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平安返鄉,與家人歡度春節,新年快樂!
這是金車公司在1992年為旗下飲料「伯朗咖啡」攝製的「故鄉篇」電視廣告,以尚未雙軌化與電氣化的「北迴線」鐵路為主角,火車經過隧道的那一段應該是在大南澳平原,而非畫面上標示的蘭陽平原,因為當時的宜蘭線已經雙軌化了,行經南澳隧道的北迴線則尚未雙軌化(北迴線的雙軌化工程於2005年1月全部完工)。
片中可以見到宜蘭線上的宜蘭車站、龜山島、大南澳平原、冬山河親水公園,以及冬山河上的龍舟競賽與在岸邊寫生的孩童們。
廣告歌曲是王傑演唱的《回家》(陳大力、陳秀男作曲,劉虞瑞填詞,Ricky Ho 編曲),值得一提的是,飛碟唱片於1992年10月發行的《回家》專輯,不只是王傑的首張個人單曲唱片,也是台灣唱片史上首張以單曲型態出版的專輯,其中收錄了《回家》及其伴唱版,和英文老歌《Desperado》。
《回家》專輯由王傑與陳大力共同製作、彭國華監製,是飛碟唱片開發單曲CD市場的試金石;當年在預購期間便已突破10萬張的銷量,接著在這支咖啡廣告的推波助瀾下,《回家》的銷量在正式發行後隨即達到了25萬張,在華視《金曲龍虎榜》獲得進榜8週的佳績,還在1993年入圍了第五屆金曲獎的最佳年度歌曲獎。
認識北迴線:
北迴線為台灣「十大建設」之一。
在北迴線興建之前,自花蓮至台東的臺東線一直都是獨立營運,未能與西部幹線相互連結;旅客往來台北與花蓮之間需於蘇澳車站轉乘公路局班車經由蘇花公路,或是搭乘往來基隆花蓮兩港的客船。
蘇澳端原本計畫從蘇澳車站沿今台灣水泥蘇澳廠側線延長至今永樂車站,但因地區居民反對而改從南聖湖車站(今蘇澳新站)起始,並新增永春車站(已廢止)。
1973年,娜拉颱風侵襲東部,造成交通嚴重受創。為了解決交通問題,政府研議了三個方案:拓寬蘇花公路、另建雙線公路以及興建北迴鐵路。其中第三個方案所需費用比第二個方案低,效益也比較大。
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於行政院院會中報告後,由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裁示興建,並列入十大建設當中。
1973年12月25日,北迴線正式動工,並於1980年2月1日全線通車;沿線築有大、小橋樑共91座、隧道16座,全長31,029公尺,其中觀音隧道長7,757公尺,為當時全台灣最長的隧道。
北迴線自1980年2月正式通車營運以來,堪稱是當時台鐵最賺錢的黃金路線,也因此帶動東西部交流及互動,加上東部觀光事業與天然資源之陸續開發,客貨運量急速增加,致使原有單線鐵路不敷使用,每逢重要節慶及假日,總是一票難求。
1992年起,北迴線開始進行雙軌化、重軌化、電氣化與號誌控制改良工程,以利疏運更多的旅客及貨運;由於沿線多高山峻嶺,雙軌化工程在許多路段均重新開闢新線,並開挖許多長隧道,其中位於武塔與漢本間的新觀音隧道成為全台灣最長的鐵路隧道,總長10,307公尺,取代原本舊線的觀音、鼓音及谷風隧道。
上述工程的大部分於2003年6月底完工,並於同年7月4日在花蓮舉行電氣化通車典禮,由時任總統陳水扁進行開幕剪綵儀式。
2005年1月,先前受到新永春隧道湧水問題,以及南澳隧道軌道改善工程延遲影響的雙軌化工程全部完成。
完工後的北迴線列車班次密度大幅增加,並且有效縮短台北至花蓮的行車時間。
