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吹呀吹 高雄準備欲飛」
今天,是高雄驛啟程回家的大日子!
意義不凡的,是我們邀請到19年前參與高雄驛站體拉縴演出的 #左營高中舞蹈班,再次舞動驛站、傳承記憶。
蘇貞昌 院長專程來到高雄, 15年前,高雄鐵路地下化動工時,也是蘇院長擔任院長,我與 林欽榮Charles Lin 副市長、資深立委先進們則一起爭取地方經費減低。
蘇院長說,今天來參加的不只是一個工程的開工、動工、完工,而是參與城市歷史記憶的共同編撰。比蘇院長大6歲的高雄車站,是當年屏東人、高雄人,出外、回家的共同記憶,也是至今保留最好的車站。
回首16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曾是各國在遠東地區航運軸點。如今,舊車站,由日本建造及第一次遷移;新車站建築,由荷蘭設計建造,更別具意涵。
車站定錨回歸到城市中軸線後,將串起高雄海空雙港、3個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包括路科、橋科、亞洲新灣區,也代表著高雄重新的能夠跟國際快速接軌。
借用院長一句話:「若無記憶的個人,生命是蒼白的;如果沒有記憶的城市,這個城市是貧乏的。」
決定保留車站,努力在鐵路地下化後將城市縫補,是不少高雄人的努力,特別要感謝 陳菊(花媽)市長。
「飛向未來對全世界,展現咱的美麗。」
未來,高雄車站做為城市迎賓客廳,也將持續增添新的綺麗篇章。
感謝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蘇貞昌院長對高雄建設的大力支持。
#鐵路地下化 包含整個高雄車站計畫,總經費達998億,這也代表中央與地方團結合作、互相補位。
#高133 98年因莫拉克風災導致寶來、新發間交通中斷至今,感謝蘇院長允諾支持7億多經費重建,這也是我對六龜鄉親的承諾。
我也和蘇院長至 #明霸克露橋 視察目前搶修情形,並到 高雄市消防局第六大隊第三中隊桃源分隊 慰問辛苦的救災同仁。
.
另感謝交通部王國材部長、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 AIT Kaohsiung 禹道瑞處長、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高雄事務所加藤英次所長、吉田清史副所長等貴賓到場祝福「高雄驛起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風吹呀吹 高雄準備欲飛」 今天,是高雄驛啟程回家的大日子! 意義不凡的,是我們邀請到19年前參與高雄驛站體拉縴演出的 #左營高中舞蹈班,再次舞動驛站、傳承記憶。 蘇貞昌院長專程來到高雄, 15年前,高雄鐵路地下化動工時,也是蘇院長擔任院長,我與林欽榮副市長、資深立委先進們則一起爭取地方經費...
遠東發展英文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六月第四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美俄領袖會面開始雙邊戰略對話/德國國會通過《供應鏈企業責任法》/英國和澳洲達成貿易協議/中國通過《反外國制裁法》/美國準亞太助卿表示將進一步發展台美關係/中共派出28軍機擾台創最高紀錄】
國外:
#美俄領袖會面開始雙邊戰略對話
兩國領導人共同聲明,宣布同意在不久將來展開「雙邊戰略穩定對話」,在雙邊關係緊張下,能確保在共同目標上取得進展,減少衝突風險,重申核戰不打的原則。
#德國國會通過《供應鏈企業責任法》
自2023年起德國境內企業員工超過三千人,包含外國企業,需對其供應鏈中的人員問題以及環境影響盡到義務。建立相應制度,確保供應鏈中有無侵害人權或破壞環境等風險,若違法未來將有高額罰則。
#英國和澳洲達成貿易協定
英國與澳洲政府15日宣布已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從英國汽車、澳洲牛肉等諸多產品都零關稅,英國自2020年退出歐盟後,首度貿易協議。英國也望藉此加入泛太平洋貿易夥伴陣營,開啟新遠東貿易。
#中國通過《反外國制裁法》
中國人大通過《反外國制裁法》明確禁止在中國境內的組織與個人(包括配偶、親屬)配合外國制裁,否則將面臨驅逐、凍結資產、罰則等。
國內:
#美國準亞太助卿表示將進一步發展台美關係
