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人在 LINE 問說看不懂加密貨幣:「股票有數字可以估值,幣的底就不知道怎麼了解它了,真的不知道怎麼下手⋯⋯」
但其實幣圈的資訊反而更多,只是多數人不會解讀而已。各個幣的官網,推特,創辦人團隊,太多資訊了。區塊鏈是建構在網路上的新型生態,甚至不少項目都有把程式碼開源(opensource),智能合約地址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裡面可以解讀到更多資訊的。
如果你是拿股票上的估值方法來看,完全看不懂超正常,因為表面上這是兩種不同世界觀跟打法,就像你把惡魔果實拿到火影忍者世界中一樣。但在本質上,無論是幣圈或股票市場都是一樣的邏輯,就像海賊王跟火影背後都遵守同一套王道劇情邏輯。
很多人看不懂、不曉得所謂的「幣圈」是怎麼一回事,那是因為他們執意用某些思維角度來看。但區塊鏈是新東西,要用新腦袋來理解才行。
舉例來說,說加密貨幣因為看不到財報、看不到資產負債表,就說沒數字無法估值無法理解,這就是拿舊腦袋來看東西。新腦袋看東西是怎麼樣的?你會去看加密貨幣上智能合約錢包、看資金動向、看交易所上的交易量、看白皮書、看團隊組成、看公司官方 Twitter、看 Github 上的程式碼......其實加密貨幣項目呈現出來的資訊,某方面來說比傳統公司來得更多、更公開透明。缺點是
門檻也較高,需要學習更多東西才行。
在解讀加密貨幣的項目時,其實可以試著用接近傳統金融孵化器、私募VC、風險投資機構的思維來思考。試想一下,一般新創團隊還拿不出任何財報,沒有數字,那麼照某些傳統投資人的邏輯,是不是就不用估值不用投資了?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別人做不到。
在私募機構的眼中,會針對新創公司提交的商業報告書、分析市場大小、產業趨勢、未來性、團隊組成、時程規劃表......這些不可量化的因子,最後決定要不要投資。要知道,這些資訊新創企業往往不會公開出來給一般大眾知道,除非 IPO 上市的那一天。
但幣圈就不是這樣了:白皮書、團隊組成、項目開發規劃時程、Github 程式碼、智能合約地址、金流、公鏈礦工數量、算力資訊.....在項目方公開服務的那一天,其實都很願意把資訊公開透明出來,讓這個市場上的參與者安心。
理由很簡單,因為在區塊鏈的生態中,每個投資人都能直接主動參與一級市場(股票是屬於二級市場),都能成為某個項目方的初期投資人,而這在傳統金融中是只有少數私募大型機構才能辦得到,一般投資人只能接觸到二級資訊而已。
所以當有人說:「幣圈的資訊更少」,其實只是他看不懂。因為客觀說起來,其實股票市場的資訊才是更少的那一方。
所謂的投資,英文叫 invest,in vest,本質上就是把自己 in 進去這套背心(vest)裡,就是我們常說的『入坑』。
以股票為例,對我來說買入一間公司的股份,背後本質是信任經營公司的那群人,同時看到企業成長的未來性,因此希望他們未來做得越來越好、營運越來越好,然後把超額報酬反饋給我——把錢投下去,便等同於穿上這家企業的背心的感覺。
相同的概念,一通百通,幣圈跟股市很多東西都能串起來。
新時代,新東西,新腦袋。
大多數人都很羨慕那些私募風投,認為他們能早期買到一些企業的股份很不公平,為什麼自己身為散戶投資人只能等上市後的股票二級市場?但老實說,今天如果你參與初投的機會,你真的有能力去做未來估值、承受新創創業失敗的風險,然後直接買下新創公司的早期股份嗎?
加密貨幣圈是一樣的狀況。
因此今天如果你真的想理解加密貨幣每一款幣、每一個項目的價值到底該怎麼看,我會建議可以轉換一下思維,想一想平常私募、風投、孵化器都在怎麼評估一個什麼都還沒做起來的新創團隊?