2016年3月1日,北迴線全線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認識宜蘭線:
宜蘭線是指八堵至蘇澳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長93.6公里,共27個車站:八堵、暖暖、四腳亭、瑞芳、猴硐、三貂嶺、牡丹、雙溪、貢寮、福隆、石城、大里、大溪、龜山、外澳、頭城、頂埔、礁溪、四城、宜蘭、二結、中里、羅東、冬山、新馬、蘇澳新、蘇澳。
宜蘭線於1917年動工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北兩端進行。
1919年,南端的蘇澳-礁溪段以及北端的基隆-瑞芳段通車。
1920年,南端路段延伸至大里、北端路段延伸到猴硐;原本順利進行的工程,後來卻因經費不足而暫緩施工,直到1924年11月30日,宜蘭線才全線通車。
北迴線(蘇澳新-花蓮)自1980年2月1日正式通車營運以來,宜蘭線從原本的支線升級為連接台灣東西部的重要幹線,也因此帶動東西部交流及互動,加以東部觀光事業、天然資源之陸續開發,客貨運量急速增加,致使原有單線鐵路不敷使用,每逢重要節慶及假日,總是一票難求。
於是宜蘭線決定進行雙軌化工程,自1980年11月中旬開始施工、於1986年1月9日完工通車。
2000年5月,完成電氣化的「八堵-羅東」路段正式通車。
2003年7月,完成電氣化工程的「羅東-蘇澳」路段正式通車。
「基隆-八堵」路段原本設有宜蘭線專用路軌,列車可於八堵折返向東部,不過八堵的軌道在修改後已將折返點改至七堵,且原本的專用路軌也改成和縱貫線共用。
金曲龍虎榜 1992 在 Alan毛亮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永遠的愛神,崔苔菁!崔苔菁演藝全紀錄~毛亮傑
https://www.facebook.com/989ALAN/photos/a.173085109484354.35356.101302209995978/615589665233894/?type=1&theater
崔苔菁,永遠的愛神,在台灣演藝圈有無可取代的巨星地位,她唱歌、跳舞、主持、演戲、拍電影,全程以英語主持環球小姐選美,她製作、演出的大型歌舞秀更是秀場經典,光是性感、美豔,絕對不足以形容崔苔菁的傳奇!崔苔菁不斷求新求變、突破自我,工作態度認真,律己甚嚴。面對人生挑戰,她勇於面對、勇敢放下的果決、樂觀與高EQ,她的精神與演藝成就,讓她成為獨一無二的永恆典範。
崔苔菁從小家境富裕、家教甚嚴,父親在亞航公司擔任要職,後來從事旅行業,祖籍山東,母親是台南麻豆人,學過聲樂,精通法文、西班牙文,很喜歡表演,但因為18歲就嫁給了崔苔菁的父親,便把夢想寄託在大女兒崔苔菁身上,讓她3歲就學芭蕾、6歲學小提琴、參加演奏比賽,唱歌、跳舞、鋼琴樣樣精通,讀靜修女中時還是體操校隊。
1967年,還不滿16歲的崔苔菁參加中泰賓館歌唱比賽,之後便在中泰賓館當歌星,演唱英文歌曲,當時她白天唸書,晚上7到9點唱歌,一天只上2小時班,唱2首英文歌,簡單愜意的唱了10個月。沒有多久,台視製作人晏光前製作的「歡樂周末」邀她在節目中演唱,就這樣,崔苔菁躍上了螢光幕。之後固定在雷蒙合唱團金祖齡老師的節目「星期之歌」演唱西洋流行歌曲 。
1969年,18歲的崔苔菁成為台視基本歌星,在「群星會」製作人慎芝老師建議下,捨西洋歌曲,改唱國語歌,推出了第一張專輯「為什麼春天要遲到」,這首歌多年後被葉璦菱翻唱,歌神張學友也在「我等到花兒也謝了」歌曲中引用了一段副歌。
