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6小時,企業這麼誇張,是有道理的!】
昨天有記者來訪問我,原因是有一家企業在面試時,從下午到晚上,花了整整6小時,求職的工程師認為太誇張,在PTT上抱怨,記者的問題是--
「面試,有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嗎?」
「用人要看能力,為什麼還要考智力,以及做性格測驗?」
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個案例,才發現求職者是從下午2:00考到6:30,因為吃飯時間到了,企業覺得耽誤對方的時間,便邀請求職者到附設餐廳一邊吃飯一邊聊聊,直到8:00才結束,所以真正面試是4個半小時,並非6個小時。
至於流程,中間包括:
--企業介紹
--人資部面試
--用人主管複試
--測驗:智力、邏輯、TOEIC模擬、心算、網路搜尋能力等
--性格測驗
其實,這個流程算是普通版,有的職務還會有專業科目的筆試,甚至有的程式人員還當場在白板上解題,並說明背後的邏輯;至於需要處理國外客戶或廠商事務的職務,除了提出TOEIC分數之外,也會加考外國語言的口試;有的企業會測試價值觀,是否與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吻合。
像Google面試一個人,比起「三國演義」裡的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有過之而無不及,長達半年以上。當然,這樣的耗時耗人力一定也遭到批評,後來Google嚴格規定,面試不得超過四道關卡。
第一道是遠距面試,先由人資部門對求職者線上面試,通過以後,才有後面的三道面試關卡。為了招攬外國人才,Google還發明一種方式,線上一邊面試一邊解題,有如白板,現場做答,還可以修正重來。
徵才,本來就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企業認真以對,流程嚴謹,顯示的是他們重視人才,因為找錯一個人才,埋下禍因,有時引爆出來的破壞力,可能會讓企業有如流星般的殞落消失;相反的,如果找對一個人才,可能會帶領企業邁向巔峰。
至於為什麼要了解智力與性格?科學性的工具加入,為的是避免主管的個人主觀,以及人為的操控,增加徵才的客觀性。甚至,Google在找人時,主管是沒有用人的決定權,和一般企業的用人大相逕庭,並且讓屬下也加入成為面試官,同時運用諸如性格測驗、大數據等科學性的做法,無一不是為了避免「個人」的因素,提高徵才的精準。
yes123也提供一項測評工具「職場性格測驗」給企業使用,像世界先進、無印良品、統一速達等大企業在錄用新人時,會採用這套工具。負責研發的心理學博士告訴我,這項測驗的目的不是在找到「對的人」,而是找到「不對的人」,然後剔除他們。
因此對於面試,我們要有一個認識,越是大企業、越是重要的職務,面試的流程越是繁複,時間越長;相反的,小公司就簡單多了,尤其是不具專業門檻的低階職務,可能面試結束,馬上就請對方明天來上班。
當面試很麻煩時,請不要抱怨,因為這代表你是一個人才,對企業很重要,企業很重視你,所以他們擔心像你這樣優秀的人才,被一個「不長眼」或「不識貨」或「有私心」的豬頭主管不小心剔除了。
圖/龍山寺附近的一家書店大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