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寫下了這篇音樂學習紀錄,二年多之後,逸安停止了樂器學習。迪安雖然還未確認,卻隱隱走向音樂專業之路。
安雅除了木笛,還上音樂劇課程與參加合唱團。
而睿安則是鬆散無為地又過了二年多,才考入州立音樂院,真正開始學習鋼琴。目前除了鋼琴與木笛之外,也上打擊樂器課。
教了睿安幾個禮拜,平常幾乎不陪練。一週上課二次,每次15到20分鐘。
每次上課都很享受教他的過程,也很順利。睿安進步也很快,與哥哥當年一樣,雖然起步不算早,但因為身心都準備好了,闖關速度極快,學琴二週就進入雙手同時彈奏的程度,而且欲罷不能,一首接一首,他常彈到不想停下來。
教他時,我是他的老師。很嚴格。
陪他時,我是他的媽媽。很寬鬆。
但因為幾乎不陪練,所以也極少在教與陪的角色轉換間掙扎。
我不會以媽媽的身分,執行老師做的事,因此也沒有衝突點。
許多人在「教」與「陪」之間,覺得無力,或與孩子起了衝突。我只能說,盡可能不以專業眼光去要求孩子一定得做到什麼。
本身是音樂專業的話,更容易有這種傾向:以針對天才與資賦優異的標準去要求才能中等或中上資質的自家孩子。
真的資質卓越,本身也興致高昂,父母就算有點放任,孩子大多數也會自主練習與進步。
若是中等資質,或本身興致不高,硬是強加英才教育,就容易搞得天怒人怨。
硬陪硬練,是絕對會有成果的。只是沒人知道,這樣的路能走多遠。而孩子又會將音樂放在心上的哪個位置呢?
自己喜愛的事,感染給孩子,我們一起走。
而自己都無法享受的事,就不強加給孩子。
不鞭策不督促,也不挑剔不陪練,只有無言陪伴與滿心欣賞,這是我面對孩子們習樂的原則。
這原則提供了身心沃土,讓演奏及練琴如識字看書般,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讓孩子本身的資質發展到極致。
孩子們的表現,不是因為陪練或敦促而好的。
而是他本來就好,而家長被宇宙允許參與那個美好的歷程,用欣賞的心灌溉出孩子的一切美好。
2018年舊文:
『孩子們最近的音樂學習紀錄/我對幼童鋼琴啟蒙的教學原則』
我一直覺得, 學樂器就像孩子們寫字塗鴉,是基本素養。音樂之路上,我們沒有「望子女成龍鳳」的野心,也不想以「學音樂沒前途」這種消極想法來打壓他們的興趣,更不先入為主地只叫他們「玩玩就好」。
而是因材施教。只要感興趣,我們就支持。若是真的只想玩音樂,我們也縱容。好比逸安,是家中四個孩子裡,花在樂器與學音樂支出裡最高的,還同時學小提琴和薩克斯風。但是他不喜歡練琴也不想上台,只想每個禮拜去上課,偶爾摸一下樂器就好,甚至有音樂會演出還要求我們不准去聽,我們也由著他。
因此之前在音樂學習上偶爾有特別狀況才會紀錄,後來由朋友處才知道,因著我和我的他都是音樂家的身分,而四個孩子都學了樂器的情狀來說,其實對好些於此感興趣或正在迷惘掙扎中的朋友來講,這些絮叨居然有點參考的價值。比方什麼是專業與業餘學習的分野,音樂家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練琴怎麼練,身為父母/老師該秉持怎樣的態度等等,所以有時間時,我就簡單紀錄下來,也好讓我們自己從中檢視思考。
畢竟在工作及家務中,想持續自我成長,還要兼顧四個孩子的品格教養、課業、休閒生活與音樂學習,讓他們對音樂保有興趣並發揮天賦,加上我們自己的工作還與此相關,其中的時間安排,與角色分寸拿捏,實在不算容易。一般來說,要支持一二個孩子學樂器,都是樣挑戰了。我們也是亦步亦趨且戰且走十來年才找到平衡,得出些許心得。
因為此次的奧地利全國音樂比賽沒有古典吉他獨奏形式,迪安確定將以二重奏與室內樂的組合參賽。
