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而歸 10】因為愛,讓他好好走
我一直都對生死議題很有興趣。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是部記錄大體老師以及家屬
在老師教學這段時間的種種思念。
在看完這部片之後,我開始去思考死亡前的準備
以及面對死亡這件事。
我好奇要怎麼成為一位大體老師。
成為一個大體老師,必須不能得過法定傳染病、
不能有重大創傷、不能自殺、需滿16歲,
動過器官摘除及捐贈手術,甚至太胖或太瘦也不行。
也因此,查閱資料時,我第一次聽到DNR這個名詞。
DNR,全名為Do-Not-Resuscitate(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意思就是當病人罹患嚴重傷病,
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
而且病程進展至不可避免的死亡程度時。
病人或家屬同意在臨終或無生命徵象時,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內插管、
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
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目前網路下載表格及各大醫院都可以申請,
也可以將其註記在健保卡上。
我也想申請,避免哪天辛苦的走完人生。
我以為只要申請,
就可以避免掉這些又痛又苦的急救措施。
前陣子,我讀完重症醫學醫師黃軒的作品
《因為愛,讓他好好走》,
重新認識了DNR這件事。
這本書,帶我改變了三個觀點:
一、簽署了DNR,不代表我能善終。
書中提到了許多已簽DNR,但家屬卻因為不願放手,
希望醫師繼續急救,於是只好插管、CPR,
甚至打開人工CPR機器,不斷按壓、急救到肋骨斷裂,
直到真正死亡的案例。
因為深愛不願放手,而讓親人臨別前遭受苦痛,
正是許多家屬後悔的心聲。
而這也是黃醫師想解開大家對於急救的迷思,
讓病人能夠有尊嚴、舒適的離開。
老實說,我連打耳洞都怕痛,
我更不希望自己或親人這樣離開。
這讓我思考了一件事,
若我們能提前選擇,做好準備。
你會願意找個機會和家人溝通一下嗎?
二、DNR簽署仍需要你的家人同意支持和了解,
並告知醫師。
我知道他簽了DNR,但就因為他是我的家人、
我的親人,我無法見死不救。
醫生請你救救他吧!如果你不救,我會...
於是醫師只好啟動急救機制,
直到壓到病人肋骨斷裂,口鼻冒出血來。
直到急救無效,護理師會將現場處理乾淨,
你不會知道家人死前經歷了什麼。
換位思考,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你,你會不會生氣?
為何你們不尊重我的決定?為何要救我?我好痛。
我好氣,生命是我的,為何我不能掌控我自己的選擇?
書中提到了黃醫師的恩師生前已簽下同意書,
但在病榻前兒子仍要求急救,最後救回。
黃醫師看著老師嘴巴插管說不出話,眼眶泛著淚,
卻無法幫助老師的為難傷心心情,
是一個看盡生死的醫師最無助的一刻。
我閱讀後,思考著如果想簽下DNR同意書,
必須花很大的力氣和家人溝通,
並請他們理解支持和同意,簽名送件很容易,
而這件事才是最大最耗時也必須的挑戰。
三、簽署了,不代表醫生會見死不救,
除非死亡已不可避免。
許多人擔心簽下同意書,
萬一發生意外,醫生看到註記會不會見死不救,
黃醫師在書中也提到只有在死亡不可避免的病況下,
醫師才會告知家屬這件事。
我認為這是最不需要的擔心,生死有命,
能不能救得回,交由專業判斷。
每個人對醫師來說都是一條寶貴的生命,
這也是每一位醫師學醫的使命。
看完書之後,我更關心的是家人的感受。
不管親人是否善終,喪親終究還是一道創傷。
因為決定要不要施行急救這回事,
對家屬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壓力。形同決定親人的生死。
不管怎麼決定,都可能會後悔傷心,
更重要的是,臨終前還有機會、還有說話的時間,
值得我們把握,去說些什麼,
好好表達愛意、道歉、好好說再見。
兩年前,送走我的寵物兔Maru時,
我曾猶豫要不要送他去急救,
當時他已經在休克狀態,
非常的喘,全身癱軟無力。
後來,我選擇陪他到過程結束。
