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看法白才知道:在台灣當醫生很容易被告嗎?
媒體報導,在台灣當醫生,相較於其他職業,犯罪率特別高。而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 年就發生了 346 件醫療爭議相關的訴訟,其中刑事訴訟有 203 件。
——
🏥醫療糾紛
許多發生醫療糾紛的病患或病患家屬常常對醫療人員提起訴訟,在刑事責任的部分,通常是以刑法上的「過失致死罪」或「重傷害罪」論處,不過這也造成醫病關係越來越緊張。
前陣子,衛福部公布了《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其中的重點是在進入民事或刑事訴訟前,必須先進行「醫療糾紛調解」程序。調解不成,才會進到訴訟程序。
草案也規定了醫療人員及家屬的相關權利,包括:
1⃣️ 醫院應設醫療事故關懷小組
2⃣️ 醫院對於醫療爭議有關之員工,應提供關懷及具體協助
3⃣️ 醫院應為醫事人員投保醫療業務責任保險
4⃣️ 醫院裡要有調解會
5⃣️ 遇到民事或刑事糾紛時,要先調解
6⃣️ 醫院建立病人安全管理制度,防範醫療事故
7⃣️ 主管機關要成立醫療事故自主通報系統,讓民眾通報
草案希望能夠過這些手段,不只讓病人遇到醫院有狀況時能夠通報,有問題時也能問,如果真的發生了醫療糾紛,也可以透過比較快的管道,來尋找解決的方法。
而如果是醫事人員,除了有保險,如果遇到爭議時,也能直接受到幫助。
——
🏥法律能解決問題嗎?
草案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醫療糾紛的當事人甚少諮詢管道的問題。如果能有多一點諮詢的管道,也許就能提早解決醫療糾紛問題。
草案在 4 月的時候也經行政院會通過,目前正在等待立法院審議。
——
#法律白話文運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回憶起從2020年以資通訊技術協助政府進行精準防疫的歷程。首先在電子防疫方面,針對了歸國旅客或入境人士,配合防疫推出關懷與提醒的簡訊;第二則是透過電子圍籬,協助政府確認居家檢疫與隔離者是否落實居家隔離。今年五月中,簡訊實聯制上路,中華電信用三天的時間動員超過上百人力進行開發,讓民...
醫療事故關懷 在 陳曼麗 Chen Manl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醫療事故爭議 關懷調解先行】
醫療事故爭議,也就是醫療糾紛,醫病雙方都不樂見。鑒於目前並無完善的院內關懷制度及爭議調解處理機制,我提出了《醫療事故預防及處理法》草案。此外,特別感謝醫師立委邱泰源召集委員的安排,讓我今天能在社福衛環委員會說明我所提出的法案版本並質詢衛生福利部。
我的版本共有四個重點。首先,我認為此次的「醫療事故預防及處理法」應聚焦於醫療事故爭議,也就是說範圍僅包括重大傷害或死亡事件。第二,醫院皆須設置醫療事故關懷小組,不論在何種規模的醫院就診,讓發生醫療事故的病方皆能獲得院內即時關懷。第三,醫療事故發生時,醫療機構需於二個工作日內提供病人病歷、健保醫令清單、自費同意書等相關資料複製本,這是以保存證據概念為出發點。最後,進行調解處理時,醫療機構需指派具有調解決策權及知悉醫療事故內容之代表出席。
透過將醫療機構關懷小組及醫療事故爭議調解制度法制化,我希望能藉由建置良好溝通關懷機制,盼望日後醫病雙方能秉持友善、理性之態度,共同面對醫療事故,一起追尋真相、尋求公平及正義。
醫療事故關懷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院通過「醫療事故法」
採道歉法則緩和醫病關係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politics/realtime/20180412/…/
行政院院會今討論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具100床以上的醫院應設置「醫療事故關懷小組」,在醫療事故發生後,應即時進行病患關懷及協助,適時說明真相、建立互信;法案採用「道歉法則」(apology law),不論是關懷溝通或是爭議調解過程,為緩和醫病緊張關係所為遺憾、道歉、讓步等陳述,不得採為相關行政處分、訴訟的證據或裁判基礎。
醫療事故關懷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回憶起從2020年以資通訊技術協助政府進行精準防疫的歷程。首先在電子防疫方面,針對了歸國旅客或入境人士,配合防疫推出關懷與提醒的簡訊;第二則是透過電子圍籬,協助政府確認居家檢疫與隔離者是否落實居家隔離。今年五月中,簡訊實聯制上路,中華電信用三天的時間動員超過上百人力進行開發,讓民眾免下載APP、免輸入資料,且免費使用,使大家能安心配合防疫措施;此外還有疫情熱點圖的呈現,以及透過中華電信的職場健康管理系統推動企業快篩,幫助企業防疫,表現備受肯定。
科技也幫助緊急救護,如有一個事故現場發生,只要救護車到達現場就可以快速透過連線,精準選定最適合到達醫院的路徑;這樣的領先技術也用在遠距醫療,中華電信將與衛服部合作,協助偏鄉與離島地區建設5G,讓醫療零時差,透過智慧將讓生活無限寬廣。
新常態.新未來
看各界領袖如何驅動城市改變的力量
★2021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1-9/16 12:30準時在線首播
https://futurecity.cw.com.tw/special/taiwancity-covid19
#2021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疫情之下看見城市的韌性與改變
#未來城市
#數位轉型
#智慧醫療
#韌性永續
#中華電信
#郭水義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醫療事故關懷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托嬰 #保母真難找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08 叡叡發生了什麼事?
