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丘吉爾衷愛的酒及威士忌🥃:BBC好文推薦》
* 作為一名全英國最有名的酒鬼,邱吉爾不但自己喝,他也十分關心前線戰士們的飲酒權益。他曾在二戰期間的一份電文上指出:「亞歷山大將軍向我申請,要求給駐義大利的弟兄多提供一些啤酒。聽說那裡的美國士兵每週能喝4瓶,而我們的士兵難得有一瓶喝,這怎麼行呢?」在諾曼第登陸作戰前,他發起了一則激勵演講,有一段是這麼說道的:「記住,我們不是為了法國的國土而戰,而是香檳。」
* 我沒有香檳就活不下去;在勝利的時刻值得來一杯香檳,頹敗時我也需要香檳。(“I could not live without champagne,” he said. “In victory I deserve it. In defeat I need it.”)
* 邱吉爾的醫生莫蘭曾多次限制他喝酒,並建議就餐時的飲酒量不超過250毫升,但邱吉爾卻說:「我可以不抽煙,但不能不喝酒。那將會使我一無所有」。
* 擔任英國首相期間,邱吉爾曾飛赴美國做外交,接待他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森曾寫道:「他半睜著眼斜倚在躺椅上,看上去幾乎像一具僵屍。他的問候聲很難聽清。他軟弱無力地伸出手來。他向他的助手要了一杯白蘭地,酒拿到後,他一口把它吞了下去。然後,他奇蹟般地恢復了活力,他的眼睛又煥發出光芒,他的講話也清楚了,他對周圍的事物也變得關心了。」
* 英國下議院開召開會議,有一天邱吉爾午餐時喝多了酒,醉熏熏打著飽嗝,搖搖晃晃來到下議院開會,性格火爆的工黨女議員貝絲・布烈德想找邱吉爾的碴,便一屁股坐在他旁邊,翹著腳瞪著眼,很不客氣地說:「溫斯頓,你醉了,醉得真噁心」。邱吉爾回道:「親愛的貝絲,妳真醜,而且真的很醜;即使明天我清醒了,妳還是一樣的醜。」
⋯⋯⋯⋯以下為BBC一篇帶著豐富情感介紹威士忌🥃的文章摘要。
*我喝過的酒中,還沒有別的酒能像艾雷島威士忌一樣打下如此之深的原產地烙印。這種威士忌嘗起來真的就像艾雷島一樣,有覆蓋全島的泥炭沼澤味道,也有在漫長看不到頭的冬天取暖時的煙火味,還有海水的鹹腥味。
*艾雷島沒有什麼是容易的。島上崎嶇難行,海風猛烈,無休無止。成串的白色建築組成波摩(Bowmore)和波特愛倫(Port Ellen)兩個主要村莊;剩下的地方大多都是綿羊和鳥兒的棲息地,大部分都被泥炭所覆蓋。泥炭沼澤經過數千年才能形成,需要有完美的風暴席捲整個小島。
艾雷島長 25 英里,公共交通糟糕猶如噩夢,驅車走訪釀酒廠根本行不通。所以在艾雷島的三天,我伸出拇指,一路搭著當地熱情居民的便車,沿著海風吹襲的海岸,挨個造訪了熱情好客的八個釀酒廠,嘗遍煙熏味道濃淡不一的各種威士忌。
*對我而言,釀酒廠是一個近乎神秘的地方,這裏將煉金術和科學結合在一起,創造了遠比二者簡單相加更偉大的東西。這裏還是一個氣味博物館,每個房間的氣味都美妙而獨特。
* 在去過艾雷島之後,即便布魯克林的天氣再酷熱難耐,我也還是會喝純麥芽威士忌。我去酒吧時會仔細研究酒水單,儘管我已忘記了很多關於威士忌的事情,甚至我忘記的東西比大多數人知道的還要多。八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之後,我又一次回到蘇格蘭。雖然如此,但我知道,只要喝上一口 16 年的拉加維林(Lagavulin),我就又會置身於凜冽寒風中艾雷島礁石和泥炭遍布的海岸了。
https://www.bbc.com/…/160331_vert_tra_why-you-should-never-…
邱吉爾之嗝 在 教育名言佳句語錄110句-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邱吉爾 :「風箏逆著風飛最高,不是順著風。」- 邱吉爾 ... -電影【我的嗝嗝老師】Hichki 10、20年前,我以為當老師是一件很困難的 ... ... <看更多>
邱吉爾之嗝 在 [問卦] 為何女王駕崩關注度全世界最高? 的推薦與評價
tikowm 09/09 22:10習草包嗝屁算是喜訊吧. 推. f204137 09/09 22:1270年等於 ... 邱吉爾(女王是活歷史). →. GAtely 09/10 00:05光是看影集王冠就知道歷經 ... ... <看更多>
邱吉爾之嗝 在 [心得] 雅爾達- 改變世界命運的八日祕會-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 Timonthy Garton Ash在他那本討論波蘭團結工聯運動史的得獎專書中提
到:「我初次到波蘭時,不斷聽到一個怪字。我的新朋友嘆息地說:『友達!
