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美國高薪工作,回到台灣創業…」這種標題文章起手式,不只大眾膩了、劉安婷也膩了,「普林斯頓大學,在我回國以前,大家應該只覺得是幼稚園,如果只是報導學歷,是不是代表這個人出社會後,沒有什麼成就?」專訪時,劉安婷誠懇、直率,創辦「 為台灣而教 Teach For Taiwan - TFT」8年過去,她早已創造更多影響力。細數她的獲獎事蹟「富比士Under30」、「亞洲影響力人物榜」,這些積累是來自每年嚴格的篩選機制、培訓,讓有志青年能到偏鄉教學2年,縮短偏鄉孩子的教育不均問題,至今有5千名孩子受惠,除此之外,也讓青年為兩年後的自己奠基,她接受《三立新聞網》專題節目《大人的模樣》談談一路來的歷程。
攤開108年度「為台灣而教」的年度報告,是一本非常詳細完整的報告,從捐款來源、資金花用比例、組織執行事項、董事會組成人士通通都有,讓非營利組織的捐款運用公開透明,光看內容就能強烈感受到「為台灣而教」的穩定性與影響力。創辦人劉安婷今年31歲,24歲時從美國留學回台,因在美國期間,到監獄教書3年,並曾前往第三世界國家擔任志工,有感教育不均回台創辦非營利組織。
劉安婷的教育理念為人所知,就連總統蔡英文也於3月時親自拜訪總部,寫下「八年前我認識安婷時,很欣賞她的理念,但不免替她擔心,在實踐上會不會遇到很多困難?很高興看到八年後的現在,TFT不但站穩腳步,還跟許多團體合作,擴大了翻轉教育的能量。」外人看來,劉安婷在做的事情相當偉大,而她卻仍保持謙虛。
劉安婷說,一開始真的不知道「為台灣而教」可不可以成形、會不會變成一個組織,所以起初是從很小、很小的規模開始嘗試,很多人關心教育不均等的問題,但是在所有提供的解方裡,往往最困難的一個很關鍵的元素是「人」,比方說每個人可以捐電腦,可是如果沒有對的大人在旁邊引導、陪伴的話那電腦不僅不會幫到孩子,它可能還成為孩子逃避學習的管道。
劉安婷接著舉例,比方說我們可以捐衣服,但是一樣如果沒有一個對的大人在這邊做教導、引導,那麼這一箱好心、善心的禮物和衣服不僅可能沒有幫上孩子,可能還養成他手心向上的習慣。尤其是家庭的結構已經比較沒有辦法受到支持的孩子,學校裡面的大人,也就是老師還有各式各樣的教育者,其實就會是他互動時很重要的一個教育資源,這樣的一個大人偏偏又是在最需要的台灣那些偏鄉角落,常常很稀缺,因此為台灣而教扮演的角色便是培訓優質人才進入偏鄉,並待上兩年。
解決社會問題,為何由非營利組織承擔?劉安婷對此則提到上個世紀,美國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要有三大部門,包含公部門(政府部門)、私部門(企業部門),還有第三個就是社會部門,其中很主要的角色就是非營利組織。
另外,她補充一個完整社會需要三個部門是因為,很多社會問題是非常複雜、非常龐大,比如說貧窮、教育不均的問題,幾乎可以和「國安問題」畫上等號,也幾乎難以透過單一部門就可完全去解決,需要很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社會部門來執行。「如果不把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拉得更均值,那麼我們整個暴露在外的危險是台灣的整個未來。」
為了讓這類的國安問題可以解決,因此非營利組織往往需要更優質的人才加入,只是現在的社會價值觀,仍以醫師、科技業等職業選項為主流,在現實中要推動人才加入,也有一定的困難。劉安婷說「我真的一開始沒有想過,我甚至可能要為這些年輕成員的父母親辦說明會。」
她進一步補充,其實有很多青年要做這個選擇時,碰到很多的阻力,身旁的重要他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其他的重要他人,可能會擔心非營利組織會餓肚子,但其實TFT有提供一定基礎競爭力的薪資、還有錢難以計算的培訓投資,讓孩子不會被錯待,或是他們擔心偏鄉很危險,但機構甚至有給更偏遠的老師車子的支持,除此之外,為台灣更替教師種下兩年後的種子,像是台積電、國泰金控、台灣奧美都加入未來就業計畫,教師結束兩年服務後,能獲得優先面試的機會。
從第一線服務的志工,到踏遍台灣偏鄉學校到教學現場關注,成為具一定影響力的非營利組織教育機構,一路走來並不容易,但劉安婷和團隊,持續翻轉教育,作自己理想的樣子。對於大人的模樣,劉安婷說「自由與責任,對我來說就是定義一個大人一體兩面的元素,我認為一個大人的樣貌就是,為自己生命負責的領導者,而且在這份自由裡面,可以很享受、走出自己的生命風景。」
