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醫療科技整合學會來找我的時候,其實蠻錯愕的,因為粉專成立甫三年,追蹤人數其實不算多,在醫師粉專當中根本不算是個咖😂
但是身為一個有家醫魂的衛教狂(在廁所或搭捷運的空檔都可以隨手打一大串),其實很開心我的衛教文或是生活心情抒發文,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藉由改善身體或心靈的健康,來提昇他們的生活品質。
一位醫師一輩子在診間能遇到的人有限,但是藉由網路社群平台,能夠幫助更多不認識的人,我相信那是功德一件🙏也盼望我這三年微薄的經驗,可以提供給有很好的衛教內容,但沒被民眾看到的粉專經營者參考。
#正確且重要但鮮為人知的資訊需要被社會看到
就像我這三年來一直宣導在美國已經是顯學,但在台灣還不夠廣為人知的腸道微菌醫學(gut microbiota ),對健康與疾病的重要性一樣。 #台灣微菌聯盟從理事長吳俊穎教授成立至今 #不過4年,許多醫師都對這一塊很陌生,更不用說民眾。
所以台灣微菌聯盟成立的第二年我開了粉專,希望可以幫助促進 #學術知識民間化,這些專家學者討論的艱深知識,應該想辦法簡單化讓民眾接收到,畢竟這跟 #每天的飲食跟疾病預防緊密相關。
這場分享會一般民眾都可以報名參加,歡迎想一賭剛被祖完出獄(大誤)的邪教教主 盾牌牙醫史書華的斜妹風采(誤),我是說邪魅風采的人,來報名參加喔!
報名網址:
https://www.surveycake.com/s/WZwge
話說我個人也好想聽教主分享是怎麼成功轉型(ㄅㄥˉㄏㄨㄞˋ)的😆😆😆
#想要簽書的也歡迎喔😁
#醫護KOL人生教戰守則
#台灣醫療科技整合學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
醫魂 在 劉宗翰中醫小天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為有之前的家長用LINE問了我,諮詢朋友一整家子老小都確診的狀況,讓我驚覺,大家都在講防疫,但是,如果您或家人真的染疫了,確診了,即將面對的狀況到底是個甚麼輪廓,一定要有人用白話文說給您聽,不然,未知的焦慮就會先把您壓垮,長輩過世的壓力衝擊也會瞬間放大一萬倍。
問:確診後,輕症重症的差別到底在哪?
第一個指標,您需要多少氧氣協助才能維持足夠的血氧濃度(例如至少94%以上)。是室溫空氣即可,還是要氧氣鼻管,還是要氧氣面罩,還是要更強大的現在媒體在炒的那台HF(高流量),這些都可以幫助研判您現在是處於,輕症往重症的半路,還是重症改善中。
第二個指標,肺部X光片的變化。這隻病毒本身不直接引起肺部變白霧掉(失去呼吸功能),但身體裡被病毒引發的發炎反應(細胞激素等等)卻可以造成肺部嚴重損傷,所以,X光演變也是在看,您正在往重症半路上,還是,也有重症又緩解的,肺部漸漸變回清澈的CASE,所以不要放棄希望。
第三個指標,抽血的數據。比方說CRP,IL-6,這些可以猜出剛剛說的發炎現象厲害不厲害,趨勢是輕往重,還是重往輕。另外還有一個抽血數據叫做D-dimer,正常是500以下,那麼現在有的病人確診第二天就飆升到2000,3000,甚至在一星期內一直往一萬、二萬飆去,我們發現這個數據一直飆高的,很容易演變成重症(或者應該說,當下已經是重症了),所以我們現在會提早建議病人使用濃度更高的 水煎劑(也是ㄑㄍ成分但是濃度更高)目的就是不希望病人就這樣一去不復返。
問:了解這個輕症重症之後,要幹嘛?
