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美股體現「反Murphy's Law」
周三美國國會進行本應只是循例的點算選舉人票,經驗證後副總統彭斯就正式宣布選舉結果,即民主黨拜登勝出,然後在1月20日宣誓就職,出任新一任總統。
但一如我多月來警告,現任總統特朗普一直不肯接受認輸的事實,反而不斷散播謊言指他以大比數勝出,但被民主黨「偷走」勝利。事實上,選舉結果一點也不接近,拜登的普選得票比特朗普多出約700萬票,選舉人票亦得到超過300票。特朗普更用盡所有合法和不合法手段,企圖推翻完全正常的選舉結果,超過50宗的州級訴訟,兩次入稟聯邦最高法院,全部落敗或不被接受。特朗普仍未放棄,竟曾多番打電話(有錄音)給喬治亞州州務卿拉芬斯珀格(Brad Raffensperger)施加壓力,直接要求拉芬斯珀格憑空找來1萬多票,助他反敗為勝,幸而拉芬斯珀格不肯亦不可能答應。
副總統循例確認選舉人票 無權推翻結果
不止特朗普,不少參眾兩院的共和黨議員,竟然支持特朗普的荒謬行為,宣布會在1月6日點票時提出反對。此舉只會拖延時間,但亦不可能會成功。數周前,因通俄門而被檢控兼入罪,但被特朗普特赦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將軍,更曾登報鼓勵特朗普頒布「有限度軍事法」(Limited martial law),意即暫停行使《美國憲法》,拒絕交出政權!後來全數10名的在世兩黨前國防部長,感覺事態嚴重,所以聯名發表公開信,以最嚴肅語言,警告軍方必須保持中立,意思即是不可再被特朗普利用。
到最後,特朗普更對自己副總統彭斯直接施壓,要求他拒絕承認和宣布選舉結果,特朗普私人律師林伍德(Lin Wood)更呼籲逮捕彭斯,並應把他槍斃!副總統雖有監督驗票的形式責任,但當然無權拒絕接受或改變結果。最差的是特朗普直接煽動暴亂,對驕傲男孩(Proud Boys)、新納粹(Neo Nazis)、三K黨(KKK)和所有支持他的種族主義者等,明示暗示「stand back and stand by」的時間已過,已到了採取行動的時間。
結果就是我們在周三見到的情况。數以千計的特朗普支持者,不少手持槍械,有些揮舞着內戰時支持黑奴政策的南方旗幟( 似乎有一名示威者搞笑地帶着支持港獨旗幟),衝破薄弱的警察防線,佔據了國會山莊,迫使正在開會的議員慌忙撤退,大班暴徒在議院內游走自拍,亦有進行小規模破壞。
此情此景對香港人來說當然似曾相識,大有deja vu感覺,與2019年暴徒衝入立法會的情况幾乎一模一樣!當晚不少朋友整夜未眠,發短訊給我,讚歎因果循環,美國出現「美麗風景線」。我也當然感覺到事情的諷刺(irony),當年的香港暴徒,在CNN和Fox等西方傳媒口中就成為自由奮鬥的善良和平示威者,但同樣行為在美國發生時,這些自己美國同胞,竟反而成為CNN眼中,企圖非法推翻政府的暴徒和甚至叛國者!
示威者佔領國會 破壞和平交接傳統
但我最深刻的感覺絕非幸災樂禍,我反而對美國和全球情况非常憂慮。周三的暴亂已即時導致4人死亡,最少一名女暴徒被當場擊斃(對比下,香港警方當然長期一直非常克制)。幸而最後國會仍能確定拜登勝出,特朗普亦首次發言勉強接受選舉結果。即使如此,美國這個超級強國,最值得世人景仰的和平交接傳統,已被嚴重破壞,亂局尤甚於第三世界。
而且畢竟距離宣誓就職典禮仍有13天,難保特朗普不再盡力破壞美國政治制度,再次煽動暴亂(Twitter和facebook暫時禁止他使用)。除此之外,也擔心他加倍針對中國或伊朗,故意製造外交事件,以此為宣布軍事法的藉口。大家要記着,美國總統有個永遠跟身的「nuclear football」(核武啟動器)!當然希望這是杞人憂天,但特朗普的精神狀態已明顯有點錯亂,亦有點像受傷的野獸,行徑已愈來愈危險。大量政商界人士,已開始大聲呼籲彭斯和其他內閣成員,啟動《美國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Article 25),以健康或精神狀况原因,罷免總統,由副總統頂上。
看美國亂狀 理解香港撥亂反正手段
我的另一感受是看到美國的亂狀,更能理解現今香港的一些亡羊補牢、企圖撥亂反正的手段和政策。是否太晚、正確和有效,我暫不評論,但最少出發點是可以理解的。試想現今在美國,如有政客、學者和社運領袖,來到北京,游說中國插手干預美國內政,且對美國施加制裁,你猜美國將如何對待這些叛國者?在美國,叛國是可以判死刑的!