換位思考一下。
再以類似的角度來看幣圈中的每一款幣、每一個項目方。
你會漸漸發現,好像似乎有點懂了。
不容易,這件事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培養起來的,但只要能辦到這件事,其實在投資路上你將會更上一層樓!
因此我非常鼓勵,可以試著朝這樣的目標前進學習,培養自己的新腦袋,也是新時代需要的思維。甚至可以的話,讓自己去具備 #雙重圈籍 ——同時具備股票和加密貨幣的投資知識和經驗。
以現況來說,傳統金融和幣圈依然水火不溶——傳統金融投資人到現在還是看不太懂幣圈在幹嘛,總覺得那都是洗錢詐騙的東西;幣圈的投資人也瞧不起股市,一日幣圈股市一年,總覺得那都過時的東西賺太慢啦!
但這個狀況其實挺白癡的,有點在作繭自縛,扼殺自己的投資彈性和技術。就好比過去大家在股票上吵成長投資、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瘋狗流......哪個比較好一樣。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新腦袋
-
【雷司紀 Linktree 免費資源大全】
https://linktr.ee/raysky.investment
「量化智能交易詐騙」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Fintech 金融科技趨勢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問卦] 量化交易與量化貨幣政策是不是都是詐騙-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量化交易詐騙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金泰資產與宏達資本及張凱文+量化交易是詐騙集團(第27頁 ...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量化交易詐騙ptt的推薦與評價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請益股票聊到量化交易??詐騙?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Mt4/Mt5 量化交易員- 好噁心哦竟然有詐騙集團偷我的圖開了 ...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量化交易詐騙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量化交易詐騙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量化交易詐騙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問卦] 量化交易與量化貨幣政策是不是都是詐騙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情報] 耀耀投顧、乾坤飆股都是詐騙 的評價
- 關於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台灣Youtuber道歉潮!奎丁爆料T-Set跑路: 很多網紅似明知 ... 的評價
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Fintech 金融科技趨勢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外匯投資app詐騙鉅額資金
#波浪智投 背後登記的是「廣東達芬奇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上線後宣稱採用AI智能分析,結合EA量化交易技術,提供跟投交易和自動託管服務。
不少用戶下載app後,發現投報率極高,也有許多分析師留言分析趨勢,跟客戶進行互動,加上優惠活動與官網有各項獲獎實績,讓用戶大撒錢投入。
該app在去年10月時,突然整個斷線,實體公司也都消失無蹤,捲款上億美元,全球上千名受害者包括菜籃族、剛退伍的年輕人,甚至還有金融專業人士。
🧐這不就是標準的養套殺嗎?
高報酬的重複套路總有人學不乖
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過去的經驗似乎顯示新科技、新發明即便會讓少部分的人失業,但整體人類福祉將提升,會有更多相應的工作會出現,畢竟汽車是如此,網路也是如此,AI 應該也會如此吧?
但『通往地獄之路是由善意所鋪成』,汽車、網路的出現讓人類經濟活動更頻繁、更密集,但全人類的福祉真的有增加嗎?會不會這是讓貧富差距變得更大的最致命一擊?
