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真看【斯卡羅】每看完一集就有很多東西想寫出來分享,可是我越老越懶惰XD,不過7-8集真的是這麼多集以來高峰的一波,每個人都演技大爆發
因為我自己是客家人,所以對於保力村相關劇情,聽到客家話都會覺得超親切,網路上叫好叫座跟批評的文章都不少,但我自己覺得只要是用心做出來的成果都值得被嘉許,何況我們在家裡就可以舒服地看劇,要保持感恩的心情
其實我覺得大家都喜歡聽歷史故事,故事誰都可以說,說得好的大有人在,但是歷史學裡的史觀卻是有門檻的,每門學科都有他的專業之處,歷史學的培養,除了史料辨別.思想 哲學.歷史解釋,時序的前因後果...等等,.怎麼闡述史觀是核心, 因為真實的歷史學,枯燥成分不少甚至很多是過於寫實不浪漫的,故事是讓大家進入歷史世界很好的引路法,所以就不要糾結到底是不是歷史劇,看得開心有學到東西就是收穫
【斯卡羅】裡的「琅嶠」就是「恆春」的舊名, 這裡是「羅妹號事件」(1867 / 清同治6年)後,發生了日本侵台的「牡丹社事件」(1874 /清同治13年)開啟了清朝在政治軍事上開始由消極轉變成積極治理的一個關鍵點,1875年,清光緒元年,台灣增設二府八縣四廳 ,恆春開始出現了~~
二府 :即台北府、台灣府
八縣 : 淡水、新竹、宜蘭、台灣、鳳山、恒春、嘉義、彰化
四廳 : 埔里社、卑南、澎湖、基隆
我找出十年前在恆春古城牆上拍的照片 (獲准設縣才能用磚築城牆,清領時期的台灣不能隨便用磚石築城的喔 ! )那時候還是長髮小瑪
年輕真好
#其實我好想有機會可以說說台灣史
#之前的旅讀私塾課人人都是混血兒其實就有不少的台灣史在裡面
#下次不發懶再寫一下斯卡羅心得
---------------------/////-------------------------
✓09/08(三),19:00-21:00
主題-會黨與仕紳-從明教到白蓮教的明清社會@旅讀
🔜報名- https://www.orchina.net/event/821
✓9月15日(三),19:00-20:00 (google meet 線上方式)
主題-從婆羅門到寶萊塢,南北印度大不同
🔜報名- https://reurl.cc/yEzLQ8
✓ 9/16 (四)發現印度 - 北印度世界遺產與歷史文化@雅痞書店
🔜報名:https://reurl.cc/4aO1qX
✓9/18(六)美衣美物直播
「遺產小故事心得」的推薦目錄:
遺產小故事心得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求世 12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維斯朝聖教堂(1983年)
駕車造訪德國、波蘭、捷克、奧地利四國的那年,造訪了很多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教堂,歐洲教堂最普遍的是羅馬式、哥德式及巴洛克式,幾乎是各教堂建築主流,也因為看了太多教堂,到後來真的有點不能永生,快要往生,在看到維斯朝聖教堂的外表後,更不禁懷疑這真的是世界遺產嗎?有點想跳過省門票錢,但看介紹又是我從未見過的洛可可風,想說既來之則看之,這一看還真沒讓我後悔,果然不能以貌取人。
維斯教堂在18世紀建造,靠近奧地利邊境,教堂正確名稱為「被鞭打的基督朝聖教堂Wallfahrtskirche zum Gegeibelten Heiland auf der Wies」,教堂中心供奉的是一尊受鞭打的耶穌雕像,據說有一位婦女看到這尊耶穌的眼中淌著淚水,雖然那時沒有LINE群組,但消息很快傳開,跟現在一樣也搞不清楚是假消息還是真消息的情況下,反正拿香跟著拜就對了,很快引來禮拜和朝聖的人潮,人們蜂擁而至,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由洛可可風格建築師齊默爾曼兄弟設計的維斯朝聖教堂於焉誕生。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裝神弄鬼?還是真的神像顯靈?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一座經典教堂。這座教堂不像科隆教堂或巴黎聖母院那般雄偉,外觀看來不注意的話以為是穀倉,雖然是世界遺產,也沒看到張牙舞爪般的宣傳,就靜靜在微微隆起的綠色草丘上,去的時候遊客也不多,外表令人舒服,原本以為看到的是文青風格桂綸鎂,走進裡面才發現是穿上蓬蓬裙的許純美。
