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樓空間的迴廊,到底當年台中詩社的詩人、仕紳們在這裡做什麼呢?外面還有露台空間可以看見台中車站、怡園。
1936年,農曆9月9日重陽節。當時在台中後火車站舉辦了一場吟詩大會「天外天上作九日」。各詩社來到台中,齊聚一堂共24人。因此留下了當天以此為題名的作品數首。
我們來窺看詩人張麗俊當天的生活。#太有閒情逸致了
12:00 搭乘火車到台中,中午吃便當
14:00 到怡園(新時代購物中心)作客。傍晚在天外天劇場三樓欣賞台中車站、街道與遠方景色。
20:00 詩詞比賽交卷。晚宴回到怡園,席開三桌。
21:00 玩正音。
23:00 公布佳作齊唱詩
02:00 夜宿怡園
我們再來看看曾任櫟社社長的傅錫祺寫了什麼作品:
天外天社友吳君子瑜經營之舞臺也,重九日會櫟社大冶吟社東塾吟社諸友於三層樓上。
文人心以好奇傳,星想摘來雲想穿。
遺世何妨出天半,登高不必限山巔。
樓頭刻意論聲調,足下酣歌雜管絃。
回首題糕燕市日,一亭低小笑陶然。
賞析/Chark:
自古以來,文人總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相當新奇而倍感興趣,無論是摘下那遙不可及的星辰,還是突破那輕柔飄逸的白雲,總能找出一些樂趣彼此交流會晤。
文人若想忘卻俗世,不必像隱居之士多個大半輩子,一時半日也能遺世而獨立;若想登高也不必要以山稜顛簸來突顯登高的勝狀。因為,真正的閒情逸致是不需要刻意營造的。
今日恰逢九月九日重九節,來到這天外天劇場,樓上的我們彼此吟詩作對,順便享受樓下飽含酒氣的歌聲搭配清幽的曲調,就可當稱得上是個文人吧。
回想當年重九,吾等在燕京(北京)的時候,大家不也歡聚在陶然亭上飲酒作詩嗎?
說明:
傅錫祺(1872-1946),台中潭子人,曾任台灣日日新報主編,在台中幫忙林幼春之永昌商行經營煤油批發,後來任潭子庄長,擔任櫟社社長期間,對詩社貢獻極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現代人重陽節登高祭祖,習俗起源自古有多個說法,成就了不少以此為據的詩詞歌賦。最為人熟悉的,也許是是南朝梁時期,史學兼文學家吳均的著作《續齊諧記》,即是桓景於九月九日帶家人登山,飲菊花酒避難的故事。 ...
重陽詩詞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22/365
👦重陽節繪本共讀👦
今天是農曆9月9
也就是中國傳統重陽節
自古詩人在重陽節之日
創作了許多感人詩詞
而現代繪本也有不少關懷年長的作品
讓人了解
真情,乃是最動人的詩篇
無論中西、不論古今
孩子與長輩之間的情感是天性
彼此間累積的情感都是人生中珍貴的回憶
透過重陽節系列繪本
讓孩子明白如何與長輩相處
與長輩內心的真摯情感與生活經驗
以及內心深處的遺憾與彌補
透過繪本
讓孩子對於重陽節有更深刻的認識❤️
📚重陽節主題繪本📚
1️⃣《重陽節》
2️⃣《爺爺的手帕》
3️⃣《先左腳,再幼腳》
4️⃣《奶奶的城市》
5️⃣《如何當奶奶的保姆》
6️⃣《如何當爺爺的保姆》
7️⃣《外婆萬歲》
8️⃣《凶巴巴的貝太太為什麼變和氣了?》
1️⃣《重陽節》
從故事中讓孩子認識
👉菊花:在重陽節綻放
秋天時其他花朵都經不起寒冷
只有菊花綻放枝頭
所以大家特別喜歡在重陽節出外賞菊
👉茱萸:一串紅豔的果實
在重陽節戴上茱萸可以避邪
👉重陽節避邪的故事:
以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將瘟神送上西天