1970年,台視推出首部小說改編的連續劇「風蕭蕭」,劇中需要一位會彈琴、角色吃重的中美混血女孩「海倫」。台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崔苔菁,當時她才19歲,還是文化大學戲劇系的學生。在這部連續劇裡,崔苔菁與白嘉莉、江明分庭抗禮,表現出色。
1971年5月,崔苔菁首次以古裝造型與鈕方雨搭檔演出古裝新崑調歌劇節目「花月良宵」的第一齣戲「一夜皇后」,其他主要演員還有郎麗瓖、田文仲、韓甦、上官亮、倪敏然、丁德良等。
崔苔菁成為巨星的關鍵,是1971年9月12日,廣告商蜜絲佛陀相中崔苔菁,主持台視「翠笛銀箏」,這是國內第一個外景歌唱節目,由晏光前製作、黃海星導播、宋里昂編導,當時的節目都在攝影棚錄影,「翠笛銀箏」突破了工程技術的限制,把攝影車開到高雄澄清湖、左營春秋閣等觀光景點,讓觀眾眼界大開,播出後受到熱烈歡迎、廣告滿檔,崔苔菁的名氣也直上雲霄。「翠笛銀箏」介紹台灣各地美景,不但在台灣爆紅,還外銷海外,每週六在洛杉磯電視台第44頻道播出,爭取更多華僑與觀光客來台觀光。
1972年,崔苔菁主演電影「何日再吻君」,並演唱主題曲,還打破老3台藝人不跨台的默契,上華視「電影世界」接受訪問。
1973年,崔苔菁主持半小時的新節目「藍天白雲」。
1976年9月19日,產後復出的崔苔菁恢復主持「翠笛銀箏」,還接了新節目「合家歡之夜」。
1976年10月,「電視綜合週刊」舉辦第一屆電視金像獎選拔,「翠笛銀箏」獲得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
1977年9月11日,崔苔菁與台視的合約到期,在文化大學的同班同學、知名經紀人夏玉順接洽下,跳槽華視主持「翠堤春曉」。
1978年,主持「歡樂週末」,自組13人專屬管絃大樂隊,並自備百萬音響。
1970年代,崔苔菁的暢銷曲包括「為什麼春天要遲到」、「何日再吻君」、「愛神」、「乘風破浪」、「風」、「浪花吹醒情人夢」、「她的眼睛像月亮」、「白花飄雪花飄」、「誰來看我」、「摘星夢」、「夢摘星」、「煙火」、「嘿! 年輕人(YMCA)」、「愛是你愛是我」、救國團名曲「歡樂年華」等等。
1980年,崔苔菁與張小燕、張琍敏同時入圍「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1981年,入圍「金嗓獎最佳才藝女歌星」。
1981年,崔苔菁與高凌風一同出席金鐘獎頒獎典禮,頒發「電視男女歌星」獎,一襲銀管裝驚豔全場、造成震撼。崔苔菁穿銀管裝演唱「但是又何奈」的性感畫面,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2009年利菁拍攝566洗髮精廣告,讓崔苔菁的銀管裝重現江湖。「但是又何奈」成為崔苔菁繼「愛神」之後的另一首經典傳唱歌曲。
1982年,崔苔菁重回台視,剪去留了7年的長髮,以短髮造型主持大型歌舞節目「夜來香」,第一集就打敗張小燕的「綜藝100」。
1982年,崔苔菁主演胡金銓導演的電影「天下第一」,飾演淮南第一美女。
1983年,崔苔菁再次入圍「金鐘獎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
1983年10月,崔苔菁主唱中視大戲「王陽明」的主題曲,象徵性的成為腳踏三台的自由藝人。
