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柱
兩座金鐘獎影帝李天柱,是蘭陵劇坊創始會員之一,「吳靜吉、姚一葦教授會給大家上上課,我比較少去,因為已經進了華視。」
那個傳奇年代,追尋理想就簡簡單單的去做,大家會聚在一起看表演、聊理想、分享心情,單純即美好。
李天柱在新竹眷村長大,父親在生了三個女兒之後,給這個小兒子取名天柱,從小就灌輸他要當大丈夫的觀念。
偏偏他長得瘦小,和頂天立地大柱子有段距離,覺得這名字好沈重,因為在學校老被取笑,可是他個性好強,就愈要表現得像個爺兒們。
爸媽在李天柱很小的時候離婚,他記得以前過年吃完年夜飯,爸爸就會把他們姊弟送上火車,那個年代從新竹搭火車到台北要晃一夜,到了台北再坐三輪車去媽媽家,過完半個寒假,再晃回新竹,熬夜寫寒假作業。
後來李天柱念了世新,就上台北住在媽媽家。他在世新學弟妹們中很有名,除了他是藝人,也與他和學妹藝人劉方英談戀愛有關,後來劉方英也進了華視,這對明星戀情更受大眾關注。
只不過李天柱和劉方英後來結婚、離婚,又各自嫁娶,各組家庭,令影迷興奮的那段風花雪月,已隨歲月流逝。
李天柱說:「我不太相信愛情,愛情是直覺,人不能一直憑著直覺過日子。」信仰虔誠的他,還在CGNTV和牧師一起主持節目《家庭連絡簿》,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是傳福音,其次是家庭,第三是演戲。
但李天柱當年可是非常努力的追求戲劇人生。
還在學校期間,他常和郭志傑(台北曲藝團團長)、李國修跑遍大台北到處找戲演,因而認識興趣相投的李立群,李立群是華視訓練班第二期,他介紹李天柱考進第三期,裡面的同學還有程秀瑛。
李天柱還沒畢業就進了華視,後來畢業、退伍,剛好被金士傑相中演《荷珠新配》,而他這一路演影視作品,也沒放棄舞台劇,當年曾演出史詩戲《代面》,他演北宋俊美蘭陵王,李芷麟演他母親,寇世勳也參與演出。
後來因為現實問題,李天柱多半都拍電視劇,有舞台劇像藝工總隊找他,也都樂意演出,但他的老友李國修成立了屏風表演班,卻在十年之後才首度想到李天柱。
「以前不明白,他怎麼過這麼久才找我?我也沒特別忙。但他也沒特別解釋。」後來李天柱自我檢討,應該就是他做人太像刺蝟了,「我們也沒吵架,我總感覺他想躲我遠遠的,可能我太了解他,說話又常常傷人。」
老同學找他演的就是《京戲啟示錄》的戲班老闆,那是他們一起成長的年代。
「以前李國修的家住在中華商場第八棟,我們翹課去西門町看電影,看完就常去他家,就聽他爸爸操著山東口音說他…」李國修的父親李慎恩當年是做平劇手工戲靴的藝師,「京戲啟示錄」就是他為父親而寫的。
回憶過往,李天柱笑了,「我們是老交情啊,以前在學校常偷偷開舞會,不是我們愛跳舞,很多人去也不是因為愛跳舞,而是想在中場休息時,聽我和李國修說笑話、講相聲。」
李國修曾經擔任張小燕《綜藝一百》編劇,也曾經在電視圈工作,後來就專注在劇場。
李天柱和李國俢以前常常爭論表演理念等等事情,李天柱說:「留在劇場界真的很苦、賺不到錢,他就想自己弄一個王國、堡壘,偶爾打開窗子看一下外面世界怎麼樣?哎喲再趕緊關起來,他就膽兒小。」
李天柱說著指指上面說:「只有老同學敢講這話,反正他也聽得到。」
李天柱覺得藝術表演平台,沒有哪個比較高尚或俗氣,影視作品也有高尚的,舞台劇也有低俗的,全是內容的問題,和表演平台沒關係。
他嘆口氣說,每個時代不同,現在常常感覺到劣幣驅逐良幣。