👉重陽節習俗:
1、登高望遠,期盼家人可以早日團聚
2、在重陽節當日飲菊花酒可以長壽
👉情景交織的語句:
夕陽下,滿山菊花暗香浮動,滿地黃葉,涼意襲人,讓人格外心曠神怡。
阿公和叔公紅光滿面,老淚縱橫,同聲吟唱: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不少人。
今年的重陽節,沒有思念,只有團圓和祝福。
《重陽節》藉由故事與精美的繪圖
將重陽節的習俗故事、詩詞
以及節日的內涵與真情
以優雅的文字與濃厚的情感
清楚的表達出來
是一套值得收藏的傳統節日系列繪本
2️⃣《爺爺的手帕》
面對與爺爺的生死離別
喬伊以自己的方式來緬懷過去
與自己深愛的爺爺告別
眼見爺爺躺在棺材裡
被人用沙子掩埋起來
對一個年幼的孩子是多麼殘酷的畫面
那他卻用自己的方式
想起不久前
他和爺爺才去海邊
輪流把對方埋在沙堆底下
之後爺爺站起來
抖掉身上的沙子
去買冰淇淋給兩個人吃
他雖然知道這次埋在沙子底下的爺爺
再也無法站起來
買冰淇淋給他吃了
但他用字典的方式告別摯愛的爺爺
淚流滿面滿面卻也笑了
因為他知道他永遠不會忘記爺爺
因為他知道就算爺爺在遙遠天邊的海上
那艘海盜船越駛越遠
永遠帶走了爺爺
感覺帶不走爺爺的聲音:
「喬伊,你是英雄!」❤️
3️⃣《先左腳,再右腳》
描寫祖孫倆真摯情感的最佳繪本❤️
故事敘述爺爺巴柏陪伴小巴比的成長過程
以及在巴柏歷經重病後
小巴比細心呵護爺爺復健的過程
在故事中
祖孫倆在日常生活中累積許多情感與默契
無論是小巴比不會講話的嬰孩時期
抑或是巴柏爺爺在生病後失去語言表達能力
兩人都能靠著彼此的默契和情感感應而知悉對方的想法
可見祖孫之情的濃度
已遠超越語言形式的隔閡
是本真情流露
非常值得收藏與分享的繪本🎀
4️⃣《奶奶的城市》
這是本簡單又溫馨的繪本❤️
故事住在郊區的小男孩來拜訪住在都市的奶奶
但小男孩不愛吵鬧的車輛
不愛行乞的流浪漢與奇怪的塗鴨
夜晚發出轟隆巨響的火車
也讓小男孩難以入眠
奶奶知道小孫子看到的景象
給予城市太多負面的印象
於是徹夜織出一條紅色披巾
讓小男孩披著紅披巾一同去發現城市
這天
城市依舊忙碌
但人們卻是忙於自己鍾愛的休閒活動
城市依舊吵鬧
但卻是街頭藝人的即興演出
城市依然有流浪漢
但奶奶的蝴蝶餅卻讓小男孩感到溫暖
城市還有許多特色鮮明、令人佇足之處
透過奶奶的分享後
小男孩發現城市才是適合奶奶的住所
雖然很忙很吵
但小男孩把奶奶送給他的紅色披巾圍在奶奶的身上
希望紅圍巾也能讓住在城市的奶奶勇敢❤️
雖然是個文字簡短
卻讓人忍不住一再翻閱的小品
從小男孩的獨白與奶奶的舉動
可以感受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情誼
以及兩人眼中的城市
是多麼截然不同的世界啊
5️⃣《如何當奶奶的保姆》
以主客易位的手法表達祖孫間的相處情形
#將主導權還給孩子
#你將會看到不一樣的他
從敲響奶奶家門的那一刻起
許多想法就在小女孩腦中萌生
她的想法不是天馬行空
而是經過「對象」篩選的想法
針對年長的奶奶
她必須顧及奶奶的體力、能力與情感
再搭配上小女孩的精力與創意
讓祖孫之間產生更多雙向情感的交流
#陪奶奶滑下起起伏伏或彎彎曲曲的溜滑梯
#提醒奶奶盪鞦韆的技巧
#陪奶奶唱歌玩扮家家酒
#用緞帶蝴蝶結貼紙好好裝扮奶奶
#用彩色糖粒給奶奶一份創意料理🤣
最後還教奶奶「我愛你」的手語
因為她知道奶奶不輕易在眾人面前表達情感
是個相當感人又有趣的繪本❤️
6️⃣《如何當爺爺的保姆》
延續《如何當奶奶的保姆》的敘述手法
