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正義之名 】
#我們與惡的距離 至今播出的每一集,都很難去選出最好的一場戲,大約都有兩到三場令人難以抉擇,也因此讓分集心得變得很難切入,這大概是作為觀眾最奢侈的一個煩惱了吧。十元編在各種類型的場景調度上都很精準,親情感人的部分一定寫得賺人熱淚,說教的地方也不會強硬到讓人難以接受,戲劇性的衝突固然有過於巧合之處、但也拉出十足的張力,不只如此,在如此沈重的劇情裡,仍適時點綴些許幽默感,讓濃烈的情感得到緩和。
而我想先談談EP5-6最具爭議性的一場戲:喬安在偶然得知大芝就是李曉明的妹妹以後,決定派人跟拍大芝,以取得李曉明家屬現況的獨家新聞,而後大芝回到公司與她對峙,至此加害者與被害者家屬終於有了第一次面對面的對話,即使結局不令人意外地以爭執作結。此時再看喬安的人物設定就變得格外有意義。她是基於被害者家屬的憤慨而做了這個選擇,抑或是本著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下了這個判斷?而從這兩個角度都可以去做延伸思考,被害者家屬有動用私刑審判的權利嗎?新聞自由可以拿來當作侵害人權的免死金牌嗎?
當人們指責為加害人辯護的律師是舉著正義的大旗、令被害人遭受二次傷害,然而同樣以正義為名去做出刺探他人隱私報導的媒體,難道就沒有傷害人嗎?大芝對著自己過往的同事咆哮著,「你們殺的人沒有我哥少」,這句話聽在過往因假新聞而深受其害的人耳裡,或許再真實不過了。我真的很佩服編劇讓喬安在得知大芝是加害者家屬後,做了跟拍這個決定,讓好人與壞人,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界線,再次模糊與對調。如果我們不是跟著大芝經歷過那些躲藏與內疚,我們若只是純然不知背後隱情的觀眾,或許還會在電視機前面看著新聞大聲叫好吧。
「我和我的家人難道沒有活下去的權利嗎?」
「那我兒子呢?他有活下去的權利嗎?」
為什麼這部戲能夠如許多評論所說,撐起討論與對話的空間?因為編劇很努力的不偏頗任何一方,當我們偏向大芝,認為媒體的追殺就是無良,認為加害者的罪不應該及於家屬時,但是當鏡頭切換到喬安聲淚俱下的控訴以後,我們似乎又只能沉默以對。當我們在討論為了防範殺人犯的形成,必須要使我們的社會安全網更加健全時,是否又有人可以好好地接住這些過不去的受害者家屬?這不該是二選一的難題,而必須是並進思考的一個課題。
#這兩集眼淚幾乎沒有停過
#聽說昨天電視斷訊還有兩個OTT都當機
#還好我用MOD看非常順
#但廣告太短都沒時間上廁所XDD
還好我用mod看非常順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以正義之名 】
#我們與惡的距離 至今播出的每一集,都很難去選出最好的一場戲,大約都有兩到三場令人難以抉擇,也因此讓分集心得變得很難切入,這大概是作為觀眾最奢侈的一個煩惱了吧。十元編在各種類型的場景調度上都很精準,親情感人的部分一定寫得賺人熱淚,說教的地方也不會強硬到讓人難以接受,戲劇性的衝突固然有過於巧合之處、但也拉出十足的張力,不只如此,在如此沈重的劇情裡,仍適時點綴些許幽默感,讓濃烈的情感得到緩和。
而我想先談談EP5-6最具爭議性的一場戲:喬安在偶然得知大芝就是李曉明的妹妹以後,決定派人跟拍大芝,以取得李曉明家屬現況的獨家新聞,而後大芝回到公司與她對峙,至此加害者與被害者家屬終於有了第一次面對面的對話,即使結局不令人意外地以爭執作結。此時再看喬安的人物設定就變得格外有意義。她是基於被害者家屬的憤慨而做了這個選擇,抑或是本著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下了這個判斷?而從這兩個角度都可以去做延伸思考,被害者家屬有動用私刑審判的權利嗎?新聞自由可以拿來當作侵害人權的免死金牌嗎?
當人們指責為加害人辯護的律師是舉著正義的大旗、令被害人遭受二次傷害,然而同樣以正義為名去做出刺探他人隱私報導的媒體,難道就沒有傷害人嗎?大芝對著自己過往的同事咆哮著,「你們殺的人沒有我哥少」,這句話聽在過往因假新聞而深受其害的人耳裡,或許再真實不過了。我真的很佩服編劇讓喬安在得知大芝是加害者家屬後,做了跟拍這個決定,讓好人與壞人,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界線,再次模糊與對調。如果我們不是跟著大芝經歷過那些躲藏與內疚,我們若只是純然不知背後隱情的觀眾,或許還會在電視機前面看著新聞大聲叫好吧。
「我和我的家人難道沒有活下去的權利嗎?」
「那我兒子呢?他有活下去的權利嗎?」
為什麼這部戲能夠如許多評論所說,撐起討論與對話的空間?因為編劇很努力的不偏頗任何一方,當我們偏向大芝,認為媒體的追殺就是無良,認為加害者的罪不應該及於家屬時,但是當鏡頭切換到喬安聲淚俱下的控訴以後,我們似乎又只能沉默以對。當我們在討論為了防範殺人犯的形成,必須要使我們的社會安全網更加健全時,是否又有人可以好好地接住這些過不去的受害者家屬?這不該是二選一的難題,而必須是並進思考的一個課題。
#這兩集眼淚幾乎沒有停過
#聽說昨天電視斷訊還有兩個OTT都當機
#還好我用MOD看非常順
#但廣告太短都沒時間上廁所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