重要他人 舉例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顧全大局到心力交瘁
-
無法說不的「討好型人格」
▶︎ 好到被人當作理所當然的日常
「你的開心,就是我的開心!」
「有什麼煩惱,我都能聽你說喔!」
因為理解生活中充斥著大大小小的負能量,不開心的事情總是擋也擋不住,於是,一直以來都想要成為個溫暖的人,在別人困頓的時候成為他們的支柱,好好的接住他們。
於是,內心總是裝滿著大家的需求,也因為自己有能力幫助到別人而自豪,卻沒想到,日子過去,他們不但不滿意,還把這些付出視為得理所當然。
▶︎ 日常的溫暖成為壓力的來源
然而,想著他們曾經對自己說過的「謝謝」,以及感恩的神情,覺得自己如果沒有繼續撐下去,這些人可能會對自己非常失望。甚至認為,過去那麼善良的自己,是不是都是裝出來的?又或是自己的付出,都只是當時的一時興起,並非真心。
從內心富足的「付出」,到難以脫離的「損耗」,單純的生活,頓時變成了一件好辛苦的事情。
▶︎ 過度負責的「討好型人格」
想和這個世界的人們連結,又或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在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中,都是人們出生以來就有的天性。然而,害怕拒絕他人, 害怕被人討厭,就有可能是過度付出而自我消耗的討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
根據 WebMD 指出,討好型人格有以下六種特徵:
・習慣性同意他人的任何觀點
・為根本就不是你的事道歉認錯
・無法拒絕任何要求
・把自己的個性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
・自己的價值可由任何人任意評價
▶︎ 「討好型人格」會造成什麼影響?
當「討好型人格」成為常態,就容易為了成就他人的快樂而犧牲自己,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喜好,腦海只圍繞在如何讓其他人開心。
根據 WebMD 可知,「討好型人格」會造成以下三種影響:
・過度付出,忘記照顧自己
・過度壓抑,內心充滿鬱悶
・壓力過大,對快樂的休閒活動無感
▶︎ 如何脫離「討好型人格」造成的不適?
根據 Healthline 指出,「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一件壞事,就只是專注於做好,於是忽略掉了自己的基本需求,陷入難以脫離「當個好人」的窘境。
若要脫離「討好型人格」,最為重要的,是先確認自己內心的狀態是否穩定,因為過度的給予,那種消耗,到最後都反噬。
舉例來說,對方根本沒有要自己提供這些,而自己為了讓對方開心,從頭到尾忍耐,並強迫自己付出許多別人根本沒有要求的事物,最後反過來生氣對方,怎麼可以不珍惜自己的付出。
▶︎ 不討好他人的人,仍然是個好人
成為理想的自己,與眾人連結,是人們天生就有的傾向,然而,成為一個好人,需要的並不是無條件的逗他人開心,甚至是壓低自己的等級、忽略自己的需求,去成全別人的人生。每個人都同等重要,他人的喜愛,又怎麼會是貶低自己才能換得呢?
然而,若「討好型人格」的束縛已經根深柢固,即使認知到自己有這些情況,卻還是無法不這麼做,已然成為生活的束縛,就應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協助,將內心的結一個個解開。
我是奶奶!
如果身邊也有朋友因為害怕被討厭,
而正在委屈自己、不敢表達想法,
把這篇貼文分享給他,傳遞溫暖(。・ω・。)ノ♡
✨簡單用心理學,找到潛意識埋藏的真相!✨
———————————————————————
參考來源:WebMD 《What is a People Pleaser》、Healthline 《How to Stop People-Pleasing》(and Still Be Nice)
#心理學 #心理 #情緒 #鬱悶 #接納 #付出 #psychology #emotion #depression
———————————————————————
重要他人 舉例 在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生法寶】
做父母(人)為什麼難?😭
因爲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有時候要這樣,有時候又要那樣。到底什麼時候該怎麼樣?