以主客易位的手法表達祖孫間的相處情形
將主導權還給孩子
讓孩子在兼顧自身與長者各方面考量下
在祖孫之間激發更多情感火花
相較《如何當奶奶的保姆》祖母和孫女之間的故事
這本書的祖父與孫子之間的互動更加有趣具有張力
#天氣冷時把爺爺裹得緊緊的
#出太陽時在爺爺的頭頂擠上整坨防曬乳液
故事中的小男孩也貼心的彩衣娛親
攪盡腦汁只為逗爺爺開心❤️
離別前夕趁爺爺小憩空檔
將自己與爺爺之間相處的點滴畫下來
在離別時留給爺爺當作紀念
真情流露盡顯其間❤️
7️⃣《外婆萬歲》
這本具有濃厚俄羅斯風格的繪本
紀錄作者外婆帶著三個幼女
自俄羅斯遠度到美國生活的故事
對英文完全不懂的外婆
在異鄉仍能保持樂觀與熱情
「我聽到她在窗外一邊哼著俄羅斯的調子,一邊抖開洗好的衣服,用衣夾把衣服晾起來。」
「外婆的內褲排排隊,大得像帳棚,鮮豔得像國慶日的煙火。」
#單純樂天的個性也感染住在同棟的鄰居們
外婆舉辦了一場「不送禮物的生日晚宴」
邀請鄰居們一起參與
外婆在生日派對前一週
精心為每位鄰居準備最喜愛的餐點
而「不送禮物」的活動也讓外婆得到更具體的回饋
理髮師為外婆梳了一個像極俄國女王的髮型
瑪莉為外婆唱了一整首俄文情歌
明斯基先生和愛跳舞的外婆來了一支華爾滋
媽媽在行李箱裡翻出一張母女遠度重洋來到美國的泛黃照片
作者則是教導外婆一首慶生的美國詩
這樣的人生經歷必有許多困處
#但我們看到的不是個怨天尤人的軀殼
#而是散發熱度芬芳的靈魂
正如作者在故事前寫道:
獻給外婆---她為我開啟了宇宙
8️⃣《凶巴巴的貝太太為什麼變和氣了?》
這是講述貝太太在幼年時期的受創經驗與療癒的過程
幼年時期的貝太太個子非常矮小
其他孩子總喜歡捉弄她:
👉未詢問過她就把玩具搶走
👉本來一起玩,後來她們自己就跑走了而未告知
#創傷的由來來自無處宣洩
貝太太回家後很想將事情告訴媽媽
媽媽卻說:
快點去洗手,洗好手後來這裡乖乖坐好
吃東西的時候不准說話
#我們是否也曾經這樣
#不經意的忽略孩子內心的情感
#解鈴人還需繫鈴人
有天凶巴巴的貝太太來到她最討厭的兒童遊戲區打毛線
忽然,貝太太看到了很熟悉的場景
有個小女孩被霸凌
但她的媽媽什麼都沒做
只把小女孩拎走
「過了好久,貝太太還是繼續坐在那裡
她的眼睛裡充滿淚水。」
「那一夜,貝太太一直想著小女孩。」
#陪伴的過程也是自我療癒
自此後貝太太不再兇神惡目的瞪著小孩
她每日到兒童遊戲場陪那個被霸凌的小女孩堆沙堡、捉迷藏、玩扮家家酒
「陽光普照,今天天氣真好」
「我要快點去兒童遊戲場
我們說好要玩捉迷藏呢!」
貝太太覺得自己就像是個快樂的小女孩❤️
在這本繪本中
也提醒自己不應該忽略孩子的點滴情緒
透過重陽節繪本
喚醒孩子對祖孫情感更深刻的了解
從繪本中不只閱讀到別人的故事
更是學習生命教育的過程❤️
#4y6m繪本共讀
重陽詩詞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班是十點,基本上這是個大家已經在公司吃完早餐的時間;所以想當然耳的是 : 這個時間點,家裡就剩我跟兩條狗了。
此時我腦中飄出兩行章句是李密在《陳情表》裡的經典文句 :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某個角度來說,我的景況是"外有攔路睡覺阿熊,內有叫門五斤之狗;嗷嗷待哺、犬牙相咬")
給不知道的人 : 阿熊是牠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45883732301475:0
我想,對很多人來說這個行為挺莫名其妙的。
沒事就念詩句,有病?
