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直播_走過悲傷,那些沉重都得以釋放
.
我經常跟正在苦難中的人對話,我也跟自己的苦難對話。長大的過程中,誰沒帶著些傷痛?只是願不願意表現出來,還有想表現多少比例的問題而已!
但是這樣的對話,不一定都能經過言說,甚至不一定被當事人清楚覺知。因為悲傷常被視為軟弱,悲傷並非廣被公眾接受,所以有人在將要碰觸到自己的悲傷之前,就轉身無視。
「為了要支持病患,家人得要背負的物理性、心理性負擔也非同小可。所以常有人說家人是第二位病患,精神上承受的痛苦可說不亞於病患本人。」
身心方面遭遇巨大挑戰的孩子,是我關懷的重點對象。然而,我更在意那些戴上堅強面具的父母,找不找得到人訴說心裡的苦?!
尤其是許多爸爸,常不輕易展露自己的不捨。但那內在的不安定,並不會因為假裝不存在而止息。有時逼自己努力工作,而漸漸失去了跟家人的連結;有時挫折轉化成怒氣為出口,傷人傷己……
常常我們愈是抗拒的,愈是強大!
我們可以把重大傷病當成是一種失落的經驗,這可以是對健康的失落,也可以是對曾經憧憬的美麗人生,從滿懷希望到緩步走向絕望的跌跌撞撞。那麼,很多人面對失落經驗,常有的第一個心理動作,便是「否認」。
如果我們願意理解自己,傾聽情緒的聲音,這便是撫慰痛苦的入門。可是,由於有時太傷太痛,我們的大腦為了自我保護,啟動了防衛機制,不管接下來採取逃避或麻痺,常常養大了不被我們意識允許的情緒。
悲傷之前,常有不安與焦躁,時而擴大為害怕與恐懼,這令人卻步。但走過悲傷,那些沉重都得釋放,會慢慢看見心疼與不捨,不管對自己還是身邊的至親好友,「愛」就能在不遠處綻開──就像厚厚的烏雲背後,朗朗晴天一直都在。
不願意面對悲傷的人,說不定也不想認清自己的處境。有些癌症病友,醫生的話不聽,盡信偏方與奇蹟,幻想諸天神佛能庇佑,用這種方式抵禦快壓制不住的倉皇失措,如同螳臂擋車。
當我們不再畏懼悲傷,才能好好跟自己對話,聊聊那些失落與遺憾。
很荒謬的是,當我們經歷重大的失落,才能打從心底感恩我們的擁有。原本嫌棄生活無味,卻在生活重回正軌之後,感覺日日新鮮。
譬如說,有人終於認識到,我們長期忽視身體的訊號,我們把身體當成工具而非夥伴,奴役它,甚至嫌棄它。所以在康復後懂得感謝身體,從頭到腳、由外而內,知道它們辛勤工作讓我們完成了許多夢想,乘載著我們到許多美麗的地方。
生命力經過考驗之後,反而可以更加強韌。創傷本來讓人疲於奔命,卻有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成長。
有位罹癌後痊癒的過來人曾說,與其形容為回到病癒之前的樣子,不如說是恍若新生。心理的力量更強大,生命的意義更鮮明,好像一個徹徹底底全然不同的人。
或許,失落或重病帶著我們哀悼過去,向以前的自己道別。學會活在當下,學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物質與人際,更自由灑脫,也更可愛熱情地生活。
像是那些未曾好好面對的關係,那些以忙碌為藉口而遲遲沒有說出口的愛;那些一直都想認真表達的道歉,都因為認知到歲月不等待,願意更積極去修復與整理。
還有,我們跟自己的關係,也因此得以浮上檯面,並且將定義自己的能力,慢慢收回來。那些從小到大被教導的「應該」,經過重新檢視之後,我們能多一點坦承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為自己追求。
如果一年後已不在世上,那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
對我來說,有時覺知到死亡不遠,代表著某種「開始」。尤其當強烈的死亡威脅在眼前,眼前的每一天都珍貴,那便是另一段人生的「開始」。
不過,可能由於對死亡的恐懼,我們反而不太容易領受到死亡能帶給我們的禮物或領悟。
「以前曾經是家裡專屬的醫師到家裡看診,最後在家人陪伴下在家中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代。孩子們親眼看見祖父母衰弱到死亡的過程,所以對於『死亡』擁有很明確的想像。但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變得在醫院過世,亡者也在『別讓其他患者看見』的考量下,並非從正門,而是從後門送走。就像這樣,原本應該是每個人日常生活延長線上的死亡,被隔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外。」
如果能活得精采,通常也就能對死亡釋然。對生活盡了力,也就比較不會有那種「本來可以但沒有……」的喟嘆。
我常鼓勵讀者練習「死亡觀想」:假如我們躺在床上,隔天醒不來了,那還有什麼不能放下?
