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與死者,全然無動於衷
-
#達米恩赫斯特的藝術作品 #鯊魚 #專欄
-
1992年,此時倫敦的薩奇美術館正舉辦著青年藝術家節的作品,其中所展示的一個裝置藝術,隨即引起了眾多觀眾群的哄動。
在一個玻璃櫃中,竟然有一條長4.2公尺,被切成三等份的鼬鯊,浸泡在被水稀釋的甲醛溶液裡。
這個前所未見的作品名為《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是英國藝術家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並直面帶給觀眾「死亡」的震撼,除了令觀眾開始探討生命在生與死的主軸外,在當代藝術具有非常重大的價值。
不過,此作品日後卻取得相當兩極的評價,並引發一場長年間的巨大爭論。
至於該作品誕生的根因,則要讓我們先追溯其背景時代講起:
-
20世紀末期是諸多現代藝術崛起的年代,雖然保育觀念尚未全面盛行,但是已經出現提倡多元議題等國際時事的趨勢,此外在各項領域中的『後概念』藝術也極度發展,並影響了各國青年藝術家的發展,其中也包含了YBAs,他們是來自英國、1988年成立的視覺藝術家團體。
YBAs的成員們皆來自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與皇家藝術學院,除了赫斯特外,還包含翠西·艾敏(Tracey Emin)、安雅·加拉喬(Anya Gallaccio)、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pman)等人。他們所提倡的概念為「震撼戰術」,希望能藉由大膽和荒誕的畫面刺激觀眾的感官,引發的潮流也振興了在倫敦等地的當代商業畫廊,令世人開始重視這些新興的藝術家。
-
赫斯特早年有著不順遂的人生,也曾一度沉迷於毒品與酒精過,然而憑藉著對藝術的執著與見解,他後將過去的求學經驗、在太平間兼職的工作經歷、對於病理學的喜愛轉化成作品的媒介
也開始大膽使用動物、昆蟲等生物,將其屍體浸泡在甲醛溶液製作成作品。
1991年,赫斯特因認為鯊魚帶有「強大得令人生畏」的氣場,聘請了一名澳洲漁民從赫維灣捕捉一條鼬鯊,耗資約6000英鎊製作《生死》這個作品。
想當然,這種將「生命體藝術化」的表現,特別以動物的特徵訴諸令人不安的意象;除了擺脫藝術原有的形式框架,更拓寬了當代藝術原有的定義,邁向更前衛的體制突破。
評論界對《生死》思想的隱喻充滿著盛譽,也令赫斯特成就在日後奠定了基礎,更在1995年的英國當代藝術大獎榮獲了特納獎。
-
隨著赫斯特後續製作的一系列作品,包含以兩隻乳牛做成的《母子分離》一顆牛頭構成的《腓力》等,雖觀眾接受的價值觀亦比過往提升不少,然而各界的撻伐卻依然未有停止的狀況
包含部分評論家、動物權益組織、人道團隊等,也對赫斯特的作品抱持的負面評論。
反對者的主張認為:
•「赫斯特以不友善的方式『殺害稀有的鯊魚』作為藝術品,除了踐踏生物且忽視保育觀念,該作品甚至含有非常濃厚的商業操作,因此《生死》的評價實為過譽。」
更具爭議的事,隨著時間日復一日的流逝,《生死》的作品也漸漸損壞,其中甲醛的變質使鯊魚身體開始有腐爛的跡象,最終赫斯特於2006年更換一條從昆士蘭海岸附近被捕的鯊魚。
對於多次修繕與各界的議紛,赫斯特則認為鯊魚的腐爛:「是死亡與腐朽的過程。」
並進一步表示:「作為一個概念藝術家,我覺得作品仍舊是想表達出同樣的含意和價值。」
-
2004年,《生死》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是至今當代藝術第二昂貴的成交品。
如同多數藝術家一樣,赫斯特本身就是一位具有爭議行為的人物,也曾多次抄襲而受到質疑,其龐大的影響力到至今也影響著此刻他的人生,同時也有嘗試做出其他不同調性的藝術品,如以日常素材構成的《對逃亡的後天無能》。
至於探討本有其存在價值的「生命」本身,在赫斯特透過藝術品的型式擺佈,到漸漸消逝的關鍵問題似乎也還是未解。
對於您本身的話,對於《生死》的感觸又會是如何呢?