1984年,崔苔菁主持「金嗓獎」,並獲得「最佳舞台表現獎」。
1984年10月,崔苔菁與秦祥林搭檔演出華視時裝單元劇「好夢連床」。
崔苔菁1980年代走紅的歌曲有「紅顏」、「愛情學慢跑」、「愛神的見證」、「默許」、「金色童年」等等。
1984年,在舞台上已有相當成就的崔苔菁,想在唱片事業上更上層樓,決心繼續學習,拜李泰祥為師,與齊據、葉蒨文、唐曉詩同門。
1985年,崔苔菁和往日競爭對手張琍敏共同主持華視「歡樂外景隊」,到地中海等地取景,在當年可以說是超大手筆。
1985年,在滾石唱片推出「蝴蝶」雙封面專輯,收錄「長髮女孩」、「讓我請你跳支舞」、「依然有夢」等歌曲,這也是崔苔菁在國內最近的專輯。
1986年,台視八點檔連續劇「金色山莊」與華視瓊瑤大戲「煙雨濛濛」對決,兩戲男主角分別是秦祥林與秦漢,崔苔菁參與「金色山莊」演出。
1987年崔苔菁在東王西餐廳推出「魔宮傳奇秀」一連演出21天。節目中搭配比莉及女兒裘比,專屬樂隊、舞群、合音、舞台、燈光,連老虎都搬上舞台,精彩的程度就像現代的「太陽馬戲團」。
1980年代,崔苔菁在秀場括起一陣「吹苔風」,「魔宮傳奇秀」是其中代表作,崔苔菁親自製作演出的一系列舞台大秀,許多藝人都親自買票、觀摩學習。
1987年7月15日,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但許多老兵因經濟困頓無力返鄉,12月2日晚上7點,一場「為老兵而唱」義演晚會於中華體育館舉行,崔苔菁特別延遲赴日發展的時間,與音樂大師李泰祥一同出席,並現場合唱「告別」,崔苔菁還親自演奏小提琴。
1987年崔苔菁赴日本充電。
1988年5月,崔苔菁返台主持「1988年環球小姐選拔」,全程以英語訪問各國佳麗,介紹台灣各地美景。崔苔菁的美豔與儀態,在66位來自世界各國的佳麗前,毫不遜色,國際化主持規格,至今無人能及。
1988年10月21日,崔苔菁與巴戈主持「第一屆表演藝術金龍獎頒獎典禮」,崔苔菁親自赴美取得雷根總統賀函,並在「金龍獎」頒獎典禮上朗讀。
1989年,崔苔菁與倪敏然、張菲主持中視「歡樂大酒(飯)店」和華視張小燕的「歡樂周末派」對打。
1990年1月6日,崔苔菁於國父紀念館主持「第一屆金曲獎」,伍思凱獲得新人獎,殷正洋、江蕙分別稱帝封后。
1990年1月19日,崔苔菁參與胡瓜「金曲龍虎榜」首度頒獎典禮,破天荒表演閩南語組曲「惜別的海岸」、「你著忍耐」、「一支小雨傘」,並頒閩南語歌曲排行榜第一名給黃乙玲。
1990年4月11日,崔苔菁赴北京首都體育館,參加「搖籃的呼喚-世界地球日20周年」大型晚會,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祕書長胡阿新在首都機場迎接,中共中央電視台現場採訪報導。這是政府開放大陸政策以來,第一次允諾在大陸公開演出,崔苔菁在晚會中,表演「祈禱」、「愈飛愈高」兩首歌,並頒發一座特別獎。
1990年6月,崔苔菁、和風主持「1990年世界模特兒小姐選拔」。
1990年9月,崔苔菁為巴戈製作主演的台視八點檔「今天不看病」助陣演出。
1990年7月,崔苔菁在中國大陸推出第一張專輯「越飛越高」由梁宏志製作,演唱「嚮往」、「祈禱」、「離情」等歌曲,並至上海、北京、青島、廣州等地宣傳。
1991年1月20日,崔苔菁出席「金曲龍虎榜年度頒獎典禮」,頒獎給洪榮宏、羅時豐,並演唱「今天不傷心」,成為全場目光焦點。
1991年2月,崔苔菁春節期間前往汕頭參加「第5屆迎春聯歡會」,寫下國內歌星首次征服當地的紀錄。