而且,參與的是三組。
一組是吉他長笛二重奏,第二組是吉他木笛六重奏。
而第三組則是完全的意外之喜。
三週前的週日早餐桌上,安雅突然說道:「木笛老師問我要不要去比賽耶,我跟她說我要考慮一下。」
安雅並沒有問我們的意見,彷彿我們的看法並不能左右她的決定。雖然她才八歲,但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她「可以」也「應該」自己選擇。至少我們願意很開放地聽聽她的感覺。
不過這不妨礙我們說出我們的看法,因為知道,無論再怎麼篤定獨立,八歲的女孩兒還是需要父母的支持肯定。
最終,她喜滋滋地決定出賽,並風掣雷行地立刻取出木笛吹了一首曲子以明心志。
在與她的木笛老師討論之後,因爲木笛聲音略為單薄,加上獨奏曲目需求,演奏時肯定需要伴奏,後來決定不加入鋼琴或大鍵琴伴奏,而是吉他。
於是哥哥迪安義不容辭地接下這個重大的任務,將在妹妹的木笛獨奏比賽中替她擔任伴奏職責。
也因此,迪安目前手裡有五套曲目:
1. 跟爸爸學習的古典吉他曲目
2. 跟另一位老師上課的爵士及流行即興歌曲
3. 吉他與長笛二重奏比賽曲目
4. 吉他與木笛六重奏比賽曲目
5. 為妹妹的木笛獨奏比賽而伴奏的曲目
如果要培養紮實的能力,就要學習如何合理分配時間精力去分頭練好這些東西,這是以專業態度面對樂器學習的初步試煉。
無法學會分配時間的技巧、克服惰性、盡可能穩定身心、再怎麼緊張都不丟失基本演奏能力、並超越那些精神壓力及體力挑戰的話,也不用再提專業音樂之路,就開心以業餘愛樂者的角度去玩耍就好。
見慣哥哥面對樂器的樣子,有了比賽心理準備的安雅,也更為嚴謹起來了。排時間練完所有參賽曲,還有平時正規曲目,已是她的每日既定行程。除此之外,她參加了音樂院的合唱團,前陣子密集排演練唱,在耶誕期間,跟哥哥們當年一樣,有著數次在超過四百年歷史的老教堂演唱的機會,這讓她興奮雀躍無比。
哥哥姊姊在音樂學習上,都有一些新計劃,那些動靜無形中也影響到睿安。
五歲大寶寶睿安吵著要學鋼琴有好一陣子了。自從木笛演奏初登場後,他就說了,「我好想再上台演奏!」
之後一次次地要求學鋼琴,而自己開琴摸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已經到了每日數次只要看見鍵盤就會撲上去按幾個音的狀態。
感受到他那對鋼琴無法抑止的熱情,終於在前天,正式為他啟蒙。
20年的教學經驗,這些年下來讓我有著自己的幼童鋼琴啟蒙原則和方向。
我的學生們,一開始是不看譜的,最先訓練的是聽力、想像力與表現力。
以非常非常慢的速度聽聲音和唱歌。什麼曲調都是要聽了唱了後,沒有譜子地自己在琴鍵上摸索出來。
一開始會引導他們一些方法,但之後慢慢減少助力,達到讓他們學會「聽聲辨位」的能力。
而不是照著譜乖乖一個音一個音彈出來背下來。而且一邊彈,還要一邊將曲調或歌詞唱出來。
無論音調有多簡單,曲子有多單調,每個音都要彈得美,也唱得美。手放上琴鍵的那一刻,由開始到結束的每個細節都要完整從容。就算曲子只有四個音,也要有表情,有著起承轉合,而不是不帶感情地砸完音就好。
聽聲辨位並能準確唱出每個音,與無誤地找到他們在琴鍵上的位置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移調。(移調的意思簡單來說,就好像我們去KTV唱歌,歌曲太高或太低時讓我們唱得不順,我們就會按升降Key那個鍵來調整,找到一個盡可能讓我們高音飆得上而低音也下得去的調子,起音不同,但整首歌的曲調聽起來還是一樣的。)
所以我的學生們要能將初學者時期學到的每首簡單曲子,都能在每個調子上彈出來。比方,目前學「小星星」,要能從琴鍵上的每個音都可以當起音,把這首歌幾乎一音無誤地移調邊彈邊唱,而不是看著譜學完這首就好了。