不管對至親好友有多少牽掛,生命自然會有它的發展。在死亡面前,有些我們所執著的,會變得可笑──本來無足輕重,只因一時意亂情迷!
那些我們原本以為放不下的,被迫放下之後,其實還是會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滴滴答答地演進。我們以為的「擁有」,比較像是一種「經過」,我們本來就知道,我們終歸塵土,什麼也帶不走。
有些人會提到:既然終須一死,那我們為什麼要努力?
也有另一種反思:既然生命有限,我們要給自己什麼樣的人生?
這兩種想法我不會論對錯,但我知道我喜歡哪一種。我自己喜歡體驗與感受,希望我的人生有趣且豐富。當我又再次受到拖延症的召喚,死亡觀想可以幫助我,早一點做決斷。
無常既是日常,那平凡便有幸福。
願藉著這本書,跟各位讀者分享我所感受到的幸福。祝福您,能用心體會悲傷,也能盡情去愛!
摘錄自推薦序/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身體的痛,與心裡的苦,源自於自我認同
■ 家屬是被忽略的病患
.
討論書籍:
《#如果一年後,我已不在世上》
凝視死亡,就是凝視該怎麼活著!日本心理腫瘤科名醫與3500位患者的生命對話,教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活出自我
博客來|https://reurl.cc/KxEvOq
金石堂|https://reurl.cc/6yXeGb
誠品|https://reurl.cc/E2YaYK
讀冊|https://reurl.cc/2b7v7O
三民|https://reurl.cc/rakno4
作者:清水研
皇冠文化集團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重大傷病癌症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直播預告_走過悲傷,那些沉重都得以釋放
.
我經常跟正在苦難中的人對話,我也跟自己的苦難對話。長大的過程中,誰沒帶著些傷痛?只是願不願意表現出來,還有想表現多少比例的問題而已!
但是這樣的對話,不一定都能經過言說,甚至不一定被當事人清楚覺知。因為悲傷常被視為軟弱,悲傷並非廣被公眾接受,所以有人在將要碰觸到自己的悲傷之前,就轉身無視。
「為了要支持病患,家人得要背負的物理性、心理性負擔也非同小可。所以常有人說家人是第二位病患,精神上承受的痛苦可說不亞於病患本人。」
身心方面遭遇巨大挑戰的孩子,是我關懷的重點對象。然而,我更在意那些戴上堅強面具的父母,找不找得到人訴說心裡的苦?!
尤其是許多爸爸,常不輕易展露自己的不捨。但那內在的不安定,並不會因為假裝不存在而止息。有時逼自己努力工作,而漸漸失去了跟家人的連結;有時挫折轉化成怒氣為出口,傷人傷己……
常常我們愈是抗拒的,愈是強大!