友達!』談話隨即陷入憂鬱的沉默中。我猜想,『友達』是命運的意思嗎?」
事實上,「友達」即是波蘭人念「雅爾達」的發音..."
長久以來,不是很喜歡看政治史的書籍,因為這類的書如果是人物傳記通常
充滿了歌功頌德,隱惡揚善;不然便是論文的加油添醋版,內容充滿地名人
物與引述,論點卻毫無系統可言。但前幾個月在誠品書架上看到這本由時報
出版,Serhill M. Plokhy原著,林添貴譯,號稱是第一本以蘇聯解密檔案,還
原雅爾達會議的書籍:「雅爾達 - 改變世界命運的八日祕會」,就被吸引住
了。如果它能將這場聲名狼藉,但過程卻又隱晦莫測的短暫會議寫成一本專
書,那我想裡面一定會有一些不同於以往的內容。趁前幾次出差,把這本書
在飛機上與旅館中看完,果然不負期望,讓我對於這個歷史事件有了全盤透
徹的了解。在此簡單分享自己的心得,有興趣的人也別忘了自己買一本好好
品嚐。
雅爾達會議的背景
許多人將這場會議視為資本世界的一場巨大的外交挫敗,而在這場會議中被
犧牲的國家更視為一場恥辱的投降儀式,不過這場會議事實上是一連串高層
會議的中間點,也就是說,當中的許多結論在之前的會議中已經開始醞釀。
三國領袖的第一次會議,發生在1943年的德黑蘭,該會議主要是軍事會議,
就盟軍第二戰場的地點進行激烈的討論,但也觸及戰後的德國與波蘭如何處
置的問題。而隨著德國的節節敗退,邱吉爾開始警覺到如果不能就戰後處置
問題建立共識,則戰後利益分配必定是根據戰爭中所佔領的範圍,其結果對
英美將相當不利。
羅斯福與邱吉爾在1944年9月於加拿大魁北克就討論過打敗德國後的善後,
以及英國海軍協助對日作戰的問題。過一個月,邱吉爾就自己跑到莫斯科與
史達林討論戰後東歐的勢力分配問題。由於美國正在進行總統選戰,更重要
的是羅斯福身體狀況不佳,於是他只能派駐蘇聯大使參與莫斯科會談,但作
者以為,羅斯福非常在意邱吉爾自己跑去跟史達林談判,因此促成他寫信給
史達林與邱吉爾兩人,要求延續莫斯科會議的氣氛,進行第二次的三國高峰
會議。
羅斯福與邱吉爾急於進行高峰會談的原因是美英蘇三國雖然有共同的敵人:
德國,但隨著勝利近在眼前,三國的利益衝突也逐漸浮上檯面。邱吉爾玩得
是大英帝國的老把戲,不能容許歐洲大陸上出現單一強權,而必須扶植其他
國家來制衡,但另一方面,他也能接受對手以劃分勢力範圍的方式來維持均
衡;而基於過去曾作為帝國主義殖民地的「童年創傷」,美國對於英國這種
「強權分贓」的操作手法一直不以為然,主張根據威爾遜主義的精神成立跨
國組織來仲裁國際糾紛,讓小國也有發言與抗拒的權力,但在另一方面,美
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若要單獨登陸日本勢必會造成慘烈的傷亡,他需要蘇
聯仿照戰勝德國的模式,與美國一起夾擊日本的軍事力量,而這勢必還是得
給蘇聯一點甜頭;而蘇聯,雖然是一個比美國還年輕的國家,但他卻最認同
的是英國老派的現實哲學,但不幸的是,和蘇聯利益最衝突的敵人也是英國,
因此史達林與邱吉爾其實採用了同樣的戰術:拉攏美國來對抗另一個國家。
如果說,三個國家在立場上的衝突還不夠激烈,三國背後的歷史恩怨,也足
以投下不可抹滅的陰影。1939年8月德蘇兩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德國
從西邊入侵波蘭,而蘇聯則從東邊瓜分波蘭。如果說德國入侵波蘭是英法兩