我們全家一起在客廳陪他,
哭著要他放輕鬆,告訴他我們都愛他,
也謝謝他的陪伴。
儘管如此,我有時還是會後悔覺得當初應該拚急救,
也許還能救回。
但跟他道別的那刻,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我有多愛他,
已經深深刻在我心裡。
面對悲傷,流淚釋放是允許的。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能好好和對方道歉、道愛和道別。
這個過程,帶給悲傷的人釋放的力量。
我的奶奶是在家裡離開的,
還好奶奶沒有受到急救的折磨。
但我很遺憾奶奶走的時候,
沒能看到她最後一面,她走的前兩天,
我去她房裡看她,但我沒有去摸摸她,
後來就再也沒機會了。
所以,當還有時間去實踐這件事,
把愛和感受傳達給家人,才不會留下遺憾。
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幾個簡單的句子,
可以給彼此好大的愛的能量波。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志漢作為導演的第一部紀錄片為《My Father, My Mother》,以一名婚姻顧問(媒婆)如何介入調解雙親長久婚姻問題為主題,於2013年完成短片版本,在半島電視台播放。迄今他仍舊持續拍攝這對老夫妻,意圖完成長片版本。而這對夫妻在結婚64年後離婚。陳志漢表示,他想要拍到最後,以影像紀錄爭吵幾...
那個 靜 靜 的陽光午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電台歌單】 2021.04.18 (467集) DJ賴銘偉 @《搖滾宮主未時到謬力music》
→https://yuming0625.pixnet.net/album/photo/344879039
《2021/04/18歌單》~~
本集主題:與「靜」相關的作品
Part1
轉淚點 (賴銘偉)
靜止 (江美琪)
不安靜 (B.A.D團體)
--------------------
Part2
讓我靜一靜 (范逸臣)
安靜 (周杰倫)
怕安靜 (羅志祥)
-------------------
Part3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王心凌)
一直很安靜 (阿桑_黃嬿璘)
靜心等 (杜德偉)
-------------------
Part4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 (范瑋琪)
靜不下來 (張韶涵)
-------------------
Part5
祝你幸福 (賴銘偉)
靜靜的 (庾澄慶)
安靜 (朱俐靜+陳勢安)
-------------------
Part6
安靜的張揚 (管罄)
寂靜之喧嘩 (陳昇)
安靜的小孩 (許書豪)
------------------
Part7
靜靜的生活 (陳綺貞)
我靜靜看著你裝B (陳零九_陳志豪+聖結石_曾聖傑)
-----------------
Part8
歲月靜好 (劉若英)
靜電 (陳珊妮)
那個 靜 靜 的陽光午後 在 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下午來到康寧大學,和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紀錄片導演陳志漢、友信醫療集團鐘元輔經理一起,與200位護理系學生與談交流,透過大體老師的生命紀實,倡導生命教育的重要。
友信影展自2015年贊助《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紀錄片,並從2018年開始於各大醫療相關院校巡迴播映,持續近20場的校園巡映,期盼醫護學生就是未來能夠成為一名不僅有專業,也要有感情的醫護。當學生進入臨床後的忙碌感會磨損對生命的尊重及關懷,適時包容家屬的情緒及恐慌,在醫病溝通上要成為能夠說人話,而非滿口醫學術語。
當年我讀醫學院時,上了解剖課後,看到這些大體老師無私的奉獻,體認到自己不僅僅是一位接受者更是給予者,當初的這些大體老師提供了自己的身體讓醫學生學習,在未來就是我們利用所學來治療病人。這種善的循環,造就了許多優秀醫師,好多同學每天在醫師的崗位上,不斷地救治幫助許多病人!
