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1988年促成客家人走上街頭,開啟「還我母語運動」關鍵人之一的鍾春蘭是已故稅災戶簡永松遺孀表示,簡永松因為10多年前曾罹癌,事業跟著停擺、#沒營運,康復後,國稅局以過去公司屬於持續營運狀態,要求 #連補帶罰7千多萬元稅金,即使向 #監察院 申訴國稅局還是不理。簡永松曾痛心說:「 #解釋令 這個函釋已經廢除了,你們照樣課稅,所以這個是不是土匪?」簡永松曾以「無血無淚」來形容 #財政部,從威權到現在,橫徵暴斂的模式一直沒改變。生前他語重心長的感嘆「這個國家,我們真的愛不下去。」
打破不公不義 鍾春蘭再摃稅務機關
https://news.pchome.com.tw/society/newstaiwandigi/20210205/index-61245986198048279002.html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的網紅邱舒 ShuCh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謝謝2014的聲音 謝謝2016-2018詠甄的出現與陪伴 謝謝2018出現的麻糬 謝謝一切情誼的生與滅。 『說好要給我的禮物,那可以給我一個溫暖的家嗎? 』 『無人應聲,無聲無息』 謝謝人力飛行劇團與香港一舖清唱的阿飛正轉 『踏進未來的生命關卡,跌宕的情節。飛。』 『也許並不需要擔心,在哪裡落...
還我母語運動 在 楊錦聰-創夢大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所不知的客家音樂新味緒|
民族音樂學者吳榮順教授,一直以來和風潮有著深厚的淵源,除了過去曾一同走訪部落,採集歌謠並出版,更於去年風潮承辦的「2020臺灣客家音樂節-當然愛聲你」中擔任藝術總監一職。
1980年代,隨著還我母語運動出現,引導許多人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找回屬於自己的聲音、唱自己的歌,當然也包含了客家音樂。吳教授提到,當時客家音樂開創性的代表人物,最經典的就是吳盛智,來自陽光合唱團的吉他手,翻玩了傳統客家山歌,用流行化語彙重新演繹客家音樂,推出〈無緣〉這首經典名曲。此後客家音樂多元化展開,不再只是大家認識的傳統音樂,於是現在可以聽到世界、爵士、嘻哈,甚至電音等跨界融合的客音新風格。
「不再有所設限的客家音樂」,也是風潮規劃2020臺灣客家音樂節的期待。從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為期兩個月的客家音樂盛事,在全臺五縣市接力展開,包含客家八音拚場、伙房連庄、管弦新味緒、合唱比賽、流行音樂大賽、歌謠交流觀摩賽等總計14場多元展演,其中也包含了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由風潮音樂所承辦的「臺灣客家音樂節-當然愛聲你」主體活動。
本次音樂節除了延續2019年的期望,持續展現客家音樂力之外,更有兩大主軸,一是「深耕客庄民間音樂的活力」,再來則是「探索臺灣客家音樂的新味緒(新風格)」。
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於華山北側綠地、Legacy Taipei以及光點電影院所舉辦的「臺灣客家音樂節-當然愛聲你」,正是為了展現客家音樂力量,因此策畫了多元跨界展演、文化市集、客藝工作坊及客家音樂影展。
為期三天的音樂節,從下午到晚上,音樂展演、影展與體驗工作坊輪番上陣,徹底展現了客家音樂的生命力,以及與不同樂種共鳴合創的豐富性。26日於戶外愛聲舞臺開場的【山歌不斷電】讓人驚艷連連,多位硬底子樂師不插電的現場演奏,以及來自全臺各地輪番上陣的硬底子山歌手,不但抓住對客家歌謠感到陌生的新耳朵,更完整呈現當代客家山歌手的音樂聲景。
整場音樂節也帶來許多跨時代與跨界的精彩演出,例如Legacy開幕演出中,嗩吶手黃博裕與异境樂團的爵士即興,以及接續演出的官靈芝爵士樂團懾人氣場;謝宇威的【我們的山歌世代】,融合了中青幼三個不同時代的山歌樣貌;【三團匯演】中,根柢深厚的巴拉圭吉他手Roberto Zayas,與國樂跨界樂團三個人及蘇郁涵爵士四重奏令人驚喜的跨界演出。
不同世代、不同族群及不同元素在音樂節中展現出客家音樂力的最大值,所有來到現場的人都能發現原來客家音樂如此精彩!
