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嗎?那是表演工作坊於 1985 年推出的相聲舞台劇,也是表演工作坊的創團之作,曾經陪伴許多人度過青春的歲月,也讓許多人喜歡上了相聲這種表演方式
記得我在上一趟去北京的旅程中,還不忘為自己安排一場相聲欣賞,坐在北京老舍茶館裡硬梆梆的木頭椅子上,喝著不太可口的茶水,聽了一場忘了內容的相聲,想起了許多那個年代的往事
今年台灣的文化產業也受到頗多衝擊,希望大家一起來支持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內容 在 樊光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首演了,無論舊雨新知,都誠摯感謝觀眾朋友您捧場🙏許許多多的感觸,壓縮成節目單上的幾行字,現轉載如下:
1990年,我在台北國家劇院看了《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那年我15歲,剛開始在華岡藝校戲劇科學習,同時接受恩師王振全先生啟蒙,加入“漢霖說唱藝術團”,憑著天賦本能,一知半解地表演起相聲。在大量聆聽大陸的傳統相聲與時代新創相聲之際,最衝擊我並在日後啟發我的,竟是在當時抱著“我倒要看看這算不算相聲”的心態前去觀賞的《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這一夜》在《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相聲劇”原創形式基礎上,更紮實地豐富了內容的統一性與結構的完整性,並確立了“賴氏相聲劇”的獨門風格,尤其是各段子鋪排之工整,其它類似作品無出其右者。更重要的是,《這一夜》記錄了當代台灣一段特殊的時代面貌,同時,作品本身更活脫脫地成了這特殊的時代印記與文化符號,它是極少數台灣本土劇場創作中,立即反應當下社會現象,並成為廣泛傳播的流行文化作品。相聲講究“包袱”,1999年我拜入相聲大師吳兆南先生門下之後,這個“包袱”在我身上愈發沉重,三十年來,我務相聲,相聲誤我,此番演出不可能掠前輩演員之美,更難以趕上導演思維高度,重現經典,實屬不易。此相聲劇,又是相聲又是戲;我做演員,也說相聲也演戲,就怕相聲說不好戲也演砸了。就用《這一夜》做一次檢驗與反省吧。
#表演工作坊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內容 在 蘭蘭夫人-王雅蘭的自以為是天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李天柱
兩座金鐘獎影帝李天柱,是蘭陵劇坊創始會員之一,「吳靜吉、姚一葦教授會給大家上上課,我比較少去,因為已經進了華視。」
那個傳奇年代,追尋理想就簡簡單單的去做,大家會聚在一起看表演、聊理想、分享心情,單純即美好。
李天柱在新竹眷村長大,父親在生了三個女兒之後,給這個小兒子取名天柱,從小就灌輸他要當大丈夫的觀念。
偏偏他長得瘦小,和頂天立地大柱子有段距離,覺得這名字好沈重,因為在學校老被取笑,可是他個性好強,就愈要表現得像個爺兒們。
爸媽在李天柱很小的時候離婚,他記得以前過年吃完年夜飯,爸爸就會把他們姊弟送上火車,那個年代從新竹搭火車到台北要晃一夜,到了台北再坐三輪車去媽媽家,過完半個寒假,再晃回新竹,熬夜寫寒假作業。
後來李天柱念了世新,就上台北住在媽媽家。他在世新學弟妹們中很有名,除了他是藝人,也與他和學妹藝人劉方英談戀愛有關,後來劉方英也進了華視,這對明星戀情更受大眾關注。
只不過李天柱和劉方英後來結婚、離婚,又各自嫁娶,各組家庭,令影迷興奮的那段風花雪月,已隨歲月流逝。
李天柱說:「我不太相信愛情,愛情是直覺,人不能一直憑著直覺過日子。」信仰虔誠的他,還在CGNTV和牧師一起主持節目《家庭連絡簿》,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是傳福音,其次是家庭,第三是演戲。
但李天柱當年可是非常努力的追求戲劇人生。
還在學校期間,他常和郭志傑(台北曲藝團團長)、李國修跑遍大台北到處找戲演,因而認識興趣相投的李立群,李立群是華視訓練班第二期,他介紹李天柱考進第三期,裡面的同學還有程秀瑛。
李天柱還沒畢業就進了華視,後來畢業、退伍,剛好被金士傑相中演《荷珠新配》,而他這一路演影視作品,也沒放棄舞台劇,當年曾演出史詩戲《代面》,他演北宋俊美蘭陵王,李芷麟演他母親,寇世勳也參與演出。
後來因為現實問題,李天柱多半都拍電視劇,有舞台劇像藝工總隊找他,也都樂意演出,但他的老友李國修成立了屏風表演班,卻在十年之後才首度想到李天柱。
「以前不明白,他怎麼過這麼久才找我?我也沒特別忙。但他也沒特別解釋。」後來李天柱自我檢討,應該就是他做人太像刺蝟了,「我們也沒吵架,我總感覺他想躲我遠遠的,可能我太了解他,說話又常常傷人。」
老同學找他演的就是《京戲啟示錄》的戲班老闆,那是他們一起成長的年代。
「以前李國修的家住在中華商場第八棟,我們翹課去西門町看電影,看完就常去他家,就聽他爸爸操著山東口音說他…」李國修的父親李慎恩當年是做平劇手工戲靴的藝師,「京戲啟示錄」就是他為父親而寫的。
回憶過往,李天柱笑了,「我們是老交情啊,以前在學校常偷偷開舞會,不是我們愛跳舞,很多人去也不是因為愛跳舞,而是想在中場休息時,聽我和李國修說笑話、講相聲。」
李國修曾經擔任張小燕《綜藝一百》編劇,也曾經在電視圈工作,後來就專注在劇場。
李天柱和李國俢以前常常爭論表演理念等等事情,李天柱說:「留在劇場界真的很苦、賺不到錢,他就想自己弄一個王國、堡壘,偶爾打開窗子看一下外面世界怎麼樣?哎喲再趕緊關起來,他就膽兒小。」
李天柱說著指指上面說:「只有老同學敢講這話,反正他也聽得到。」
李天柱覺得藝術表演平台,沒有哪個比較高尚或俗氣,影視作品也有高尚的,舞台劇也有低俗的,全是內容的問題,和表演平台沒關係。
他嘆口氣說,每個時代不同,現在常常感覺到劣幣驅逐良幣。
「大家只追求小確幸,就看不到一些好東西而得過且過。當你看過一些好東西的時候,就會知道我們還可以更好!」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821ent030/
#蘭蘭夫人會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