1991年8月25日,公共電視斥資80萬元拍攝崔苔菁演唱「夜來香」MV,獲「國際艾美獎頒獎典禮」入選片頭的前三名,透過「第18屆艾美獎頒獎典禮」,向世界各地播放。
1991年8月,台灣、大陸、香港三地電視台首度共同製播中秋節綜藝節目「萬里共嬋娟」,崔苔菁應邀前往青島義演,並至青島老家探親。當年104歲的奶奶,精神不錯,手指很長,崔苔菁握著奶奶的手,直說奶奶像慈禧太后。
1991年12月6日,崔苔菁、黃霑以中英文雙語主持「第36屆亞太影展頒獎典禮」。
1992年2月8日,崔苔菁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城推出「一夜狂情」歌舞秀,在當地引起一股「崔姬旋風」,內華達州長Bob Miller更定2月8日崔苔菁演唱當天為「崔苔菁日」。崔苔菁身兼製作人,獲希爾頓國際企業機構的「傑出表演藝術獎」,加州州務卿余江月桂頒贈「榮譽州民」,洛杉磯政務委員安東諾維奇頒發「美麗文化大使」。
1992年7月4日,崔苔菁現身「金曲龍虎榜」,風靡現場學生觀眾。當天播出攝影花絮,崔苔菁化妝成同為11月8日生的「慈禧太后」。
1992年,崔苔菁皈依佛門,法號慈觀,意味要以慈悲的心來看世事,更容易獲得心靈的平靜。
1995年,崔苔菁潛心學佛,婉拒「第30屆金鐘獎頒獎典禮」邀約,淡出演藝圈。
1998年,久未露面的崔苔菁,拍攝翡翠灣房地產與酒釀水果飲品廣告,讓歌迷知道她過得很好。
1998年,崔苔菁在胡瓜主持「紅白勝利」節目中,敘述獨自撫養兒子長大的心情。
1999年3月31日,崔苔菁出席「金鐘獎頒獎典禮」,以最新的「99年春夏透明妝」豔光四射。
1999年4月30日,寫過「愛神」、「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等數百首好歌的翁清溪(湯尼)老師得到金曲獎終身成就獎,崔苔菁特別復出擔任介紹人,敘述Tony老師當年為她譜寫「浪花吹醒情人夢」,讓她獨立生子後,得以順利重回演藝圈的故事。藍心湄與許志安現場演唱「愛神」,向永遠的愛神致敬。主辦單位特別播出崔苔菁「愛神」、「但是又何奈」銀管裝經典影片,並由劉文正介紹出場!
2008年,平面媒體粗暴拍攝崔苔菁近況照片,讓粉絲們心疼與不捨。
2011年10月21日,崔苔菁在金鐘獎頒獎典禮驚艷復出,頒發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給「浩角翔起」,並搓合陶晶瑩與利菁破冰一同慶生,創造晚會收視高潮。崔苔菁自嘲:「經過了3年的努力,才能夠把現在的身體,放進這件禮服裡。」展現超高EQ!她也願意努力,回應大家的期待。
金曲龍虎榜 1992 在 Alan毛亮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永遠的愛神,崔苔菁!崔苔菁演藝全紀錄
毛亮傑
崔苔菁,永遠的愛神,在台灣演藝圈有無可取代的巨星地位,她唱歌、跳舞、主持、演戲、拍電影,全程以英語主持環球小姐選美,她製作、演出的大型歌舞秀更是秀場經典,光是性感、美豔,絕對不足以形容崔苔菁的傳奇!崔苔菁不斷求新求變、突破自我,工作態度認真,律己甚嚴。面對人生挑戰,她勇於面對、勇敢放下的果決、樂觀與高EQ,她的精神與演藝成就,讓她成為獨一無二的永恆典範。