國決定宣戰的主要理由,那麼英國是不是也該與蘇聯宣戰呢?諷刺的是,蘇
聯將其與德國簽訂魔鬼合約的原因怪罪於 波蘭與德國於1938年在柏林簽
訂互不侵犯條約,而英法與德國又在1938年簽訂了慕尼黑合約,形成聯合
對蘇的態勢,才促成蘇聯不得不與希特勒單獨議和來破壞西方的反蘇聯盟。
另一方面,德國在1941年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而入侵蘇聯,英國才免於
亡國之禍,所以邱吉爾在敵視蘇聯之餘,仍然不得不依賴蘇聯的合作來維持
英國的存在。
而以當時的時空環境,蘇聯手上擁有最多的談判籌碼。雖然蘇聯是倚賴英美
兩國從海上運補的物資,才得以從德國的奇襲中恢復過來,並逐漸開始反攻,
但蘇聯已經率先攻入德國,而英美軍不但尚未度過萊茵河,距離柏林還有
600km之遙,而且西線德軍在1944年12月發動的「守望萊茵河作戰」在突
出部重挫了英美軍的攻勢,不得不委婉地請求蘇聯在冬季結束前就提前發動
攻擊,以減輕西線的壓力。更雪上加霜的是,蘇聯表面上是以「解放者」名
義將德軍逐出東歐各國,但實際上卻以「佔領者」的姿態控制住所有經過的
領土。邱吉爾很清楚史達林的葫蘆裡在賣什麼藥,在1944年1月就向蘇聯
倡議「瓜分巴爾幹」:希臘歸英國,羅馬尼亞歸蘇聯,其餘五五對分。而在
邱吉爾前往莫斯科敲定分贓比例之際,蘇聯越過多瑙河,進入南斯拉夫,英
軍不得不緊急登陸阿爾及利亞,向希臘進軍,以宣示英國絕不放棄希臘的決
心。
從會談地點的選擇,就可看出蘇聯的談判優勢。一開始英美兩國建議三國領
導人在地理上的中間點:蘇格蘭舉行會談,但史達林卻以需要飛越中歐戰線,
或是充滿德國潛艇的北歐海域為由予以否決。羅斯福又提議史達林可以往東
飛到阿拉斯加碰面,就不必經過戰區,但史達林又以健康為由婉拒,最後美
國向史達林提議在地中海區域找個地點時,史達林才同意在這個區域.....的
最東邊,也就是蘇聯領土的黑海區域會談。如此一來,邱吉爾得冒著機件故
障,以及德國空軍的威脅搭飛機到馬爾他島,再轉乘戰艦進入黑海;而年老
體衰,已經不良於行的羅斯福,更得坐戰艦橫跨大西洋;只有史達林可以一
派輕鬆,坐著專用列車直達沙皇的度假勝地,孰高孰下已見分曉。
羅斯福的理想
如前所述,羅斯福依循的是威爾遜的理想路線,希望由基於公平與正義的跨
國組織來平息世界的紛爭,讓人類從此擺脫國家間戰爭的威脅。然而德義日
三國退出威爾遜倡議的國際聯盟所組成的軸心國軍事同盟,戳破了國際聯盟
僅是紙老虎的事實。為此,羅斯福認為必須要聯合世界上的強權:美、英、
蘇、中作為新國際組織的核心,運用其政經軍實力來壓制妄想引起戰爭的激
進國家。
1944年8月,在華盛頓舉行的鄧巴頓橡樹園會議,美英蘇三國代表就聯合
國的組織架構進行了討論,但在安理會的權力上僵持不下。在構想中,安理
會的常任理事國具有否決權,以確保支撐聯合國的強權們擁有特權,但為了
避免常任理事國利用否決權干擾聯合國的權力,美國建議常任理事國的否決
權必須受限:當常任理事國涉及議案時,該國必須迴避其決議,也就不能使
用其否決王牌。然而,英蘇兩國都反對有限否決權的主張,擔心他們支持的
聯合國有一天會反咬他們一口;另一方面,英國拉流亡中的法國進來安理會,
美國則拉國土大部分被佔領的中國進來,蘇聯認為中法兩國不啻是英美兩國
的魁儡,更加不願意失去其否決權的絕對性。
雖然在美英蘇中四國(由於蘇聯的反對,蘇聯與中國並沒有同時開會,而是