西方建築反映當代思潮,經歷過一連串的創新與突破,在十七世紀來到巴洛克時期,「太陽王」路易十四是巴洛克風格最忠實的擁護者,留世的畫作中他身穿蕾絲邊絲襪、頭戴波浪式假髮,腰間還別著一把鑲滿寶石的寶劍,腳蹬紅色高跟鞋,今天如果有人有勇氣穿成這樣上街,請接受我的膝蓋,巴洛克風格就是這麼不樸實無華且任性。「巴洛克」原意是變形的珍珠,之前強調的古典傳統均衡對稱,此時利用不規則波浪狀曲線賦予建築元素以動感華麗,含蓄內斂不是它的語言,而是要給人誇張如戲劇般的效果。
在新古典主義接棒之前,有種算是巴洛克2.0版的洛可可(Rococo)的藝術風格在法國短暫流行,Rococo是從法國字rocaille演變而來,原是指一種混合貝殼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在法王路易十五時代以後流行的一種室內裝飾風格,常使用C形、S形曲線或漩渦狀花紋。巴洛克是建築風格,但洛可可是室內設計,如果說巴洛克是塊奶油蛋糕,洛可可就像是奶油控,硬要再擠上一層奶油,這不是美人遲暮朝臉上亂抹的奶油,而是精心計算的奶油擠花,而且還非要撒上五彩繽紛的巧克力糖粒不可,虛華才是王道,實用非其考量。
教堂的屋頂利用較輕的木頭來建造,以減輕整棟建物的承受重量,再開許多扇窗戶增加室內採光以突顯色彩豐富。在維斯教堂中,吸睛的不再是聖經故事,華麗繁複的裝飾效果花枝招展,絕對令人驚艷但會膩,不過吃完大餐之後,來盤甜點點綴也還可以,更十分讚嘆這炫富的勇氣。參觀後的心得是:被鞭打後流眼淚,然後有人幫你蓋豪宅,我可以!
遺產小故事心得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學期重回江湖,但因為疫情的關係,師大實體課程上了三分之二就嘎然而止,後面雖線上學習,總覺得隔靴搔癢。肥水不落外人田,學期初請同學看我出的世界遺產新書,然後要寫讀書心得,當做期中報告,明天是繳交的最後期限,大致上都寫的不錯,不過大部份像是作文,較沒有自己的見地,這篇看完深得我心,也覺得這是教書最後小小的的成就感,希望同學知行合一,畢竟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跟(其)大(實)家(是)分(打)享(書)!
讀後⼼得:
«世界⽂明奇蹟» ⼀書寫道:「⽂明遺蹟總帶有⼀種強烈的浪漫意味,它們以飽含 風霜的⾯容向世⼈展⽰著曾經的故事:愛恨情仇、戰爭、信仰、財富、權⼒交織演繹的歷史記憶。」⼀代代⼈在世界上流下了他們的智慧結晶,讓後⼈可以推測曾經的⽣活⽂化與過去的繁榮昌盛。
本書中詳細介紹了世界他國的地⽅特⾊與⽂化遺產,並以宏觀的⾓度去探究該國的⼈⽂風情與遺址背後的故事,有很多曾經在歷史課本上看過的隻⾔片句,這些遺產都是過去的⾒證者,⽽⽂化就是在不停的交融與歷史洪流中被塗上各式⾊彩。
各國包裝世界遺產,將遺跡重新包裝,將其展現在世⼈眼中,⽽我們也在旅遊的過程中探索與挖掘曾經的歷史。如同老師在書中寫的,我們或許是「借住於此的過客」,但也是⼀種與歷史的交流,並同樣在創造新的⽂化。現今科技社會的進步讓旅⾏變得容易,只要⼀張機票就能夠穿越到⼀個截然不同的地⽅,⽽⼤眾媒體的盛⾏也讓旅遊的⽅式變得多元,我們可以透過影⾳媒體得知他國的樣貌,能夠藉由⽂字來了解歷史,但唯有親⾃造訪,才能感受⽂化的重量與底蘊。⽽這些認知歷程的過程奠基於遊客對背景脈絡的興趣之上,將參觀的過程結合個⼈的情感連結,將古今做對比,了解過往⼈麼的⽣活模式與發展過程。除了輕鬆愉悅的旅⾏經驗外,還有對⽂化、美學等不同層⾯的學習回饋。也許透過世界遺產的旅⾏,我們才能從中感知時間的流轉,看出⽂明的演變,找出發展的答案。
此外在上課的過程中讓我反思,各國對於申請世界遺產都很熱衷,也形成⼀種趨 勢,但漸漸的會發現世界⽂化遺產的頭銜後⾯不只是單純的為了保存跟欣賞。政府追求景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中,看中了其背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如同老師課堂提及,當抽象價值觀無法⿎勵全⺠投入保護古蹟的⾏列時,政府便需另闢途徑。
