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糖尿病名醫的長壽祕寶:想抗老?少不了這6大食物! 🙏
人生難免生老病死,你是不是也曾困惑👉該如何才能活得更加健康快樂?專家說🗣:想要健康長壽,選擇健康的好食物相當重要。想要抗老、減肥、控血糖、防腸癌,這幾種食物務必多吃✅!
📌資料來源:牧田診所院長 牧田善二
-
📝如果喜歡早安健康文章,請按讚追蹤 早安健康 粉絲專頁。【你的分享】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健康美好;【你的按讚】傳送大溫暖❤️支持著我們!
同時也有10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新!」 疫苗意願登記,今天下午5時為止收單! ✅50歲以上民眾 ✅18歲以上第9類民眾 請儘速前往登記! 預計在7月13至15日,符合資格的民眾,會陸續收到1922發送的通知預約簡訊,才能進行後續預約,並且預計最快在7月16日開始接種,未來三週均是AZ疫苗。 提醒:若想早點接種提升保護力...
「醫學研究」的推薦目錄: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Lammjoycec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茶餘飯後說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Re: [問題] 醫學研究在台灣的發展-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粉絲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醫學研究 在 醫學生PTT爆卦「研究快篩成果被收割」 慈濟大學回應了 的評價
醫學研究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的人物單元,邀請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紀錄片導演 李建成來到空中,跟我們分享《再會啦白宮》紀錄片。
「白宮」是雲林縣水林鄉當地人對一棟美軍在台灣進行研究實驗的白色建築的稱呼,當年鄰戶間傳說只要進了白宮,小孩就會長成巨人。《再會啦白宮》紀錄片製作拍攝期間歷時五年,歷史記載時間軸長達五十年,當年在「白宮」工作的先生小姐們 如今已是回望青春的阿公阿嬤;而地理距離橫跨美國與台灣,12635公里,來自美軍的神秘營養研究計畫,在雲林村落悄悄進行。當時的嬰兒如今成了高壯的巨人,歷經不同國際情勢的的台美關係,神秘的白宮,現在又如何?
📻更詳細募資資訊按這裡!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eeyouwhitehouse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qxpm-bIMzlE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內容簡介:
「白宮」是雲林縣水林鄉當地人對一棟美軍在台灣進行研究實驗的白色建築的稱呼,當年鄰戶間傳說只要進了白宮,小孩就會長成巨人。《再會啦白宮》紀錄片製作拍攝期間歷時五年,歷史記載時間軸長達五十年,當年在「白宮」工作的先生小姐們 如今已是回望青春的阿公阿嬤;而地理距離橫跨美國與台灣,12635公里,來自美軍的神秘營養研究計畫,在雲林村落悄悄進行。當時的嬰兒如今成了高壯的巨人,歷經不同國際情勢的的台美關係,神秘的白宮,現在又如何?