準亞太助卿15日聽證會,上任後確保美國與台灣發展牢固關係,也認為維持現狀是個動態情況,隨著中國威脅以及中共欲統一台灣的時間,此想法必須校準,同時在亞太推廣民主人權價值觀。
#中共派出28軍機擾台創最高紀錄
G7高峰會首度提到台海、東海、南海安全問題後,15日共機派出28軍機擾台,創最高紀錄。
#美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
美國政府捐贈我國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昨日抵達桃園機場,蔡英文總統透過臉書直播發表談話,感謝美國政府伸出援手,「患難見真情」。
-
此次領袖會拜登焦點放在中國,試圖以一同抗中為主要話題,降低中國在國際政治的影響力;而普丁的焦點在東歐以及中東安全上,不認為中國對俄國造成威脅。檯面上拜登試圖說服普丁,中國正在「吃俄羅斯的午餐」,不斷要求軍事技術轉讓、侵犯知識產權等等,希望可以拉攏俄羅斯加入圍堵中國一環。
德國有別於新自由主義國家期待企業自律,自覺推廣社會責任,立法要求企業做到企業責任。未來在德國境內企業以及外國企業勢必要求上游供應稽核下游供應商,整個供應鏈需受管控。台灣企業可藉此機會,提升企業環境。
對英國而言脫歐後,商品進入歐盟出口零關稅取消;對澳洲來說,對於最大出口國中國,時常針對性的制裁,需另找出路。協定達成後,英國加入亞太自由貿易區的一環,英國產品零關稅進入澳洲,未來希望進入泛亞洲地區,由於澳洲農產品進入英國享有零關稅,對英國農產品業波及大。
今年美加、歐盟等多國針對新疆迫害對中國實行制裁,而中國也為美國破壞香港程序而制裁美國,這些人士的直系親屬被禁止入境美國。《反制法》讓在中國的外國企業處境兩難,外國投資者對中國法律體系失去信心,主要也在威嚇外國企業,要在中國賺錢,就是要聽中國政府的。
美國讓中國問題以及台海問題國際化,亞太助卿更是鞏固亞太關係的角色,除了多邊協議或者聲明,對於「戰略模糊」政策,亞太助卿的態度是朝向動態發展,若是中共意圖破壞和平,那戰略模糊政策或者一中政策,未來有機會改變。G7聲明後中共大規模擾台,對於台海甚至南海安全問題,美國亞太助卿的回應也許是好的註解:「美國將反擊中國破壞國際秩序的企圖」。
#JuneW4 #Eventsoftheweek
遠東發展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有更關心國際新聞嗎?如果沒有,是為什麼呢?】
當發行超過220年的國際媒體選台海穩定作封面時,很多人都很好奇,外國是如何報導台灣的?我們的經濟發展、外交方式、人文藝術,他們都明白嗎?
我最近從工作上有明顯感受到,疫情後,國際媒體和研究智庫,都對台灣產生濃厚興趣。而當外界開始想認識台灣更多,通常直接面臨的情況是: 1) 我們對其他國家也足夠理解嗎?2)台灣議題,我們自己有共識嗎? 而這跟我們日常接觸的國際新聞有關。
很長一段時間,台灣新聞媒體環境被批評沒有國際新聞。從電視台收視率來看,這的確是塊長期辛苦耕耘的領域;但從社群的角度來看,范琪斐范姐的團隊、百靈果、敏迪、諸多英文新聞YouTuber,都在年輕族群(和跨國家地區)大放異彩,真的沒有市場嗎?我不認為。
台灣不缺豐富的國際新聞資訊,社群上也不缺創新具洞見的觀點。
但面對國際新聞的「時間感」可以有些調整,我覺得這是能被重新定義的。
國際新聞不像行車記錄器或是火燒民宅新聞,它的刺激和結論,是緩慢迂迴的。我看蔡依林演唱會可以期待被國際Diva震撼,回家有個美好句點,隔天充滿能量;但國際局勢不是這樣,它不斷在變動,外交策略檯面上進一步退兩步,檯面下有千絲萬縷的利益衡量。
我們不能在關心國際時事時,期待能立即得到一個對錯、善惡、競和的結論,如果得不到就失去耐心,覺得「這不好看」、「浪費時間」、「和我有啥關係」。
因為國際新聞不是一次性的消費品,#它應該被定義成一種生活習慣或生活風格。那就像我們練習重訓、學英文、精進才能,不會一蹴可幾,需要反覆累積。
如果我們能從這個角度看待國際新聞,就能換位思考,就能理解其實外國理解台灣,也不是只從單一時間點、單一議題切入。2021年台灣的國際聲量,已經跟「泰國台灣分不清楚」,「喔那個幫Nike產鞋的遙遠東方」差別很大了。國際討論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整合、好奇疫情管控科學、分析美中抗衡下的第一島鏈;東京塔下(想)賣鳳梨、加拿大人口普查第一次列入Taiwanese,更別說白宮裡面有吳修銘、徐若冰...不勝枚舉。