深層次一點,我在思考為何這種公然挑戰法治和政府的情况,近年在愈來愈多的不同國家和地區出現,西方所謂民主國家有,拉美發展中國家也有;中國的香港也有,更幾乎是這兩年暴亂的鼻祖。
我暫時臨急想到的有以下4個主要共通點,亦是互相關連的:
(1)極端民粹種族主義的崛起。起源難以簡單解釋,當然與貧富懸殊加劇有關。背後主因為科技轉移,製造業甚至服務業自動化有關,亦關乎教育制度的失敗。更容易的藉口當然是被中國人搶去飯碗,和對女權主義、BLM和LBGTQ等被認為左傾和過度PC運動的反感。
社媒AI算法不停提供極端資訊 非常危險
(2)經社交媒體散播的各式各樣、真假不分的資訊、偏見和仇恨,我稱之為思想病毒(mental virus)。社交媒體當然也帶來大量與人溝通的方便和網上娛樂等等,但假新聞、假科學、假歷史等,和各種騙案的佔比似乎愈來愈高,加上AI算法(algo),一般投其所好,如它發現你對社會不滿,偶然尋找了一些納粹相關資訊,它就會不停提供更多與極端種族主義的資訊或「朋友」給你。這種所謂AI,其實一點也不聰明,且非常危險。
(3)我已多次指出,世界各國的政經體制和憲法,大部分都已嚴重過時,甚至停留在中世紀年代,與現代科學觀念和科技水平,完全脫節,已到非常危險階段。《美國憲法》和選舉制度,充滿漏洞,竟會反民主地選出特朗普當總統,缺乏才智和懶惰不用講,他根本極度自私自大兼小器,且心中充滿種族主義和各種仇恨。這樣一個人當上總統,7000枚核彈由他掌管,世人能不擔心?
美國整個選舉需時近3個月,過程的每一步驟、驗票日和就職日等,都是憲法硬性規定下來的。在馬車年代,從遙遠州份送票到華盛頓,可能確需數周,當時更沒有電腦,所有程序都只可用人手,所以或真的需時兩個多月。但在現今電腦和航空年代,其實選舉過程即使不是實時網上進行,網下投票點票過程也絕不可能需時超過一周。近3個月的漫長過程,製造大量多餘的漏洞和不確定性。
小如香港的《基本法》,雖只有約30年歷史,但設計得實在非常差,同樣充滿漏洞,包括國籍和居留權的混淆,模糊答應普選的可能性,但並無時間表和路線圖,「23條」亦有同樣問題。
經濟制度過時 負利率加QE加劇貧富懸殊
(4)除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亦嚴重過時,QE和零利率等政策,不止未能解決問題,更明顯反令貧富懸殊更加劇,導致更嚴重社會矛盾。在過去的石油年代,以市場機制調控供求是有效方法,貨幣政策已是一種隱晦干預手段,企圖以利率為一個市場信號,藉此調控供應和需求。如出現經濟衰退,代表需求不足,減息可刺激需求增加,巿場可再達平衡。
但在現今數據年代,數據供應接近無限,邊際製造成本近零,所以即使減至零甚至負利率,再加QE,也無法推高長期消費通脹。人口老齡化,再加化石能源的瓶頸已被再生能源打開,都有助推低通脹。
雖然消費通脹長期無法回到2%的目標,但當然全球資產通脹則變得愈加嚴重。再加上過去一年因疫情而採取的大量財政刺激政策,短期消費通脹或有望回升,但更直接受惠的亦是資產價格。
經濟衰退社會動盪 美股反創新高
現今的美股表現,已體現奇怪的「反 Murphy's Law」效應。Murphy's Law(墨菲定律)是個悲觀概念,定義是任何可出錯的事情,都必定會發生。近年中美地緣政治緊張,貿易戰、科技戰不停,美國和全球出現大小不同暴亂,再加一整年的全球疫情(昨天美國死亡人數超過4000,再破新高),美國和全球經濟進入衰退,不少人可能以為股市一定下跌。但事實恰恰相反,周三暴徒一邊闖入國會,美股就一邊繼續創新高!這代表市場智慧,告訴大家明天會更好?還是代表最有錢的0.01%億萬富豪,對一切民間疾苦和社會動亂,Don't give a F?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Astrologer Angus in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陣子全世界都在看著兩個老人大戰, 說真的美國選舉人票的制度挺有意思, 但這次問題出在函寄投票毛病比較多, 不管怎樣,老人的神仙打仗是一回事, 我們自己的運勢才更重要, 接著,水逆過後的十一月中,如何? #每週星座運勢 #看上升太陽...