《再會啦白宮》是一段橫跨半世紀的歷史。民國56年,駐臺北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NAMRU-2) ,於雲林縣水林鄉興建一棟純白色的建築物,開始長達七年的研究計畫,該建物白得潔淨明亮,當地居民稱它為「美國白宮」。研究過程中的種種,讓居民對這棟神秘建物感到相當好奇、懷疑,因此產生許多耳語,大人們甚至會提醒小孩不要靠近。但台灣對此研究計畫卻瞭解不多,相關資料都隨著計畫結束全數被帶往美國,經由調查與探訪,得知檔案都被存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於是拍攝團隊前進美國,希望找到研究資料並帶回台灣。
本片導演李建成的父親,即是當年研究計畫中的一員,因此,整個拍攝過程不僅是挖掘佚失的過往,也同時喚起這群長者們五十年前的青春回憶。
◎來賓簡介:李建成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對影視教育極為關注,多從事影像教學與推廣工作。曾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優等獎、新北市紀錄片優選、新聞局「優良頻道節目獎勵活動」特優獎、雲林縣文化藝術獎短片類首獎。代表作品《再會啦 白宮》、《走...該往哪裡走》、《我希望 員山戲夢少年》。
醫學研究 在 Lammjoycec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依家仍然處於持續抗疫嘅時期,總有機會要拉低口罩吹水、食嘢、鍚鍚等等,正所謂病從口入,口腔環境陰陰濕濕,附著大量ACE2受體🦠唔駛多只要揩咗些少病毒其實真係好易中招😟
上星期行過屈臣氏藥劑部問問藥劑師,原來呢隻暢銷西班牙口腔護理No.1 的VITIS®牙齦修護水係宜家大熱升級抗疫產品❤️🔥因為英國牙周病學家實驗研究顯示,精準配方CPC漱口水能破壞病毒脂肪膜,馬上滅活,將病毒源頭殲滅,無得滋生攪攪震。
而VITIS®牙齦修護水特別加入CPC 0.05%深喉殺菌配方,配合Zinc Lactate增強抗菌長效性及Sodium fluoride防蛀牙,足以嚴防病毒滋爆成災✨仲有Provitamin B5,修護粉紅牙齦靚靚,保持牙肉pink pink💓佢無酒精無麩質,溫和不刺激加上淡淡清香💐已經獲得多份英國、西班牙及新加坡最新醫學研究報告實證,CPC配方漱口水有效減低新冠病毒唾液傳播,而且適合高危群組包括長者、兒童(7歲或以上)、孕婦、免疫力低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等使用🌟大家記得早晚、外出使用,精準抗疫減低感染風險呀🥊
☎️CPC抗疫護齦熱線: 3107-0032
官方網頁及網上商店:
https://www.dentaidpacific.com/
全線 #屈臣氏 #藥劑部 有售
@dentaidhk
#滅毒黃金期
#抗疫懶人包DIY
#healthypink
#CPC精準配方
#深喉殺菌
#cpc漱口水 #抗疫新常態
#抗疫變革 #從喉做起
#hkblogger #hkbeautyblogger #joycecbeauty #photooftheday #ig_mydailys #ig_my30days #lifestyleblogger #sohappy◽️ #happyhappy◽️ #hkkol #microinfluencer #hkinfluencer #influencer
醫學研究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新!」
疫苗意願登記,今天下午5時為止收單!
✅50歲以上民眾
✅18歲以上第9類民眾
請儘速前往登記!
預計在7月13至15日,符合資格的民眾,會陸續收到1922發送的通知預約簡訊,才能進行後續預約,並且預計最快在7月16日開始接種,未來三週均是AZ疫苗。
提醒:若想早點接種提升保護力,可上預約系統更改疫苗種類。
➡️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https://1922.gov.tw/
➡️詳細資訊請看:https://reurl.cc/R0RQje
.
高雄連續第10天+0!
台灣個案數已經降到28例本土個案,但雙北地區仍存有個案尚未找到感染源。
相信透過精準疫調,社區傳播零星火源撲滅會更接近。
感謝大家配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才讓案例很快速降低。
在觀察社區感染通常以潛伏期14天為觀察指標,高雄已連續十天+0,再努力一點,加四個零!高雄相對來講就會是安全的社區。
#終結疫情還是要打疫苗
⭐【65歲以上長輩 按通知來施打】
7/12-7/14 為67-69歲長輩來施打(原住民55歲以上)。
7/13-7/15 為 65-66歲長輩來施打(原住民55歲以上)。
請以上年齡的市民朋友按通知書上時間地點前往接種,落實分流。
⭐【50歲以上成人/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 請務必先進行意願登記】
7/12下午5點前,中央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系統( http://1922.gov.tw )
開放第9類、第10類,及65歲以上補打長輩 進行「意願登記」。
請記得要前往登記,才會收到「1922」通知您預約接種的簡訊喔!!
怎麼使用?拿著手機、健保卡照著做,五分鐘即可完成!歡迎分享圖卡。
註:
第9類對象為18-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
高風險疾病者定義: https://reurl.cc/R02Qx6
罕見疾病定義: https://reurl.cc/Nr2E36
重大傷病者請依健保卡註記或重大傷病卡為主
第10類對象為50-64歲成人。
.