崔苔菁從小家境富裕、家教甚嚴,父親在亞航公司擔任要職,後來從事旅行業,祖籍山東,母親是台南麻豆人,學過聲樂,精通法文、西班牙文,很喜歡表演,但因為18歲就嫁給了崔苔菁的父親,便把夢想寄託在大女兒崔苔菁身上,讓她3歲就學芭蕾、6歲學小提琴、參加演奏比賽,唱歌、跳舞、鋼琴樣樣精通,讀靜修女中時還是體操校隊。
1967年,還不滿16歲的崔苔菁參加中泰賓館歌唱比賽,之後便在中泰賓館當歌星,演唱英文歌曲,當時她白天唸書,晚上7到9點唱歌,一天只上2小時班,唱2首英文歌,簡單愜意的唱了10個月。沒有多久,台視製作人晏光前製作的「歡樂周末」邀她在節目中演唱,就這樣,崔苔菁躍上了螢光幕。之後固定在雷蒙合唱團金祖齡老師的節目「星期之歌」演唱西洋流行歌曲 。
1969年,18歲的崔苔菁成為台視基本歌星,在「群星會」製作人慎芝老師建議下,捨西洋歌曲,改唱國語歌,推出了第一張專輯「為什麼春天要遲到」,這首歌多年後被葉璦菱翻唱,歌神張學友也在「我等到花兒也謝了」歌曲中引用了一段副歌。
1970年,台視推出首部小說改編的連續劇「風蕭蕭」,劇中需要一位會彈琴、角色吃重的中美混血女孩「海倫」。台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崔苔菁,當時她才19歲,還是文化大學戲劇系的學生。在這部連續劇裡,崔苔菁與白嘉莉、江明分庭抗禮,表現出色。
1971年5月,崔苔菁首次以古裝造型與鈕方雨搭檔演出古裝新崑調歌劇節目「花月良宵」的第一齣戲「一夜皇后」,其他主要演員還有郎麗瓖、田文仲、韓甦、上官亮、倪敏然、丁德良等。
崔苔菁成為巨星的關鍵,是1971年9月12日,廣告商蜜絲佛陀相中崔苔菁,主持台視「翠笛銀箏」,這是國內第一個外景歌唱節目,由晏光前製作、黃海星導播、宋里昂編導,當時的節目都在攝影棚錄影,「翠笛銀箏」突破了工程技術的限制,把攝影車開到高雄澄清湖、左營春秋閣等觀光景點,讓觀眾眼界大開,播出後受到熱烈歡迎、廣告滿檔,崔苔菁的名氣也直上雲霄。「翠笛銀箏」介紹台灣各地美景,不但在台灣爆紅,還外銷海外,每週六在洛杉磯電視台第44頻道播出,爭取更多華僑與觀光客來台觀光。
1972年,崔苔菁主演電影「何日再吻君」,並演唱主題曲,還打破老3台藝人不跨台的默契,上華視「電影世界」接受訪問。
1973年,崔苔菁主持半小時的新節目「藍天白雲」。
1976年9月19日,產後復出的崔苔菁恢復主持「翠笛銀箏」,還接了新節目「合家歡之夜」。
1976年10月,「電視綜合週刊」舉辦第一屆電視金像獎選拔,「翠笛銀箏」獲得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
1977年9月11日,崔苔菁與台視的合約到期,在文化大學的同班同學、知名經紀人夏玉順接洽下,跳槽華視主持「翠堤春曉」。
1978年,主持「歡樂週末」,自組13人專屬管絃大樂隊,並自備百萬音響。
1970年代,崔苔菁的暢銷曲包括「為什麼春天要遲到」、「何日再吻君」、「愛神」、「乘風破浪」、「風」、「浪花吹醒情人夢」、「她的眼睛像月亮」、「白花飄雪花飄」、「誰來看我」、「摘星夢」、「夢摘星」、「煙火」、「嘿! 年輕人(YMCA)」、「愛是你愛是我」、救國團名曲「歡樂年華」等等。
1980年,崔苔菁與張小燕、張琍敏同時入圍「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1981年,入圍「金嗓獎最佳才藝女歌星」。