【工資降到6000人民幣,北漂離京,他們是第一批被AI乾掉的金融民工】一位信審員,一天可以申五十筆貸款。我們投資的用錢寶的人工智能,一天可以審幾十萬筆貸款,而且不要工資,只花電費,一天工作24小時,一年工作365天,沒有情緒,壞賬率更低。建議下崗的信審員不要再從事基於數字最客觀判斷的工作,轉型不會被AI取代的工作(如服務業)。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本財經(yibencaijing),作者戈森
信審員,曾有一段輝煌歷史。
在銀行時代,他們是核心職位,站在金錢的刀尖,掌握著放款的決策大權。而如今,風控進入「數據驅動」時代,信審員成了一個「雞肋」的職位。
面對即將被拋棄的命運,他們站在時代的岔口中,左右躊躇,難以邁步。他們有即將退場的自覺,卻難以掩蓋被遺棄的淒冷與糾結。
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取代人,時代滾滾向前,無人可擋,所有遲疑躊躇之人,都被殘忍地碾壓在車輪之下…
一、黃金時代
在金融領域,他們是第一波被驅趕到懸崖邊的人。
而驅趕他們的,是人工智能。
「我要離開這個崗位,離開北京」,信審員包小新語調低沈,盡是迷茫和落寞。
他必須得離開,他無處可逃。
而在銀行時代,信審員曾經享受過風光無限,時代將他們安放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被授予了勳章。
當時所有人申請貸款填寫的資料,都會匯總到信審員手中——他們通過各種手段,來權衡這筆貸款,是放還是不放。
也就是說,他們掌握了 「生殺大權」。
「信審員,是一個體面的工作」,曾經在銀行當過信審員的姚金珉稱,很多都是大學名校畢業生,才能進入銀行擔當這個職位。
2011年到2015年,是一個猛衝的年代。但凡有些商業想法的人,都氣粗壯膽地做起了買賣,借貸需求旺盛。
此時,金融潮水開閘,各地線下小貸公司林立,從事線下借貸的信貸員,迎來黃金時代。
2014年開春,90後的包小新,開始了他的北漂生涯。他進入一家小貸公司,成了一名 「全能」 信貸員。
「進入金融行業,信審無疑是最好的一個途徑,不需要太多金融學歷,只要你有闖勁,敢學習,就能幹」,包小新稱。
包小新的公司以經營類貸款為主,只要客戶有線下門店,經營超過一年,就能辦理最低2萬,最高15萬的貸款。
那時的風控極為原始,沒有信審系統。借款人先到公司填寫申請資料,第二天信審員再去店面上訪。
簽合同的時候,包小新把借款人的手機拿過來,隨機抽取幾個聯繫人電話。
信息會裝在一個信封里,封定起來,按期還款結束後,再原封不動的歸還借款人。
一旦借款人逾期,信封就被打開,會聯繫這些人進行催收。
在銀行和線下門店借款中,信審員是具有 「戰略核心」 地位,他們是 「反欺詐」 的主要骨幹。
在上門面訪的階段,包小新能連續和對方侃兩個小時,「你需要問他店的經營情況,什麼時候開的,開多久了,店員幾人,通過電費單,一天的流水,各種蛛絲馬跡,判斷他是不是一個有誠信的人」。
而面訪中,各種紛繁複雜的細節,都會 「洩露天機」。
一次,有個自稱賣豬肉的老闆來申請貸款。對方將他關在一個豬肉的大庫房裡,一片漆黑。
可 「老闆」 摸索半天,卻找不到開關。
「我心裡大概就明白,他不是老闆」,包小新判斷。
「因為掌握生殺大權,很多借款人都會給信貸員塞紅包,希望放他們一馬」,姚金珉稱。
那個年代,他們是風光無限的。
二、地位下沈
在借貸的黃金時代,除了線下借款的興起,線上的網貸平台,也遍地開花。
一批勇敢的精英爬上時代快車,認定日夜兼程的前方,定有奇跡發生。
2015年,網貸平台增長異常驚人,根據網貸之家數據,這一年,平台總量達到3769家。
此時,很多線下借貸的信審員,被挖到互聯網平台。包小新也從小貸公司離職,加入了網貸行業。
