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促轉會近日已完成《回復條例》修法意見彙整,將正式送政院審查,而新版草案內容,除加碼放寬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的賠償金額上限外,也確定將免徵返還財產及賠償金的遺產稅!
看更多調查新聞:https://is.gd/29o8UE
#促轉會 #政治受難者 #財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佳龍提出證所稅的檢討,他說當初馬英九力挺劉憶如要課徵證所稅、之後張盛和部長也劉規張隨地把證所稅規劃好並推動,但目前看起來,股市都不僅未曾上過8500點,甚至連要上8000點都很困難,而且去年光證交稅等稅收就少了500多億,可以說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林佳龍說,馬總統前兩天也說證所稅確實有檢討的...
遺產稅 修法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月旦法學雜誌第311期
健全之稅收制度雖為政府財政與建設之堅實基礎,但對於一定之人事物課與一定之稅,須以租稅法定主義兼顧對於人民財產權之保障。因此不管是對於租稅主體之規範、課徵事由之時間點認定,都攸關健全之稅收遂行與人民之權利保障。有鑑於此,本期特別邀請到#陳清秀 教授就抵繳遺產稅之要件與時點、#柯格鐘 教授針對所得稅之稅捐主體等議題,提出最新之實務見解與分析。
在新興法學議題論述部分,本期則有#徐璧湖 前大法官就釋字第790號認定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法律、#劉定基 教授針對NCC之管制權限與競爭法之關係、#向明恩 教授就我國與德國於物使用利益喪失之賠償議題、#蘇凱平 教授就最高法院在數位證據之最新發展,以及#李飛 教授就主觀承保範圍與保險責任分攤等議題,均提供了兼具理論省思與實務發展之評析。此外,#陳自強 教授繼續就契約返還關係之不法原因給付、#曾品傑 教授就我國習慣法上之讓與擔保等主題,也進行了相當精采之闡述。
在實務見解最新發展上,本期則有#陳忠五 教授就新近相關民事裁判、#陳立夫 教授就相關土地法裁判等,均以綜覽精簡之方式,提供本刊讀者第一手的整理與分析。
乍暖還寒,本刊編輯部全體同仁祝各位法學先進與讀者,新年新氣象。
【本月企劃】#稅法實務最前線
ℹ申請抵繳遺產稅之要件及裁判基準時──評析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大字第3號裁定/陳清秀 教授
ℹ所得稅之稅捐主體──所得稅法第7條規定與修正建議/柯格鐘 教授
【法律論述】
👩⚖司法院釋字第790號解釋認定的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法律之評析/徐璧湖 前大法官
👩⚖讓競爭取代管制──該是NCC放手的時候了/劉定基 教授
👩⚖物使用利益喪失之賠償於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02號民事判決之肯認──以德國司法實務之發展為指引/向明恩 教授
👩⚖論數位證據之原件、複製品與最佳證據法則──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3724號等8則刑事判決評析/蘇凱平 教授
👩⚖主觀承保範圍與保險責任承擔──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因重大過失造成的保險事故理賠嗎?/李飛 教授
【專題講座】
#契約返還關係之六
✒不法原因給付/陳自強 教授
#讓與擔保之二
✒我國習慣法上之讓與擔保/曾品傑 教授
【實務選評】
📃民事裁判精選/陳忠五 教授
📃土地法裁判精選──私有土地所有權之回復/陳立夫 教授
📚開學季,購書季,團購85折:http://www.angle.com.tw/event/schoo
📕 訂閱#月旦雜誌,實體講座免費參加:http://qr.angle.tw/gyj
👨🏫#月旦講座, #增進職能實力👉http://qr.angle.tw/9tb
🏫【月旦精粹之選】▪網羅 #修法重點論述👉http://qr.angle.tw/ki0
📖#月旦知識庫 優惠方案👉http://qr.angle.tw/bpn
#行訴爭議、#夫妻財產、#肇事逃逸、#財報不實
【#3月新書推薦】
👉http://qr.angle.tw/w75
【#2月新書推薦】
👉http://qr.angle.tw/dkh
遺產稅 修法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配合民法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
立法院三讀通過遺贈稅法修法
節稅權益也會隨著年齡下修而限縮
面對遺產稅的節稅空間縮水
民眾可以透過保險規劃
讓未來資產移轉更加順利!