1981年,崔苔菁與高凌風一同出席金鐘獎頒獎典禮,頒發「電視男女歌星」獎,一襲銀管裝驚豔全場、造成震撼。崔苔菁穿銀管裝演唱「但是又何奈」的性感畫面,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2009年利菁拍攝566洗髮精廣告,讓崔苔菁的銀管裝重現江湖。「但是又何奈」成為崔苔菁繼「愛神」之後的另一首經典傳唱歌曲。
1982年,崔苔菁重回台視,剪去留了7年的長髮,以短髮造型主持大型歌舞節目「夜來香」,第一集就打敗張小燕的「綜藝100」。
1982年,崔苔菁主演胡金銓導演的電影「天下第一」,飾演淮南第一美女。
1983年,崔苔菁再次入圍「金鐘獎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
1983年10月,崔苔菁主唱中視大戲「王陽明」的主題曲,象徵性的成為腳踏三台的自由藝人。
1984年,崔苔菁主持「金嗓獎」,並獲得「最佳舞台表現獎」。
1984年10月,崔苔菁與秦祥林搭檔演出華視時裝單元劇「好夢連床」。
崔苔菁1980年代走紅的歌曲有「紅顏」、「愛情學慢跑」、「愛神的見證」、「默許」、「金色童年」等等。
1984年,在舞台上已有相當成就的崔苔菁,想在唱片事業上更上層樓,決心繼續學習,拜李泰祥為師,與齊據、葉蒨文、唐曉詩同門。
1985年,崔苔菁和往日競爭對手張琍敏共同主持華視「歡樂外景隊」,到地中海等地取景,在當年可以說是超大手筆。
1985年,在滾石唱片推出「蝴蝶」雙封面專輯,收錄「長髮女孩」、「讓我請你跳支舞」、「依然有夢」等歌曲,這也是崔苔菁在國內最近的專輯。
1986年,台視八點檔連續劇「金色山莊」與華視瓊瑤大戲「煙雨濛濛」對決,兩戲男主角分別是秦祥林與秦漢,崔苔菁參與「金色山莊」演出。
1987年崔苔菁在東王西餐廳推出「魔宮傳奇秀」一連演出21天。節目中搭配比莉及女兒裘比,專屬樂隊、舞群、合音、舞台、燈光,連老虎都搬上舞台,精彩的程度就像現代的「太陽馬戲團」。
1980年代,崔苔菁在秀場括起一陣「吹苔風」,「魔宮傳奇秀」是其中代表作,崔苔菁親自製作演出的一系列舞台大秀,許多藝人都親自買票、觀摩學習。
1987年7月15日,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但許多老兵因經濟困頓無力返鄉,12月2日晚上7點,一場「為老兵而唱」義演晚會於中華體育館舉行,崔苔菁特別延遲赴日發展的時間,與音樂大師李泰祥一同出席,並現場合唱「告別」,崔苔菁還親自演奏小提琴。
1987年崔苔菁赴日本充電。
1988年5月,崔苔菁返台主持「1988年環球小姐選拔」,全程以英語訪問各國佳麗,介紹台灣各地美景。崔苔菁的美豔與儀態,在66位來自世界各國的佳麗前,毫不遜色,國際化主持規格,至今無人能及。
1988年10月21日,崔苔菁與巴戈主持「第一屆表演藝術金龍獎頒獎典禮」,崔苔菁親自赴美取得雷根總統賀函,並在「金龍獎」頒獎典禮上朗讀。
1989年,崔苔菁與倪敏然、張菲主持中視「歡樂大酒(飯)店」和華視張小燕的「歡樂周末派」對打。
1990年1月6日,崔苔菁於國父紀念館主持「第一屆金曲獎」,伍思凱獲得新人獎,殷正洋、江蕙分別稱帝封后。
1990年1月19日,崔苔菁參與胡瓜「金曲龍虎榜」首度頒獎典禮,破天荒表演閩南語組曲「惜別的海岸」、「你著忍耐」、「一支小雨傘」,並頒閩南語歌曲排行榜第一名給黃乙玲。
1990年4月11日,崔苔菁赴北京首都體育館,參加「搖籃的呼喚-世界地球日20周年」大型晚會,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祕書長胡阿新在首都機場迎接,中共中央電視台現場採訪報導。這是政府開放大陸政策以來,第一次允諾在大陸公開演出,崔苔菁在晚會中,表演「祈禱」、「愈飛愈高」兩首歌,並頒發一座特別獎。