客委會楊長鎮主委期望「臺灣客家音樂節」能成為「提供客家音樂發展的溫床」。有鑑於此,今年策展以客家音樂為核心,大量融合不同元素,希望從中碰撞出新方向與新火花。期許未來「臺灣客家音樂節」年年舉辦,逐漸架構出一套豐富、有力的客家音樂寶庫,讓更多人聽到愈來愈精彩的客家音樂生命力。
還我母語運動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出路 ◎張芳慈
埔心過閉斯中壢
無位好坐个後生人尖共下
歡喜謔天東南亞母語交流
區間車一路國際化
有一個細阿哥坐地泥
孤悽細細聲唱自家个歌
成時看出正打開
一下那又關項起來个門
有三個細阿妹
頭那毛挏緊花色个布巾
笑緊講厥等个家鄉話
用青春來換
轉去起屋个風光
台北車頭歸陣歸陣
尞日係語言放送日
分中人騙个阿國講無幾久愛轉了
對印尼嫁來个阿梅妹
分人離閉自家做工蓄細人
厥等來來去去
像人網肚个魚陣
也總相信幸福有一日會來
--
◎作者簡介
臺中東勢人。1998年與多位國內女性詩人合創「女鯨詩社」。2002年客語詩由「寮下人劇團」,發表演出《在地的花蕾》。2003年作品〈影子〉於「光環舞集」以跨領域形式演出。2005年作品編入文建會贊助之《國民文學選》。2008年作品〈靜下來的此刻〉由「歡喜扮戲團」影像演出。2009年協助巨匠電腦製作全球華人客家數位現代詩教材。2010年策展「詩人之眼——五行超連結」於臺大詩歌節發表。2016年「歡喜扮戲團」客家女聲巡迴演出詩作數首。2017年〈我們站在這裡〉翻譯成多種語言,由「歡喜扮戲團」彭雅玲導演,參加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辦的「瑪大蓮娜藝術節」,被指定為開幕和閉幕朗誦。同年客語詩作〈鏡花水月〉由林少英作曲,宜蘭頭城詩/樂人文季詩歌朗誦。
曾獲邀在太平洋詩歌節,臺東詩歌節,淡水國際詩歌節和臺北詩歌節……等講座和朗誦演出。出版詩集《越軌》、《紅色漩渦》、《天光日》、《留聲》、《那界》,編選客語詩集《落泥》、發行客語詩與樂專輯《望天公》。(資料修改自「台灣文學獎」網站)
--
◎朗誦者簡介
傅文詳,來自台中山城東勢的客家人,目前就讀銘傳大學。山城包括和平、東勢、新社 、石岡,山城的客家人講的是大埔腔。
--
◎小編井井賞析
(1)客語中的大埔腔
張芳慈早年參與「笠詩社」時就多以人與土地為書寫內容,真正開始客語詩創作並出版客語詩集《天光日》,則要到九二一地震重創了家鄉東勢以後,東勢是大埔客家人相對集中的地區(另外尚有石岡和新社等)。
整體而言講大埔客家話的並不多,據資料統計,全國客家人口使用「四縣腔」者佔58.4%、「海陸腔」佔44.8%,而「大埔腔」只有4.1%[註一]。除了發音與腔調有別於其他,大埔腔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名詞後面沒有語尾「仔」,如四縣和海陸腔講「細阿哥仔、細阿妹仔」,但詩裡我們看到的則是「細阿哥、細阿妹」。
(2)移動的東南亞
這首〈出路〉是2019年「臺灣文學獎」客語新詩創作獎得獎作品〈牆系列組詩〉中的其中一首。當作者在第一段寫道「中壢」、「東南亞」、「國際化」,常於桃園地區搭乘火車的讀者,或許腦中就已經浮現出車站周邊的異國料理、東南亞超市和多國語言並列的店招。
不同的族群、語言當前猶如一堵牆,然作者在車廂裡觀察,去理解、去想像這些操持陌生語言的「後生人(年輕人)」來到異地生活工作的心情。「細阿哥(小伙子)」坐在「地泥(地板)」似有心事地唱歌,「成時(有時候)」望向開啟一瞬旋即關起的車門;幾個配戴頭巾的穆斯林「細阿妹(女孩)」,正用「厥等(他們)」的語言開心聊天。
火車一路來到臺北,「尞日(假日)」大廳裡坐滿來此交流聚會的移工和新住民,「分中人(被仲介)」欺騙只得回去的阿國,或是從印尼家鄉遠嫁臺灣的阿梅妹。每種語言背後都是不斷移動的生命經驗,在全球化的經濟活動中尋找出路,換取「轉去起屋个風光」。
(3)屬於臺灣的現代化經驗
回望臺灣現代化以來的種種關卡:彼時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餘波持續,80年代黨外運動加上政治解嚴,使臺灣終於朝向民主化、本土化的進程。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至今三十多年,才有現在的客家電視臺、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以及更多在各自領域努力的母語創作者。
島內意識抬頭之餘,島外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在臺灣企業不堪成本提高、號召勞力需求之際,也紛紛來到這個島嶼填補產業缺口。當政府隨後於1990年起正式引進外籍移工,這些工廠、建地或家庭裡的工作者,和通婚來臺的新住民,從此成為我們日常中熟悉的面孔。
三十多年的發展持續至今,張芳慈以其母語書寫觀照,屬於當代臺灣城市的議題。語言和族群差異不該是新舊住民之間的高牆,他們和我們一樣,努力工作「也總相信幸福有一日會來」。至此,我們或許能為詩題〈出路〉賦予第二種解讀,當他們來到臺灣尋找機會,已是城市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我們自己又如何在越趨多元的今日,在本土化與全球化之間,摸索一條得以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路徑。
[註一]資料來源:客委會《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調查研究報告》