選舉人票 意思 在 Dr. Phoebe 愛旅行/Dr. Phoebe's Traveling Blo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rP看時事:美國政權和平轉移背後的力量—保守派的法官們】
打這篇稿子時,美國剛剛完成選舉人團的票選,拜登獲得306選舉人票,正式入主白宮。
川普在這次選舉中打了56場官司來控訴選舉不公,有超過46件被駁回、撤銷、和解,換言之就是沒有下文。雖說川普透過社群媒體大聲公屢屢放話,利用許多陰謀論來為自己辯白,至今卻無法提出真正有效或能被法院取用的證據或論述,包括喬治亞州法官宣稱沒有任何混淆選票的證據而拒絕審理的案子、內華達州和密西根州都駁回想將川普任命為贏者或是宣稱沒有贏者的官司、威斯康辛州法院也駁回指控22萬張選票由不當方式投票的官司。
上禮拜美國最高法院則有一項備受矚目的官司被媒體爭相報導,由德州發起川普背書,宣稱喬治亞州、密西根州、賓州、和威斯康辛州因為疫情底下投票制度的改變,導致選舉結果不合法。此項提議被最高法院駁回,一致同意德州沒有權利發起這項官司。即便沒有任何一個州能提出任何關鍵性證據的狀態下,根據Politico的報導指出,依然有70%的共和黨員都覺得這次的選舉不公,為2024的選戰埋下川普準備捲土重來,打著公義旗號的伏筆。
不少腦袋精明的朋友可能會問,川普四年之內不是才任命三位大法官嗎?他不是放了一拖拉庫的保守派法官在美國司法系統的各個層級嗎?美國最高法院不是保守派當家嗎?為什麼這些從州立到最高法院的保守派法官都不挺川普的案子呢?
時代雜誌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分析,聲稱其實美國保守派菁英律師們(謎之聲,菁英不是民主黨的專利,保守派的菁英也不少)幾乎完全沒有要幫川普翻案的打算。這也是為什麼川普的律師團隊是由爭議性相對較大的成員組成,比如最近剛確診,還在聽證會上連放了兩個響屁的魯迪·朱利安尼。這些保守派菁英律師們,許多是教授、法官、事務所律師等,打從還是法律系學生時,通常都會加入Federalist Society聯邦黨人學會,這個學會是為了促進美國保守派價值而成立,也是全美最具影響力的法律組織之一。目前美國最高法院中的九名大法官,有六名曾是這學會的成員。這些學會的菁英律師們,將捍衛司法價值視為其信仰,更重要的,是要致命延續保守派的價值,又名為保守派法律運動Conservative Legal Movement。
政治人物或許為了選票會迎合川普,但對於這些菁英派律師來說,若對法律不夠堅持,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名聲和接案的狀況,更因為川普這次的證據不足,堅決不幫川普背書。這代表共和黨未來如果繼續走川普式的反菁英路線,將和這些保守派法官們的理念和信仰背道而馳,形成共和黨內的拉扯力量。共和黨要不就必須撇下菁英律師,未來找類似川普律師團爭議性和政治性較高的律師來背書,要不就得尊重這些保守派菁英律師和法官,但這也代表著有可能會流失川粉的支持。
共和黨接下來的牌不好打,但不得不說因著這些保守派菁英律師們踩住法律的底線,沒有和川普隨之起舞,美國才有政權和平轉移的今天。
〈DrP看時事〉專欄以溫和的視角出發,視議題偶爾偏紅偶爾偏藍,完全主觀不喜惡看。台灣時間每星期五早晨準時上線,不想錯過發文的話請記得設定「搶先看」喔!