-----------------------------
很多人常常拿"出社會用不到"來當作學業端怠惰的理由;善意一點的解讀,則是因此失去學習目標與樂趣(因為不知道可以學來做什麼)
只是從這一點擴大來解釋,如果某人就是個獨生子,他的爸媽也是獨生子女;那基本上,小學一年級的社會課本(現在還有這種東西嗎?)裡教的"對親屬的稱呼"基本上大多用不到。
還有,其實養蠶寶寶、用放大鏡觀察聚焦,還有數學課使用繪圖工具等大部分課程都是用不到的廢課程。
那基本上義務教育裡面只要上一點國語課(非國文課)學會認字,數學課會加減乘除九九乘法,自然課知道手濕濕的不要摸插座,社會課也只要知道你爸媽的爸媽要叫爺爺奶奶,會分辨阿姨姑姑、叔伯舅的稱謂,就可以學成返家,展開波瀾壯闊的一生了。
是這樣嗎?
------------------------------
基本上,我認為任何教育的設計除了"實用"功能,還有啟發與奠基的功能。
啟發可以是我們對學門學科的興趣;奠基則是我們對這些學門學科將來再發展的基礎。
若是要對此兩者舉例,那我們可以說前者是藉由科學的觀察與驗證,來啟發將來對數理科的認識與求知;後者則是當你當真想以興趣再更進一步的走進理化科的進階時,你的能力是否能理解進階課程並依序由淺入深。
從這點往回看,如果某人自稱自己"從小就不愛念書,因為從小就覺得學這個沒用",那他就只是一個從小就不求上進,而把小聰明拿來為自己找藉口的...............(不評論了)
而不從實用方面來看,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可以是很有趣的。
所以我們會看到某些音樂學院的學生抱怨自己練樂器練的有多累,但卻有工人在結束一天辛苦工作後,還回家自學小提琴或吉他,最後拉的有板有眼、能出職人之右的程度。
我那個初中沒念完的外公,在日治時代給日本人當蔗農,之後也幹了一輩子的農人,雖然他絕口不提228事件,也會小聲抱怨當年日本人治台的苛刻;但他不僅是全庄最強的中式象棋手,其生前最後的日子裡手上拿著念得津津有味的那本書叫做《論語》。
所以如果某個人告訴我讀書無用,其實我也會覺得他當年應該在唸完小學後,就出來創業開個X海精密之類的股王公司(之後念的書都是多餘的、浪費時間的,這樣了不起的人念什麼一元二次方?背什麼元素週期表?)
別忘了,我們今天之所以能有獨立思考、批判能力與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是源自於教育(且大部分都是從學校而來),然後那些人在運用這些能力夸夸其談的說教育無用?