-
#話說明天大學開學我真的好害怕未來會過度忙碌課業而人間蒸發
#每次看到喜歡的畫師因課業因素突然消失就好難過
#留言收本次參考資料和赫斯特其他的作品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This is 林布蘭」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 林布蘭,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 ...
「金匠學院」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孫博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分享] 槍匠狂人:Igor Stechkin - 看板Milit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 College & university, School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留學生在線聊-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倫敦大學金匠 ... 的評價
- 關於金匠學院 在 倫敦金匠學院goldsmiths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金匠學院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2016TACPS大代誌📚】
2015年5月16日,是學會正式成立歷史性的一天,同時辦理圓桌論壇:「迷路的文化政策,崛起的民間智庫」,收到來自各界的關注取期許。
一直到六年後的今天,這群關心著文化公共事務的夥伴們仍然持續的耕耘著。一起來看看學會在2015-2016之間年都做了什麼吧!
#論壇與學術研討會
學會持續辦理大大小小的活動,關注的主題也十分多樣,包含討論文化政策議題的「現代性概念與文化政策思想講座」、鼓勵文化領域青年發聲的「不爽要講:專屬年輕藝文工作者與藝大學生的青年論壇」、「總統,未來事?民間文化政策行動論壇」、辦理「2016文化的軌跡:文化治理的全球流動與實踐研討會」等等,藉由論壇及研討會與參與者共同發聲!
#國際連結
學會同時也與國際組織進行串聯,重要里程碑包含2015年11月與 ENCATC 以及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共同舉辦的第一屆ACADEMY「國際文化關係:台灣、東亞與歐洲的新倡議」,聚集各國學者一同探討國際文化關係網絡在東亞的現況;以及2016年底學會和韓國與韓國文化觀光研究院簽署正式合作備忘錄,建立穩固的夥伴關係。
#文化政策研究與實踐
除此之外,學會不忘作為民間智庫的責任,兩年間發起研究案,並積極參與文化基本法的立法過程。包括2015年承接文化部的「文化影響評估專業委託案」、2016年11月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團法人台灣文化法學會共同合作辦理「推動文化基本法立法策略規劃案」、並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共同投標【編撰文化白皮書暨籌劃全國文化會議】等等。
想再多了解關於以上學會大代誌的詳細記錄與珍貴影像資料,記得點擊影片
有共同參與過這些過去的你,不妨也找找自己的身影吧😍
——————————————————————————————
❗️❗️今年9月出大代誌了❗️❗️
眾所矚目的會員大會暨理監事改選即將在9/26登場啦!