新辦公樓在北京最繁華的CBD,人人西裝革履,手捧咖啡,那一瞬間,他終於感覺找到了金融從業者的光鮮。
但很快他就發現,所謂的光鮮,只是「虛有其表」。在線上,信審人員的工作和重要性被大大壓縮。
線下借貸,金額高,單筆審核必須拼盡全力,覈實真偽;而線上的貸款,多為小額,根本沒有時間去每單細細審核——從成本考慮,也不需要。
他們必須,快,快,快。
在旺季,一個信審員一天需要審50單左右,一個小時需要審核4—5單,平均下來一單最多15分鐘。
為了保證這15分鐘的信審進度條流暢跑完,包小新精確計算過:查看客戶資料2分鐘,給客戶打電話2分鐘,第三方聯繫人打電話2分鐘,上網查客戶徵信5分鐘,填寫審批意見2分鐘。
15分鐘搞定,完美。
此時,大部分的信審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電話審核,行話叫「電核」。
有時候除了聯繫借款人本人外,還會聯繫他留下的「聯繫人」,來進行交叉驗證。
對於信審員來說,就如一段「奇幻之旅」。
「你可以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人」,有的人永遠說自己沒空,電話那頭卻是麻將牌被搓得噼里啪啦;有人質疑是詐騙,揚言要報警;有的說著一口方言,不知所云……
而這個過程,也確實還有幾許門道。
姚金珉所在的銀行,也開始做一些線上業務,他也加入了電核部門。
他們總結得出,雖然沒有面審那樣細節滿地,但也可以從電話中捕捉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資料顯示是一個大老闆,電話那頭卻傳來公交站到站的聲音;有時候還能聽到「嘩啦嘩啦」翻資料的聲音,「偽造的信息太多,記不住,就會翻開資料來看」。有時候對方回答不上了,存疑,回答得太流利,也存疑,「像背書一樣,都是準備好的答案」。
剛加入信貸行業的可可,也摸出了一些門道,一般他把電核分5項步驟,完成一項,打一個勾。
第一覈實客戶信息,第二覈實使用的產品,第三問詢客戶還款方式,第四還款能力的評估,第五提醒客戶按時還款。
一通電話下來,最少也要5分鐘。
電話那頭的人,可可一個也不認識,在心裡,他畫出他們的肖像,熟悉他們的生活規律。
姓名,工作,上班地點,單身還是結婚……
可可試圖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出點樂趣來。
他還不知道,這個職業最大危機,已悄然而來。他們即將被一點點蠶食、瓜分,成為最微小的螺絲釘…
三、螺絲釘
突然間,時代變了,風勢變了。
2016年,現金貸和消費金融崛起,所有線上平台,開始了「搶客大戰」。
包小新悲傷地發現,在急速衝量的過程中,信審員成為最 「低等而廉價」 的勞動力,「純體力勞動,每天看資料,打電話,毫無技術含量。」
他的工作,無窮無盡,停不下來。
公司實行三班倒,早班從早8點到晚6點,中班10點到晚8點,晚班則是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且週末只能休息一天。
最忙的時候,他一天要審核100個單子,長期下來,他犯上了嚴重的職業病:視力下降,腰酸背痛。
「一到高峰期,單子直接塞給你,審不完不能回家」,包小新覺得,互聯網金融在急速奔跑,所有的都在催你,「客戶催著放款,主管催著業績」。
所有人都累趴下,審不動的時候,「經理實行獎勵政策,審最多的第一名獎勵5千,第二名三千,有些人為了錢命都拼了」。
而此時,大多數的信貸員,只能填寫「推薦意見」,連決定權都喪失殆盡。
信審人員,突然成為流水線中最底層一環,他們只是低廉的勞動力,重復著機械的工作,無休止的加班…
人力的速度,怎麼可能拼得過機器?