「大家只追求小確幸,就看不到一些好東西而得過且過。當你看過一些好東西的時候,就會知道我們還可以更好!」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821ent030/
#蘭蘭夫人會客室
金士傑 電影 與 電視 節目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難得放假惡補台劇之深夜發現吳慷仁 】
點解台灣電視台喪播大陸劇?:http://bit.ly/2tRinhP
難得放假,離開香港,來到台灣,還是職業病發作,不斷看電視劇,我自己都覺得有啲黐綫,尤其是當你白天已和父母在街上東逛西逛行至腳軟,晚上吃完飯後,還得抽空檔見見好久不見的朋友,回到旅館經已攰到二十個點,完全累趴的只想趟在床上卻還要開電腦寫稿,於是這幾天已習慣一邊打字一邊看電視,結果心神還是放到電視劇上,是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的台劇耶,發現林心如和楊一展主演的《16個夏天》挺不錯,但這不是重點。
情況是這樣的,既然是跟父母來玩,看哪家電視台、看甚麼電視劇,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按照他們的意思,所以就變成我的台劇補習班!我發現,他們除了會看華視重播《瑯琊榜》(http://bit.ly/2uyYzwS)、看霹靂台灣台播布袋劇、改編自黃玉郎同名漫畫的《天子傳奇》(http://bit.ly/2tUMKmW)、看中視重播《我可能不會愛你》,老爸周四深夜(周五凌晨)看到金士傑飾演的白叔,在劇中演舞台劇《收信快樂》時,坐在搖搖板向萬芳飾演的陳淑芬哭別的一幕讚不絕口(http://bit.ly/2syhIh0),直至今晚,我才知道,原來他們有看華視播放三立偶像劇《極品絕配》,實在是「情天Pig Pig」,於是我就很自然的跟着一起看,結果發現吳慷仁這位台灣男星。
先講講《極品絕配》,這是三立電視台出品的偶像劇,即是香港無綫J2經常安排在晚上7時播放,「播完都唔知」的那一種台劇偶像劇,台灣將於7月14日播畢,現在於華視「首播」。這一套劇,是全台灣首套兩戲劇跨戲劇合作,另一套是同樣為三立出品、楊一展擔正的《我的愛情不平凡》,而同時在兩劇出現的角色,是男主角吳慷仁飾演的霍廷恩。
霍廷恩在《極品絕配》中,是一位34歲的星級主廚、亞尼斯連鎖餐飲集團總經理、La Mure餐廳料理長。原本姓宋,生父過世後與妹妹隨母親改嫁而成為霍天志無血緣關係的哥哥,他在故事中偶然遇上「咖哩蝦一口堡攤」老闆娘、夜市女王,夜市裏的「青爺」,也是夜市平民版的霍廷恩 ── 由邵雨薇飾演的衛芬青。我看的是第二集,主要是說,衛芬青成為霍廷恩的徒弟,師傳要訓練對方煮出美味的咖喱,於是開始特訓,包括要衛芬青強記咖喱的味道和特質,就在訓練期間,突然遇上地震,餐廳停電,由於衛芬青害怕,霍廷恩情急之下將自己的手機交給他,結果掀起之後的「英雄救美」 ── 吳慷仁翌日起來發現自己手機留在衛芬青手上,用家電聯絡她時,只聽到她大叫救命,於是勾起了霍廷恩胞妹霍廷莉(黃甄妮飾)病逝的陰影,急忙趕到「青爺」的家去拯救她,豈料失手兩人跌落街,但又沒有死,霍廷恩的手卻受傷了。