1990年6月,崔苔菁、和風主持「1990年世界模特兒小姐選拔」。
1990年9月,崔苔菁為巴戈製作主演的台視八點檔「今天不看病」助陣演出。
1990年7月,崔苔菁在中國大陸推出第一張專輯「越飛越高」由梁宏志製作,演唱「嚮往」、「祈禱」、「離情」等歌曲,並至上海、北京、青島、廣州等地宣傳。
1991年1月20日,崔苔菁出席「金曲龍虎榜年度頒獎典禮」,頒獎給洪榮宏、羅時豐,並演唱「今天不傷心」,成為全場目光焦點。
1991年2月,崔苔菁春節期間前往汕頭參加「第5屆迎春聯歡會」,寫下國內歌星首次征服當地的紀錄。
1991年8月25日,公共電視斥資80萬元拍攝崔苔菁演唱「夜來香」MV,獲「國際艾美獎頒獎典禮」入選片頭的前三名,透過「第18屆艾美獎頒獎典禮」,向世界各地播放。
1991年8月,台灣、大陸、香港三地電視台首度共同製播中秋節綜藝節目「萬里共嬋娟」,崔苔菁應邀前往青島義演,並至青島老家探親。當年104歲的奶奶,精神不錯,手指很長,崔苔菁握著奶奶的手,直說奶奶像慈禧太后。
1991年12月6日,崔苔菁、黃霑以中英文雙語主持「第36屆亞太影展頒獎典禮」。
1992年2月8日,崔苔菁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城推出「一夜狂情」歌舞秀,在當地引起一股「崔姬旋風」,內華達州長Bob Miller更定2月8日崔苔菁演唱當天為「崔苔菁日」。崔苔菁身兼製作人,獲希爾頓國際企業機構的「傑出表演藝術獎」,加州州務卿余江月桂頒贈「榮譽州民」,洛杉磯政務委員安東諾維奇頒發「美麗文化大使」。
1992年7月4日,崔苔菁現身「金曲龍虎榜」,風靡現場學生觀眾。當天播出攝影花絮,崔苔菁化妝成同為11月8日生的「慈禧太后」。
1992年,崔苔菁皈依佛門,法號慈觀,意味要以慈悲的心來看世事,更容易獲得心靈的平靜。
1995年,崔苔菁潛心學佛,婉拒「第30屆金鐘獎頒獎典禮」邀約,淡出演藝圈。
1998年,久未露面的崔苔菁,拍攝翡翠灣房地產與酒釀水果飲品廣告,讓歌迷知道她過得很好。
1998年,崔苔菁在胡瓜主持「紅白勝利」節目中,敘述獨自撫養兒子長大的心情。
1999年3月31日,崔苔菁出席「金鐘獎頒獎典禮」,以最新的「99年春夏透明妝」豔光四射。
1999年4月30日,寫過「愛神」、「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等數百首好歌的翁清溪(湯尼)老師得到金曲獎終身成就獎,崔苔菁特別復出擔任介紹人,敘述Tony老師當年為她譜寫「浪花吹醒情人夢」,讓她獨立生子後,得以順利重回演藝圈的故事。藍心湄與許志安現場演唱「愛神」,向永遠的愛神致敬。主辦單位特別播出崔苔菁「愛神」、「但是又何奈」銀管裝經典影片,並由劉文正介紹出場!
2008年,平面媒體粗暴拍攝崔苔菁近況照片,讓粉絲們心疼與不捨。
2011年10月21日,崔苔菁在金鐘獎頒獎典禮驚艷復出,頒發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給「浩角翔起」,並搓合陶晶瑩與利菁破冰一同慶生,創造晚會收視高潮。崔苔菁自嘲:「經過了3年的努力,才能夠把現在的身體,放進這件禮服裡。」展現超高EQ!她也願意努力,回應大家的期待。