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氫胺啊⋯⋯
教育界有稱:天龍國小學-龍安、大安、建安
俗稱 三聚氰胺
教師即使考上老師,也千萬不要到這三校
寧願重考,也不要讓自己身敗名裂、#教育不自主,讓人生毀於此 天龍怪獸產地。
臺北市龍安國小學生家長會,你知道你們的聲譽有多糟糕嗎?
你們為什麼不支持教師專業,而有家長代表用自以為是的想法影響別人
最近就有一間 台北市龍安國小 就有一名怪獸家長,認為男生只能穿褲子不能穿裙子,認為這些書本會造成性別混淆情慾流動,無視基督教國家英國的蘇格蘭裙。
#用小編的性器官想也知道這一定是前家長會長 #曾獻瑩 幹的。
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王儷靜說,12年國教課綱中有性別平等教育的議題,包括性別特質和性別認同等,學校推薦《穿裙子的男孩》,應該被鼓勵。對於有家長擔心孩子會模仿變裝,她覺得家長擔心太多了。
王儷靜也質疑,學校接到家長的反映後,有沒有召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是否經過委員的專業討論?#如果因為一位家長的反映就可以拿掉一本書,#那學校圖書館的書可能很快就沒了。
本教也呼籲
柯文哲市長、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教育局 徹查
書本下架是否合乎程序?
有無經過學校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討論?
本教也非常擔心,如果在廁所旁邊放了我們麵神有關的煮麵食譜,是不是就會被基督宗教迫害。
在這裡祈禱我們的飛麵:
別讓邪佞的家長控制了整個學校校園
RAMEN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月的6號,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公布了最新版的留學生簽證指南。其中突如其來的新增了一項規定,那就是從秋季開始,國際學生如果完全只有參與線上教學的課程,那麼美國將不會發放簽證。在美國境內的國際學生要不就是必須離境,要不就是轉學到其他有開設常規課程的學校。雖然一個多星期後,川普政府就又放棄了...
那學校圖書館的書可能很快就沒了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個月的6號,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公布了最新版的留學生簽證指南。其中突如其來的新增了一項規定,那就是從秋季開始,國際學生如果完全只有參與線上教學的課程,那麼美國將不會發放簽證。在美國境內的國際學生要不就是必須離境,要不就是轉學到其他有開設常規課程的學校。雖然一個多星期後,川普政府就又放棄了這個想法,但全世界留美學生都已經雞飛狗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天怒人怨的政策。
聽說這個政策一公佈之後,面對面教學的這種面授課程突然變得超熱門,全部都被國際學生搶爆,連跟自己科系沒關係的都先搶再說。有些人搶不到就用換的,許多大學生就推出線上電子表格,讓大家可以在線上交換課程,搶到面授課程的美國學生可以用這個來"拯救"國際學生。
但是現在面授課程的量,就算全部換給國際學生也不夠,所以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美國本來就有很多線上課程平台,會把很多課程都放到網路上免費給大家上課,也不一定限於該校學生才能看;不過現在有爭議的不是這些公開課程對不對,是那些本來正常面對面授課的課程;因為美國的疫情到現在都還是很嚴重啊。不像台灣就是把放假、開學的時間調一調就好,美國他們是從4月開始就因為各州的防疫政策,陸陸續續的關閉學校。那個時候學校就想說,直接讓學生放假也不是辦法,那就通通改成線上教學。教學品質當然也受到影響,很多學校的學生跟教授都是突然被通知,學校下星期通通都要改成線上教學唷!想也知道面授跟線上教學,課程的規劃邏輯完全不同,更不用說有些教授一輩子都沒碰過直播跟攝影器材,這樣搞教學的品質一定爛。
尤其許多給學生用的教學資源就通通都用不到了沒辦法去圖書館或者是去實驗室做實驗。很多東西根本家裡都不會有。之後要是去看醫生,醫生說我是鍵盤哈佛醫學院畢業的啦,這樣誰敢給他動刀?