這部份的劇情,是夾硬來又有點「膠」,而往後二人的關係,大概第2集都估到第20集的結局,不過我發現,吳慷仁的演技,跟我近年看的所謂台灣偶像劇的那些男藝人有點不同,是氣場、氣質的不同,老爸說:「我覺得同王凱好似,好有霸氣嘅感覺!」事實上,吳慷仁的外表跟王凱也是有70%相似,但我在極短的時間留意到,他之所以與眾不同,是那種自然流露的情感,沒有加添多餘的「味精」去搶戲。
留意,懂得搶戲,不等於能演,因為搶戲可以是任何方法,讓觀眾記得他或她,但未必等於那個角色是需要那種演繹方式。吳慷仁在《極品絕配》是偏向內歛,因為角色需要他演出來是外表冰冷,因為過往經歷,和現在的工作,需要他刻意將自己的情感收起來,這種情緒是最難拿捏,太淺,觀眾看不到,太濃,又過了火位。
於是我就這樣看呀看,看完一整第2集,然後再Google搜索一下,原來吳慷仁已出道10年,2007年參演「公視紀錄觀點」的同志劇集《沿海岸線徵友》首登電視熒幕,2015年以《麻醉風暴》葉建德一角獲得第5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是演藝生涯中首座金鐘獎盃,翌年再於第51屆金鐘獎憑《一把青》獲得戲劇節目男主角獎(視帝),而近來有不少讀者都跟我說:「你一定要睇《花甲男孩轉大人》同埋《麻醉風暴》!」又剛巧打開公視,發現《麻醉風暴2》將於今年首播,見到預告,發現製作頗強,去到約旦戰地取景,於是乎,我想我會抽時間看第一輯,看看這部劇有幾犀利,但先要看完《通靈少女》和《花甲男孩》再說。
BTW:《極品絕配》的片尾曲,家家主唱的《家家酒》係幾好聽:http://bit.ly/2uzdxTD
(08072017)
#游大東 #台灣 #台劇 吳慷仁Kang Ren Wuu娛樂星聞 SET 三立電視台 三立華劇 - 極品絕配 The Perfect Match 家家(Jia) #即時電視筆記 邵雨薇 楊一展的官方fb
金士傑 電影 與 電視 節目 在 林嘉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所愛的。呂曼茵
您...應該都要再多認識一點點!
^++++^
演員介紹又來了喔!!小編在週五的下班時間為大家找到這篇關於曼茵的介紹。這次在露露聽我說裡面,她飾演了不只一個角色~小編個人覺得能一次飾演很多角色的演員真的很厲害!!大家來看看關於她的專訪文章吧~
<笑聲中有強壯自己的力量,呂曼茵 在劇場找到回家的路>
步行上關渡北藝大半山腰的咖啡館,才剛坐定,服務生送上水和menu,呂曼茵便指著上面的「拖鞋麵包」,冷不防地問服務生說:「這拖鞋是室內拖還是室外拖?」話一說完,大家都被她逗笑了。拍過許多廣告、演了些偶像劇,近來逐漸竄升為舞台劇「一姐」的呂曼茵,才一上場,就十足發揮她那像是與生俱來的搞笑本領,把我們這群台下的觀眾弄得樂不可支。
她從小就愛笑,也愛搞笑,喜歡用笑聲和朋友打成一片,「我覺得自己一直都還蠻好笑的,因為國高中的時候就很愛玩,那個玩不是說我喜歡叛逆什麼的,就是喜歡在朋友堆中找樂子。我不是用成績來出風頭,但是我覺得個人魅力一直都有,而且耍寶不是說把自己搞醜,那跟幽默感不太一樣,今天如果我跌倒人家就會笑的話,我覺得那樣不是很高明,雖然說跌倒也有很多學問啦……」說完她笑了,我和攝影師也笑了。
呂曼茵的笑聲,聽起來有種傻勁,有種大剌剌的,不把事情往心上擱的釋懷,就像花蓮土生土長的她,小時候被媽媽送去學跳舞,因為身材一直很圓潤豐腴,從來沒被老師挑上台去跳《天鵝湖》的白天鵝,她也總以笑聲置之。「小朋友學跳舞通常都會有媽媽都在旁邊看,但我媽從來不去,頂多在發表會時給一張支票,叫老師做衣服給我穿。那個生態其實讓我從小就見識到一種人際關係,就是媽媽群的政治,看女兒在台下跳,台下媽媽群表面上看起來很和樂,可是實際上在較勁。」