⼈⺠之所以不看重⽂化遺產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背後的經濟價值,倘若跟他們說明維護並打通觀光渠道可以獲得的利潤與⼯作機會後,就會被說服。但這種商業模式卻有可能帶來無可想像的環境負荷。觀光旅遊有著「綠⾊產業」的美稱,因為這種商業模式具有經濟成長之貢獻,卻相較於其他⼯業發展所帶來的環境與⽣業競爭有較⼩的迫害。然⽽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倘若國家沒有制定完善的法規,將可能帶來更多的環境傷害與污染,為了容納更多的觀光客、吸取更多的鈔票,肆意的開發導致觀光品質下降,也容易提升犯罪率等社會危害,⽽觀光客在利是古蹟刻下無法抹滅的到此⼀遊也導致觀光發展⾯臨負⾯衝擊。我們總在追求進步、開發的道路上與⽂化保存兩者間做出取捨,各地古蹟保存⼤戰不時上演。
當法國聖⺟院被燒毀時,引起全球極⼤的關注,法國政府也投入⼤量資⾦在古蹟保存與⽂物修復上,可⾒其對歷史⽂物保存之重視。⽽反觀台灣,縱使有專⾨立法規範古蹟管理、和保存⽂化資產,但歷史建物仍無可避免地⾯臨被拆的危機。根據資料顯⽰,絕⼤多數的台灣歷史建物都沒有受到«⽂資法»的保障,除了政府對遺跡修繕的重視度不⾜外,依«⽂資法»的規定也有損所有權⼈之利益。
或許每⼀個⼈對於歷史遺跡有價值有不同的判斷與看法。從這些⽂化世界遺產,我們推敲過去古帝國的輝煌,研究前⼈的⽣活⽅式與智慧,以及不同⺠族的價值觀。⽽有些⼈認為遺跡應該被留在過去,需要開發新的⽂化並創造商業價值,修復古蹟需要花費⼤筆⾦錢與⼈⼒的投入,保存古蹟的成本對所有權⼈也是⼀種負擔。
為維護⽂化遺產開發和保護的平衡,也為了⽂化遺產的永續發展,除了上位者的經營規劃外,也需要⺠眾對⽂化遺產與歷史的認同感與使命感。⽽老師則給予了⼀個全新的⾒解:「⼈類的⽂明也不就是在這樣不斷地破壞與融合中,才有了全新的概念與發展嗎?」古蹟保存⾃有其歷史與⽂化傳承之意義,過去的歷史是⼀種借鑑,其複雜的脈絡代表著各個時代的更迭,與其去判斷破壞之對錯,政府除了需 要考慮周詳古蹟保存的影響及因應對策,也應該針對當前複雜的社會型態有所省思,思考觀光帶來的負⾯成本。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彷彿透過⽂字瀏覽了世界的多元精彩,期中最讓我敬佩的是老師的精神,能深切感受到老師豐厚的⽂化底蘊和深度的思想。很早就了解⾃⼰的興趣並有強⼤的⾏動⼒去執⾏,在課堂上老師不斷強調旅⾏的意義,如果只是走⾺看花,只為了拍照打卡,⽽沒有經過整理與消化,就沒有任何意義,留下的也只剩照片與出入境章戳。老師教給我旅遊的另⼀種⾯貌,加深加廣了所到之處的知識性與省思,旅⾏的收穫貴在思考與⾃⾝的連結,並在⽂化遺產觀光中建立對⽂化遺產的認識或對待⽂化遺產的態度。
少了疫情期間觀光客的壓⼒,這些世界遺產也能獲得⼀絲絲喘息的機會就像 防疫要提前部署,我們也期待著疫情解封的那天,在這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趕快把之前的世界遺產記錄下來,為⾃⼰也為⼤家提供未來重回世界遺產不同觀看的旅⾏⾓度。
遺產小故事心得 在 [黑豹2]有雷微簡介微心得- 電影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黑豹2]有雷微簡介微心得. 電影. 11月12日21:24 (已編輯). 我其實不太算是個漫威迷但之前有看過黑豹1印象很深刻,很喜歡從電影看見的一些非洲文化新鮮感! ... <看更多>
遺產小故事心得 在 圖解臉書內容行銷有撇步!突破Facebook粉絲團社群經營瓶頸 的推薦與評價
... 文案不是文章...................028 2-6 操作心得分享...................030 2-7 失敗的案例(一)............032 目次 xiii 2-8 失敗的案例(二). ... 小編OS小編OS. ... <看更多>
遺產小故事心得 在 [心得] 盜賊遺產2(Rogue Legacy 2)多周目心得(微妙的體驗)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結論
目前玩了30多個小時4周目
這價格跟內容絕對值得
""但是!!!!!""