而且這些學校的學費還都收一樣價錢,像是哈佛就打死不改價錢,今年秋季的學費還是一樣,一學期要四萬九千美金。普林斯頓大學就說,好啦那我們新學期幫大家打個折好,打了九折,九折之後是四萬八千美金。
而且大學生活像這樣關在家裡感覺很不對勁嗎?大學生不就是要在校園裡跟同學交流啊、交個男朋友女朋友之類的。這樣才是完整的大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總之現在線上教學的問題也是很多啦。現在不少人是說川普政府推出這個政策,是要逼迫各個大學重新好好開課;可是現在美國疫情比當初說要關閉學校的時候還要嚴重。
所以很多大學早就直接宣布一整年都改成全面線上教學的模式。像是加州州立大學,就說秋季開始23個分校通通都會關閉。哈佛也是說一整年的課程都要使用線上教學。南加大則是說要採用線上跟面授都會有的混合性教學。
有些人會問:「這真的有差嗎?」,雖然教學品質不好,但只要線上課程拿一拿,還是可以拿到文憑。這樣在哪裡念有什麼關係?由於不是全世界的人,老家都跟台灣一樣什麼基礎建設都很方便。像印度到現在都還不是全國每個地方都有電可以用,老家在那邊的人要怎麼跟別人線上教學?印度還有一個例子,去年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有一連串的強硬措施嗎,那時候印度政府就直接把那裡的網路全部切斷。有個學生剛好在政府派人鎮壓之前出國到美國唸書,結果那裡現在網路恢復是恢復了,但是也只有2G;而且就算不管這種技術問題,時差的問題也很麻煩啊。假設在東岸念書早八的課台灣都晚上八點了。叫你回來台灣做線上課程,但是每天半夜三點有一堂課要上你受得了嗎?
而且很多去美國唸書的大學生都是希望畢業之後,可以在美國找到實習工作,實習結束最好還能馬上轉成工作簽, 將來會有機會長期留在美國。現在雖然連工作簽都已經要抽籤了,很不容易拿到,但不在那邊生活的話,要找到在美國的工作就更難了。
川普在選前這個時間點推這個政策,沒事找學校麻煩,搞得老師學生們焦頭爛額,雖然看起來沒有拿到什麼好處,但其實是有不少人支持的。川貴人這幾年這樣一搞,連說出我想移民美國都快要變成政治不正確的話了。美國過去就是靠著世界知名學府吸引全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推動美國經濟及創新。如果這個政策真的施行下去,人才不來了。他們就非常有可能轉而投靠更歡迎人才的國家了。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那學校圖書館的書可能很快就沒了 在 SAL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致詞稿內容 :
作者 : 林子竣 編修 : 陳振宇 攝影 : 鄭秉鈞
子竣:
我做過一個夢,
早上8點58分,
站在大停的紅磚道上,
看著長不見底的等車隊伍,
腦中頓時出現一個命運輪盤
是搭車 還是登山?
評估了一下風險後毅然決然加入登山的行列,
邁開步伐、望向前方,
花木蘭的配樂響起、看著身旁的戰友滴下的汗珠,
我知道我不孤單,經過圖書館、靜安樓,
終於望見格倫樓的面紗,
進入好漢坡的最終段,內心滿滿激動。
最後準備高舉雙手宣布勝利之時,
校車經過身旁,滿載可惡的微笑。
(回收:呵呵 可悲)
除了發一則走路的限時動態
也沒有別的辦法解決心頭之恨。
回收:
這是靜宜巡迴車,
但有些同學可能比較沒有感受。
但有那樣一台車,人人都搭過,
這是一台求學公車。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
每一次畢業、每一次下車,
總有下一台滿載陌生同學的公車在等待我們。
每位親愛的師長是這台車的司機,
總是給我們一些顛簸、一些搖晃,
卻安穩帶領我們駛向前方的道路,
起立 立正 敬禮 謝謝老師
小時候我們總把「謝謝老師」掛在嘴邊,
現在我們只是看著老師走進教室 然後再走出教室
卻不曾表示些什麼
現在讓我們把感謝化作掌聲獻給每一位用心的師長。
子竣:
求學公車上,除了師長,
還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的家人。
家人讓我們在求學的過程無後顧之憂,
卻也帶著滿滿期盼 望著我們踏上公車,
看著公車駛離,在心裡默念,兒子/女兒願你順利,
不管公車開得再遠,
我知道家人在站牌等著我們,
爸媽
謝謝你們牽起我的手
謝謝你們給的生命教育
每次短暫的電話裡 我總說 好啦 沒事了
其實更想說 不用擔心我 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
今天 我們穿上學士服
是紀念大學時代的最後一天
明天 我們脫下學士服
是要成為你們驕傲的第一天
我愛你們。
回收:子竣:
這台107級畢業公車的窗外也換過許多專屬於我們的風景,
從888到夢想街,從住宿舍到租屋,
宜園的subway沒了、希嘉的門禁沒了、
圖書館前的噴泉終於噴了、經過雕像造型又變了,
回收:
不變的是聖明阿姨的Punchline(大碗小碗),
不變的是聖誕節一樣的布置(Love and peace)
不變的是每學期加退選的戰爭,
每個渺小卻深刻的回憶在眼前播放,
於是公車就要到站了,
或許你還不知道學校的網球場在哪裡,
或許你還分不清楚到底是任桓還是任垣,
或許你還是找不到大停的車,
我們就要畢業了。
子竣:
是有一點那麼不真實
就像在KTV裡大唱 我們不一樣
天亮走出包廂 發現還是一個樣
忘不了一起熬夜奮戰的期末考
忘不了一起吃過的永豆麥當勞
那就別忘了
儘管未來我們都到了星星很多的地方
會淹沒我們的光芒
但只要你一句話
我們再舉杯 細讀瘋狂
回收:
莫忘初衷
莫忘初衷
莫忘初衷這四個字都已經被講爛了
大家還在吵期中進補好不好吃
而忘了進補最初的美意
期中考加油 願你順利!