「我那時候還不太清楚狀況是什麼,只覺得有些時候你必須要讓自己強一點,不然的話媽媽不在現場啊挺我耶,他們有時候會講一些話酸我,我可能要裝的比較傻、比較無害一點。曾經就有老師不高興罵我:『我說你什麼幹麻都一直笑!』大概我覺得那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吧,就是別人罵我也笑,稱讚我也笑。」
她的笑聲,也有種豁達人生,開朗而樂觀的自嘲。剛從花蓮到台北唸藝術學院戲劇系的那幾年,同學都是來自各個學校的風雲人物,大家都是比「怪」的,呂曼茵則笑稱自己是「港姐」──花蓮港來的,很多時候會「土」到讓人感到不解,她曾經為了像台北女孩子一樣扮時髦,學當時最紅的女星鍾楚紅去燙了一顆爆炸頭,回家被爸爸嫌醜;第一次參加迎新舞會,想像電影中的舞會場景女生都穿禮服,還慎重地找了一條長裙,但因為找不到高跟鞋,最後只好穿芭蕾舞軟鞋,一到現場才發現同學都是T恤、牛仔褲。
然而更多時候,她的笑聲讓我感受到一股強壯自己的力量。大學畢業後,呂曼茵家裡經濟遭逢變故,她說,「其實從小到大生活都還蠻無虞的,我還記得小時後幫媽媽把裝著兩個大旅行袋的鈔票提到到銀行去存錢,生活上一直都不用煩惱,直到那次變故,因為我們家沒有男孩子,我是長女、兩個妹妹,基本上我都把自己當男人,當時驚覺接下來整個家都要靠我了。」雖然自己形容那時候心情「超怕的」,但強韌而正面的性格,讓她很快地站起來,選擇毫無怨言地一肩扛起家裡的經濟,在廣告、電視劇和劇場之間,爭取更多的演出機會。
儘管需要大量的工作,呂曼茵也依舊不失其花蓮人純真的本質,以及身為劇場人的強烈使命感,就拿她會搞笑,但強烈排斥為了搞笑而搞笑的綜藝節目來說,「我很怕綜藝耶,我試過,但我覺得,太勉強自己了啦!我覺得在劇場裡面或是在電視劇裡搞笑那是一回事,因為那是透過角色,可是如果說今天去上綜藝節目,那就是我啊!其實我自己沒有那麼想搞笑,我不想為搞笑而搞笑,我今天可以取悅我的朋友、我可以因為一時興起『調戲』剛剛那個服務生,可是我不想當一個每天上就要搞笑的諧星。」
面對電視工作,呂曼茵也總想著不能丟劇場人的臉,「因為我那時候還有一個很笨的想法,也不是笨啦,就是覺得說,人家是因為我是劇場人而找我去演電視的,我不能丟劇場的臉,所以就很怕說如果演的不好或導演罵我的時候,那些電視的人會怎麼看,『喔,她是劇場來的喔,原來不過爾爾……』所以說壓力很大很大,通常如果有電視通告,以前我大概前一天都沒辦法睡,就會很焦慮,通常都要準備到很好我才敢上。」
「剛開始接觸電視的時候真的很菜,沒認清自己是對鏡頭演戲……」呂曼茵笑著說起她第一次接拍電視劇的經驗,在單機作業下戲裡有一場哭戲,她想自己是戲劇科班出身,當然要「真實」地掉幾滴眼淚,於是在導演喊一、二、三後,她便熱淚盈眶,哭得唏哩嘩啦,當導演喊「卡」時,她為自己「寫實」的表演感到相當得意。怎知,那一段演出竟然是拍她的背面,當導演要拍正面特寫時,雖然眼睛哭得紅腫,但眼淚早就掉不出來了。
曾經,呂曼茵也因為身為劇場人去追求名利這些事情,感到困惑,「可是後來我發現,有一天我在兒童劇演完後,到前台跟觀眾握手時,小朋友跟家長看到我都很興奮,因為那時候我已經拍了幾部偶像劇了,所以他們叫我的名字是電視劇裡的名字,那時候我心裡覺得,我寧可你叫我在劇場裡面演的角色,可是回過頭來想,如果我拍廣告、演電視劇的名氣可以幫助我現在演的戲,多一點觀眾進來看的話那也不錯。」
