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健康行動,搶救崩壞的餐桌
這可不是餐桌壞了 而是食物鏈啊!
健康正確地『飲食教育』得從小做起~
也許你並不知道,事情已經很嚴重了。
當五歲的阿源,被帶到醫院的診療室裡時,他已經是個被診斷出來有脂肪肝的胖小子了!營養師翻開阿源的飲食紀錄,三餐內容盡是:比薩、薯條、炸雞、咖哩飯……
讀小四的正毅告訴媽媽,他們班上有小朋友每天早上都帶兩杯思樂冰到學校當早餐,而且很多小朋友不吃學校的營養午餐,都帶錢去買福利社的香腸、貢丸吃。
正在讀國中的羅力,為了讀明星學校,每天花兩小時通勤,忙碌的藥劑師媽媽就讓他在便利商店解決三餐。
不論是吃垃圾食物、天天外食、或是餐餐吃塑膠盒微波食品的孩子已經愈來愈多。台灣的家庭,正如日本暢銷書《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作者安部司所形容的「家庭裡的餐桌,正在崩壞中」。
比塑化劑更可怕的事
根據國民健康局提供的一份最新調查,國中生每日鈉(鹽分)的攝取量已經超過建議量兩倍!脂肪攝取也大幅超標。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為這些國中生擔心:「他們現在都是中風候選人!」
馬偕醫院營養師徐于淑則發現,來到醫院尋求營養師幫忙的小朋友,年齡有愈來愈小的趨勢,「過去來門診的都是國、高中生,現在都是國小,甚至幼稚園。很多小孩被發現有脂肪肝、糖尿病,主要還是因為肥胖。」
會帶孩子來的父母還算警覺性高的,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健康已經出狀況。根據國健局調查,台灣每四個兒童就有一人過重或肥胖。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最憂心看到愈來愈多孩子養成高油脂、少纖維(少蔬果)的飲食習慣。他指出:「很多孩子現在的困擾是便祕,這就是飲食上的不健康。」
一旦孩子開始習慣高油、高鹽、高糖的垃圾食物,要扭轉就變得很困難。
林杰樑醫師指出,在動物實驗發現,高糖、高油、高鹽的垃圾食物會讓動物產生類似毒物成癮的效果。實驗中,長期餵食老鼠這些垃圾食物會改變腦部的分子結構,吃這些垃圾食物會有莫名的快感,像吸毒一樣。這樣被長期餵食垃圾食物的老鼠,到後來寧願餓肚子也不去吃健康食物,寧願被電擊,也要去吃垃圾食物。
是誰讓孩子對垃圾食物成癮?
檢視台灣現在的大環境,對孩子健康很不利。
根據去年十月《兒福聯盟》公布的「兒童節目食物調查報告」,台灣兒童平均一年看三萬則電視廣告,其中三分之一是食物廣告。這些廣告中充滿了錯誤的飲食觀念,例如:蔬果汁喝了會健康(廣告中的蔬果汁大多是化學合成,糖分特高)、吃速食會快樂(速食店裡多是比薩、薯條、炸雞等垃圾食物)……
馬偕營養師徐于淑清楚的看到,孩子飲食出問題,其實大多反映了親子關係的疏離。「很多健康有問題的小孩,幾乎三餐外食,好一點的是爸媽買回來吃;有的是直接給小孩錢,讓小孩自己去買,這種就很慘,完全不知道他拿錢買什麼。
長期投入環境荷爾蒙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更指出,環境荷爾蒙會累積在動物脂肪裡。可是你去看看學校外圍的小吃攤,都是炸雞、香腸、漢堡這些最油、最容易累積環境荷爾蒙的東西。「家長應該和學校合作,改善學校外圍的飲食環境,或要求學校對孩子進行飲食教育,」凌永健大聲疾呼。
回歸健康餐桌,爸媽怎麼做?
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遠離飲食風險,養育出健康優質的下一代?