曾經也說過 我的大學生活要和別人不同
到頭來卻還沒打消 睡到中午的念頭
子竣:
時間是一張誠實的悠遊卡
餘額狂妄的跳動
這數字就像是我們舒適圈的半徑
當餘額為零 防護罩消失 我們被迫下車
這次下車,
多了一些害怕,
面對眼前道路的蜿蜒再也沒有人引導
單憑自己的雙腳 必然有些焦慮
但當我們邁開步伐
才發現早已準備就緒
靜宜人 拿出自信
做自己的司機
在任性之後 扛起責任
面對顛簸 勇往直前
面對障礙 從容轉彎
回收:
Go as far as you can see and see how far you can go.
Follow your heart
And always keep it cool
人生才正要開始
勇敢地衝吧
靜宜大學107級
畢業快樂
🙈 SALU的Youtube訂閱訂閱:https://goo.gl/EADtKc
🙊 SALU的FaceBook按讚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SALU.Studio/
🙉 SALU的Instagram追蹤追蹤:Edison : no7_edisonlin
Recycle : recycle_e
Daniel : vinnn_diesel
【接案合作信箱】edisonlin705@gmail.com
那學校圖書館的書可能很快就沒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秘窗異想個展 #藝術家邱媛專訪
「創作對我來說是:是心靈的寄託、是情緒紓解的憩息地、是打造異想樂園的
唯一途徑。」邱媛如是說。
一個充滿藝術人的家庭
邱媛自小生長在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庭,父親喜歡繪畫,兩個姊姊也都是美術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她自己也對創作有了許多想法和興趣,她回憶國小五六年級曾代表學校組隊,參加寓言故事壁畫的創作,她們以油漆在天母圖書館外的公園牆面作畫,「我記得我們那組分到的主題是后羿射日」邱媛懷念地說道,這也是她人生第一幅大型創作,她說現在想想還有幾分得意呢。
由於從小居住天母,邱媛特別喜歡那裏的氛圍,「天母居住著很多外國人,有種閒適的異國情懷,相較於台北市中心,天母的生活步調緩慢,巷弄間有很多特別的小店,外出散步也讓我有非常多靈感」求學期間,她的繪畫作品常被老師拿去參賽,也常常獲獎,她也曾在—Lili,一間由藝術家李紹榮及時尚名人溫慶玉合資開的畫廊餐廳裡打工,感受到他們對於生活態度及品味是令人嚮往的,邱媛個人認為此處是天母生活步調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最佳代表地。她的大姊從事室內設計,二姐則是一名服裝設計師,目前往歌唱演藝事業發展。她的父親,常給孩子們追尋自己夢想的勇氣,鼓勵她們勇敢做夢,但當初在現實經濟條件的考量下,他還是選擇了進入一般工作,在工作之餘,仍喜歡藝術、創作不輟,用藝術來陶冶滋養心靈。
不受拘束的自由創作靈魂
父親喜歡油畫,特別是風景畫這種具象的創作內容,但邱媛喜歡的是抽象的
線條,她熱愛不按制式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像許多愛畫畫的孩子一樣,
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比起畫靜物素描,她喜歡更自由的揮灑線條,恣意不
受拘束的創作,純粹色彩和內心世界的直觀表現。
浪漫與實際的逐夢者
邱媛大學就讀經濟學系,除了創作,她想更深入了解藝術市場和生態,並具有銷售的概念,她平常也涉獵不同類別的書籍,舉凡藝術行銷、藝術史,藝術心理…等等,可謂十分多元。她提到自己的個性活潑具冒險精神,「很多時候腦中浮現想法就會想立刻去做!」。
衝突的個體
邱媛喜歡和人性及心靈相關的議題,閱讀文學書籍偏好寫實,喜歡不同角度切入、描述人與人的關係和心靈細微的刻,反而不喜歡過多科幻元素。她也喜歡看電影,例如唯美的法國文藝電影、心理驚悚片和懸疑劇情片,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的作品她亦耳熟能詳,邱媛笑著說自己其實是個很衝突的個體。
不斷延伸美的觸角