國際報導台灣的過程裡,會有觀察有評論(之後可預期還會看到更多媒體的封面是台灣),我們也像在照一面鏡子,透過不同眼光描述,更釐清「台灣」該追求什麼、該拒絕什麼。
而這些過程是幫助我們凝聚共識,面對困難的政治立場,造成分化或撕裂的問題,找出屬於台灣自己的結論。這就是國際新聞和台灣的一體兩面,互為表裏:#我們理解外在世界,#是回頭來幫助定義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給國際新聞更多時間與耐心。
調整對吸收國際新聞的「時間感」,讓國際新聞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風格。這需要慢下來、需要多次對話之後自我檢視,形塑自己的觀點後凝聚共識。
因為前所未有,
在世界對台灣如此好奇的時代,
我們更需要紮實擁有屬於自己的聲音。
#讓國際新聞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讓國際新聞成為一種生活風格
#參與式新聞
#慢新聞
#重新定義國際新聞
遠東發展英文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海風吹呀吹 高雄準備欲飛」
今天,是高雄驛啟程回家的大日子!
意義不凡的,是我們邀請到19年前參與高雄驛站體拉縴演出的 #左營高中舞蹈班,再次舞動驛站、傳承記憶。
蘇貞昌院長專程來到高雄, 15年前,高雄鐵路地下化動工時,也是蘇院長擔任院長,我與林欽榮副市長、資深立委先進們則一起爭取地方經費減低。
蘇院長說,今天來參加的不只是一個工程的開工、動工、完工,而是參與城市歷史記憶的共同編撰。比蘇院長大6歲的高雄車站,是當年屏東人、高雄人,出外、回家的共同記憶,也是至今保留最好的車站。
回首16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曾是各國在遠東地區航運軸點。如今,舊車站,由日本建造及第一次遷移;新車站建築,由荷蘭設計建造,更別具意涵。
車站定錨回歸到城市中軸線後,將串起高雄海空雙港、3個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包括路科、橋科、亞洲新灣區,也代表著高雄重新的能夠跟國際快速接軌。
借用院長一句話:「若無記憶的個人,生命是蒼白的;如果沒有記憶的城市,這個城市是貧乏的。」
決定保留車站,努力在鐵路地下化後將城市縫補,是不少高雄人的努力,特別要感謝陳菊市長。
「飛向未來對全世界,展現咱的美麗。」
未來,高雄車站做為城市迎賓客廳,也將持續增添新的綺麗篇章。
感謝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對高雄建設的大力支持。
#鐵路地下化 包含整個高雄車站計畫,總經費達998億,這也代表中央與地方團結合作、互相補位。
#高133 98年因莫拉克風災導致寶來、新發間交通中斷至今,感謝蘇院長允諾支持7億多經費重建,這也是我對六龜鄉親的承諾。
我也和蘇院長至 #明霸克露橋 視察目前搶修情形,並到 高雄市消防局第六大隊第三中隊桃源分隊 慰問辛苦的救災同仁。
.
另感謝交通部王國材部長、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禹道瑞處長、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高雄事務所加藤英次所長、吉田清史副所長等貴賓到場祝福「高雄驛起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QshbGi-ITc/hqdefault.jpg)
遠東發展英文 在 先至決定。部份項目首期只需5%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特約資訊】 想投資英國樓,揀倫敦定係曼徹斯特好?與其係屋企左諗右諗,不如一次過睇晒英國四大旗艦住宅項目先至決定。部份項目首期只需5%! 遠東發展旗下的銷售 ... ... <看更多>
遠東發展英文 在 中環遠東發展大廈中環德輔道中121號 ♂️ 查詢詳情,歡迎聯絡 的推薦與評價
【代理Kris Yu推介 ♂️】 #中環# 遠東發展 大廈中環德輔道中121號 ♂️查詢詳情,歡迎聯絡: 9488 8621 Kris Yu 物業編號: C0161379 廣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