#DrP看時事 #圖片取自於網路 #保守派菁英律師們 #菁英並非民主黨的專利 #選舉人團票 #拜登入主白宮
延伸閱讀:
👉新書《美國女子學》現正熱賣中:reurl.cc/OqpRnA
👉想更新就更新的私人哀居:bit.ly/2X6DUPV
👉這篇文章同步發表於部落格:bit.ly/38fsejD
選舉人票 意思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香港COVID疫苗情况:擔心東不成西不就
美國大選至今已一個多月,本應早已塵埃落定。結果一點都不接近,拜登拿到的普選票比特朗普多700多萬票,預計選舉人票結果是302對236,跟2016年特朗普的得票一樣,當年他已吹噓那是一場landslide victory(壓倒性勝利)!
特朗普不認輸是意料中事,他在多個州份提出超過50次法律訴訟,在某些結果接近的州份亦重點選票,但結果毫無改變,各州法院亦判特朗普敗訴,最高法院更不接受聆聽對賓州選舉結果的挑戰。
得州總檢察長告4關鍵州州議會
下周一50個州的選舉人即將在華盛頓正式投票,但周二得州共和黨總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帕克斯頓(Ken Paxton)──此人正被檢控證券訛騙及受到貪污調查,竟前所未有地直接入稟聯邦最高法院,控告賓夕法尼亞、喬治亞、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4個關鍵州份。他已不再是企圖挑戰選舉結果,而是控告這些州議會,早前容許郵寄投票是違法行為!如成功,將取消近千萬選票!後來更瘋狂的是另外17個州份的共和黨總檢察長和特朗普以私人身分,也加入訴訟,對最高法院施加壓力,接受此無理取鬧案件。特朗普親自提名3名大法官,包括臨近大選前數周,醜陋地塞進去的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形成6保守派對3自由派的局面。即使如此,按大部分憲法專家的意見,最高法院接受此案的機會非常低。
即使最後特朗普仍然失敗,他仍對美國整個憲法、選舉和所謂民主制度,製造前所未有的傷害。我已多次解釋,《美國憲法》已非常古老和過時,充滿漏洞和不公之處,也不可全怪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和麥迪遜(James Madison)等開國元勳(founding fathers),他們實在無法預計近250年後的政治情况和科技水平,當年成立選舉人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保護擁有奴隸制度的南方州份權益,另外亦因交通和通訊不便,所以從普選(最初沒有)至選舉人投票,再到國會確定日,至最後宣誓就職,整個過程複雜且需時近3個月(本來更長)。
過往100年,隨着社會和科技進步,美國選舉制度雖沒改變,但實質執行已變得順暢。理論上有極大自主權的選舉人,亦變得只按傳統,跟着本州普選票結果來投票,只有極少數會故意投相反票(後果最多是罰款)。其餘選舉細節如怎樣處理郵寄票,更毫不重要。過去雖曾出現選舉人票結果與普選票不相符,但非常罕有,所以勉強過骨。過去20年,這反民主現象已變為經常性,且已成為共和黨勝出總統寶座的唯一方法,所以他們就愈來愈喜歡鑽研憲法的各個漏洞,利用這些反民主手段來企圖達到政治目的。
這種鑽憲法漏洞的玩法對美國製造極大傷害。如成功就突顯美國其實並非一個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國家,共和黨人的回應一般正是:「誰說美國是民主國家,我們只是一個沒有皇帝的共和國。」好,如果是這樣,就請不要整天把民主掛在口邊,不停批評甚至攻打其他美國主觀判斷為非民主國家!今次選舉,即使最後拜登仍能宣誓就職,社會分裂仍非常嚴重,將有近半已感染思想病毒的美國人,不會接受拜登總統的合法性。至今仍有近九成共和黨兩院議員,未有公開接受選舉結果。大部分外國元首已向拜登發出賀電,唯一最重要例外是俄羅斯總統普京……
COVID疫情對美國政治毫無興趣,只等待機會,繼續散播,繼續殺人,周三死亡人數3200多,再創新高(周二美股才剛創新高,真諷刺)!特朗普繼續漠視疫情,帶頭舉行盛大宴會和集會,當然更鄙視已成為政治圖騰的口罩,其實只不過是在草菅人命。即使疫苗已快到手,但相信到拜登1月20日上任時,美國COVID死亡人數仍將再增近10萬,在這段時間死去的人最不值。數周前,COVID已升為美國頭號殺手,超過了心臟病和腫瘤。我真的認為特朗普犯了蓄意謀殺罪!