我們可以把重大傷病當成是一種失落的經驗,這可以是對健康的失落,也可以是對曾經憧憬的美麗人生,從滿懷希望到緩步走向絕望的跌跌撞撞。那麼,很多人面對失落經驗,常有的第一個心理動作,便是「否認」。
如果我們願意理解自己,傾聽情緒的聲音,這便是撫慰痛苦的入門。可是,由於有時太傷太痛,我們的大腦為了自我保護,啟動了防衛機制,不管接下來採取逃避或麻痺,常常養大了不被我們意識允許的情緒。
悲傷之前,常有不安與焦躁,時而擴大為害怕與恐懼,這令人卻步。但走過悲傷,那些沉重都得釋放,會慢慢看見心疼與不捨,不管對自己還是身邊的至親好友,「愛」就能在不遠處綻開──就像厚厚的烏雲背後,朗朗晴天一直都在。
不願意面對悲傷的人,說不定也不想認清自己的處境。有些癌症病友,醫生的話不聽,盡信偏方與奇蹟,幻想諸天神佛能庇佑,用這種方式抵禦快壓制不住的倉皇失措,如同螳臂擋車。
當我們不再畏懼悲傷,才能好好跟自己對話,聊聊那些失落與遺憾。
很荒謬的是,當我們經歷重大的失落,才能打從心底感恩我們的擁有。原本嫌棄生活無味,卻在生活重回正軌之後,感覺日日新鮮。
譬如說,有人終於認識到,我們長期忽視身體的訊號,我們把身體當成工具而非夥伴,奴役它,甚至嫌棄它。所以在康復後懂得感謝身體,從頭到腳、由外而內,知道它們辛勤工作讓我們完成了許多夢想,乘載著我們到許多美麗的地方。
生命力經過考驗之後,反而可以更加強韌。創傷本來讓人疲於奔命,卻有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成長。
有位罹癌後痊癒的過來人曾說,與其形容為回到病癒之前的樣子,不如說是恍若新生。心理的力量更強大,生命的意義更鮮明,好像一個徹徹底底全然不同的人。
或許,失落或重病帶著我們哀悼過去,向以前的自己道別。學會活在當下,學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物質與人際,更自由灑脫,也更可愛熱情地生活。
像是那些未曾好好面對的關係,那些以忙碌為藉口而遲遲沒有說出口的愛;那些一直都想認真表達的道歉,都因為認知到歲月不等待,願意更積極去修復與整理。
還有,我們跟自己的關係,也因此得以浮上檯面,並且將定義自己的能力,慢慢收回來。那些從小到大被教導的「應該」,經過重新檢視之後,我們能多一點坦承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為自己追求。
如果一年後已不在世上,那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
對我來說,有時覺知到死亡不遠,代表著某種「開始」。尤其當強烈的死亡威脅在眼前,眼前的每一天都珍貴,那便是另一段人生的「開始」。
不過,可能由於對死亡的恐懼,我們反而不太容易領受到死亡能帶給我們的禮物或領悟。
「以前曾經是家裡專屬的醫師到家裡看診,最後在家人陪伴下在家中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代。孩子們親眼看見祖父母衰弱到死亡的過程,所以對於『死亡』擁有很明確的想像。但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變得在醫院過世,亡者也在『別讓其他患者看見』的考量下,並非從正門,而是從後門送走。就像這樣,原本應該是每個人日常生活延長線上的死亡,被隔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外。」
如果能活得精采,通常也就能對死亡釋然。對生活盡了力,也就比較不會有那種「本來可以但沒有……」的喟嘆。
我常鼓勵讀者練習「死亡觀想」:假如我們躺在床上,隔天醒不來了,那還有什麼不能放下?
不管對至親好友有多少牽掛,生命自然會有它的發展。在死亡面前,有些我們所執著的,會變得可笑──本來無足輕重,只因一時意亂情迷!
那些我們原本以為放不下的,被迫放下之後,其實還是會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滴滴答答地演進。我們以為的「擁有」,比較像是一種「經過」,我們本來就知道,我們終歸塵土,什麼也帶不走。
有些人會提到:既然終須一死,那我們為什麼要努力?
也有另一種反思:既然生命有限,我們要給自己什麼樣的人生?
這兩種想法我不會論對錯,但我知道我喜歡哪一種。我自己喜歡體驗與感受,希望我的人生有趣且豐富。當我又再次受到拖延症的召喚,死亡觀想可以幫助我,早一點做決斷。
無常既是日常,那平凡便有幸福。
願藉著這本書,跟各位讀者分享我所感受到的幸福。祝福您,能用心體會悲傷,也能盡情去愛!
摘錄自推薦序/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身體的痛,與心裡的苦,源自於自我認同
■ 家屬是被忽略的病患
.
討論書籍:
《#如果一年後_我已不在世上》
凝視死亡,就是凝視該怎麼活著!日本心理腫瘤科名醫與3500位患者的生命對話,教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活出自我
博客來|https://reurl.cc/KxEvOq
金石堂|https://reurl.cc/6yXeGb
誠品|https://reurl.cc/E2YaYK
讀冊|https://reurl.cc/2b7v7O
三民|https://reurl.cc/rakno4
作者:清水研
皇冠文化集團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https://fb.watch/4GTAWiKLoC/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重大傷病癌症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只發生過一次的事件,我今天想到十次,就彷彿增加了十次的心理痛苦。我們並不需要否認那真實的情緒壓力,但要小心避免過度放大。
當自己感到很受傷和困頓時,不妨練習接納自己的情緒感受並表達出來,也嘗試敘說自己對於苦難的想法。別擔心自己的感覺或想法對不對,光是表達出來(可能是找個適合的對象說一說,也可能是自己寫下來、畫出來)就會有效果。
在面對困境時,愈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分享自己對困境的觀點,也會愈有機會促進創傷後成長。
取自《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
……………………………………………………………..