可以從以下三個健康行動開始。
健康行動 1:五歲前培養好的飲食習慣
林杰樑醫師指出,大部分的研究都發現,一輩子的飲食習慣是在五歲之前養成,如果這個階段沒有養成好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健康。「如果父母自己愛吃垃圾食物,最好躲起來吃,不要讓孩子看到。而且要特別提醒父母(還有老師),不要孩子一有好的表現,就帶他去速食店吃炸雞漢堡當做獎勵,」林杰樑說。
建議父母,培養孩子飲食習慣要趁小,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健康達人陳月卿,從孩子小時候就力行健康飲食,儘管班上同學笑說她的孩子很可憐,只能喝精力湯、吃五穀米飯、全麥麵包、蔬菜水果,孩子卻吃得津津有味,稱讚媽媽煮得很好吃。
同樣是從兒子小時候,就不讓孩子喝含糖飲料、吃垃圾食物的的國健局長邱淑媞,更發現孩子一旦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即使長大後經常外食,也會懂得挑選比較健康的食物。
「回家吃飯是情感交流很重要的部分,」營養師徐于淑鼓勵忙碌的爸媽,不要輕易放棄孩子飲食的主導權,「可以利用部分外食,買一些比較低油的菜色,自己再簡單準備一些蔬菜、水果,不需要每天都去煮一餐,但還是可以供應出比較健康的食物。」
即使孩子已經有不好的飲食習慣,從現在改變都還來得及,例如,減少喝市售的含糖飲料,改喝開水或吃水果,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健康行動 2:吃飯就是品格教育、生活教育
英國型男主廚奧利佛,為了改善英國公立學校營養午餐充斥垃圾食物的現況,曾發起了一連串「給我吃更好」(Feed Me Better)的運動。他親自到學校為孩子進行飲食教育,當他拿著芹菜、番茄、馬鈴薯給這些孩子看時,幾乎沒有孩子能說得出這些食物的名稱,有孩子把芹菜當洋蔥,有人把馬鈴薯當番茄。但是當奧利佛拿出連鎖速食店的標誌時,所有的學童都舉手搶答。幾乎每個孩子都愛吃番茄醬,卻沒人知道番茄長什麼樣子。
英國孩子反映的,其實是這一代兒童遠離土地、遠離真實食物的情境。
要讓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很重要的是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土地、食物,看到父母在廚房做菜的身影,甚至自己動手做。
很多只對垃圾食物鍾情的孩子,奧利佛使用一招最有效的改善辦法,就是讓孩子親自參與做菜。從準備食材到調理成一道菜的過程,孩子會開始享受這些經過他們調理出來的健康食物。
飲食教育,其實是一種品格教育,也是生活與美的教育。
作家蔣勳曾說過:「吃,是認識美的重要開始……」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作者安部司更具體的指出:「不論什麼食品,想吃的時候就可以隨心所欲得到,這樣不可能對食物產生『感謝』之心……要教導孩子食物的重要性,必須讓孩子看見父母做菜的樣子,甚至讓他們去觸摸、體驗。讓孩子幫忙和收拾,都是很重要的飲食教育。」
健康行動 3:做個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
從毒牛奶到塑化劑,從農藥殘留到環境荷爾蒙,食品安全新聞,一直都是新聞版面的常客。要讓孩子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光靠政府把關是不夠的。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孫寶年就指出,食品藥物管理局全部也不過五百多人,台灣登記有案的食品工廠就有五千多家,要怎麼管到完全無風險?
在食品愈多、愈複雜的情況下,學習辨識營養、成分標示、避開風險食品,挑選健康的食物,成為一種新的飲食IQ。而當大多數父母具備健康飲食的知識,就能促使廠商提供更多健康的選擇。
國健局長邱淑媞指出,現在的便利超商裡都開始提供蔬菜沙拉與水果,這就是為了因應消費者的健康需求。美國麥當勞兒童餐也決定從九月起,減低薯條分量,增加蔬果。
每當父母在採購食物,只要做一點點小小的改變,選擇對孩子健康較好的食物,就可能改善大環境,鼓勵業者提供更多健康的選擇。
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也能帶動政府立法,創造一個對兒童健康比較友善的環境。例如,英國在兒童收看電視時段,禁播垃圾食品廣告。加拿大的兒童食品廣告只能在上午九點~十點播出,而且禁止強調最省錢、最優惠等字眼。匈牙利國會更在最近通過,針對垃圾食物開徵健康稅(又被稱為漢堡稅)。
愛孩子,就好好的餵養他,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勝過為他留下家財萬貫。
文:親子天下26期
「邱薯條年齡」的推薦目錄:
邱薯條年齡 在 邱薯條 的推薦與評價
邱薯條 is on Facebook. Joi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邱薯條and others you may know. Facebook gives people the power to share and makes the world more open ... ... <看更多>
邱薯條年齡 在 邱薯條年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邱薯條年齡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aster5566也提到因為怕胖所以從來不吃漢堡套餐的女偶像https://tinyurl.com/y574j8c7 就是Lovelyz的 ... ... <看更多>
邱薯條年齡 在 [正妹] 穿高跟鞋試車似乎不太正確- 看板Beaut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應該會不太好踩吧
輕熟女最愛星巴克
上班吃薯條小確幸
感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15.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eauty/M.1588310468.A.498.html
(hateOnas 刪除 kakukangen 的推文: 謾罵)
(hateOnas 刪除 kakukangen 的推文: 謾罵)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