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新台灣:真誠換來國際友人相挺防疫!』
各位朋友好,今天妍慧很榮幸上三立新聞台 #前進新台灣 節目,與主持人許貴雅、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評論員徐嶔煌、#招名威 教授、王智勝教授、財金專家姚惠珍與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 等人暢談本週的防疫時事。
・『柯學防疫』的啟示
今天早在上台北錄影之前,環南市場就傳出3例確診,與柯文哲市長六月中信誓旦旦的 『#給台北一個月不用疫苗照樣清零 』大相徑庭,而今天確診的28個本土案例中,有高達一半來自台北市,可見防疫仍未達到最好的狀態。而柯市長的故鄉新竹市,不但挺過了竹南園區的群聚感染,在近幾週也僅有零星個案。
我認為其中的關鍵,在於新竹市府防疫措施的 #執行力。新竹市是全台首先設立 #大型疫苗接種站 的縣市,由市府直接主導,加上市內5大最優秀的醫院團隊進駐,新竹市府對疫苗接種狀況不但熟悉,甚至在 #全台殘劑之亂 各地發生搶打潮同時,頂住了壓力,堅持按照冊順序施打,加強聯繫,確保公平與效率。而當北農發生大規模群聚感染,差點讓原物料斷鏈的時候,新竹市果菜市場早就嚴格執行限制令,雖然一開始廠商抱怨連連,但從快篩 #全數陰性 保住了大新竹物料產業的結果來看,#時時刻刻嚴謹遵守中央規範 並且#確確實實落實足跡疫調,才是保住城市發展,安定民心的關鍵。
今天,小英總統特別來訪新竹,視察新竹市的疫苗接種站,大讚 #新竹模式 實屬台灣第一,不僅有最高比例(超過八成)的65歲以上接種率,在今天,也就是第二波疫苗預約開打的第一天,新竹市各大疫苗施打站預約報到率更高達99.4%。市府用心、民眾安心,對防疫政策會更有信心。希望新竹市的優質表現,可以繼續為台灣撐起產業,繼續成為市民的驕傲。
ㄐ
・口罩外交結交真朋友!#感謝斯洛伐克 相挺疫苗❤!
在節目的後半段,話題討論到了最近的疫苗口水戰。這幾天,台灣的天空多了好幾架載滿疫苗與友誼的班機,現時,台灣已經有至少890萬劑疫苗,而且跟Moderna、AZ原廠訂購的疫苗,正在接力來台!而此時人稱「#國民擋」的在野黨不但瞎掰台積電、郭董等企業洽談的疫苗因不經過上海來台而延遲,甚至還譏笑國民所得比斯洛伐克高的台灣要跟外國求疫苗是 #金山上的乞丐,唱衰台灣,著實令人啼笑皆非。
我在節目中提到,去年斯洛伐克疫情嚴峻之時,台灣恰逢口罩產能升級,致贈70萬個口罩相挺防疫。這件事情已經超越了兩地的經濟互賴,是根據民主盟友、兄弟之愛,以及人道關懷的立場,無條件的在有需要的時刻伸出援手給人幫忙。出於患難精神的贈與,顯然已經得到了正面的回報。
我相信,在未來,台灣會繼續因為誠心款待國際友人,繼續在各種艱困時刻,得到及時的幫助。謝謝斯洛伐克,有您真好。
精彩重播:
【前進新台灣 PART1】https://youtu.be/ZPTsrYKfOVg?t=2541
【前進新台灣 PART2】https://youtu.be/jcz4ZhkdCyg?t=228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雀雀看電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台灣影評人協會獎 頒獎典禮現場|陳淑芳自稱兩歲⁉️(國家影視聽中心 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 【第一屆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得獎名單總覽】 ▶楊士琪紀念獎 得獎者:鍾孟宏導演 ▶中華電影製片協會 第一屆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得獎者:郭南宏導演 ▶電影導演協會 2020最佳新導演獎 ...
郭淑珍教授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週五,和王婉諭委員不約而同地受邀觀看郭珍弟導演的電影《期末考 Final Exam》。
看我拍攝推薦影片的側臉,應該看得出來觀影後的我有許多感觸。
《期末考》就像一場我小時候周遭會發生的故事,自認為童年過得非常快樂的我,長大後看著大人視角的電影,盡是滿滿的人性掙扎。
電影的背景是人口流失的鄉村,有著隔代教養、弱勢家庭等問題,顯現出小校教育資源不足、代課老師續聘壓力等困境。
導演說電影中的孩子們就讀阿蓮國小峰山分校,一到六年都是同一個班級,所以有著絕佳的默契,可說是本色演出。
也幸好有孩子們的天真在裡頭,緩和我憋屈的心情。
.