看更多新聞:http://bit.ly/2L3aH67
看更多新聞:https://bit.ly/3hEFxOV
看更多新聞:https://bit.ly/3pfnelO
瞭解提升業績的關鍵!→ https://pse.is/wdrgw
#節稅 #保單 #成年 #18歲 #遺產 #贈與 #遺贈稅 #資產轉移
遺產稅 修法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林佳龍提出證所稅的檢討,他說當初馬英九力挺劉憶如要課徵證所稅、之後張盛和部長也劉規張隨地把證所稅規劃好並推動,但目前看起來,股市都不僅未曾上過8500點,甚至連要上8000點都很困難,而且去年光證交稅等稅收就少了500多億,可以說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林佳龍說,馬總統前兩天也說證所稅確實有檢討的空間,而張部長昨天卻說要年底才檢討,這也再一次證明,將帥(馬總統)無能,累死三軍(財政部金管會)。林佳龍問張盛和,「要等到年底才能檢討嗎?」「現在還看不出它的影響嗎?」「不可以做模型嗎,不可以做預測嗎?」
張盛和表示,證所稅檢討還是應該在年底,所得稅是歷年制,這樣比較公平,一個制度至少要實施一段時間,短期間看不出他的績效,現在還有很多因素影響股市,如禽流感、南北韓、歐債危機之後復甦非常緩慢等。
林佳龍還是要求張盛和進行證所稅的檢討,六月底提出初步檢討,「半年了,應該要做初步的檢討」,有設計不良的,應該改的與其慢不如快。張盛和答覆,檢討動作已經開始了,研究期間是半年,再來聽取各界的意見,檢討要端出來要等到年底。
林佳龍以數據指出,遺贈稅調漲之後收稅的情況對事實上實徵的數字並沒有大幅的減少,98年遺贈稅實徵223億元,跟修法前 95-97年平均實徵280億減少63億 ,99年實徵253億相比也才降低40-50億,100年實徵236億相較之前降低了30~50億。
林佳龍也提到,租稅規定會影響人的行為,也確實沒有產生減少稅收,稅率從50%降低10%,遺產稅免稅額779 萬提高到1200萬元,贈與稅免稅額 110萬提高 220萬元。他問張盛和有關稅率的調降及免稅額的數量是不是有空間再調降?或再提高?看起來對租稅的影響不大,但對社會重分配有沒有助益?把免稅額再擴張效用為何?
張盛和回答認為,遺產稅涉及代際之間財富分配公平,一個人不能因為出生這個偶然的因素而享有大筆的財富,這對世代分配不公平,遺產稅的課徵有矯正作用。他也指出,但是遺產稅可以用一生的時間去做規劃,再過去稅率50%時,稅收都起不來每年才200多億,很不容易課徵,現在從 50%降到 10% ,稅基擴大了,稅收就回來了 。
林佳龍認為,這是很寶貴的政策與人民行為的改變,有沒有數據算過從50%降到 10%的稽徵成本降低多少?張盛和表示並沒有明確數字,以前遺產稅是行政救濟最多的稅目,現在很少了,某些大的會計師、律師辦案數量大減,因為徵納雙方的爭議變少了。
林佳龍再問張盛和,賦稅改革對社會是否造成重分配效果?造福的是上層、中層還是下層?有沒有評估稅改效應對不同階層的影響?總稅收影響有多少?
張盛和表示,死亡人數每年約14萬6千到15萬人,有稅的人數大概都是三千多人, 可見免稅額及各項扣除額幾乎都讓他都沒有稅了。舊案中適用到最高稅率 50% 還有150個人,通常是暴斃來不及規劃、不懂得規劃、或是認為規劃沒有必要,誠實是他的本性,「像我就是!」,林佳龍問:「部長的財產不少!」張盛和表示,「個人財產就公務員來說,算是不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huiSYpgOb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