醫護人員絕對沒有辦法回答您問例如:我會不會變成重症??這種問題。
我們只能說,會一直幫您監測,盡量給您能夠用的藥物,希望,我們都希望,每個確診住院的病人都一直維持輕症然後到出院。所以,我知道您家裡或許已經一團糟,工作生活一團糟(都因為這突然確診的事情),但請您還是要盡量放輕鬆,讓自己吃正常,睡正常,可以趁還不太喘時,好好的用LINE跟家人朋友聯絡感情,要交代後事也可以,要對某人說平常沒有說的我愛你,也趁現在,都可以,但作息要正常,讓自己體力正常,讓自己繼續撐下去。
問:年紀大,或原本就有慢性疾病,真的比較差嗎?
是的。真的。但,我只能說,我們在病房也有67歲老太太,用上所有能用的常規的藥物,氧氣治療,再加上中醫這次的 ㄑㄍ重症水煎劑,然後,在住院第13天,就康復解隔回家的美好案例。所以重點不是在於您或您的家人原本處在怎樣的統計區間,而是在於確診後,如何正面面對,積極對抗這隻可惡的病毒。
問:到底何時能出院解隔離?
規定可能會變,但目前我們病房都是以PCR檢測的Ct值30作為切分點。這個需要說明一下。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病人,PCR檢測陽性,確診,可能第一天住院是Ct值18 ( Ct值越小,傳染力越大,要記得不要搞錯),然後第7天Ct值26,ㄟ,越來越好喔,期待,然後第12天可能Ct值是31(高於30了,雖然報告上都是陽性,但Ct值高於30基本上就沒有傳染風險),所以,例如,採檢2次都是30以上,病人(如果此時呼吸症狀等等OK)當然就可以出院,回家還要再關7天喔,然後才是完全卸下重擔。
那麼如果這個病人Ct值已經在33,35這種,但肺部狀況已經受傷, 很喘,離不開氧氣機,這樣,會出院嗎?那就不一定,那通常就是會轉病房,轉到針對肺部後續復健的病房繼續治療,就不屬於COVID19的隔離病房了。
問:不管是出院回家自我閉關期,或是院內轉床恢復期,可以再用中藥調養嗎?
可以。但此時所使用的中藥,就不是ㄑㄍ一號的處方了,我們會針對病人現況去調整,因為這時用藥的目的並不是對抗那隻病毒,而是要幫助肺部恢復正常的呼吸功能,所以,除了仍需使用一些清肺熱,化痰的藥材,還一定會加上傳統所謂的[滋潤氣管]的潤肺藥材,或者說滋肺陰的藥材。那就是各醫師自己去調整。
最後一個問題(自問):現在這樣每天看檢驗數據報告去決定要用怎樣濃度的中藥ㄑㄍ方,既沒有把脈,更沒有望診(根本沒有看到病人),頂多有電話或LINE關心一下,傳統的望聞問切,只剩下問診…到底我是西醫還是中醫?
問得好。這是一個全新的疾病狀態,演變過程,西醫中醫大家都還在學習,在摸索。沒有甚麼對或錯,因為共同目標都只有一個:讓病人能盡量改善,而且越快越好,以減少整個醫療體系的壓力。所以,看檢驗數據去開中藥,到底是不是中醫?當然是。我有中醫魂,永遠是中醫。記不記得我曾在這個臉書平台上分享過,高段的畫家,能幫無臉的幽靈畫肖像畫,高段的醫者,也能幫無脈的病人把脈。此時無脈勝有脈,此時能夠洞悉病勢,截斷病程,才能挽回生命。
#從確診到解隔
#中間的曲折路程
醫魂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另】
一「賴清德醫魂上身秒變"賴醫師" 探太魯閣傷患給專業建議|TVBS新聞」
【【普悠瑪翻覆】蘇絢慧/讓人生變調的列車-談重大事故創傷悲傷反應】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1730967300306&id=584986081641475
醫魂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J8d7MbW8i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U1T3CWdmd0nqaD-LKCKnqH1wp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