01:52 叡叡的事件不是個案!?
02:49 政府的評鑑沒有用?
04:34 保母出事,托嬰中心卻沒事?
05:56 哪間托嬰中心出事,父母無從得知!?
07:21 我們的觀點
09:45 提問
10:27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我孩子在台灣最大連鎖托嬰中心的故事 粉絲專頁:https://bit.ly/2ybGdoK
→ 靠北惡質幼兒園:https://bit.ly/2ybGKqK
→ 【國昌報告】EP4 如何讓托育更安全?以近期不肖托嬰中心O童事件為例:https://bit.ly/2Z9PCt5
→ 居家托育服務 核照、管理有漏洞 :https://bit.ly/32M8dxj
→ 居家式托育服務爭議與制度之研究:http://203.64.79.24/handle/987654321/2121
→ 探討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互動的課責機制---以托育服務為例:https://bit.ly/32P0Epz
→ 托嬰中心評鑑作業規範參考範例:https://bit.ly/2LFax3W
→ 男嬰被活活OO 父母淚訴托嬰中心態度不佳-民視新聞:https://bit.ly/2YmKXqf
→ 托嬰中心事故整理:https://bit.ly/2ZbVzpd
→ O童案接二連三,政府幼托的公開資訊夠透明了嗎?:https://bit.ly/2SDHAWJ
→ 杜絕O童事件!「托嬰資訊平台」將上線:https://bit.ly/2SDHKNP
→ 違反兒少法公告:https://bit.ly/2MdWulo
→ [與托育工作(保母工作)之相關法規:https://bit.ly/2ZbmWQ7
→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https://bit.ly/32PGVGn
→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https://bit.ly/2GskRYU
→ 怎麼狠的下心!O刑減少兒O?重刑真的有用?(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https://bit.ly/30U1KyI
→ 托育新制明天上路!如何補助一次搞懂!(有話好說):https://bit.ly/2JZLV2M
→ 20130206有話好說:合格保母頻出事?我家小孩請誰顧?:https://bit.ly/2ZbeQXU
→ 問題保母難退場 托盟推新平台篩選優質保母,8月上路:https://bit.ly/2JQDJ67
→ 實施準公共化保母托育, 應建立保母、家長、政府三方的互信合作:https://bit.ly/2LMdzDN
→ 嬰幼兒托育,為何「昂貴又危險」?:https://bit.ly/2y6QCCi
→ 一個保母從業心得分享:https://bit.ly/2OeQ1t5
→ 生得少,卻死得多——搶救我們「OO」的孩子!:https://bit.ly/2GQkLf1
→ OO兒悲歌──醫療如何補體系的破網:https://bit.ly/2K0jLoj
→ 打擊惡保母,全台第一個「保母資訊公共平台」8月上線:https://bit.ly/2LG4cVT
→ 「保母」不只是婆婆媽媽的事:公共托育不能只給胡蘿蔔,更不該讓女人繼續為難女人:https://bit.ly/2K2itJq
→ 《兒少法》三讀9大重點:托嬰中心加裝監視器、建立「加O者資料庫」:https://bit.ly/2G9hTaN
→ 保母登記流程:https://bit.ly/2SAHAqD
→ 加入社區保母系統有何資格條件?退場機制?:https://bit.ly/2YcPNSV
→ 網徵保母品質難保證 社會局:無法可管盼修法:https://bit.ly/2OeXckR
→ 違法托嬰中心、不適任托育人員公布專區:https://bit.ly/2YdBbmb
→ 托嬰中心O兒 衛福部怒:不適任保母將列管:https://bit.ly/2Oid4U0
→ 托育人員有前科 擬加註不適任資訊:https://bit.ly/2YiqXBh
→ 研商托育服務相關議題會議紀錄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https://bit.ly/2JYBdJI
【 延伸閱讀 】
→ 另類觀點看少子女化——性別平等和少子女化有關嗎?:https://bit.ly/2YwCFfS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醫療事故關懷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文請見: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74158/
台灣醫生的被告機率,是世界第一,醫療糾紛的嚴重程度令人擔心,衛福部極力推廣醫糾法,期盼解決問題。所謂的「醫糾法」就是「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希望建立基金會,減低醫生被告的機率,並且提供家屬補償金。
然而醫糾法卻存在隱憂,因為補償後仍可提告,雖然會被收回補償金,但提告或許能換取更高的賠償金額,更有可能引出許多「醫糾蟑螂」靠醫療糾紛訴訟,賺取大量金錢。而這個醞釀10年的法案,在2周內被修改11處,也不免讓人懷疑政府是否有做好研究與溝通的工作。
發生醫療糾紛的原因,追根究底,就是因為醫護勞動環境差,造成醫護人員短缺、外流,2015年全台竟有3個鄉鎮完全沒有醫師,更有16個地區,總醫師數少於6位,許多醫護人員過勞,甚至需要吊點滴上班,這樣的過勞的上班情況,也大幅提高失誤的機率。因此,要根本性的解決問題,唯有民眾更主動關心醫療制度、關懷醫護人員,才能協助改善醫病關係,讓醫護有好的勞動環境,讓病患有好的就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