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鋒》努力40年 台灣民主倒退嚕 20:542020/12/10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在1979年以美麗島雜誌社為主的黨外人士選擇這一天在高雄舉辦示威遊行,要求國民黨政府結束黨禁、實施民主,主事者遭軍法審判入獄,海內外反國民黨運動風起雲湧。民進黨在7年後成立,基本上是以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師為主體,才有日後的民進黨。
在戒嚴時代,由於報禁、黨禁,渴望自由的靈魂沒有出路,唯一的精神寄託是不時必須面對查禁的書刊。筆者1977年到台北唸書,沒多久就有中壢事件爆發,從此民主潮流已經擋不住,美麗島事件只是終結威權體制的開始。儘管有為者亦若是,我唯一能做的是偷偷替黨外雜誌寫文章。直到1984年出國唸書,終於掙脫思想禁錮。鄭南榕在1989年為捍衛100%的言論自由引火自焚,令我羞愧不已。
康德說,動筆的自由是人權保障獨一無二的鈀,意思是說,如果沒有言論自由這枝筆當催化劑,就沒有辦法爭取其他的權利。《中華民國憲法》第11條揭櫫「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其中言論自由包含媒體自由,可惜沒有進一步以人權法案具體規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文禁止國會制訂任何法律剝奪言論自由、侵犯新聞自由。
中天到底犯了什麼天條,讓民進黨政府費盡心思斷其在第四台的生路?就光譜上而言,中天頂多只能算是比較傾向藍營、對中國的立場相對友善;如果說是推動統一,只要不鼓勵叛國或暴力,基本上還是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說是「紅媒」則太沉重。至於「為匪宣傳」的大帽子,那是白色恐怖時期羅織的手段,過於含混籠統,畢竟我們還有《國家安全法》、《刑法》及《國家機密保護法》的規範。
真正懷璧其罪的,應該是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重挫,怪罪中天推波助瀾,竟然能讓邊陲化已久的韓國瑜脫穎而出。誠然,早先容或有語不驚人死不休、言論遊走幾近於叛國的紅線,當下,即使嬉笑怒罵,還是有一定的分寸,何不讓觀眾自己有選擇的自由,難道要重回訓政時期?因此,零碎化的所謂「行政審查監督」,已經逾越起碼的監理,甚至於是幾近於監控,反映的是統治者極端缺乏自信。
媒體有經營者、管理者及工作者,端賴本身的自我定位,三者自有取得平衡的方式,不容政府置喙。我們厭惡黨國體制對於媒體的箝制,至於要走商業至上,還是扈從當道,海畔有逐臭之夫,如果不能包容異議,以法治之名行控制之實,蘿蔔豢養、棍棒打壓,表面上看來多彩多姿的頻道行禮如儀,百姓只能看到經過高度篩選的呈現,侈談民主,有違民主化的初衷。
所謂「過於自由」,聽來觸目驚心;努力40年,難道要重回禁錮?全面執政,換來的是民選皇帝,行政專斷、立法唯諾、司法應聲。如果人民不能相互傾訴、彼此說服,就只能拚個你死我活;難道台灣要淪為北愛爾蘭、賽浦路斯、斯里蘭卡,那種撕裂、流血、內戰的命運?