【文化區塊鏈:共創・共治・共聲】
歡迎藝文工作者們以及各領域的夥伴們共襄盛舉,我們誠摯邀請您一起共創未來🙌🏻、共同治理👊🏻、共同為文化發聲👄
獨家場次絕無虛言,走過路過今年真的不要再錯過了,速速給他報名起來👉🏻 https://forms.gle/FYhUEyyJGqCxz5KE6
我們需要你加入文化區塊鏈,一起讓更多微小的行動被看見並實踐🤝
🔹日期:110年09月26日(星期日)
🔹時間:13:00-16:00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中3館 2樓拱廳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近捷運忠孝新生站1號出口,步行約3分鐘)
🔺報名人數上限:80位(含本會會員),報名額滿時將於本會臉書公告,恕不現場開放報名
🔺費用:本會有效會員免費參加(需經審核通過);非會員200元(為支出現場餐盒及飲品)
🔺為了因應政府防疫措施,若會員有咳嗽、發燒、呼吸道感染症狀者或臨時無法出席者
🔺當日將於會議入口設置體溫測量處(以及酒精),確認與會者無發燒症狀始得進入會場,以維護會員集會安全。也勞煩各位與會者配戴口罩,保護您我的安全。
#TACPS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文化區塊鏈
#就差你一個來報名
金匠學院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hotobook Hour:朱盈樺《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
《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一書作者朱盈樺以台北為主要基地,拜訪19位近年曾進行與「書」相關的本土實踐者,訪談與對話內容涵蓋創作、展演、編輯、策展、出版、教學或研究等不同面向,透露不同類型書籍背後所涉及的創作需求與文化想像,並提供了2020年前後的台北「書文化」的交織狀態的切面。
歡迎大家下載閱讀《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https://www.tw-chuyinhua.com/book-phenomenon
講者介紹|
朱盈樺 CHU YinHua
藝術家、視覺文化研究者,近期關注當代生活中媒介意義的轉換,尤其是數位時代的書誌創作文化現象。 英國西敏寺大學媒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Practice-Based博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攝影與城市文化學系碩士,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
- - -
講者|朱盈樺
與談|林怡秀
時間|2021/08/27(五)19:30-21:30
*因疫情因素,本場講座僅以粉絲專頁直播方式進行
*免費參加,歡迎捐款支持 Lightbox 繼續舉辦活動:https://www.lightboxlib.org/donate
金匠學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This is 林布蘭」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
林布蘭,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
作者介紹: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
喬蕊拉‧安德魯斯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視覺文化系的資深講師。著作有:《這是塞尚》(This is Cézanne )、《秀吧!:影像哲學》(Showing Off !:A Philosophy of Image)等書,是專業的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她對哲學、感知和藝術實踐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