各自與英美開會)在鄧巴頓橡樹園會議後發表了支持成立聯合國的聲明,但
不能確定安理會的否決權,聯合國的成立就可能破局。在雅爾達會議中,蘇
聯以現實主義回擊理想主義者的主張:「要相信阿爾巴尼亞與贏得戰爭的三
強有同樣的發言權,那是荒唐的....有些已解放的國家似乎認為大國被迫流血
來解放他們,而他們現在責備大國沒有考量到他們的權力」。儘管邱吉爾心
裡面很想贊同蘇聯的主張(謎之聲:「未來就讓我們三國來分大餅吧!」),
但他知道「聯合國」是美國長久以來的夢想,決定作一個人情給羅斯福,以
換取其他議題上的支持。於是慷慨激昂地陳詞:「老鷹應允許小鳥唱歌,不
用管他們唱些什麼」。
眼看英美在否決權問題上立場一致,史達林決定不要硬碰硬,隔天就同意有
限否決權的規則,但要求讓烏克蘭、白俄羅斯與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也取
得聯合國席位來作為交換。在鄧巴頓橡樹園會議時,蘇聯就曾經要求讓16
個加盟共和國全部都有席位,遭到美國嚴詞拒絕,但這次的局勢已變,一方
面史達林剛作出重大讓步,而且史達林也沒有16個全要,連3個都不給就
顯得太「吃人夠夠」?另一方面,邱吉爾也想要討好史達林,在安理會問題
上各支持美蘇一次,剛好兩邊都不得罪,也有助於在英國真正想要的議題上
取得支持,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羅斯福只好給史達林這個下臺階。
羅斯福第二個想要的東西,就是要求蘇聯對日宣戰,一方面從陸上包圍並殲
滅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一方面提供海岸基地作為美國海空軍攻擊日本本土的
基地。蘇聯對於日本,本來就有對馬海峽戰爭遺留下來的恥辱,在戰勝德國
後將百萬大軍調過來攻打日本自然在情感上是毫無障礙。於是史達林很爽快
地提出了一口價:日本的庫頁島南部與千島群島,以及中國的旅順、大連兩
港,外加外蒙古維持獨立現狀。對美國而言,日本的領土不用錢,要就拿去,
外蒙古獨立也不違背美國的民主價值,但旅順、大連的租借就必須顧及中國
政府的感受,建議改為國際化作為替代。史達林同意大連改為國際化,但必
須租借旅順好作為溫水軍港,並要求羅斯福跟中國講,羅斯福無奈只好同意。
由於現在日蘇互不侵犯條約仍然有效,公開這些協議不啻公然撕毀合約,雙
方同意這些內容暫不公開,直到1945年6月,才將這紙協定拿給中國外交
部長宋子文看。
flak : 從會議前的需求來看,羅斯福可說是在兩大議題上大獲全勝,凱旋而
歸。但他沒有意料到的是,中國在共產黨執政後,反而在安理會成為蘇聯的
盟友,而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後就立刻投降,蘇聯的參戰根本與大局無關。這
兩大成果在日後給美國帶來的利益,遠遠不如預期。
邱吉爾的博奕
現實主義的英國可說是國際會議的老手,不論是調和鼎鼐的公開會議,還是
私相授受的暗盤密商,英國總是會協助歐洲強權分配出利益範圍,並讓自己
成為不可忽視的第三勢力,維持大英帝國的長治久安。然而,即便是英國這
樣飽經世故,放蕩不羈的情場浪子,也有能激起他騎士榮譽來保護的純情少
女:波蘭。1939年,在德國入侵波蘭之前,英法兩國曾給波蘭安全保證,
但結果卻仍不能阻止波蘭覆滅的命運。然而,在波蘭淪陷後,其政府官員逃
