情因而皆有絕佳的切入點,行家亦未必可臻於此。——南方朔
本書以節氣為軌,分寫出四季於台灣島上隱隱不安的情緒,並在愛情、工作、社會政治各方面微妙地展露一個偏安的國家、偏安的時代,呈現一種豔麗的巨觀不安。以四季不同氛圍各傳達出躁動、憂鬱、恐懼、徘徊之個人與集體情緒。
輯一「躁鬱之夏」以漫長的高溫當作島嶼的性格骨架,並從中產生無名的躁動情緒。因為年輕,所以自信,所以奔跑,想要衝向一個應許之地,但這股衝勁是否也弔詭地來自無法安身立命於當下的焦慮?輯二「憂鬱之秋」發生在我們開始駛離熟悉的季節後,當高溫漸退,憂鬱就靜靜現身,但憂鬱何嘗不是與現實正面交鋒的一種方式?輯三「邊緣之冬」在最安靜的季節裡,事物最真實的一面如冰反射。然而在恐懼形狀最清晰的時刻,我們是否也最為勇敢?輯四「徘徊之春」探問表面上的春天就是一切的解答嗎?還是我們將走向另一個意外的循環?
王姿雯的文字洗鍊準確,情感描繪熾烈、細膩而含蓄,卻又飽滿不流俗,用高度技巧營造詩的情境,句句都刻劃出驚人的意象與張力,讀之猶如當空劈下一道霹靂,於生活、節氣的恆常中,有了更多清醒、開放的可能
。
作者簡介:王姿雯
台南人,台北生活。台大外文系、英國華威大學文學碩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