金匠學院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鍾順龍是一名農夫,原本在台北從事媒體攝影工作,離開之後就當自由攝影師,原本計劃在台北置產,但是因為喜歡攝影,寧願花錢買底片也不想把錢花在買房,他曾經一次買了二十萬的底片,有空的時候就會帶著大型相機到處拍照。九年前因為家裡的關係,就搬回老家花蓮鳳林生活,也許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他接下了家中的事業,開始種植花生,每天就在家裡、田裡兩邊奔波。
攝影創作是他的興趣,也是一種放鬆,農閒時他會在自己家中的廚房角落,放上一個桌子,背景掛上一塊灰色的布,之後才開始安排要拍攝的物件,留學英國的他對於擺設非常要求。因為務農的關係,目前的創作就以隨手可得的蔬果為素材,以繪畫式的攝影堆疊拍攝靜物,探討時間空間的意涵,對於攝影,他雖然無法全新投入,但已然是他生命重要的一部分。
1974年出生於台灣花蓮,視丘攝影藝術學院畢業、倫敦大學哥金匠學院(London University of Goldsmiths College)影像與傳達碩士。曾任良遠藝術工坊學習影像耐久保存、董氏基金會攝影志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講師(2006-2009)。作品【目擊現場】獲2002年台北美術獎優選獎,及【黑暗之光】獲2003年高雄美術獎高雄獎。
新聞
http://sharpdaily.tw/index/article/399180
金匠學院 在 孫博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語電影的跨國軌跡】
主講人:王君琦(南加大電影電視理論批判研究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楊書軒(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碩士)
主持人:吳緯婷(容泠)(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行政暨文化政策碩士)
星期日(6/28)15:00 - 17:00
Café Go Blank 來去放空咖啡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90553374308124/
金匠學院 在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 College & university, School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英語: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又譯金史密斯學院,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隶属于書院聯邦制大學倫敦大學。 ... <看更多>
金匠學院 在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倫敦大學金匠學院ptt,goldsmith中文,goldsmith排名,goldsmith ... ... <看更多>
金匠學院 在 [分享] 槍匠狂人:Igor Stechkin - 看板Milit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伊戈爾‧雅科夫列維奇‧斯捷奇金(Igor Yakovlevich Stechkin,
Игорь Яковлевич Стечкин),
伊戈爾‧雅科夫列維奇‧斯捷奇金
於1922年11月15日出生於俄羅斯圖拉州阿列克辛,
斯捷奇金家族從俄羅斯沙皇國建國起就是貴族,歷代人才輩出。
伊戈爾的祖父文采過人,曾在報上發表科幻小說,幾乎可算是一位科幻小說家。
祖父的表弟尼古拉‧葉戈羅維奇‧茹科夫斯基是空氣動力學的專家,
被列寧稱為「俄羅斯航空之父」,以他為名的空軍工程學院是蘇聯航空科技人才的搖籃。
茹科夫斯基的姪子(伊戈爾的叔叔)鮑里斯‧謝爾蓋耶維奇‧斯捷奇金師承茹科夫斯基,
建立起蘇聯第一代的航空發動機研製能量與生產線,
還參與沙皇戰車、塞考斯基「伊利亞‧穆羅梅茨(世界首架四引擎轟炸機)」的研發。
伊戈爾的父親雅科夫是外科醫生,他從醫學院畢業、派駐到阿列克辛後,
把當地的簡陋小診所建設成具有上百病床的一流水準大醫院,並擔任首任院長。
二戰期間在一位助手協助下,一天內完成300件大大小小的手術。
伊戈爾從小便展現對槍械的興趣,在十歲時就已經把父親的納甘手槍玩得透徹。
甚至可以幫親戚維修手槍,更換損壞的擊錘、彈簧等零件。
納甘手槍
1935年,伊戈爾全家搬到圖拉市,1941年伊戈爾從學校畢業,報考圖拉機械學院。