像彈C調的話,因為沒有升降記號,所以很容易。但有些調子的升降記號很多,手指必須一直在黑鍵白鍵之間穿梭,就很考驗學生的聽力和專注力,這也需要理解力和記憶力來交相配合。
這樣的教法,想見的,需要比看譜教學多出三五倍的時間心力。一開始進度也非常非常緩慢。
老師沒有足夠的耐心,實在沒辦法重複唱一個音十來遍,還聽著學生為了找一個音就按上十來個錯音,而且還不斷鬼打牆地重複一樣的錯音還聽不出來。😰
但是經過這樣的嚴格魔鬼訓練,學生會擁有比較好的音感,唱歌的基本能力也訓練到了, 日後對於樂曲中的線條、斷句更能夠理解表現。將來就算不再學琴,這些能力都能伴隨著他們。而可以耐得住這幾週到幾個月的孩子,就會留下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多年下來終於擁有「可以挑選學生的自由」的原因,總要老師、學生、家長三方合拍了,才能溝通順暢地繼續學習之路。這第一個關口就是彼此的試金石。
於是,雖然才龜速教了睿安五首極短的曲子,但他已經可以只靠著聽力,將那五首都只有2到4小節的短曲,在每一個調子上做移調。
也慢慢培養,聽到什麼音,不需要譜,自己在琴鍵上摸索出正確的音的基礎能力。
但是不要覺得他天賦異稟家學淵源什麼的,因為這是我將他抱在懷裡十幾分鐘,耐著性子一個音重複幾十次不斷誤試又重新再來而得到的小小進步。
我覺得大寶寶做得最好的是:不斷犯錯還願意反覆嘗試,不鬧脾氣不願放棄。而且,結束了還說,「太好玩了,明天還要彈!」
那些年鋼琴雙手簡譜 在 奧地利山邊小屋裡的Zero Waste樂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還能繼續投入教學,但我以最快的速度了結學生們的提問,約好明日線上相會。
要為工作畫界線,不然真的沒完沒了。喝下今日的第三杯咖啡,休息片刻,要立刻下廚。
看到三年前灰頭土臉地,準備同時考州立音樂院專職聲樂伴奏與鋼琴教職的紀錄,真是恍然如夢。
三年後看來,當時沒拿下聲樂伴奏職位,其實是個恩寵。😂因為那是個在音樂院裡傲嬌嚴格資深歌劇女王手底下討生活、沒日沒夜沒放假的職位,活得簡直像待宰羔羊,絕對不適合有家累的我。(音樂院專任伴奏同事們有幾乎七八成都未婚)
現在的我,除了終生教職外,也拿到了更適合我的音樂劇專任伴奏職位。但當時為了甄選而投入的努力,回想了,還是覺得萬分值得!那是中年婦女荒廢琴藝多年以後,努力要從谷底爬回競爭激烈古典音樂圈的熱血預備役啊。(握拳)
三年前舊文:
一整天都在練琴或想著與音樂有關的事。
昨天溜進音樂廳練琴時,突然沒有緊張惶恐的情緒。
我知道已經過了那一關。
我感受著空間的能量,並在心裡與鋼琴對話著,希望可以好好地連結,心手合一。
這樣的一刻,是不知多少日的咬牙奮臂苦練換來的。努力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盡可能勤練,居然超乎意料地差不多達到七年前準備碩士畢業考的巔峰狀態。
想到,就幾乎要流淚。也為自己感到好驕傲自豪。
因為這段時間,真的把自己逼得很緊。在提升技巧與控制力的練習階段,是絕對無法放鬆的。就像運動員,每日重複一樣的練習,只要鬆懈,就會馬上退步。
要達到一定的練習成果後,擁有控制鍵盤與所需技巧的能力後,才能慢慢放鬆,試著更專注地表現音樂。
獨奏曲已放下,可以輕鬆以對。
但是第二個職位徵選的伴奏曲還不能,我只剩不到二天就要上台。
因為要在不到一週內練出像樣的程度和速度,並在徵選現場立即為聲樂歌手伴奏。練習過程就像體育訓練,不只求好,還得求快。
那幾首有不同的難處。