往英國,時常對波蘭被佔領地的事務發表言論,成為英國政壇上不可忽視的
力量。
因此,邱吉爾的首要之務就是確保戰後波蘭的安全,好把這群流亡政客送回
去。建立一個獨立、強大的波蘭也符合英國的利益,如同波蘭在大戰前成為
德國首先要除之而後快的「背刺」,而對於戰後必然崛起的蘇聯,波蘭同樣
可以作為阻擋其西征的「沙包」。然而,波蘭同樣也是蘇聯在這場會議的首
要目標,而且其軍隊還實質上佔領了全波蘭,邱吉爾知道英國沒有實力在軍
事上與蘇聯攤牌,唯一的希望就是美國的幫助。
雖然美國對於波蘭沒有什麼情感,但他們在道德上卻會支持民主政權。史達
林巧妙利用英美之間的矛盾,一方面他要求英美承認其魁儡政權在波蘭的合
法性,另一方面則同意日後會讓流亡政府回到波蘭與其魁儡政權合組政府。
因為史達林知道,只要蘇聯掌握槍桿子,任何民主選舉都能操弄,則其魁儡
政權終究會統治波蘭。邱吉爾明白史達林的把戲,但他也知道羅斯福不會為
了波蘭與蘇聯開戰,所以他只能回到英國的傳統利益:維持勢力的均衡。
邱吉爾的打算是扶植法國成為其在歐洲的打手,除了將他拉入安理會外,也
希望法國能分到一塊德國佔領區,以成為未來「統治」德國的盟國管制委員
會的一份子。由於法國的佔領區是從英美兩國的「持分」切一塊出去,史達
林沒什麼好反對的,但對於法國成為管制委員會的一份子就大表不滿,羅斯
福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則搖擺不定,因為他覺得這問題不甚重要。最後史達
林也決定不再這個次要問題上戀戰,同意英美兩國的要求,以換取德國賠償
問題上的支持。可笑的是,為了讓德國政府有足夠的控制力來支付三國要求
的賠償,最終沒有照一開始的計畫去瓜分德國,也就是說邱吉爾在這個問題
上的成功,以及史達林的讓步,最後都是一場空。
邱吉爾的第三個目標是巴爾幹半島,雖然邱史兩人在莫斯科已經就勢力範圍
的百分比原則達成共識,但史達林希望邱吉爾能取得羅斯福的背書,以免沒
有參與的美國在最後跳出來推翻英蘇兩國的協議。由於,蘇聯軍隊早已佔領
希臘以外的巴爾幹地區,要蘇聯根據莫斯科協議,吐出五成的持分給英國無
異是緣木求魚,但另一方面,邱吉爾也知道美國不喜歡歐洲這種將其他小國
四分五裂的權力分贓玩法,也不敢明白地向美國求援。最後只敢要求蘇聯讓
南斯拉夫王室回到南斯拉夫,與狄托領導的共產黨共組政府。在羅斯福面前,
史達林很阿沙力地同意聯合政府的方向。但邱吉爾心裡知道,在蘇聯強大的
軍力控制下,南斯拉夫、保加利亞與匈牙利最後都會被史達林「整碗捧去」。
邱吉爾惟一守住的目標還是希臘,希臘位於地中海航線的戰略要點,如果英
國要保住印度與中東的利益,就不能容許希臘或義大利出現與之為敵的政府。
在莫斯科會議後,英國傘兵已經「進入」雅典以解除希臘共產黨的武裝,爆
發激烈的流血衝突。這時,史達林倒是恪遵莫斯科會議中瓜分巴爾幹半島的
協議,對於希共的求援置若罔聞,坐視英國武力攻擊巴爾幹半島最大的反法
西斯反抗軍。羅斯福的態度就頗為尷尬,在檯面下他贊同邱吉爾將共產黨逐
出希臘,但檯面上卻不能支持英國在希臘的種種軍事干預作為。史達林在雅
爾達會議中就曾經利用這個弱點嘲弄邱吉爾:請邱吉爾向大家簡報希臘的情
勢,背後的意思卻是:我不管你在希臘舞刀弄槍,你也別管我在巴爾幹的其
他國家用什麼手段。
flak : 台灣許多人都相當欣賞英國「買空賣空」的外交策略,認為這是小國
外交的典範。但在雅爾達會談後,英國失去了波蘭與大部分的巴爾幹半島,