終究,言論自由是凝聚生命共同體的必要條件,要是台灣內部無法跨越鴻溝,又如何跟中國和解?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1210005666-262105?chdtv
遭軍法審判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麗島事件四十年 陳菊:祝福香港 願台灣民主香火不滅
今年是台灣美麗島事件四十周年。當年被以叛亂罪中唯一死罪而接受軍法審判的陳菊,現在是總統府秘書長。陳菊5日出席美麗島40周年研討會表示,“一生能為美麗的理想努力,是生命非常浪漫的事,感謝那個時代,他們能為台灣付出。”對於香港反送中年輕抗爭者大規模遭逮捕、審判、暴力刑求,陳菊表示,祝福香港也能有自由、民主、人權。
“40年前的美麗島事件,當年我29歲,在軍事法庭是以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唯一死刑的審判。”
國民黨一黨專制時代,鼓吹民主自由的黨外媒體《美麗島雜志》被當權者視為眼中釘。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以美麗島雜志為核心的黨外人士在高雄舉辦集會演講,但是遭反對者混入挑釁,鎮暴部隊釋放催淚瓦斯鎮壓,上百人被抓捕,八人被以軍法審判。那是台灣自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規模最大的警民衝突
這8名遭軍法審判者包括黃信介、施明德、呂秀蓮、張俊宏、陳菊、姚嘉文等,之後在民進黨創黨之後成為政壇名人,他們的辯護律師如陳水扁,之後當選總統,蘇貞昌、謝長廷則相繼入閣任行政院長。
40年前獨裁政權階下囚 今為民主台灣總統府秘書長
台灣國家人權博物館5日舉辦“美麗島40周年特展暨東亞民主化比較國際研討會”。40年前是美麗島事件階下囚的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致詞表示:“當時的壓迫、威權,竟然讓我們那個時代的人有機會能夠反抗不義、反抗壓迫,讓我們的生命充滿理想。雖然我們受很多苦,但人的一生能夠為一個美麗的理想努力,我想那是生命非常浪漫的事 。感謝那個時代,我們能為台灣付出。”
陳菊:台灣人不畏威權救援政治犯 願新一代接棒民主香火不滅
陳菊提到,她心中永遠無法忘記的是在那個非常恐怖的時代,很多台灣人勇敢站出來:“施明德先生一時沒有被抓到,但是在台灣幾乎到處都是大逮捕、非常恐怖的時代,那個時候居然還有人敢出來聲援、救援施明德。台灣社會在那麼恐怖的情況之下,展現人性善良、對一個人基本權益的愛跟保護。我真的佩服、謝謝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高俊明牧師,跟很多牧者保護施明德、救援施明德,這都是台灣永遠最美麗的情操。”
陳菊還感謝受邀出席研討會、當年參與營救台灣眾多政治犯的三名外國人權工作者,包括曾在國際特赦組織工作的德國人克勞斯瓦德(Klaus H.Walter)和日本人渡田正弘、宗像隆幸。
陳菊說,美麗島事件後看到台灣社會整體的轉變,也包括有許多政治受難者前輩的努力,讓台灣民主香火沒有熄滅。當年8位受軍法審判、100多位受司法審判的人當中,像黃信介等人已經去世。天上人間,希望台灣人永遠為台灣自由民主不受壓迫繼續努力
陳菊:“美麗島世代即將慢慢凋零,但是新的世代對台灣的理想、對自由民主的追求,是我們不變的堅持,而這也是年輕世代必須要有的深刻體會。”
吳乃德:“蔣經國是台灣民主化推手?” 造成美麗島被遺忘
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吳乃德以“台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指出,“沒有美麗島事件,就沒有台灣民主”,但是台灣民主化這30年間,台灣社會對於民主是怎麼發生的,至今沒有一致的共識,看法差異非常大。
吳乃德說:“很多人、特別是很多政治學者,不管是本地、甚至外國研究者,都將台灣政治民主化歸功為蔣經國先生,這不是完全錯,是完全扭曲的印像。”
吳乃德質疑,蔣經國先生是“台灣民主化的推手”這樣的講法很流行:“如果蔣經國是台灣民主化的推手,我們如何去解釋美麗島事件這單純大型群眾集會,警察跟民眾衝突事件,可是結局非常不一樣,被起訴的罪名是武力顛覆政府的罪!”
吳乃德說,國內外研究台灣民主化的著作,幾乎都不提美麗島事件,好像不曾發生,因為美麗島事件跟“蔣經國是民主推手”的論點是衝突的。但從黨禁解除、戒嚴取消來看,蔣經國確實是推手;但蔣經國處理美麗島事件時,卻是用連根清除、摧毀民主運動的作法。從美麗島事件到1987年解嚴,還發生林宅滅門血案、美籍華裔作家江南遭殺害案等,都對台灣社會造成震撼。
吳乃德分析,美麗島事件讓蔣經國面臨要鎮壓還是讓步的困難選擇,最後蔣經國很快選擇讓步。一方面蔣經國的個性不像法西斯獨裁者,而是很實際的人。二來當時社會情境到了,因為政府抓了一個抗議者,其家屬都出來選舉,受到人民很大支持,蔣經國怕再壓制,民主運動恐怕更茁壯。此外美國也帶給國民黨壓力。
吳乃德認為,因為蔣經國很快妥協,才保障之後的統治力,這也是為何在任何獨裁國家中,沒有像台灣一樣在民主化後,獨裁者還可繼續執政、有競爭力的。“如果沒美麗島事件,沒有家屬和辯護律師繼續努力,蔣經國會否妥協?”