比方有首急板的,簡直是整人。我在Youtube上搜尋他人的演奏,到目前為止,還沒聽到幾個稱得上是優異的表現,大多數差勁地讓人冒冷汗。😰
因為原奏是管弦樂,而改成鋼琴版後,難度加倍。
用弦樂器可輕鬆滑奏的樂段,鋼琴得實打實地把每個音粒彈出來,而且幾乎全曲與歌手同步,所以旋律沒對齊,馬上會非常明顯。加上急板的速度,讓這首曲子刁鑽異常。
還有一首歌劇選曲,女高音的音好難抓,速度又很自由,常常聽不出她到底唱到哪。結尾還要對在一起,因為是全曲最後高潮,沒對到就尷尬了!😱
有一首巴哈安魂曲,要彈出四部和聲,而且音多之餘又臭又長。😨
還有一首藝術歌曲,技巧好難,還一直變換速度,一邊還要留意歌手換氣,明明我雙手已經很忙了!眼睛看複雜的譜面之餘,還需要盯著歌手,才不會造成我搶拍偷跑的慘劇。
就為了那些伴奏歌曲,我日日晚上練到快12點。總是練到脫力,累到指尖都抬不起來才去睡覺。睡覺時還帶著耳機聽那些聲樂曲。😵(為什麼練那麼晚?因為白天有其他東西要練,還有一家六口的零星廚事瑣務,只剩晚上能練聲樂伴奏。我其實也好想舒舒服服地看書追劇或睡覺,但是我不能。💪)
我的盡力而為,就是全心投入,不留餘地。
這二日開始做情境練習,讓自己沈浸在表現音樂的快樂與激動裡,我甚至會想像成功達到目標的場景。
不鬆懈地努力到最後一秒,上台前,我會深深深呼吸,微笑著輕鬆進場。✌️
那些年鋼琴雙手簡譜 在 林奕翔-Shiang-木管樂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想念音樂的孩子請仔細看這篇文章,你是學樂器? 還是想學音樂?
【你是在學樂器?還是學音樂?】
呂岱衛|文
「喔,所以妳讓小孩來念音樂班,是為了學彈鋼琴,而不是為了學音樂?」
這是近日我對一位讓孩子放棄學科才有「充分」時間準備全國音樂決賽的家長所做的回應。
只見家長怔怔的望著我,似乎被我的話給絆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
但事實上,我提出的是非常根本的問題,同時也想請所有正在努力學習音樂的孩子與家長認真的想想:「你到底是在學音樂?還是在學樂器?」
一、學樂器比較輕鬆
其實學樂器是很簡單的。只要每天機械式的練習各式各樣彈奏技巧,再塞入一些看起來嚇死人的大曲子裡,要唬過一群門外漢簡直易如反掌。
但相對的,學音樂卻是很辛苦的,因為它代表著全方位的人格涵養培育以及藝術文化品味的建構,這跟學樂器是完全不同的理想層次。一個孩子或許可以什麼都不懂,但仍能看著譜彈出李斯特的《魔鬼圓舞曲》。但這樣的演奏其實只是「依樣化葫蘆」罷了,因為他彈出的只是譜上的音符,在沒有受過任何文化陶冶與心靈內化的醞釀過程之下,你能期待他彈出有靈魂的音樂嗎?
當靈魂是空的,那你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被刻上刻度的音樂盒齒輪。不看書、或者不願意花費任何心思在書上,都只會讓你更空泛、更膚淺。當然,這裡所謂的書並不只是學校的教科書,而是指能讓你拓展眼界、開闊視野的各式書籍。李斯特當年寫《魔鬼圓舞曲》受到的正是歌德劇作《浮士德》的影響,就連李斯特都是讀過了《浮士德》才寫出的曲子,你又怎能閉門造車,只肯專注於眼前的音符?
西方浪漫主義以降的音樂,幾乎沒有一首不受文學、繪畫與各式藝術所影響,而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更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政治情勢密切相關。如果你只是單純學樂器用以自娛,當然可以不用在乎這些;但如果你學的是音樂,你能說這些東西都不重要嗎?