為了確保每天的放款量,很多公司開始引入貸前自動化審批系統。
此時已成為信審主管的可可,感覺自己陷入了尷尬位置。
他的周邊,一個個新的部門建立起來——建模組、反欺詐部、數據部等等,風控被拆分成7個部門。
但他很快發現原來的經驗不夠用了,風控,開始被很多「高大上」的詞來包裹。
第三方徵信數據、爬蟲軟件、白名單、黑名單、設備指紋,各種新鮮名詞,可可從未聽聞。
一時間,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化風控等等概念,似乎才是真正在做風控的標配。
「有人聲稱懂大數據,張口就要50萬年薪,公司甚至不惜百萬年薪,去引進國外的風控人才」,可可看看自己剛剛過萬的年薪,有點不知所措。
以前人工審一天不過50單,現在機器審核量超過一萬單,在線上的高頻交易中,人,幾乎玩敗。
就連線下借貸平台,也開始漸漸用機器取代人工。
「我們的信審人力,在逐漸減少,最多的時候100多人,現在只有60人左右,未來他們將轉型」,捷越聯合授信評審副總監李強稱。
「目前市場上用於自動化審核的額度相對較小,一般在一萬以下額度,是自動審核,一到三萬之間,是人工加機器,3萬以上,還沒有辦法做的完全自動化審核」,李強稱。捷越聯合還是以線下5萬—10萬的貸款為主,因此才保留著部分信審人員。
當機器足夠強大,能大額放款之後,信審人員是否將完全被歷史淘汰?
已經成為螺絲釘的他們,驚恐地發現,甚至這顆螺絲釘都不在需要了……
四、何去何從
從掌握生殺大權的核心員工,到邊緣廉價勞動力,再到如今的可有可無,信貸從業者們,發覺轟隆隆向前的時代列車,已經衝到了他們眼前。
在可可看來,技術在不斷迭代,他將其分為4個時代:大數據1.0時代,有app,信審系統,客戶省去了上門時間,不用排著隊等待填寫表格;
2.0開始引進徵信系統;到了3.0接了徵信,有了建模、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到了4.0,則是完全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
而眼下,無疑正從3.0向4.0過渡。
因為徵信系統的缺失,人工智能的不健全,這個過渡階段,仍有20%—30%的灰色地帶,需要人工審核——這無疑是信審員的最後稻草。
但有不少專家斷言,這個留個人工信審員的時間,不過5—10年。
「未來信審會越來越少」,捷越聯合授信評審副總監李強稱,未來,所謂的人力,只會用對風控系統的建立、監督、維護上,所有的決策,都將「自動化」。
「我們裁掉了信貸人員,實現了完全的審核線上化」,某知名平台的CRO稱,他們完全用機器,取代了人。
「我們用數據和科技去進行驅動,完全解決了人工審批主觀性、效率低等弊端」,該CRO稱。
就連包小新的主管,都偷偷告訴他,讓他趕緊學點新東西,「信審自動化,肯定是大勢所趨」。
時代真的要拋棄他們了嗎?
幾乎所有的信息都在透露,一個肯定的答案。
擺在所有信貸從業者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主動轉型,要麼被動淘汰。
可可無疑選擇了第一種。
他自學了一些風控知識,也參加了一些基礎的風控課程。目前,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負責初級的策略模型和數據分析。
「一步步來吧,既然時間給出了發展的軌跡,我們只能跟著時間往前爬」,可可說。
而包小新,卻沒有從絕望和不忿中走出,他心灰意冷,承受著現實的無情鞭撻和冷落。
「我要離開這個崗位,離開北京」,他決定離開北京,也離開拋棄他的信貸行業。
時間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
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
面對轟隆隆的時代列車,要麼拼了命、放棄所有也要爬上去,要麼成為時代的祭品……
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量化交易詐騙 的推薦與評價
量化交易 是詐騙?? 怎樣的量化交易最安全怎樣預防量化交易RUG 量化交易可以賺多少量化交易是用什麼交易策略| 幣多多量化交易| 币多多合约量化智能. 小礦工挖挖礦•12K ... ... <看更多>
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金泰資產與宏達資本及張凱文+量化交易是詐騙集團(第27頁 ... 的推薦與評價
詐騙 通緝犯洪天峰以穩定獲利量化交易量化智能交易正在詐騙台灣善良股民。台灣人民千萬不要入金至「人頭戶」。請洪天峰去自首,已經有人為你輕生了。入金者請速報警,並 ... ... <看更多>
量化智能交易詐騙 在 [問卦] 量化交易與量化貨幣政策是不是都是詐騙-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