除了藝術家外,邱媛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身分-模特兒。因為身材高挑出眾,當年仍就讀服裝設計系的二姐常請她擔任作品發表的模特兒,所以她在國中即踏入這條路,之後也有姐姐的朋友請她幫忙走秀。大四畢業後她的模特兒生涯也正式展開。
從事模特兒工作,可以接觸到不同材質的服飾衣料,這也觸發了邱媛很多的創作靈感,媒材運用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間,邱媛認為這是一份美的工作,無論是珠寶首飾、皮件或服裝,時尚和藝術是息息相關的。她也期許自己未來能走向演藝事業有更多發展,進而成為一位專業演員,有更多情感的揣摩和歷練經驗,相信這也會在她的創作上更增深度和視野。
談到潑灑創作的啟發,邱媛說一開始家裡剛好有一些油漆、廣告顏料和噴漆使她開始產生抽象畫的創作動機,她自己也喜歡蒐集許多各式指甲油,過期的指甲油她覺得丟掉很可惜,於是靈機一動,用去光水稀釋指甲油並潑灑、噴甩在畫布上,沒想到創造出很特別的效果。之後接觸壓克力顏料除了顏色的多樣性外,她特別喜歡選用金屬色系的顏料,也因為能溶於水的特性能夠製造渲染效果而深受吸引。邱媛於創作時在顏料中會加入一些亮粉、黏著劑、砂粒,結合不同媒材,讓顏料在畫布上流淌,更加豐饒了色彩濃淡虛實的變化。
每人心中都有一扇秘窗
這次展覽主題發想部分是從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驚悚電影—《秘窗》而來,揭露人們內心都存有一扇不可告人甚至晦暗的窗扉,窗戶帶給人一種神秘可窺視的觀感,在現代社會,人們透過電腦視窗」,在網路中建立虛擬社群的關係,大家習慣包裝自己,只顯現想被看到的姿態,網路成為我們觀看世界的角度,同時它也是絢麗多姿,充滿誘惑的。
被譽為華人抒情抽象「美的推手」的陳正雄,是邱媛景仰的藝術家之一,90年代初期,陳正雄因一趟俄羅斯之旅,無意中發現「聖像畫」的方框構圖;又從兒子的電腦中,知道了「視窗」的原理,於是展開「窗」及「數位空間」的系列創作;對他來說,「窗」是一個通往神聖世界的天窗,「窗」系列作品是在畫面放置生氣蓬勃富有規律的「狂草」,搭配獨特色彩繽紛的抽象畫,乍見似俄羅斯的「聖像畫」,卻又表達出網路世代虛實相生的「視窗」。
除了藝術家外,邱媛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身分-模特兒。因為身材高挑出眾,當年仍就讀服裝設計系的二姐常請她擔任作品發表的模特兒,所以她在國中即踏入這條路,之後也有姐姐的朋友請她幫忙走秀。大四畢業後她的模特兒生涯也正式展開。代人幾乎仰賴網路維生的現象,反思此種壓抑的,沉迷的,快速的,交雜在虛實間的人際關係。
在作品畫面中內框潑灑的部分是為了攫住觀者的目光—如同網路資訊般斑斕
漫奪目,細部的亮粉,不同顆粒大小代表大量繁雜的訊息,邱媛認為抽象繪畫最適合表現人內在的情緒及感受,是種“虛“的感官具體呈現的創作方式,此“虛“也如同網路所建構的“虛“擬世界。而外框的部份,就色彩表現而言以色階呈現空間感,就涵意而言象徵視窗外拘束受限的真實世界,邱媛說那可能是自己的房間、辦公室或是任何你會處於在的一個空間裡。作品整體充滿著韻律、快速節奏之感。
邱媛的首次個展「漫遊者」展出時,《典藏藝術雜誌》社長簡秀枝女士前往觀展,簡社長認為她的畫作很適合跟商品結合,並提出衍生商品的建議,她便把這樣的想法放在心上,目前和攝影師好友詹慶紅也已經製作出一套實驗性的服飾,用自己的畫作印製成布料,設計成一款服飾,作品(原畫作)和作品(服飾設計)的重疊加上攝影,富有層次感,而這件作品也將於金車文藝中心的展覽展出並販售,邱媛期待在跨領域的創作中擦出更多火光。
她提到之後想結合版畫、嘗試裝置藝術,讓自己的作品和不同空間作結合,讓藝術融入生活,邱媛認為藝術是國際跨界的交流,在世界不同角落都可能存在著欣賞自己創作的伯樂。(文:金車文藝中心)
邱媛簡歷:
1989年生於台北,畢業於真理大學經濟系,現職為模特兒、演員。透過演藝生涯的所看所悟轉化為藝術作品的呈現,在時尚圈裡感受精緻細膩的織品剪裁及配飾,在戲劇圈裡體會人文心思情緒的變化,將內心所感受關於美的事物作為靈感來源。藝術創作啟蒙於台灣抽象畫之父陳正雄,相信創意作品是永遠不死的;沒有創意作品未生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