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一段歷程,人生是短暫的,面對至親的離開,要懂得把握、學會放下,這故事讓醫護學生省思自我價值及對社會的重要性。透過播映紀錄片後與導演及臨床醫師的與談交流,陪伴他們找回當初選擇醫護相關學系的初衷及熱情。
醫定要知道 友信醫療集團 ❤️
孢子囊電影院 ❤️
那個 靜 靜 的陽光午後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陳志漢作為導演的第一部紀錄片為《My Father, My Mother》,以一名婚姻顧問(媒婆)如何介入調解雙親長久婚姻問題為主題,於2013年完成短片版本,在半島電視台播放。迄今他仍舊持續拍攝這對老夫妻,意圖完成長片版本。而這對夫妻在結婚64年後離婚。陳志漢表示,他想要拍到最後,以影像紀錄爭吵幾十年的兩人,如果有一方真的辭世,留下來的人反應為何。
2017年完成的《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方為陳志漢的首部紀錄長片,題材為大體老師(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解剖教課用)徐玉娥。陳志漢主要是拍攝徐玉娥的丈夫林惠宗、教授解剖課的蔡老師,以及醫學系學生等。
同樣是進入醫療體制的《一念》,則是在2018年上映,陳志漢分為兩條敘事線,一個是緯緯與他的媽媽,一個是反無效醫療大將吳育政醫師和已癱瘓在病床7年之久的劉進育。
對陳志漢來說,如何深入地拍攝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是紀錄片真正重要的核心價值。譬如《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不止是紀錄到林先生對太太的不捨情深,同時側面見證到他與女兒的相處如何因為必須處理遺體,而有著修復的可能。
另外,陳志漢在拍《一念》時,赫然發現,遠遠有比死亡更可怕讓人驚駭無從之事,以緯緯為例,如若他的母親就這樣再活十幾二十年,少年要怎麼面對接下來的漫長歲月?長期置身生死現場,陳志漢希望自己能夠把死亡拍得更清楚,讓更多觀眾可以直視、思考死亡,無須恐懼不安。目前,陳志漢在拍攝的安寧病房紀錄片,正朝著呈現死亡不是終點而是生命歷程的路線邁進。
小檔案
陳志漢,1979年出生,影像工作者,專事紀錄片導演及攝影職務。2008年和吳汰紝、李孟津共同創立舊視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於隔年推出創業代表作,由吳汰紝導演、陳志漢攝影的《尋情歷險記》,入選多項國內外影展。
2013年,陳志漢發表紀錄短片《My Father, My Mother》,於阿拉伯半島電視台播出,成為台灣首位和該台合作之導演。同年復以《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榮獲CNEX主題紀錄片影展之最具國際潛力獎,該片為陳志漢執導的首部紀錄長片,完成於2017年。2018年,陳志漢第二部紀錄長片《一念》上映,深入到醫院現場,對無效醫療議題進行紀錄,重啟人們對台灣健保、醫療體制的關注與思索。
像群影像文化有限公司製作
那個 靜 靜 的陽光午後 在 吳志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無言良師的一堂課
這世界上有一個老師和其他老師不太一樣,祂不說話、不指示,卻集勇敢無私於一身,背負著教育醫學生的重責大任,因為他們的付出,而讓醫學持續不斷進步,造福更多人類。一般人很難參透這是什麼樣的勇氣,把自己完完全全的奉獻出來。
本集邀請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陳志漢導演到節目中,與大家聊聊「什麼是活著」,生命的盡頭,我們留給這個世界的是一個遺體,還是一具教材?跳脫一下生物解剖學,這是大體老師給大家一個關於”愛”的課題,醫學院學生最敬重的老師。
那個 靜 靜 的陽光午後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畫春秋 (第2節) 17年10月31日
主持:Thomas, Dieman
第2節:
不該結婚生子的女同志,想尋求生命中重要答案的女兒,展開《日常對話》。黃惠偵以影像寫出一封既有韻味又震撼人心的家書。生前志願捐出遺體作醫學研究,過程非步向死寂,而是生活的延續。《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追訪「無言老師」的家屬,渡過這場漫長旅程。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PayPal 付款賬號: donation@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Video Upload powered by https://www.TunesToTub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