今天也請高醫鍾飲文院長,來跟大家說明最新的疫苗相關事項。
- 不同變異株的傳播力(R0值)
- 期待疫情的結束?有多少疫苗覆蓋率才夠?
- 台灣COVID-19疫苗施打狀況
- 疫苗保護力
- 疫苗施打後多久,染病的風險會降低?
- 疫苗對變異株保護力
- 高雄市採檢量能
R0值牽涉到疫苗需多少覆蓋率,COVID-19的原始株,R0值為2.5,如果要達到群體免疫,必須要有60%以上。
目前國內最多的英國株,R0值4-5,P值(人口裡面有多少比例已經有受到疫苗接種與覆蓋,也就是1-1/R0)必須要75-80%。
印度Delta變種病毒R0值為5-8,群體覆蓋率必須要80-87.5%才能達到。
目前高雄市疫苗接種狀況很好,75歲以上有近七成(68%)覆蓋。
台灣整體覆蓋率則是13.98%,令人擔心的是,75歲以上55.7%、65-74歲13.1%,離世界各國經驗群體免疫覆蓋率達到30-40%後,慢慢逐步解封還有一點距離,希望可以再增加。
這禮拜有2篇重要的醫學研究報告,第一篇是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以真實世界的保護力而言,美國六個州第一線醫護人員,沒有接種疫苗染疫人數,是只打一劑的15倍、完全接種兩劑的30倍,可見接種疫苗的重要。
另外,以小於50歲、大約50歲的結果來說,疫苗保護力沒有影響,發燒及住院風險也降低。
.
不只打疫苗,高雄市也持續注重落實防疫措施、每日監控疫情,對疫情做預判及部署,並提高檢驗量能。
◎高雄市社區監測成果: https://reurl.cc/DgYDME
國內各個疫苗,從全球資料來看保護力都差不多,對降低重症、死亡都有效果。
不需挑疫苗,盡快施打、盡快提升保護力就對了!
醫學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預防、治療、照護: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動、自閉、尿床、身材矮小、體重過輕、糖尿病、白血病」介紹
訪問作者:胡文龍 醫師
內容簡介:
孩子長不高、瘦巴巴、尿床、自閉或過動,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白血病,
正規現代醫療+營養功能醫學!
孩子長不高、乾巴巴,只好花大錢買轉骨或開脾胃配方、……;孩子過動、自閉而難教養,網路爬文後卻相信錯誤資訊,耽擱最佳治療黃金期……;心疼孩子奇癢無比抓到體無完膚,父母自責遺傳到自己的過敏體質……;生氣孩子尿床多年,原來是生病了……;甚至,還有少數孩子必須終身施打胰島素、面對死亡威脅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在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多了。
治好孩子的關鍵,父母的影響力遠遠超越醫師。這是寫給父母親的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實用書,種種案例與見證都是胡文龍醫師的小病人與病魔奮戰的真實故事,相信能夠讓有健康意識的父母,以及有相同境遇的大小朋友,從作者提供的這些兒童常見疾病的病情分析、診斷方式、整體療法建議等掌握到核心健康知識,最棒的是書中還整理分享了醫學實證過的不用藥對症營養素,幫助為人父母在生活和飲食上懂得聰明地趨吉避凶……。
▌撼動兒科醫生的父母提問,20年後終於可以回答了!