我的母校南竹心隘飛揚-新竹市南隘國小直到107年學年度才從偏鄉小學除名,也是間一個年級一個班的小巧學校,這幾年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以食農和地方文史,讓孩子找回對土地認同與愛。
我們香山區多數學校,大多有著小校行政負擔過重、學力需要提升,甚至減班的問題。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剛就任的第一次定期會,我向市長點出《新竹市政府辦理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實施要點》的問題,要求市府修正實施要點、增加「小校條款」。有民眾留言表示新竹市沒有減班問題,只有學區爆炸問題。
一座城市有許多面向,雖然我們新竹市現在沒有教育部定義的偏鄉,但我們確實有小校,每一間小校也都在努力發揚自身特色,子齊除了協助資源的爭取與媒合,境隨心轉,我們也要導入更多想像。
其實在少子化的今天,小校是必然的趨勢,我很認同特映會當天,長期支持偏鄉教育的鹿樂平台共同主持人詹志禹教授映後說的概念,除了物理上的偏鄉,還有心靈上的。「偏鄉如同一張網,要讓孩子能覺察、改變處境,從教育有很多可以著力的地方。」
.
誠摯推薦所有關心教育議題的朋友觀看《期末考》這部電影🎥
#期末考 #6月4日全台感動上映
🔹電影預告➤ https://fb.watch/4Q1bLCeRe6/
🔹電影院包場專案➤ https://reurl.cc/dVldE6
🔹優惠票卷表單➤ https://reurl.cc/AgLEQE
● 主要演員|藍葦華.吳宏修.陳淑芳.陳博正.楊小黎.邱志宇.夏騰宏.陸弈靜.汪心玨.阿蓮國小五年七班
● 導演|郭珍弟
.
新竹市也有小校問題,子齊讓市府修正不合時宜的《新竹市政府辦理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實施要點》守護師生權益,僅是其中一展現。
https://reurl.cc/V3AWLn
.
感謝委員團隊賜照,能和郭珍弟導演以及陳淑芳Chen Shu-Fang阿姨合照很開心(⁎⁍̴̛ᴗ⁍̴̛⁎)
郭淑珍教授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段珍貴的影片乃網友文彥將其收藏的《閃電五騎士》VHS錄影帶轉檔而成,非常感謝他同意讓我將影片上傳於此和大家分享。
1976年發行的臺灣特攝電影《閃電五騎士》(The Five of Super Rider)是臺灣的東星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的東映株式會社於70年代合作拍攝的三部「假面騎士」系列電影的第二部,於1976年1月23日至2月11日在臺灣首映,後於1987年4月18日至4月23日重映,片長97分鐘;其前作為《閃電騎士V3》(1975年11月11日~11月14日首映,片長91分鐘),續作為《閃電騎士大戰地獄軍團》(1976年7月17日~7月23日首映,片長98分鐘),不過這三部臺灣版的假面騎士系列電影至今仍未被東映列為假面騎士正規作品。
這部電影是將日本經典特攝作品《假面騎士X》電視版初期集數,以及1974年7月25日在日本上映的特攝電影《假面騎士X:五騎士對黑影魔王》(五人ライダー対キング・ダーク》加以整合修改而成;劇情從假面騎士X的誕生展開,演到五騎士與反派「魔神GOD組織」之首腦「黑影魔王」的決戰為止。片中「黑影魔王」最後變身而成的巨大魔神「齊武帝王」之造型乃源自永井豪創作的動漫作品《金剛大魔神》(Great Mazinger)裡的「暗黑大將軍」。片中角色雖都由臺灣演員演出,不過仍有少部分的打鬥橋段是直接使用日版《假面騎士X》戲劇的畫面。
《工作團隊》
出品人:王東海
監製人:王建成
製片:黃觀雙
編劇:李川
導演:林重光(片中使用的日版戲劇畫面之導演:折田至)
攝影指導:陳玉帛
攝影助理:蔡章勳、郭木盛
劇務:王順民
場記:陳淑華
燈光:莊嵩塘
燈光助理:李浩、張志雄、林明泰、鄭文德
化粧:蔡碧華
武術指導:金萬希
武術:楊安平、葛長生、李錦廣、翁順興、游宗輝
美術助手、模型製作、燈光:八木功
幕後主唱:張美惠、凌文雄、蔣忠、蔣昭男
配音、錄音:寶華配音公司
發行:東星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演員》
聞江龍:飾洪自強=閃電騎士1號(相當於原版的假面騎士1號→本鄉猛)
李藝民:飾湯志偉=閃電騎士2號(相當於原版的假面騎士2號→一文字隼人)
胡鈞:飾陳英傑=閃電騎士V3(相當於原版的假面騎士V3→風見志郎)
宋玲玉(後來改名為宋宜芳):飾蔡蕾蕾=閃電騎士4號(相當於原版中的騎士人→結城丈二,但改為女性)
黃政:飾錢大龍=閃電騎士X(相當於原版中的假面騎士X→神敬介)
常楓:飾馬榮(相當於原版中的立花藤兵衛)
韓江:飾錢國棟博士(相當於原版中的神敬太郎教授)
錢國棟為錢大龍之父,他們父子倆遭魔神GOD組織怪人「海龍蛟」襲擊而身受重傷,不願見到瀕死的兒子喪生的錢博士,鼓足餘力將其子改造為X騎士之後死去。
謝玲玲:兼飾雙胞胎姊妹馮彩雲、馮娟娟(相當於原版中的水城涼子、霧子姐妹)
姊姊彩雲於五年前被魔神GOD組織所擒,自此被迫為虎作倀,並企圖獲得錢博士的研究資料;妹妹娟娟則為錢博士的助手,但在面對錢博士父子及其姊之際,良心不斷掙扎。
易原:飾祁原博士
張遙:飾祁原博士之妻(張遙為常楓之妻)