大學畢業至今十年,呂曼茵說自己在表演這條路上一直有貴人相助,像是表演啟蒙老師金士傑,亦師亦友的馬汀尼,還有幫自己拓展表演更多可能性的導演陳培廣。雖然被定位為喜劇演員,有一段時間常接到的腳色不是「媽媽」就是「老板娘」,但呂曼茵從未被自己侷限住,「當我知道我自己可以演喜劇之後,我就想要做別的事情了,我會一直扭轉自己,台灣每個劇團,不論是表坊,果陀、屏風、綠光我都合作過,我是刻意這麼做的,因為我不要被定位在不管是角色類型、或者是劇團裡,因為我覺得台灣的劇團就這麼小,大家就不要有門戶之見吧。」
即使台灣劇場這幾年明顯的不景氣,演員演出機會和酬勞更是少得可憐,呂曼茵也從不對劇場灰心,也不打算簽給經紀公司,專心朝螢光幕發展,「作為一個演員,有戲演就是件幸福的事,無論是螢光幕的演出還是舞台劇的表演,都是不同的修煉。」就算電視演出檔期軋得緊,呂曼茵還是抽空演出同班同學杜思慧的新作《攔截公路》,跨行幫如果兒童劇團導戲、為好友單承矩寫音樂劇的劇本,因為回到劇場,就像回家鄉花蓮一樣,都有家的溫暖。
「劇場是我最終要回來的地方,我覺得在劇場就跟在家裡一樣舒服,你在劇場裡面碰到的這群人,很難是壞人啦,你現在碰到這些誰不是傻子啊,要不是這樣你不會留在劇場。我所有的家人通通都在花蓮,台北這群劇場的朋友反而跟我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變成是我台北的親人,跟他們一起在劇場工作,大家都是傻子,就傻成一團,一起做事、一起吃便當,就很有歸屬感。」
聽和她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學跳舞,一起在藝術學院戲劇系讀書,同為水瓶座的學姊兼好友林如萍說:「花蓮長大的小孩,儘管外表再怎麼時髦,骨子裡就是『土』,就是『鄉村姑娘』,其實不太會應付複雜瑣碎的人際社會,所以習慣先把自己保護起來,我那種外表看起來與世隔絕的冷酷是一種典型,而曼茵的傻大姐則是另外一種。」
我才懂了,曼茵也許不是沒有過低潮,也許不是沒有對劇場灰心過,只是她從來不用悲觀負面的態度去思考事情,她的人真的就像她的笑聲,溫暖一如後山和煦日照,自然率真讓人忘憂,好似生命中有很多失敗挫折和不如意,都可以透過笑聲漸漸淡忘。
呂曼茵 人物小檔案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
表演作品:綠光劇團《結婚?結昏!》、《都是當兵惹的禍》;表演工作坊《他和他的兩個老婆》、《一婦五夫》、《張愛玲,請留言》、《出氣筒》、《Mumble Jumble亂民全講》;屏風表演班《三人行不行之空城狀態》、《我妹妹》、《京戲啟示錄》;果陀劇場《我的大老婆》、《淡水小鎮》、《公寓春光》;台北故事劇場《花季未了》;台灣藝人館《寂寞芳心俱樂部》、《藍色吧》等。
電視演出有《一唸之間》、《情人的眼淚》、《我們兩家都是人》、《王子變青娃》、《愛情經紀約》、《愛情魔髮師》、《惡女阿楚》及廣告《泛亞電信系列》廣告等。
近年跨足兒童劇編導,作品包括《隱形貓熊回來了》,編劇作品:《宅男的異想世界》。
照片轉貼自 呂曼茵 粉絲頁
※全文刊載於2007年四月號PAR表演藝術雜誌,轉貼自http://www.wretch.cc/blog/baboo926/823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