一心扶植的法國最後也與之翻臉,成為不受控的第三勢力,惟一留下的只有
用鮮血與肉體親自佔領的希臘。為何英國的傳統策略不再吃香呢?除了史達
林本身是個強大的對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其盟友:美國的行為不符合其預
期。其背後有二個因素:首先,過往的談判中,英國有雄厚的海權作為後盾,
但美國本身就是更強大的海權,在其面前,英國只剩下地中海還有點講話的
份量,美國自然不需要去附和英國的想法。其次:英美兩國的確在意識型態
上較為相近,而美國也希望強大的英國能在歐洲保護民主價值觀,但美國對
於歐洲本身其實一點興趣都沒有,更看重的是全球和平架構的理想,而蘇聯
不是潛在的最大盟友,就會是未來的最大敵人。因此,史達林只要能在表面
上維持歐洲的民主制度,美國就寧可犧牲英國的部份利益來拉攏蘇聯。而失
去了美國這隻「虎」,英國就不能「驅虎吞狼」,自然就讓「狼」大獲全勝。
史達林的絕殺
蘇聯與美國都是用人民的力量革命所產生的全新型態國家,與歐洲基於王室
血緣而區分的傳統國家有很大的區別。然而,史達林的國家戰略卻是完全傳
統而封建的,反而比較認同英國那種由大國來劃分勢力範圍的想法。不過,
英俄兩國之間的路線仍有所差別,英國採取的是「間接路線」:敵人的敵人
就是朋友,所以英國要確保的就是每一個敵人(甚至自己的朋友)都有他的
敵人;史達林的策略則是「安全地帶」:他不信任那些因為利益衝突而合作
的國家(尤其是被希特勒捅了那一刀差點嗝屁之後),而希望這些國家能接
受蘇聯的直接控制之下,而成為其附庸國。因此,英國的策略像是跳棋,往
東跳躍著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而史達林下的則是西洋棋,在偉大祖國(國
王)之外,建立起一圈又一圈的防線(卒子)作為抵擋入侵的沙包。終究,
邱史兩人的國家級博奕會在一個地方產生衝突:波蘭。
儘管英國在大戰後不斷將蘇聯塑造成不斷擴張的邪惡帝國,但史達林實際上
是可以接受與英國勢力和平共存的。在雅爾達會議前,蘇聯外交部副部長李
維諾夫就建議蘇聯建立起西到波蘭、捷克、匈牙利,北到芬蘭、挪威、瑞典,
南到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的安全地帶,而丹麥、德國、
奧地利與義大利則構成中立區,與英國隔中立區分治。這個構想最大的弱點
在於大戰中宣布中立的瑞典與土耳其兩國境內沒有德軍,史達林沒有理由
「解放」他們。但對於已經成為其禁臠的波蘭,史達林也絲毫沒有意願讓邱
吉爾奪走。
由於紅軍實質上佔領了波蘭,史達林知道除非英國膽敢開戰,美國又肯支持
英國,才有可能威脅到波蘭的控制權,因此史達林除了堅守波蘭外,還希望
進一步擴大波蘭作為一個沙包的重要性:將波蘭往西移動。1920年,英國
外交大臣:寇松勳爵提議正在交戰中的蘇波兩國以烏克蘭人與波蘭人的分佈
範圍為界,作為蘇聯與波蘭的領土界線。蘇波兩國都不同意這條界線,而波
蘭於華沙城外擊敗蘇聯後,乘機反攻而併吞了「寇松線」以東的領土。在德
黑蘭會議中,三國都同意未來的波蘭東邊應以「寇松線」為界,但其南端的
利沃夫市卻引發了爭議。利沃夫市是加里西亞省的省會,並有豐富的油礦,
由於加里西亞省的主權在烏克蘭與波蘭之間多次易手,則誰都不願意放棄利
沃夫市。