各位朋友,晚安:
嚴格來說,「困境」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因為牽涉到我們怎麼定義困境?還有,後續如何因應?
譬如說,他人無心講的一句話,但我們一整天放在心上,那我們顯然把「困境」放大了。如果我們當時狀況好,說不定那句話,根本左耳進、右耳出。
還有,他人的表達,常常最主要是反映對方的感受與需要。至於我們內在因此的起伏波動,我們也可以連結到我們的需要,深一層來認識自己。
有些「困境」的類型,則似乎沒什麼模糊空間,心理再健康的人,也容易感受到衝擊。健康是其中之一,像是癌症。
「這本書的誕生,來自於癌症希望基金會榮譽董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榮譽流行病學教授李明瑱。明瑱老師多年來鑽研癌症與營養生活習慣的關係,同時也是相關機構的義工,她接觸許多癌友,同理癌友面對的疼痛與哀傷,因而結合東西方哲學思考、設計完成並出版了《10堂愛與療癒的體驗課》一書,以期協助癌友面對悲傷、進而改善心靈。」~王正旭
我身邊有些癌症的朋友,包括老人家、中年人,他們的生命力驚人。作者之一是我的學弟,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罹患淋巴癌,當初知道的時候相當驚訝,因為他身形比我壯碩,運動、體力都優於我許多。
我看的書多,印象中也看過癌友寫的書。當我們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生命的視野因此不同,更願意珍惜與把握時光,更勇於做自己。
「本書四位作者,各有心理、藝術、文字專業,他們在癌症病友、癌友家屬的角色經歷了人生的失去、傷悲,不過他們真正最大的共通點,是藉著從經歷及轉念、成長過程中,將癌化成愛,並且成為助人者。」~王正旭
我常提到「痛苦是禮物,別輕易剝奪」,因為痛苦常帶來成長,只要我們妥善應對。所以,痛苦是動態的,我們可以決定痛苦的意義,並在其中學會自愛愛人,如同這本書的四位作者。
「面臨失去、壓力、傷痛、挫折⋯⋯這些不僅是癌友的人生經歷,也是身而為人難以避免的情感記憶,甚至可能深深影響各人的生命樣貌。」~王正旭
人們的需要,常常大同小異。癌症所引發的心理狀態,大部分人都會經歷。所以這本書並不只適用癌友,更可以是每個人走在暗黑低谷的良伴。
書裡面有眼球先生的作品,色調溫暖如春,讓人心安。我們也可以跟著這本書的引導,寫下我們的省思,帶著我們向內走去,去認識不熟悉的自己。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曾國藩文集》
最近常跟版面上的朋友們聊,當我們臣服與接納,只過當下的生活。每次只走一步路,每次只過一秒鐘,那我們便能好好跟過去道別,我們刻刻失去,時時擁有,又寧靜又好奇,眼前天地遼闊。
或許,這種過於飄渺的說法,難以掌握。但這本書的文字親切,好讀易懂能舒心。
祝願您,能看見新的苦悶,也能同時感受新的美好!
.
ps. 這本書在明天7/21(二)晚上8點會跟作者一起進行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文/ 劉惠敏, 周子勛, 葉北辰】
談了這麼多生活中的苦難、困境或惱人的狀況後,身邊的人們有時會出現一些安慰的說法。像是引用名人的名言,告訴你「那些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然後鼓勵我們要往好處想:
「這是你現在的人生功課之一,完成之後你的人生會變得更好。」
「這些苦難是你生命中的養分,會讓你更茁壯。」
但人生一定要正能量嗎?
