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納悶為何我支持重機上國道。
笫一:法院通過了,政府就該兌現,如果這是錯的法,當時怎麼會立法成功?
第二:我贊成的是先有條件開放,開放的路段是對重機有利不至於影響太多汽車用路人的權益,例如國道3號白河以南方,便於重機進出南台灣,以及4號國道往台中,6號往日月潭清境,因為重機不能走八卦山隧道。再來是國道8,可連接西濱與台20山線。
第三:試辦階段甚至可以採限時行駛,如只開放夜間以及非假日,給重機騎士一個安全回家的路,因為高速公路是最安全的道路,重機行駛在西濱快速道路(夜間昏暗)遇到枕木、爆胎屑等摔傷甚至喪命的意外時有所聞。
第四:其實重機的數量並不多,如果你走過西濱快速道路就會發現它占所有車輛中的比例還是算少數,如果再分攤到國道,其實是少之又少,且重機的成長已經非常的趨緩,並不會像大家所想像的如同平面道路那樣,兩輪機車又鑽又擠。
重機 有條件 上國道 在 雷尼 Rai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政府應有條件開放重機上國道!!
提到重機上國道,大家討論非常的熱烈,初期當然是有條件的開放,例如限制時間、限制地段,待習慣養成等等,提出討論細節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我必須說:請四輪族的朋友不要針對違規來作為開放的依據,因為四輪族也有違規,以此作為討論依據是不公平的,否則我也提出質疑,全台灣每年發生多少起汽車酒駕致死的案件?但是全台灣沒有一件兩輪機車酒駕致死案件,是否四輪車也應該退出平面道路的使用?
重機 有條件 上國道 在 浪人幫 - 陳為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婉鈺姐!我!愛!你!
這樣算是有進步了...吧?
交通部今天剛宣布(經相關單位和學者專家討論),以國三甲和台64線作為觀察路段,依安全丶秩序丶行為三點時間從7月1日起到2018年6月底,整整一年,如果達標,重機上國道試辦,最快將從明年10月上路!(雖然我不了解為什麼國三甲和台64線重機已經可以騎10年了還沒有數據😠)
至於昨天#自由時報 不知哪來的異時空數據?重機車上國道從來沒試辦過卻有三年的事故數據表格,到底是?@&$#%
自由時報鄭瑋奇記者應解釋清楚,畢竟我每天必看的自由時報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媒體,每日瀏覽人數超過數十萬人次,如果面對會誤導民眾的錯誤資訊,只是事後默默地移除,是相當不負責任的作法。
此次重機公民不服從行動,也許部分人覺得觀感不佳,但機車上國道在國外是相當普及的,以亞洲來說,鄰近的日本跟中國大陸都能上國道,越南白牌機車也可以。
婉鈺整理幾個重點讓您了解為什麼重機車友會上國道用行動抗議?
一、政府行政怠惰五年不作為,重機車只能上國道爭取路權:
2011年11月8日立院三讀修正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550cc以上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得有條件行駛高速公路,250cc以上大型重機行駛路權可比照小型汽車。但5年的時間過去,條文施行進度仍舊是零,交通部將問題歸咎民眾反對,政府平時都大喊依法行政,卻選擇性執法,將重機族的權益拋諸腦後。
二、法令施行為何要進行民調??
立院的公報載明避免直接開放,造成其他用路人疑慮,第一階段先試辦再民調,以評估後續是否繼續開放,但礙於地方政府壓力,第一階段都還沒開始,交通部卻直接拿出民調徹底否決重機騎上國道。一個法令施行前還要做民調?請問政府要規範紅線不能停車、闖紅燈罰錢,殺人要判刑,這些法令都有事先經過民調嗎?如果沒有,為何要對特別針對重機呢?
三、權利與義務不相等:
重機與小客車繳一樣的牌照稅,卻無法享有同樣路權,甚至重機停在汽車停車格被推倒的狀況屢見不鮮。政府若不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就應該減稅,不應該對重機課予汽車同樣的稅額。
四、交通安全推廣與教育:
危險不危險?數據會說話,回顧近年來事故率重機車禍機率並沒有高於轎車,卻一昧以民眾自以為的想法否決重機的路權,難道重機車上國道就危險?重機車上國道就會造成雍塞?交通部不應該惡意分化民眾,應回歸交通安全推廣與教育,國內外行車觀念,先進國家常以車速分流,但台灣卻是車種分流,而不是有車禍就規範車輛不上路,重機確實是肉包鐵,但車禍事故卻低於鐵包肉的小客車,請政府正視交通安全不在於什麼車,而是用路人如何安全駕駛,交通部也應該多做一些推廣與教育民眾如何不造成別人的安危、同時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婉鈺最後再重申一次,重機族花那麼多的心血買台車圓夢,怎麼會拿自己生命開玩笑,行的安全絕對是騎士第一要件。政府應理解重機族安全駕駛的觀念,儘速依法行政丶規劃好配套措施丶將路權還給重機族。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707/201707031876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