二、請活用你的音樂基礎訓練
音樂班至今仍被大多數家長當成是讓孩子走上音樂之路的養成訓練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音樂班有相當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但很遺憾的,大多數音樂班的孩子僅把音樂基礎訓練當成是升學考試與普通班孩子區隔出來的加分項目罷了。
從國小、國中到高中,一堂堂的音樂基礎訓練課程,老師耐心的訓練孩子的音感、節奏感以及各式讀譜能力,為的是要讓你將這些「基本能力」完全內化,並活用於音樂的詮釋與練習之上。憑藉這些技術,你可以十分輕鬆的就聽出自己拉出來的音是否準確、雙手在琴鍵上按下的和弦是否合乎調性或和聲的規則、當然更可以在極其複雜的節奏中,理出基本的韻律、掌握音樂的脈動。
這些都是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給你帶來的好處,但前提是你要會活用。太多的孩子讀譜不認真,明明和弦彈錯卻充耳未聞,明明高把位音拉不準卻心存苟且,拍子數錯卻依然故我。更有走火入魔者以看簡譜為恥,不屑首調唱名,自以為優越的告訴大家他是所謂的「絕對音感」,殊不知真正的絕對音感其實是狹隘了你的音樂觀,讓你身陷音感迷思而不自知。當年高大宜不遺餘力的推廣首調唱名,倡導相對音感的目的你可有了解?
音樂基礎訓練要會活用,活用在對你有幫助練習上,但請不要拿來炫耀!
三、你聽了多少音樂?
「老師,我每天練琴時間都不夠了,怎會有時間聽音樂?」
這是我聽過最多學生跟我陳述的理由。但通常我會直接回答他:「你不聽音樂,琴彈得再好也只有你自已認為而已。我寧可你一天不練琴,把時間都拿去聽音樂!」
聽音樂真的很重要,最好是聽些跟你目前學習樂器毫無相關的音樂。當一個孩子整天跟鋼琴朝夕相處,腦子裡全是鋼琴的聲音,那麼很快的,你會發現他的音色將變得單一、觸鍵將會死板、甚至連彈出來的音樂都像剛從冷凍庫拿出來的牛肉,硬梆梆!因為這就是鋼琴最赤裸的音色,毫無修飾。但請別忘了一點,鋼琴事實上也是一種音色容器,你用什麼方式來彈它,它就會用什麼樣的聲音回應你;當你聽到了什麼,敏感的你勢必會受其影響,潛意識也會告訴你要把音色彈成那樣。當年蕭邦要學生多聽聲樂,意即在此。想想,當你在演奏蕭邦那些附加了華麗裝飾的樂句時,你怎能不聯想到那正是一位花腔女高音用盡畢生絕學來演唱這些絕美音樂呢?
也有人告訴我,「老師,我不聽流行音樂,因為那很『俗』!」。通常我的回答是:「喔,那可以請你告訴我,『俗』在哪裡嗎?」
記得,如果你真的要批判某類音樂,請你先聽過再說!而且批判時請詳實舉出你不喜歡的實際理由,「俗」、「吵」、「難聽」、「無聊」,都只是形容詞,不算理由!
學音樂的人,如果沒有基本的包容力,那就等著一輩子困在象牙塔吧!雙鋼琴天后拉貝克姊妹最要好的朋友是瑪丹娜,而大鋼琴家齊瑪曼平常最大的休閒就是一邊開車一邊聽著他最愛的抒情搖滾。連大音樂家都如此喜愛各種音樂,我們這些小毛頭又怎能畫地自限?
要知道,藝術最偉大的地方在於永恆的變與不變;學習藝術與音樂最忌畫地自限。對於每項新事物都保有一份新鮮感,待真正嘗試體會後再下論斷才是正確的態度。而等個幾年後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當初的評斷是否有變,這才是常保自己持續進步的良方。
四、請正視你的副修
「老師,XX大學音樂系都不考副修了,所以我長笛不練了,專心彈鋼琴就好。」
通常我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請學生直接回家。原因無他,因為你也不是在學音樂。
很多學生會把副修與加修視為念音樂科班的一種無奈,只因學校規定要修,所以我只好浪費時間來練。我要請你反過來想,如果捨棄了這些副修與加修、你的音樂剩下了什麼?放眼當今樂壇許多音樂家,很少有音樂家只會單一樂器的,如果你只專注於某一項樂器的成就,同樣的,你得到的也只不過是技術層次上的提高而已,你的音樂將會同樣的乏味空洞。學長笛不懂鋼琴,那麼你永遠無法理解多聲部織體那錯綜複雜卻又井然有序的美;學鋼琴卻不懂小提琴,同樣的你也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升F與降G在小提琴的表現上竟會如此不同。當然,還有那蘊藏了東方截然不同、充滿各式「異國」風情的傳統樂器,那才是現今世界音樂的大熔爐啊。
多練一會兒副修吧,開拓你的眼界、打開你的耳朵。再一次告訴自己,我學的是音樂,不是樂器!