在蘇聯的控制下,紅軍一直用各種手段「鼓勵」利沃夫市遷出波蘭人,以將
它完成實質上的「蘇聯化」。而在雅爾達會議中,一向冷靜的史達林則慷慨
陳言:烏克蘭人民在對德作戰中犧牲了大量同胞,若不能贏得利沃夫市作為
補償,他要如何回去面對烏克蘭父老?為了顯示出對於烏克蘭的公平,史達
林進一步提議在德國東部挖一大塊給波蘭,這面積遠大於波蘭在東邊失去給
烏克蘭的領土。史達林的如意算盤是:反正德國的土地不用錢,而且這將讓
德國元氣大傷,更難以恢復。另一方面,這也等於讓(蘇聯控制的)波蘭往
西移動,為蘇聯的西方國界創造出更大的緩衝距離。對於邱吉爾而言,德國
的土地也不用錢,但他擔心有幾百萬人口會因為領土重劃而需要遷移,史達
林對此表示不需擔心,「因為我軍一進入(德東),德國人就嚇跑啦,哪會有
德國人留下來?」
史達林的第二個目標,則是德國的賠償問題,根據外交部副部長梅斯基的估
算,蘇聯在戰爭中的損失約達500億美金,而德國的工業設備則價值約為
130億美金左右,因此蘇聯主張德國應拆卸75%的工業設備給二戰的受害國
家,而蘇聯應得到拆卸部分中的75-80%,外加500萬人的強迫勞動。但在
雅爾達會議中,史達林可能察覺到「奴工」問題對美國價值的敏感性,決定
放棄強迫勞動的要求,主攻實質賠償金額需達到100億美金。邱吉爾大為反
對這個方案,因為英國對於凡爾賽合約對德國要求鉅額賠償,導致德國人民
選擇希特勒的決定大感後悔,而當時的「鉅額賠償」不過才10億英鎊!而
要求戰後凋敝的德國支付100億美金勢必成為其經濟的重擔,則英國還得想
辦法餵飽德國人民以免發生內亂。然而,羅斯福對於史達林尊重人權的決定
卻甚表欣慰,質疑「戰敗後德國人民的生活水準為什麼比蘇聯人來得好?」,
同意蘇聯有要求賠償金額的權力(雖然美國不需要)。在羅斯福不願意撐腰
的情勢下,邱吉爾最後也只能同意史達林的要求。
史達林在雅爾達會議中可說是大獲全勝,雖然其早已控制住波蘭,但他仍需
要英美的正式承認,以穩固其與西方世界的緩衝沙包,而向西移動的波蘭更
是協助其擴張了「安全地帶」。一年以後,邱吉爾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
說:「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德里亞海的里雅思德,鐵幕已在(歐洲)大
陸落下」,這正說明了蘇聯在雅爾達會議建立起的「安全地帶」已經牢不可
破。
flak : 史達林的成功並非僥倖,除了軍事上的佔領事實外,他對這場會議也
是全力以赴。利用雅爾達的主場優勢,其監聽小組在英美人員的住所安裝了
精密的竊聽器材;而其國外間諜網中,至少一名間諜滲透到美國代表團中,
日後成為共和黨抨擊民主黨在雅爾達失敗的重點。更關鍵的是,史達林掌握
到英美之間的矛盾,他明白他真正的敵人是邱吉爾,但真正的有實力的卻是
羅斯福。因此在整場會議中,他努力討羅斯福歡心,抵銷掉邱吉爾的搧風點
火,最終讓邱吉爾抱憾而歸。
尾聲
在雅爾達會議結束時,羅斯福與邱吉爾都沒有意識到史達林已經「贏者全拿」
的事實,羅斯福很高興三國合作奠定了聯合國基礎,戰勝日本也指日可待;
邱吉爾則開心地與史達林劃分了歐洲的勢力範圍,他們兩位都意外地發現史
達林本人很好談條件,未來世界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不是三個人不能搓出結論