然而同年蘇德戰爭爆發,斯捷奇金家族被迫逃離圖拉,此時伊戈爾收到徵兵通知,
但因為他的視力不佳被判免服兵役,最後隨父母一路逃到伊熱夫斯克。
伊戈爾在當地的臨時機械學校內學習機械基礎知識,1942圖拉重返蘇聯手中,
伊戈爾順利成為圖拉機械學院的學生,就讀武器與機槍學系。
1948年,伊戈爾‧斯捷奇金向學校提交自己的畢業論文「7.65mm口徑自動手槍設計」。
由於斯捷奇金沒當過兵、也沒有在槍械工廠工作的經驗,
口試委員們對這個四眼田雞的論文內容抱持懷疑與輕蔑的態度。
斯捷奇金平靜地詢問委員:「請問我可以展示一下嗎?」
隨後從懷裡掏出依論文設計的自製手槍,朝天花板開了三槍─當然是空包彈。
所有委員都嚇住了,接著斯捷奇金將槍放在桌上、轉身離開,
事後委員一致同意他的論文通過,該槍後來成為學院收藏的「畢業證書」。
斯捷奇金與他自製的第一把TS手槍
同年斯捷奇金進入TsKB-14設計局,開始他的槍械設計師工作。
他的前輩尼古拉‧馬卡洛夫也是圖拉機械學院的學長,還是他的口試委員之一。
新來乍到的斯捷奇金正好趕上蘇聯軍方公開徵求一種新型衝鋒手槍,
需使用新研發的9x18mm口徑子彈,也是同期新型自衛手槍的子彈。
由於馬卡洛夫正在執行新型自衛手槍(後來被採用為PM手槍)的設計案,
設計局高層便將衝鋒手槍案交給新人斯捷奇金。
新型衝鋒手槍案的概念源自於蘇聯二戰時的作戰經驗,
希望替軍官、車組成員、砲兵、飛行員、後勤人員等非一線步兵,
提供一種比手槍火力更強,又比衝鋒槍更輕巧的武器。
1949年,斯捷奇金提出他的原型手槍,被拿來與毛瑟衝鋒手槍、PPS衝鋒槍作對比試驗。
斯捷奇金原型衝鋒手槍與毛瑟衝鋒手槍
PPS衝鋒槍
試驗結果,斯捷奇金的原型手槍性能比毛瑟更好、全自動點射精度很接近PPS,
但結構過於複雜,重量也過重,軍方審查人員建議斯捷奇金繼續作進一步改進。
這時學長馬卡洛夫伸出援手,大方提供他的PM手槍設計給斯捷奇金參考,
斯捷奇金的衝鋒手槍經過改進後,內部結構與外型變得與PM手槍很相似。
1951年,軍方正式採用斯捷奇金的設計,依照蘇聯的武器命名慣例,
新手槍被稱為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Пистолет Стечкина,
Avtomaticheskiy Pistolet Stechkina,也就是「斯捷奇金自動手槍」。
通常略稱為APS手槍、或斯捷奇金(Stechkin)手槍。
APS自動手槍
PM手槍(盒中)與裝上槍托的APS手槍
APS自動手槍分解圖
PM手槍分解圖
APS手槍是二戰後世上第一款、也是唯一被軍方列為制式武器的衝鋒手槍,
西方在十幾年後,推出類似概念的H&K VP70與貝瑞塔93R衝鋒手槍。
H&K VP70
貝瑞塔93R衝鋒手槍
衝鋒手槍(Machine pistol)相較於衝鋒槍(Submachine gun),雖然有體積與重量的優勢,
但更存在全自動射擊難以控制、導致精度低的缺點,
VP70與93R為此都設計三發點放模式,但這又與全自動火力壓制的要求相違背,
因此VP70與93R只有極少數客戶購買,未成為軍方的標準配備。
斯捷奇金採用減速器與拉長滑套行程的作法,讓APS手槍的射速與後座力在可控範圍內。
https://youtu.be/ygl7aCGopRU APS手槍工作原理影片
即使如此,使用者仍被要求應該盡量用半自動(單發)射擊,
如果要全自動射擊,最好先裝上槍托,這也變成APS手槍最大的痛點。
APS手槍列裝後,被軍方使用者嫌棄到不行,這些人不是懶得帶槍(軍官、飛行員),
就是已經有很重的負擔或勞力活(RPG射手、機槍手、砲兵等等)。
APS手槍加槍托的體積重量遠大於同時期裝備的PM手槍,除非在戰時生死關頭,
不然不用拿步槍的使用者都寧可配更輕、更小的PM手槍。
APS手槍全套標準裝備
1955年APS手槍迅速從正規軍行列中撤裝,被收入庫房保存,生產線也關閉(不到10萬把)。
西方因此將APS手槍視為「失敗作」,嘲笑蘇聯白忙一場。
不過APS手槍卻很快獲得特種部隊與情報人員(特務)的喜愛,
它的單發射擊精度比PM手槍高,後座力卻小得多(得力於減速器),
20發的彈匣容量比PM的8發多出兩倍有餘,緊急時可使用全自動射擊來噴子彈。
搭配安全的雙動扳機,實際使用性能並不比西方的「Wonder Nine」遜色。
APS手槍為了承受全自動射擊而設計的十分堅固,零件數相對較少(35個),
在蘇聯/俄羅斯曾有超過45000發的使用壽命紀錄,拜該槍早早「退伍」之賜,
APS的忠實支持者們有充足的堪用槍與零件備料。
蘇聯國防部後來在1960年代責成另一位設計師紐哥多瓦,設計出消音型的APB手槍。
APB消音手槍
APS與APB在阿富汗戰爭歷經考驗,蘇聯解體後仍持續被俄羅斯軍警單位採用,
現在甚至重回1955年的老崗位,變成俄羅斯空軍飛行員的標準自衛武器。