五、學科真的很重要!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話題,一群家長抗議教育部說話不算話,說念音樂班可以不採計會考成績,僅憑術科成績來申請高中;結果事與願違,因為大多數高中音樂班仍須計算會考成績。
姑且不論政策是否正確,我想問的是,誰告訴你念音樂班就可以大言不慚的拒絕學習所有的智識?你的孩子的確不是達文西,但你的孩子也不該只是個「樂匠」。各式學科正是音樂之所以能成為音樂的基礎,當你學到的越多、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的越少。捨棄分數升學主義不談,真正有能力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學科是否佔用了他們練琴的時間,因為不論是練琴或是念書,他們都可以樂在其中。如果到現在,你還在為你的孩子因為學校課業太繁重而無法好好練琴,我誠摯的建議你離開這壓力鍋吧,越早離開越早快樂。學音樂不是人生唯一的途徑。
六、在琴房待得久不代表你比較用功
蕭邦曾要求他的學生一天練琴不超過三小時,這可謂是鋼琴教育上最偉大的真知灼見。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蕭邦看透了人對於同一件事物的完美專注力不可能超過兩小時,當你練琴時若不能保有你最高集中的專注力,那你其實是在虛度你寶貴的光陰。練琴要有方法、掌握正確的方法才是有效率的練習,這部份在我許多文章中已有著墨,不再贅述。但如果你能有效率的練琴,那些多出來的時間正可以讓你從事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例如聽音樂、看書、甚至談戀愛!
七、不學音樂不代表放棄音樂
很多人學習音樂是因為熱愛音樂,但這樣的熱愛卻往往給自己帶來許多當初想也想不到的艱難與壓力,在面對音樂科班這種有意無意的競爭關係與各式壓力時,往往不知如何自處。我常說:國內音樂班的諸多亂象,問題在於:家長、家長、家長!
如果當家長的能用正確的心態讓孩子走這條路,那孩子自然能在其中享受到音樂的快樂。縱使與班上同學形成必然的競爭,那也是良性的,是讓孩子接受社會化的一項必經途徑。但如果家長抱持的是那「零點幾分」的分數主義,那痛苦的不只是你跟孩子,你會發現整個世界在你看來都是有罪的。
很多學生來找我,告訴我想念音樂班。十個裡總有七八個會被我勸退,因為喜愛音樂其實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念音樂班絕對不是唯一。甚至有時候念音樂班反而讓你對音樂有了恐懼與憎恨,如果今天送你去念音樂班是讓你厭惡音樂,那我不成了罪人?
我看過太多音樂班的學生,他們是不聽音樂也不看書的,世界裡只有主修樂器,其他一切與我無關。我想問問各位愛自己孩子的家長,你希望你的小孩變成那樣嗎?在虎媽與鷹爸早已不是正面形容詞的今天,你仍覺得孩子該為那零點幾分而犧牲他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童年嗎?
最後,我必須很誠實的告訴大家:在我離開學校後,赫然發現原來在我的朋友中許多真正熱愛音樂、會整天跟我聊音樂、甚至分享聽音樂心得的朋友,大多從來沒學習過音樂,但我卻能從他們的談吐與眼神中看到他們對於音樂的那份執著與熱愛。當然,我的同學中也有許多真正熱愛音樂、將音樂視為一生使命的人,而他們也的確成為了現今台灣樂壇的中堅份子。這些論點只說明了,不管你是不是念音樂班,需不需要認真的學習音樂,你都有權利喜愛音樂。只要能認清自己想要與想做的,審慎考慮好了再行動,才不會讓美夢變惡夢。
那些年鋼琴雙手簡譜 在 卡農-Canon雙手簡譜預覽3-鋼琴譜(五線譜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卡農-Canon雙手簡譜預覽3 Sheet Music, Math Equations, Music Sheets ... 未知,由乐友admins传谱,属于流行曲谱。更多相关简谱,吉他谱,钢琴谱请点击进入页面查看。 ... <看更多>
那些年鋼琴雙手簡譜 在 廷廷的鋼琴窩- 鋼琴譜下載連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鋼琴譜 下載連結: http://www.tintinpiano.com/module/detail.php?id=80993 亞洲鋼琴小天王V.K.克即興演奏的國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主題曲原汁原味的鋼琴譜出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