難啊!
這就是為什麼蒙特梭利醫師強調「觀察」的重要。
來用一個 0-3歲的孩子來舉例說明吧。
我們知道0-3歲的孩子正處於學習語言的敏感期。他就像一塊乾枯的海綿,隨時預備好急速吸收環境裡,屬於自己家庭與文化語言。
於是,許多教養叢書,也包括蒙特梭利理論,都呼籲成人要在這個難能可貴的階段提供孩子豐富的語言環境。怎麼做呢?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 多與孩子說話與閱讀
- 說完話稍微暫停,讓孩子有機會參與與回應
- 放慢語速
- 咬字清楚
- 用成人的詞彙
- 用正確的文法
- 用文雅的語言
- 說完整的句子
這個育兒理論我懂了 ✅
又有理論提醒成人要記得別打斷孩子的專注時刻。情誼上,這是對孩子表達「我尊重你」。育兒上,這是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
OK 這個我也懂了 ✅
可是難題來了....到底我什麼時候該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所以「說 說 說」,什麼時候又該安靜的「保護專注」呢?這就是一開始所提到,不知所措的兩難狀態。🤷🏻♀️
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凡事有疑問,記得先「觀察」就對了!
❓到底要觀察什麼呢?
- 孩子到底要的是什麼 (是內心真正要的)
- 讓他/她無法抗拒/自拔的是什麼
- 他/她最近想一直重複/很在意的是什麼
- 孩子遇到的困難點是什麼
- 他/她真的需要我幫忙的什麼(不是我自己忍不住想出手處理的)
❓很努力觀察但總是看不清又是為什麼?
- 可能忘了要觀察一下我們自己
- 我們心裡在 murmur 什麼
- 引爆我們的點到底是什麼
- 為什麼我就是忍不住要介入
- 到底我要的是什麼
.
.
黃素娟老師在第二堂課,請我們回家練習去看看:
- 我們的需求是什麼
- 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每個人都只是希望滿足自己的需求才採取行動。多多練習觀察別人與自己,才能看到互相的內在需求。看到後,不一定表示我們就能處理,但至少我們有機會能試著滿足。
滿足內在需求是個治本,別卡在標的概念。
.
.
我們只能透過觀察與印證,來幫助自己精進觀察的技巧,讓我們能看清楚或看懂的機率變高。
到底要如何觀察、要觀察什麼、看到了又要做什麼....就是我們需要持續練習的高難度武功!
但別忘了重複練習觀察不是為了養成一個技能。我們是因為想多了解眼前這個重要他人 (也不想一直重複被激怒的輪迴) 才需要這個能力。能做到觀察自己,更是進階版的心靈轉換!
.
.
蒙特梭利的理論從觀察而生,以觀察為練習理論的方法,也將觀察自己與孩子列為成人最重要的工作。
人生難題如此之多,而「觀察」就是萬用的應對法寶,或許也讓繁瑣的打怪人生有些不同的趣味。
困難的人生,自我安慰也是非常重要的。😂
.
.
.
.
#身心靈補給站
#生活中的修行
#蒙特梭利在我家 #montessoriathome
#關係 #relationships
#育兒 #mindfulparenting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Photo by Edi Libedinsky on Unsplash
重要他人 舉例 在 重要他人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心理學和社會學都關註的概念,指在個體社會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 ... ... <看更多>
重要他人 舉例 在 重要他人、參考團體與同儕團體: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人物 的相關結果
參考團體(reference group):社會行為者能夠產生認同並在引導自己的行為和社會態度時加以仿效的實際(或觀念)群體或社會範疇。例如孩子仿效父母的行為, ... ... <看更多>
重要他人 舉例 在 誰是你的「重要他人」? - 天下雜誌 的相關結果
人不能孤獨而活。每個人都需要「重要他人」,可能是父母、夫妻、朋友、手足、老師或是愛人,是對一個人的生活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