在敘利亞執行任務的俄羅斯飛行員與APS手槍
斯捷奇金的出道作雖然受挫,仍獲頒史達林二等獎,也打開知名度。
他第二個被政府採用的作品當時卻不太有名─畢竟客戶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
斯捷奇金設計一種偽裝成香菸盒的小型手槍TKB-506,使用特殊的無聲無焰子彈,
作為KGB的暗殺工具,直到冷戰後才被公開。
TKB-506
TKB-506內部結構
當然斯捷奇金也持續參加其他公開標案,例如1950年代的新通用機槍案,
但敗給卡拉希尼可夫的設計(正式採用後被稱為PK機槍)。
斯捷奇金的TKB-522試製機槍
PK通用機槍
1959年TsKB-14設計局改組為兩個單位:「火箭」儀器設計局變成飛彈研發部門,
中央運動和狩獵武器設計研究局則是原本的槍械設計部門。
斯捷奇金留在儀器設計局,跟隨前輩馬卡洛夫的腳步、從槍械設計師變成飛彈設計師,
兩人共同參與蘇聯第一代反戰車飛彈:3M6、9K111等產品的研發。
3M6(北約代號AT-3)
9K111(北約代號AT-4)
不過斯捷奇金始終對槍械設計念念不忘,1971年請纓轉調回槍械設計部門,
隨即參加新型短管突擊步槍標案,當時蘇聯把步槍口徑改為5.45x39mm,
軍方徵求一款比新標準步槍AK74更短更輕的槍,作為車組人員、傘兵的武器。
斯捷奇金推出TKB-0116樣槍,射擊性能、長度重量都符合軍方的要求。
然而斯捷奇金再度敗給卡拉希尼可夫的設計(本人未參與),後者被採用為AKS-74U。
TKB-0116
AKS-74U
1981年,蘇聯軍方又開標徵求一款比標準步槍AK74更精確的步槍,
稱為Abakan(阿巴坎)計畫,斯捷奇金推出TKB-0146樣槍,採用蘇聯少見的犢牛式設計。
TKB-0146樣槍
但斯捷奇金還是沒贏,被採用的是尼科諾夫的AN-94突擊步槍。
AN-94突擊步槍
雖然屢戰屢敗,斯捷奇金在蘇聯解體後,仍持續作著槍械設計工作。
1991年,俄羅斯警方尋求一種警用左輪手槍,斯捷奇金與晚輩阿夫拉莫夫合作,
推出TKB-0216樣槍,最終被採用為OTs-01手槍。
OTs-01左輪手槍
這把左輪手槍看似平凡,卻是1895年納甘手槍以來,蘇聯/俄羅斯第二款制式左輪手槍。
之後斯捷奇金又以APS手槍為基礎,推出不同口徑的OTs-23、OTs-33衝鋒手槍
OTs-23(5.45x18mm口徑)
OTs-33(9x18mm口徑)
這兩種手槍都以三發點放取代全自動,符合警方的精度需求。
如前所述,這些新衝鋒手槍最大的「敵人」卻是斯捷奇金自己設計的庫存APS手槍,
加上其他新推出的小型衝鋒槍夾攻,OTs-23與OTs-33的銷售量都相當有限。
斯捷奇金還設計出一款半自動手槍OTs-27,想取代前輩馬卡洛夫的PM手槍,
不過同樣未被大量採用。
OTs-27
斯捷奇金晚年身體狀況不佳,行動不便,而且得了職業病─耳聾。
1992年,斯捷奇金獲得俄羅斯聯邦榮譽設計師稱號。
晚年的斯捷奇金
他的最後一款作品是消音左輪手槍,使用與TKB-506類似的特殊消音子彈。
然而槍械設計工作尚未完成,斯捷奇金就被診斷出罹患癌症。
2001年9月離開公司,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他的學生(設計師後輩)仍不時拜訪,
讓大前輩過目新槍的研發設計資料,只是斯捷奇金最終沒機會看到新槍誕生。
2001年11月28日,斯捷奇金過世,享年79歲。
遺作於2002年被採用,官方編號OTs-38,同時命名為斯捷奇金特種左輪手槍。
OTs-38(7.62x41mm口徑)
雖然斯捷奇金的作品生產量不多,在蘇聯/俄羅斯輕兵器歷史中仍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
謂鋼彈者,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吉翁群雄爭鋒。
加諸磁膜,一年戰終前所用,誤殺拉拉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阿巴瓦空。
運機無鋒,大巧不工,八七年持之直撞阿席馬。
九三年後,不滯於物,盾榴餌翼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聯邦極密檔案:白魔劍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7.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91942225.A.C9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