▌正規醫療之外,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可以助一臂之力
「我應該給小孩特別吃什麼,才會對他的病情有幫助呢?」20年前那一晚病童母親揪心的提問,一時之間把兒科醫師胡文龍給難倒了,只能含糊其詞地回答:「正常吃就好……。」現在,胡文龍醫師終於可以自信滿滿地告訴那位母親答案了。
2千5百年前,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疾病不是天譴或超自然力量所導致,居住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才是造成疾病的主因,但現代醫學卻慢慢忘了初衷……。所幸1993年的美籍傑佛瑞‧布蘭德(Jeffery Bland)博士觀察到當前現代醫學的偏剖,於是首創功能醫學的觀念,指出疾病源頭是現代人種種不當行為造成……。
這本書是醫者父母心對於病童深厚關愛之作,作者胡文龍醫師將兒科專業與營養功能醫學兩者優點結合,並將看診時苦口婆心分享日常生活等衛教注意事項化為文字,教會家長幫助孩子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他知道唯有化解父母種種情緒上的衝擊、給予心理上的支持、教導生活上的典範轉移,才可以幫助孩子大病不復發、難病順利治癒、小病輕鬆化無……。
▌長不高或養不胖、尿床、自閉或過動…,問題可大可小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兒癌…,永不再復發
氣餒孩子體重瘦小總養不胖、苦惱孩子為什麼長不高?……如果不慎吃到含性激素的轉骨成分,容易因性早熟跡象造成骨齡提早成熟,導致生長板提前關閉,將使得長高停滯。
注射生長激素並非孩子長高的唯一選擇,書中許多案例都從生活和飲食型態改善做起,長高變壯的成果斐然。例如當改善偏食毛病,多運動且留意飲食內容……;補充孩子缺乏的營養素也很重要,補足鎂離子讓晚上睡得好,有助於身體自產生長激素每晚出現四、五次,當然容易長得高;又例如醫學證實,補充鋅可使瘦小兒童增加身高和體重等等……。
孩子皮膚乾粗紅癢的異位性皮膚炎,很容易會因為特定食物、吸入過敏原、溫濕度改變、感染,甚至心理壓力,造成急性發病……,父母看得難受又心疼,真不該如何是好?
異位性皮膚炎已確定是由於患者被環境或食物的過敏原激活導致。因此,治療目標在於減緩發癢不適、防止急性發作及減少藥物治療風險,尤其皮膚止癢、保濕、穿著親膚衣物等照護更重要。長期宜並行減少過敏原與加強必要營養素,補充益生菌、魚油、維生素D、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都有助於改善,達到逐漸減少用藥頻率,甚至不復發。
孩子的過動、恍神、迷糊,父母常被氣到飽……,千萬不能置之不理。作者在十年前診斷一位過動兒,但他錯失最佳治療期,事後得知長大後偷錢、說謊、翹家……,甚至吸毒。
其實,過動症就是一種慢性疾病,積極治療與否對往後的人生影響很大。初始症狀越嚴重的孩子,早期介入並給予有效的治療,將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的可能性降低。建議要採取共病治療,例如同時治療鼻過敏,並且要增加運動量、嚴格控管3C使用時間,還要排除體內毒素(雙酚A等塑化劑),補充鐵、鎂、維生素D及鋅等體內偏低的營養素。
▌孩子健康與否不是天註定,逆轉疾病自己做主!
▌不生病的生活實踐術,就藏在點點滴滴細節中
疾病不是天註定,但健康也不會平白無故得來!這本寫給孩子的不生病生活實踐術,細數居住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營養等不生病實踐術,一一點出看似老生常談之外的健康醫學新知,新進許多醫學研究已經證實吃對住對用對,能對病患產生不亞於現代醫學的治療效果。這樣的最新醫治走向,是許多疾病在正規治療之外,強而有力的輔助治療工具!
【不生病健康術的健康基本功】
要多到恰到好處:睡得飽、曬太陽、常運動、多喝水、多蔬果、多吃優質蛋白……。
要能減少要避免:少糖少油、拒冰品及咖啡因、遠離三毒素(過敏原、環境荷爾蒙、長時間使用3C)……,甚至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
作者簡介:胡文龍
現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科博特診所主治醫師
經歷 :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台北榮總住院總醫師
臨床研究醫師
小兒專科醫師
小兒神經專科醫師
台北榮總兒童腦瘤及癌症治療小組成員
小兒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過敏氣喘學會會員
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會員
嬰兒與母親雜誌多次票選為全國小兒科好醫師
專長 :
癌症疾病:癌症營養輔助療程、靜脈營養注射
營養醫學整合:基因檢測、疾病預防策略、精準醫療
排毒功能異常:肝臟排毒、重金屬及塑化劑檢測與排毒、
免疫異常:自體免疫、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免疫力失調、急慢性過敏原檢測
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及治療
神經精神科學:頭痛、失眠、自閉症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妥瑞氏症、體重過輕過重、癲癇、身高不足
作者粉絲頁: 胡文龍醫師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頁
出版社粉絲頁:新自然主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醫學研究 在 茶餘飯後說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喜歡我們的影片 請按下鏈結訂閱我們❤️
?? https://bit.ly/2AiCkCX
還有按讚、分享哦☺️
更不要忘了按下小鈴鐺? 有最新的故事就會通知您!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我是小樂,一個說故事的人,每天為您說說故事!?分享經歷!?