喜歡Rogue的玩家我完全不推......
先說優點:
美術做很漂亮
特效精緻外,手感非常舒服滑順
操作起來非常爽
(而且披薩妹真的有夠騷)
打BOSS的過程真的體驗非常好
解謎挑戰設計有用心,非常有趣
劇情演出也很棒,結局演出真的超級讚
下面開始抱怨:
首先
只有第一周目一切還很新鮮的時候會覺得
(挖靠,這遊戲真的好玩,太值得了)
(然後你會在2周目開始後悔這個想法)
整個關卡流程設計非常糟糕
所有的敵人安排跟陷阱安排就只是為了搞玩家
尤其太陽塔根本糟糕透頂
鋪天蓋地的陷阱之外
還要玩家在充滿陷阱且懸空的情況下去閃避會穿牆且飛行的敵人
投射出來的追蹤彈道攻擊??????????
獲得劇情聖物地圖
在第一關的時候,獲得以後還會轉換成提供道具的圖
後面的關卡就直接空著一張沒有作用的圖在那?????????????
且遊戲的養成回饋體驗非常低
一大堆的技能,然後分支多之外,你要點很高才稍微有感
更別提這過程還非常農
然後聖物跟符文的設計非常糟糕
只有純粹白值或負面效果的強化
你沒辦法像其他Rogue遊戲那樣
嘗試組合出奇怪的搭配
完全沒有,也沒這功能
他就是純粹的增傷,給負面buff諸如此類的
這種類型的聖物大概佔9成
導致完全沒有任何質變的功能
因此垃圾職業就永遠是垃圾職業
(弓箭手到底能幹嘛? 他的攻擊模式完全跟關卡設計衝突,廢物到一個不行)
營地的靈魂強化也是陽春到爆
記得我上面說的聖物跟符文基是強化白值之類的基本功能嗎?
靈魂系統也全是強化白值,讓你的基礎能力更高
(跟解鎖進階職業)
這設計除了讓遊戲多其他東西農之外
完全沒有回饋感
然後你在一個注重過場演出跟NPC對話的設定裡
多周目卻沒有任何的對話變化
真的是除了敵人變強外,所有可互動的NPC只會一直重複一樣的話
經常被拿來與這款比較的黑帝斯跟死亡細胞
都有在多周目的對話下巧思
這款完全沒有任何變化,整個體驗割裂感變很強烈
既然提到上面兩款我順便來提一下
黑帝斯除了有大量的對話文本會隨玩家周目改變之外
也有大量的Build可以組合遊玩
而死亡細胞會隨著玩家的升級
每一輪的強度會非常有感的提升,回饋感很足夠
盜賊遺產2 完全沒有回饋感
也不能組Build,更沒有任何劇情可觸發或探索
一堆職業跟奇怪的天賦好像很有趣
但實際上大部分職業都是垃圾,然後因為沒build,所以完全沒救
那些稀奇古怪的天賦就真的是沒屁用的垃圾
配合惡意的關卡設計,完全是屎上加屎
而遊戲整個多周目體驗就是讓你繼續玩一個更難,但內容一樣的遊戲
整個遊戲體驗就是為了拖長時間在做設計
多周目開始玩得很難受,只是在重複一周目的事
沒有任何新東西
類似這種玩法的遊戲
我比較推薦各位去玩Dungreed
像素Rogue,遊戲機制類似,
但做得爆炸好玩,而且不容易玩膩
關卡難度的安排,職業的玩法
武器或道具的搭配Build都比這款好100倍
(女角職業跟NPC也是超級可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78.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eam/M.1652548492.A.109.html
※ 編輯: jason89075 (111.240.178.123 臺灣), 05/15/2022 01:38: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