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26&PageID=37585
--
美術設計: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的手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客語詩 #台灣 #張芳慈 #出路 #大埔腔 #移動 #火車 #都市裏的台灣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6/20200617.html
還我母語運動 在 邱舒 ShuChi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謝謝2014的聲音
謝謝2016-2018詠甄的出現與陪伴
謝謝2018出現的麻糬
謝謝一切情誼的生與滅。
『說好要給我的禮物,那可以給我一個溫暖的家嗎? 』
『無人應聲,無聲無息』
謝謝人力飛行劇團與香港一舖清唱的阿飛正轉
『踏進未來的生命關卡,跌宕的情節。飛。』
『也許並不需要擔心,在哪裡落地。』
『我們都是阿飛,應該很能飛。』
2018一切歷程,在整年的動盪後
準備面對重生,屬於自己的2019。
- 音樂上傳至個人帳號的街聲了 http://bit.ly/2Su9rYu
- 照/今年三月初次見面的小麻糬與育瑄
2018|紀錄
一月
動物朋友KiKi當天使了| 嘟嘟婚禮演出、
擔任 害喜喜 嘉賓@Legacy
百合花@Pipe、跟排Days&《00:01》音樂出
|
二月
學甲片尾、百合花@小河岸留言、@北藝曼菲之整排參與
|
三月
《00:01》之慶、百合花@ 金旋音樂節、22生日遇上貓咪麻糬
|
四月
朋友的奶奶當天使了
《#敏感旅人》之整排至彩排演出參與、
《Re—》跟排期、狂想排練期
|
五月
客城慢慢行@花蓮、美術系《Re—》工作參與、
#春浪大賞冠軍
|
六月
波蘭格但斯克、法國巴黎,
認識 #ImmortalOnion、______斷層
|
七月
高雄 好巧瑜珈 行、百合花@N.I.B Bar&Live、
一年一會之台東行(女子宿舍days)
|
八月
斗笠音樂市集、動盪_______、阿飛正轉排練期、
女巫店|#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客語組貳獎、搬遷至台北市區
|
九月
來回紅樹林跟台北的時間與路線、百合花@小地方|海邊的卡夫卡、
樂悠悠之口|原創之演出高雄場、_____、阿飛正轉排練期
|
十月
來回紅樹林跟台北的時間與路線、_____宣告,
阿飛正轉排練期、臺北週末音樂不斷電 表演嘉賓(MUJI市集)|
小麻雀LIVE|福氣來了訪談、百合花@女巫店
|
十一月
阿飛排練&桃園演出期、 假如沒有這些歌@後台咖啡、
新民謠浪漫運動@小地方
|
十二月
正轉台中、____台東靜心之週、
#阿飛正轉 2018最後一站台北演出週、
訊息__失去___挽救__、
台視節目訪談、與 #柯泯薰&李曼之光害@女巫店
#通常都會有人@北藝荒山搖研、
#還我母語運動30週年@高雄捷運美麗島站
還我母語運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還我母語運動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語言 #swag #客家
語言不只是拿來溝通滴,也常常記錄著我們的生活。
所以學語言,除了能夠talk talk,還可以一窺文化的靈魂啊!
不過隨著世界成為地球村,
有些語言小精靈變得好邊緣,說話都沒人回(單押
揪竟面對母語的保存,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做・什・麼・呢?
💡更多資訊
參。拾母語Let's HakkaFa!
從隱身到發聲,我們『母親的話』究竟發生什麼事?
👉 https://hakkafa.hakkatv.org.tw/
-
『✨!!!臺灣吧週更中!!!✨』
《客客客棧》客家人…為什麼叫做客家人?
👉 https://lihi.biz/Pc4OB/kkkd
《實驗科學吧》從電影學知識!
👉 https://lihi.cc/fhO5N/kkkd
🔖訂閱集資支持→ https://lihi.cc/Qug3R/kkkd
臺灣吧官網|https://lihi.cc/YoBVH/kkkd
黑啤FB|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
【參考資料】
.Guy Deutscher,王年愷譯,《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換個語言,世界就不一樣》,貓頭鷹,2013
.楊忠龍,《從母語運動到社區營造:初探臺灣客家運動的轉變》,2008
.葉德聖,《您不能不知道的臺灣客家運動》,五南,2013
.波斯語『taarof』文化介紹 https://youtu.be/xNmf-G81Irs?t=801
-
【本集關鍵字】
還我母語運動、波斯語、福佬話、呷飽沒、呷飽未、農業社會、民以食為天、客語、客家話、正來尞、好客精神、客家風雲雜誌、廣播電視法、限制方言、語言政策、客家美食、客家小炒、不會說客語怎麼辦、母語教學、母語學習、學校母語課、韓國瑜母語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