【茶餘飯後說故事】https://bit.ly/2AiCkCX
希望能#上熱門 #熱門影片
【情感故事】https://bit.ly/3a6X8wW
【感人故事】https://bit.ly/37aYIMD
【民間故事】https://bit.ly/37bbHO7
【健康知識】https://bit.ly/3gGfzK8
【歷史故事】https://bit.ly/2W54Lf1
【養生影片】https://bit.ly/2JW1rR7
醫學研究 在 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粉絲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共同研究室電子報]第一百期發刊囉! 外泌體純化--聚合物沉澱法原理介紹~ 外泌體(Extracellular vesicles)為直徑約50-150nm大小的單層膜小囊泡,已有 ... ... <看更多>
醫學研究 在 醫學生PTT爆卦「研究快篩成果被收割」 慈濟大學回應了 的推薦與評價
花蓮慈濟大學與中研院、台北慈濟醫院合作,2020年開發出新冠肺炎雙抗體檢測試劑,「一滴血可在10分鐘得出結果」,且雙重抗體還可測出病患是感染前期或後期 ... ... <看更多>
醫學研究 在 Re: [問題] 醫學研究在台灣的發展- 看板medstudent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oberon1013 (破420了.)》之銘言:
: 先了解市場大小再來談這個問題
: 醫學的宗旨就是幫助人,
醫學的宗旨是幫助人我很同意
但唸醫學系不代表以後必須當醫生
: 所以醫療也常被誤認為是服務業
: 而醫學研究呢?
: 你從研究到幫助人的路很遠.
這句話我也同意 但是這是以短程的眼光來看
我總覺得台灣的許多醫師老師們常常用這個角度來看待研究
臨床研究 --> 直接幫助病人
基礎研究 --> 不知道在做些什麼
反正那些細胞層次老鼠層次的研究短期內不會幫到病人
但是我也可以反駁
在台灣 所謂能夠“直接幫助病人”的臨床研究佔的比例實在少之又少
當然也可能是我才學疏淺
在我當intern時印象中只有一次病理部發了篇關於肺癌staging要如何重新定義
讓我覺得印象深刻
其他的就是在跑健保資料庫p值 跑完也沒繼續follow
然後就繼續跑其它的p值 找出有意義的p值後再事後套個假設寫個結論
基礎研究說短期內救不了人其實也不大正確
基礎研究的範圍包羅萬象
小到用cryo EM看蛋白質結構 RNA甲基化 DNA修復機制 酵母菌線蟲斑馬魚等等
大到燒幾百萬美金來篩藥物 動物實驗
所以應該是說 基礎研究的目的在於做science
只要這個真理在世界上存在 那就會有人去研究它
如果任何事情都需要以 “有什麼意義” “能不能應用到病人身上”來評論
那麼以這觀點來講可以說任何之前諾貝爾獎的研究在他們的時代
都是沒有意義的
動物頻道也可以收起來洗洗睡了
有用與無用
端看你怎麼定義
: 所以除非在超有錢的環境裡 (美國,現在的中國)
: 不然你醫學研究的資源很少
: 因為一切來自於供需
: 在醫院裡經費來自醫院賺的錢,,
: 學校來自各種補助
: 國家來自國衛院,科技部,,
: 所有經費都不是穩當保證的.