營救政治犯克勞斯:台灣快速從威權走向民主如奇跡一般
1970年代起長期救援台灣政治犯、當時在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工作的克勞斯瓦得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回憶,一開始台灣有數千名政治犯,大部份關在綠島,還有些在台灣本島等其他地方。後來美麗島事件發生,又要再去救援新增的80幾個政治犯。
克勞斯瓦得說,台灣那時是很壓迫的專制政體,像智利、伊朗,可是在很短的時間,就變成自由民主的國家,如同奇跡一樣。
不過克勞斯瓦得提到,台灣雖已現代化、民主化,但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已獲解決,比如台灣還有死刑,台灣的法治系統還不是很穩定,在警察、法律、安全等幾個體系,仍需加強人權意識。
在香港還沒發生港警進入中文大學、理工大學抓捕學生、圍堵校園事件前,曾因推動民主而入獄的香港社運青年黃之鋒今年九月初訪台受訪曾說,比起台灣以前美麗島事件,我們(香港)付的代價真的非常小,所以要繼續努力推動香港民主的選舉與制度。
如何看香港情勢?克勞斯瓦得說:“我不知香港會怎樣,但中國很瘋狂。”
而身為美麗島事件當事人,如何看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年輕抗爭者被大批抓捕、暴力刑求,甚至傳出送到中國受審?陳菊告訴本台:“我都了解、我了解。我們祝福香港,當然在台灣,堅決支持香港,能夠(擁有)自由、民主、保障人權。”
受邀紀念美麗島40年 香港代表:很多香港人不了解美麗島
受邀參與研討會的香港人權監察副主席莊耀洸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說,其實很多香港人對台灣的美麗島事件並不了解。
莊耀洸提到,以前香港的民主運動很短時間就結束,被說成是五分鐘的運動,認為香港人不是很有耐力和膽量,不願意為改變不合理制度付出很大代價。這次反送中運動有很大的不同,做以前不敢做的事,而且持續很長時間。
莊耀洸說:“如果你要比較台灣的情況,就是每一個統治者他要考量,要鎮壓還是要妥協?鎮壓的話,他要冒一個險,就是更大的反抗,香港恰恰就是這樣,政府的鎮壓太大、太過份。第二,香港過去民主運動經驗有一些成功,每一次做多少會看到以前的不足,比如說2014年雨傘運動占領那麼久,很被動,這次很靈活、很不同,所以能運動那麼長的時間。”
回顧《美麗島雜志》1979年8月創刊詞:“決定我們未來道路和命運的,不再是任何政權和這政權所豢養之文人的權利,而是我們所有人民大眾的權利。”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 夏小華、李宗翰 台北報導 責編:許書婷、申鏵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遭軍法審判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憶陳菊坐牢遺言交代相機送弟 蘇貞昌哭了
蘇貞昌今出席促轉會所舉行「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想起當年陳菊遭軍法審判判決唯一死刑叛亂罪時,寫下對台灣人民的遺書,並交代將相機送給她的弟弟。蘇貞昌致詞時一度哽咽、目光泛紅,表示還深深記得當時陳菊的身影,也是那股力量,讓當時身為辯論律師的蘇貞昌,勇敢的在軍法法庭上為陳菊等人辯護。
#蘇貞昌 #陳菊 #促轉會 #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 #遺書
🉐優質網路節目看這邊✨ https://goo.gl/hMeBPJ
遭軍法審判 在 李詩楷律師事務所- 軍事審判制度簡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軍事審判制度簡介一、前言:近日洪姓軍人疑似遭多名上級長官凌虐致死之案件,新聞吵得沸沸揚揚,許多人也注意到,相關涉案被告,本由國防部軍法機關偵查及審理, ... ... <看更多>
遭軍法審判 在 私通中共!參議員要求罷免米利並軍法審判;拜登否認提議美中 ... 的推薦與評價
參議員要求罷免米利並軍法審判;拜登否認提議美中峰會遭習近平拒絕的說法;美國第一宗亞利桑那起訴拜登政府接種強制令【希望之聲粵語-粵覽新聞-2021/09/16】. ... <看更多>
遭軍法審判 在 [問卦] 女士官賣淫遭軍法審判會判多重???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