常青:飾祁原博士之女(常青為常楓之女)
韋奇(Dean Welch,外籍演員):飾克拉司(魔神GOD組織怪人之人類型態)
陳恩(童星):飾錢大龍(幼年)
楊安平
李錦廣
葛長生
翁順興
游宗輝
金萬希
李浩
郭木勝
黃得軍
姚春生
影片出處:https://youtu.be/51y7NjEtcG8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閃電五騎士
郭淑珍教授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台灣影評人協會獎 頒獎典禮現場|陳淑芳自稱兩歲⁉️(國家影視聽中心 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
【第一屆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得獎名單總覽】
▶楊士琪紀念獎
得獎者:鍾孟宏導演
▶中華電影製片協會 第一屆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得獎者:郭南宏導演
▶電影導演協會 2020最佳新導演獎
得獎者:廖明毅導演
▶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 終身貢獻獎
得獎者:林贊庭攝影師
▶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 年度影視傑出工作者獎
得獎者:楊志龍動作導演
▶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理由如文末)
➤最佳影片:《阿紫》
➤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最佳男演員: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最佳女演員:陳淑芳《孤味》
➤特別表揚: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動作設計)
《阿紫》電影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影視聽遺產保存貢獻獎
得獎者:井迎瑞教授
【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理由】
➤最佳影片:《阿紫》
樸實的鏡頭描繪出一個異常堅忍的台灣新住民,她隻身遠嫁異鄉,勇敢為自己打造新家,也為故鄉的家人蓋新屋,她面對全新且充滿歧視的文化和語言並不退縮,為人妻與人媳的心酸只能往肚裡吞。《阿紫》的平凡與勇敢讓人理解台灣新住民的悲喜苦樂,影片同時也捕捉到台灣經濟轉變的樣貌,北漂族面對產業外移只能返鄉種田,經濟弱勢的台灣男性在國際婚姻市場也能迅速變身為條件好的婚配對象,《阿紫》呈現的不僅是一個台灣農村的平凡外配家庭,還是這個世代許多國家跨國婚姻的寫照。
➤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少數很成功的可愛的喜劇片,笑鬧之餘,也兼顧了角色性格深度,喜劇難度高,讓人又哭又笑更困難。陳玉勳對小人物的觀察細膩,就連對於故事裡的渣男都能拍出極其可愛又可狠的一面,男主角的古意古錐,純情傻氣,某種程度上也與變態只有一線之隔。但陳玉勳的角色建立就是有趣,凝結時間的魔幻時刻,創意十足。
➤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台灣女性女性在婚姻、家庭與自身命題中的矛盾迷惘,最後上演一場能否與自己的過去和解的習題考驗。看似一場不可置信的荒謬情節,戲外確實導演的自身親自經歷。在描繪眾多女性身影都有細膩之處,三姊妹身上的命題,既是故事裡的設定,也是你我在傳統社會不可避免的壓力。劇本多處都有神來一筆的幽默台詞,不管是變身蟑螂或是喪禮Battle,都能見出劇本的調理神采。
➤最佳男演員: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精準內斂的演技令人動容,悲苦與犧牲,為了愛人付出,更要照顧愛人的家人。與小童星白潤音合作默契十足,展現生活日常的各種細節,讓人佩服。身為劇中的靈魂人物,莫子儀詮釋這角色需要付出的苦難與罪惡感,最後爆發力十足,絕對是男演員們的年度表演之最。
➤最佳女演員:陳淑芳《孤味》
能收能放還能唱歌的好演技,一甲子的功力全在這個角色身上展露無遺。既是一肩扛起家計,表面上的強人,她所飾演的女主角,在觸動內心多年的怨懟之後,結局甘願與丈夫情人小三和解,也圓滿了自己數十年來的糾結,成就自己真正海闊天空的心境。每一場戲都有細節,陳淑芳把握了這場近乎量身打造的角色,成就了自己表演的新里程碑。
➤特別表揚: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動作設計)
全片的動作設計生猛和開創性,這對台灣製作的作品來說十分珍貴,而且面對活屍可以打出想像力與趣味,還帶了點電玩對打的歡樂。這部片最讓人看到血脈賁張的主因,就在於女主角賴雅妍居然變成摔角選手,與她平常的形象反差很大,全片拳拳到肉,摔得荒謬,打得痛快,這讓台灣本土新一代的動作設計更加值得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