新冠病毒已成美國頭號殺手
疫苗的發展速度確比預期迅速,實驗結果顯示的有效率亦非常高,令人振奮!西方最先跑出的是輝瑞(Pfizer)與德國BioNTech合作,和莫德納(Moderna)的兩種利用全新mRNA技術的疫苗,有效率可能高達95%!英國率先批准輝瑞疫苗,周三已開始為年老國民注射,相信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亦將在本周批准緊急應用。除此,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合作,以較傳統技術發展出來的疫苗亦已接近成功。
mRNA疫苗似乎有不少好處,有效率非常高,據說製造過程較快和簡單,較容易擴大產能。最大弊端是需要極低溫冷藏,輝瑞的需要攝氏零下70度,且儲存有效期只有數周,莫德納的亦需要零下20度,儲存期較長有數個月。疫苗本身未必非常昂貴,但冷藏和冷運輸設施形成極昂貴和高難度挑戰,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同時因為是全新技術,所以有效期有多久,注射後能否仍傳播病毒,是否可只注射一次(暫時兩次)等問題,仍未有肯定答案。短期副作用包括發燒、頭痛和疲倦,長期副作用則不可能馬上知道。MIT有AI研究顯示輝瑞疫苗對亞洲人的有效度可能略低於白人,如屬實,真的有點欺人太甚,連疫苗都有種族歧視!另有或只是陰謀論的傳聞說疫苗可能影響女性生育,亦希望是假的。本身有嚴重過敏症的人可能也不適合接受疫苗。
所以有不少專家認為阿斯利康和其他較傳統技術的疫苗,危險性較低,亦只需普通冰箱的攝氏3至4度儲存設施,將成為全球普遍使用的不二之選。但暫時實驗結果顯示阿斯利康的兩針疫苗注射有效率只有約70%(實驗情况可能有點出錯),仍不錯,但低於輝瑞和莫德納的95%。
其實最先宣布成功發展疫苗的是俄羅斯Sputnik V(Sputnik本為蘇聯全球最早人造衛星太空計劃的名稱),已在俄羅斯應用。但因對外公布數據不多,不知其他國家會否採購。中國也在全速發展COVID疫苗,最少有5種已到第三期臨牀測試。據聞在內地已有近百萬人接受了科興(Sinovac)的疫苗注射,近日阿聯酋亦已完成國藥(Sinopharm)的疫苗測試,有效率為非常不錯的86%,準備廣泛應用。康希諾(CanSino)的mRNA技術疫苗,亦已收到墨西哥的3500萬劑訂單。
採購分配疫苗必被美國政治化
疫苗必將被美國和其他國家政治化。首要問題是採購疫苗的優先權和分配情况。美國已在輝瑞落了1億劑的訂單,只夠5000萬人使用,據聞本來輝瑞給予美國加至2億劑,但遭特朗普政府拒絕。但現在後悔了,特朗普當然顯示自私霸氣,近日已簽署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可隨時迫使輝瑞等藥廠優先為美國人製造疫苗,置其他國家訂單不顧。我真佩服極度自私的美國政府,甚至自認中肯的美國傳媒,還好意思批評中國宣布將把疫苗跟發展中國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和非洲,以至全世界分享,為有企圖的陰謀!