這是沒錯
我覺得台灣根本不適合做很大的研究
資源太少 politics太多
就算在學界 資源都集中在那幾人
PC Yang當年拿了世界級的經費 (根據週刊報導XDD 好像有1-3億/yr)
但嚴格來講對認識真實的肺癌有什麼貢獻...這我就不評論了
所以真的想做很酷的研究就出國吧
: 因此,總結就是,你希望你的工作有一餐沒一餐嗎?
: 另外在實證醫學的架構中
: bench research的level是最低的喔
就是因為臨床醫生們都覺得bench research level最低
所以才只能一直在那邊跑p值
臨床與基礎 真的要學會如何互相尊重
: (雖然發出來的paper IF都很高,但是短期最沒用).
所有之後進到clinical trial的背後理論
全部都是這些基礎研究之稱的
沒當初那些基礎研究 根本不會有今天的clinical trial
短期沒用 長期最有用
: ※ 引述《Tosca ( )》之銘言:
: : 我兩個同學最後走研究路線
: : 經例如下:
: : 1. 台大醫科->台大電機所醫工組碩士->英國劍橋大學放射科博士
: : (劍橋大學真的有個部門叫radiology 想不到吧XD)
: : 這同學目前再找工作
: : 不知道最後會去哪
: : 2. 台大醫科->德國某大學碩士->柏林自由大學博士(領域好像是心理學方面的)
: : 這同學博士拿完後去英國作post-doc
: : 現在在美國 將來好像還會繼續流美國
: : 然後第二個同學更特別的經歷是 當初其實他有去考台大心理所
: : 結果口試的時候被考官狂洗臉+羞辱
: : 記恨至今
: : 他跟我說他這輩子絕對不會回台大教書XD
: : 不過結論就是 你想做研究 台灣是沒有工作機會的
: : 我第二個同學跟我說台大要徵一個教職缺
: : 居然幾百個國外博士來應徵
: : 你看台灣人才這麼多 結果大家都回不來XD
: : 所以你想做研究很好 但你未來應該會在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工作 不太可能在台灣
我覺得想做研究來唸醫學系是個很好的選擇
念完後如果還沒忘記高中時的初衷與熱情
那麼多個MD的身份以現實情況來講 真的會比其他科系多很多優勢
再者醫學系念過的書 以知識量來講也不是讀假的
當純基礎研究者只能以欣賞科學的美的眼光來看待data時
MD或許會比較有sense能夠連結到疾病身上
但是也常有MD就是只有那張嘴
覺得自己是經過多年MD訓練 PhD會的他也應該瞬間學會...
我只能說 在國外實驗室內 最被瞧不起的就是MD
因為常常想法很多 但是卻操之過急不接受他人指導 實驗往往失敗..
但實驗能力強的MD就真的很恐怖
上面這段有點扯遠了
但目的其實只是想要呈現所謂 “唸醫學系做研究”會是個什麼樣子
當醫生也很好 只要真心不排斥這行業 待遇好也可以同時直接幫助到病人
這是做基礎研究的人常常羨慕醫生的一點
僅共大家&想念醫學系但不想當醫生想做研究的高中生們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4.153.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519974863.A.92B.html
※ 編輯: yujungc (184.153.3.2), 03/02/2018 15:23:24
而被預言能夠拿來做許多廣泛性的醫療應用
像是分化成哪些組織的細胞來治療各式各樣的疾病
但嚴格上來講 iPSC問世超過十年了 它有真的已經證實可以在人類身上治療什麼疾病嗎
就我所知 Parkinson方面或許有些進展 但目前有哪些真的是FDA approved的嗎?
但或許我們再給他個五年十年二十年 說不定iPS真的可以無害的應用到人類身上?
但也有可能到頭來發現iPS的實際應用根本是一場夢
所以 做研究這種事情 什麼短期長期貢獻 真的都很難說
※ 編輯: yujungc (184.153.3.2), 03/02/2018 18:02:04
但誠如我所說的 那種又會臨床又有研究能力的人又是另一回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