老實說,如果這些話是當事人自己的領悟,那非常有正向能量,但若是旁人鼓勵的話語,在受苦當下、情緒低落的聽者,多會覺得這些是「沒有意義的風涼話」。 正能量的金玉良言告訴我們,經歷了苦難、創傷後,就得要成長、茁壯……例如在癌症病友的成長團體中,當心理師提到「創傷後成長」這個概念時,有些病友很委屈地說,「為什麼一定要成長?難道我不能經歷癌症後沒有成長嗎?這樣壓力好大!」
其實,「創傷後成長」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並不是我們要或不要的問題!就好像腳掌常常踩在地上承重,腳底會長繭;常常需要舉重物,肌肉就會變得比較有力氣;又或者身體在生病後,會學習及記憶、產生抗體後,再次面對時更能夠有效和快速的反應,抵禦外敵。這些都是在壓力事件之後,自然發生的成長。
▍自然而然的心情免疫力
不用懷疑,心理狀態一如生理機制,當我們面對高度挑戰性的生活危機時,人們會自然而然產生正向改變。這樣的改變有時會被說這是正能量,而在心理學上的用詞,則是「創傷後成長」:也就是在重大壓力後的真實改變。
面對生活中顯著的威脅時,我們會有重大的心理痛苦。所謂的「創傷」,不只是天然災害、意外或暴力事件等急性創傷,也包括重大傷病、關係決裂、被霸凌等形成的心靈創傷。
而經歷創傷後成長,主要的表現途徑包括:
■ 全面性地增加對生活的感恩(appreciation of life),例如很多人在經歷過自己或身邊親友的生死交關,變得更珍惜生命,並改變生命中重要事物的優先順序;
■ 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relating to others),與他人關係變得更溫暖、與他人更親密,例如父母、伴侶、子女……等親朋好友;
■ 對個人力量有更多的感知(personal strenth),覺得個人力量變強或更能掌握、自我價值感提升,像是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加堅強;
■ 新的可能性(new possibilities),更願意、積極拓展生活中新的可能性及新的生命路徑;
■ 靈性轉變(Spiritual change),在靈性層面的發展或對存在的發問,以及更豐富的存在感受和靈性生活。
經歷生命中的苦難與創傷,有些人會持續感到無助、害怕、生氣等情緒壓力,但也有人可以從中獲得正向改變,讓生命更圓滿或幸福。
可能有人以為後者是天生的或運氣好,但心理學研究發現,創傷後的正面改變有幾項重要的影響因素,提醒我們更認真的思索個人特質、個人處理情緒痛苦的方式。
但也有些癌友常不由自主地想到癌症復發、擔心自己會不會死、反覆閃過治療或檢查時的痛苦畫面……猶如牛吃草的反覆咀嚼一般,有些人會「反芻」自己的負向經驗和負向念頭。
這樣的「負向反芻思考」,會降低人們的創傷後成長。並不是說不能想到這些,而是每天反覆地思索,是很痛苦的心理經驗。我們的情緒無法區分這是真實經歷,還是它只是腦中的一個念頭?
只發生過一次的事件,我今天想到十次,就彷彿增加了十次的心理痛苦。我們並不需要否認那真實的情緒壓力,但要小心避免過度放大。
當人有機會藉由各種方式將這些擔憂或負向念頭表達出來,例如在自己的信仰中禱告、祈求,與家人或朋友分享,甚至向醫護人員訴苦,藉此獲得社會支持,便能夠有效避免「負向反芻思考」,減少創傷後成長的阻礙。
更進一步,我們可以嘗試增進面對苦難後的正向改變,研究者發現個性比較外向的人,因為較能面對和接受新的經驗,就更有機會從創傷事件的後果中發現正向意義或行動。
無論自己是不是外向的人,如果願意練習做點不一樣的事,增加生活中新的經驗。 例如回家時換一條從來沒有走過的路、去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參加從來沒有參加過的活動,更簡單的,花一點時間嘗試本書中的各類方案,都有機會促進自己的創傷後成長。
在面對困境時,愈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分享自己對困境的觀點,也會愈有機會促進創傷後成長。
當自己感到很受傷和困頓時,不妨練習接納自己的情緒感受並表達出來,也嘗試敘說自己對於苦難的想法。別擔心自己的感覺或想法對不對,光是表達出來(可能是找個適合的對象說一說,也可能是自己寫下來、畫出來)就會有效果。
當然,若能獲得家人或朋友等重要他人的建設性回應及情緒支持,也更讓我們能從苦難中找到力量和希望。
然而,這些都要你願意嘗試,才有可能發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你現在開始的第一小步會是什麼呢? 祝福你,也希望你能夠在遭遇的困境中,逐漸發現你的正向改變。
.
簽書會FB活動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49530538967306/
圓神FB的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ehopetw/posts/3130126710402637
《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s://bit.ly/S0100184-B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