更諷刺的是,即使美國能自私地囤積大量疫苗,被思想病毒感染了的美國人,遠超過一半將拒絕接受免疫注射。調查顯示黑人COVID死亡率是平均的3倍至4倍,但不幸更抗拒疫苗,不少人將繼續無謂犧牲。按過去經驗,任何需要兩次或以上注射的免疫(如HPV),接受第一次注射後回去接受第二針的從來不到50%。尤其COVID疫苗有不輕副作用,很可能完成兩次注射的比例更低。
國際間的疫苗外交政治也必非常激烈,亦將導致無謂犧牲,更將阻慢延遲旅遊重啟和經濟復蘇。例如我非常懷疑美國會否承認中國疫苗的有效性,如不承認,美國如何可能會重新容許中國旅客到訪美國;相反,中國又會否承認美國的疫苗?意思是即使某美國人或其他人,證明接受了美國某疫苗注射,中國會否免除現在要求每個入境旅客的兩周隔離?最科學化的做法是任何旅客入境時(中國或其他國家一樣),應進行雙重PCR病毒測試和抗體測試,以證明有沒有病毒和足夠抗體水平。但今年治疫情况,已看清楚除中國和少數其他國家外,其他大部分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和瑞典等,政策混亂且嚴重反科學,結果導致大量傷亡。至今仍有大量人錯誤以為COVID只影響老人,並未導致太多過早死亡的所謂額外死亡(excess deaths),可能反而有省卻未來養老金的「好處」!此說法或政策除了極度殘忍外,科學上更完全錯誤,今年美國的額外死亡量跟COVID死亡人數幾乎一致,且20至40多歲的較年輕群組額外死亡率最高。我亦解釋過即使能復元,很高比例的所謂康復者有長期後遺症如精神病、心臟發炎、肺功能受損,以及血液循環系統出現血塊等嚴重問題。
香港已出現頗厲害的第四波疫情,不幸需要再收緊限聚令,對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是個黑色聖誕節。專家更警告今輪疫情的病毒株似乎比早前的殺傷力更大,即使年輕人的病情也較嚴重。本來我也希望能參與新加坡或更重要的中國內地跟香港的旅遊氣泡,但隨着疫情轉嚴峻,已成泡影。我們唯有耐心等待疫苗的來臨,但我有點擔心何時疫苗才會到港。從前香港自誇是個重要國際都市,金融中心地位幾可跟紐約和倫敦比併,所以西方最新的時裝、食材、科技產品,甚至醫藥,我們都可以率先拿到手,中國內地產品反被忽略和看低。香港醫學界雖長期嚴重缺乏人手,但仍要求外地醫生通過異常困難的執業試,合格率不到10%,且主要用英文,對內地醫生尤其不公平。
爭取中外疫苗有隱憂 港重新通關無期
醫藥也一樣,西方的審批過程較快和簡單,對內地醫藥的審判過程複雜和長很多。過去內地醫藥和疫苗確出現過多宗醜聞,但近年已有進步和改善。今次中國控制疫情較佳,其實反而少一點盡快研發疫苗的壓力,可以小心一點和多花點時間進行測試,希望疫苗質素更好一點。中央政府亦已宣布將確保部分產能,供應香港。
問題是如今中國跟美國和英國的關係正處低谷,加上美英口頭上支持香港,但行動上反而是多方面制裁香港,所以不禁懷疑即使香港政府已向輝瑞和阿斯利康等多家西方藥廠落單,但他們什麼時候才會交貨?優先是肯定不可能的了,不給美國和其他國家插隊打佔已不錯,如明年中開始收到已滿意。如中美關係在拜登領導下無改善,甚至轉差,那麼最後會否交貨都不肯定。
同時如香港政府和市民對內地疫苗的歧視態度不改,那些所謂專家又再借故多番留難審批過程,或故意中傷疫苗質素,令香港人產生抗拒,那麼香港就可能什麼疫苗都沒有!香港跟中國內地和世界各地重新通關,將更遙遙無期!
但不用擔心悶死在這孤島,其實境內有250多個島嶼,你遊覽過多少個?
最後,專欄將暫停一周,先預祝各位聖誕節及新年快樂!
(中環資產持有莫德納、國藥及康希諾的財務權益)
選舉人票 意思 在 Astrologer Angus in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陣子全世界都在看著兩個老人大戰,
說真的美國選舉人票的制度挺有意思,
但這次問題出在函寄投票毛病比較多,
不管怎樣,老人的神仙打仗是一回事,
我們自己的運勢才更重要,
接著,水逆過後的十一月中,如何?
#每週星座運勢 #看上升太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En_Dw_mTC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