------------------------------
在早年學校的教育裡面,總是將教育目標明確的定位在"五育"(德智體群美)並把"五育並進"當作努力目標。
最後有沒有達成,那是個人的造化;但從這裡來看,則教育裡面希望教導的是品德陶冶、智慧思考、體能訓練、群體倫理(生活)與美學鑑賞(創造)五方面。
由此看來,我們的教育對很多人來說大體上是失敗的;因為他們會因為自己的工作不順,來認為教育失效。
但找不到好工作(就是薪酬多的工作),就表示教育無效或失能嗎?
-----------------------------
除了大學之外(因為真的太愛歷史了,想盡辦法繞了一大圈以私立高職的背景插大念歷史),我在任何一個階段的成績都沒好過。
但我從沒認為讀書耽誤了我什麼,我反而認為讀書雖然沒讓我以學歷來找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卻給我很多有趣的人生體驗。
國小的時候,當我的同學在玩四驅車,追逐新的任天堂與超級任天堂的新遊戲時,(窮到無法予取予求的)我正在跟我哥哥弟弟比賽誰能夠背出《水滸傳》108好漢的宿命星、渾號與名字(例如天雄星.豹子頭.林沖),又或是《三國演義》中,人物的籍貫、姓名與字號(例如 周瑜 字公瑾,這讓我在意外轉到《軍師聯盟》或是清宮劇時,能從人物的字或暱稱來得知畫面中人是誰)
我也曾經在念《射鵰英雄傳》時,讀到黃蓉見陸乘風時解析畫上所提的《小重山》,頓感詞中"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切合當時(中二病)的心情寫照,而去把這闕詞連抄帶默的背了起來,然後至今三不五時還會整首背來低吟玩味一番。
至少,當我早上面對兩條狗對我甩尾巴的時候,沒覺得空虛孤獨寂寞冷;反而應景的想到《陳情表》的句子;重陽節時,我想到的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初一十五夜歸時,我看著月亮想到"對影成三人"。
對我來說我的成長經歷不在台灣人理想典型的軌道裡(讀好書,然後做醫生律師或老闆),但我的成長經歷中,對種種詩詞文章的玩味的而確之的豐富充實了心靈與生活。
(所以我去廟裡最愛看的是對聯,我可以對著一幅好對聯看上十分鐘)
就像是有人或許喜歡玩玩數獨、算算中高等數學題;又或是拿起科學普及書就能念上一天,念的津津有味(而他的職業跟科學完全無關);又或是某人可以在工作閒暇之餘去看看展覽、聽聽戲曲,這些都是教育帶來的啟發與人生樂趣,這也都跟職業與收入無關的嗜好跟興趣。
而這種嗜好的建立,憑藉的正是教育的薰陶,所以別再說"讀書上學沒用了",因為問題不是學校或教育體系,問題可能是出在說出這話的人身上。
PS:照片是我外公生前一段錄影的截圖,他的教育程度不高,但從不說髒話也沒聽過他出惡言。當時我正在對他做家訪與口述歷史的記述。本來在專心看書的他,被我問及"你在看什麼書"的當下,拿起書本對我展示書名,那是一本《論語校注》。
.
.
.
.
====
#別說什麼比爾蓋茲跟一堆偉人大學都沒畢業
#台灣一堆人也沒畢業_但他們成就了什麼?
#想我的每月薪資大概不比人多
#但我的生活樂趣肯定不比人少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
重陽詩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現代人重陽節登高祭祖,習俗起源自古有多個說法,成就了不少以此為據的詩詞歌賦。最為人熟悉的,也許是是南朝梁時期,史學兼文學家吳均的著作《續齊諧記》,即是桓景於九月九日帶家人登山,飲菊花酒避難的故事。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重陽詩詞 在 聯經出版- 🍀 詩詞與節日│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的推薦與評價
詩詞 與節日│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唐. ... <看更多>
重陽詩詞 在 今又重陽。七首經典重陽詩詞情意濃!百讀不厭-致遠書香 的推薦與評價
... 重陽 的 詩詞 。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n2vuFQEIaplHTcCknecPA/join 致遠書香- 詩詞 合集推薦: 李煜一首絕命詞《虞美人·春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