的。三人之中,羅斯福最先離開,趕往非洲與三個國家的國王會談;羅斯福
一離開,史達林立刻翻臉不認人,不找邱吉爾吃飯也不替他安排行程,邱吉
爾只好摸摸鼻子提早滾蛋。而國際現實上的局勢也是急轉直下,英美發現蘇
聯根本無意在東歐及南歐與盟國分享權力,決心用鐵碗穩固其好不容易掙得
的「安全地帶」,氣得羅斯福在午餐時大喊:「艾維瑞(美國駐蘇聯大使)說
得沒錯,我們不能與史達林來往!他對於雅爾達所做的每個承諾,通通說話
不算話!」,而在雅爾達會議中被犧牲的各國,更是痛批英美兩國在他們沒
有參與的情況下,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flak : 回顧雅爾達會議的歷史,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告訴我們:沒有實力,就
沒有發言權。三國在戰場上的進展,決定了說話的份量,而沒有實力的小國,
更是連坐上談判桌的機會都沒有。尤其是美國軍方,對於這個教訓深以為戒,
在韓戰的反攻階段,悍然越過38度線,因為他們知道:跟共產黨的談判,
從打到哪裡開始談;尼克森則在巴黎和談陷入僵局後,下令執行「後衛二號
行動」,用B-52轟炸機將北越炸回談判桌。
第二個教訓則告訴我們,協議的內容是可以操弄的,更別提有些會議,連白
紙黑字的協議都沒有。艾維瑞(美國駐蘇聯大使)表示:還沒離開克里米亞,
他和鮑林(美國代表團翻譯官)就一致認為,我們在雅爾達完成的整個談判,
必須由下而上重新展開。邱吉爾則在波蘭與巴爾幹局勢惡化後,密令軍方準
備「不可思議計畫」(Operation Unthinkable),也就是對蘇作戰計畫!
但不可否認的是,雅爾達會議完成了它最重要的使命:和平。史達林在會議
中就不斷提醒英美兩國:最重要的不是同盟國(戰勝者)與軸心國(戰敗者)
之間的和平,而是戰勝國彼此之間的和平。從日後的柏林危機差點引發了戰
爭可以看出,即使英美在這場或之後的會議中僥倖控制了波蘭,史達林也會
用軍事手段奪回它,即便這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很殘酷,但不得不承認
的是,二戰後的50年和平,的確奠基在雅爾達會談劃分的勢力範圍,以及
被犧牲的各國人民的血淚上。
這本書十分推薦外交或國際關係的學生來看,冷戰結束後--也就是雅爾達會
議的影響結束後--許多人以為世界已經改變,合作可以代替對抗,談判可以
取代戰爭。事實上,這世界從未改變,現實的國際政治就是實力的對抗,而
真正的外交談判就是血淋淋的鬥爭。這本書除了剖析外交戰場的角力外,也
適切地加入會議過程中輕鬆的花絮,兩相對照下,更令人對外交面具後的陰
險,與小國命運的悲哀感到不寒而慄。
如果能接受一本書充斥著國中歷史/地理名詞的朋友,也非常推薦來看。因
為羅史邱三人代表著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三個人,如果你能看懂,甚至掌握這
三人的互動以及背後的決策,那麼如何與一個公司,甚至政府機關的領導階
層互動就難不倒你了,以後就算不是叱吒風雲的政客,也是長袖善舞的奸商
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180.18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